战争坚守
① 战争中坚守后方的称什么
>﹥一般称为"卫戌部队"。在战争中/,实际没有一个统一称谓,各国叫法不一。一般称:(战略防御部队)或(守备部队)。
② 汉代最热血的一场战争,万人被灭后,13人如何坚守城池
这十三人的统领叫耿恭,在他的带领下,靠着自己和将士们“不为大汉耻”的精神和意志,死守城池,苦苦等到援兵到来的那一刻,完成了如此艰巨的任务。城外是人多势众的匈奴,但是耿恭也并不畏惧,让将士们把射的箭上擦上毒药,这样能够更好地射杀敌人,并站在城墙上,对敌军使用心理战术,声称这些箭乃是神箭,不仅百发百中,而且一箭致命。
这时城外的匈奴仿佛已经胜利了一般,让使者前来招其剩下的十来人投降,哪曾想到,一进城门,就被耿恭示意杀掉了,这可是破釜沉舟般的勇气啊。正巧城里也早已没有什么食物了,本来让汉军投降的使者,就这样成为了汉军口中的食物。虽然残忍,但是战争就是如此残酷,毕竟汉军还在苦苦等待救援,他们不能倒下。最后他们苦守城门,终于等来了支援的大军。
③ 抗日时期革命战斗的坚守
刘胡兰,女,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现改名为刘胡兰村)人,1932年10月8日诞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出生时父母给她起名“刘富兰”,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一个挣扎在苦难与贫困线上的家庭对富裕生活的企盼与追求。然而,在那黑暗笼罩的年代,数不清的苛捐杂税与劳役压得这个家庭连气都喘不过来。父亲刘景谦,虽是种地的一把好手,但是在封建地主与富农的残酷压迫剥削下,加上连年的天灾兵祸,虽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也难以支撑这日渐贫困的家。由于长期的清贫与劳累,生母王变卿身体虚弱多病,特别是生下其妹爱兰之后,一病不起。刘胡兰4岁时,生母就撒手人间,使刘胡兰过早地失去母爱,倍加体尝到了人生的不幸与苦难。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全面开赴抗日前线。文水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也组织了抗日游击队,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英勇斗争。不久,八路军来到文水,同人民一道抗战,刘胡兰和云周西村人民一起欢迎子弟兵。
抗日的烽火燃遍了吕梁山麓,救亡浪潮席卷了汾河两岸。1938年4月中共清(清源县)、太(太原县)、徐(徐沟县)特委文水特别支部成立,文水县抗日民主政府同时成立,年轻的共产党员顾永田同志担任了第一任县长。5月,文水县抗日游击队在离云周西村25公里远的大象镇伏击了日本侵略军,战斗结束后,刘胡兰跟父亲一起慰问游击队,祝贺新胜利。
顾永田是文水县人民爱戴的好县长,1938年,他来到云周西村,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刘胡兰认真听了他的演讲。这年秋天,云周西村成立了抗日民主村公所,广大人民欢欣鼓舞,热烈庆祝。
1939年秋天,云周西村成立了共产党地下组织,党组织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培养和教育,常给刘胡兰他们讲一些革命的道理,也就在这一年云周西村办起了抗日小学,还未入学的刘胡兰就经常和小伙伴们到学校听唱歌、看游戏。
1940年初,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取得了反顽固斗争的伟大胜利,晋绥边区政府也在兴县成立了,抗日形势进一步发展。那时候,八路军经常在云周西村驻扎,他们出操、训练、学习、做群众工作,刘胡兰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常常模仿八路军和小伙伴们玩游戏。晋绥边区和党中央的领导同志经常路过这里,县干部们也经常在云周西村活动,刘胡兰常听他们讲革命故事,迟迟不想离去。伟大的革命时代,深刻地影响着刘胡兰,使刘胡兰在抗日战争的暴风雨中度过了童年时代。
同年,也就是刘胡兰生母王变卿撒手人间的4年后,胡文秀从南胡家堡嫁了过来,成了刘胡兰的继母。勤劳善良的胡文秀一家人和睦相处;特别是对胡兰、爱兰姐妹俩无微不至的关心、呵护,使幼小的刘胡兰重新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和幸福。
1941年,9岁的刘胡兰上了冬学,开学那天母亲胡文秀在用废纸订成的小本子上端端正正地给她写下了“刘胡兰”3个字,将“富”字有意改成自己的姓氏“胡”字,这一字之差透出了母女间的深情厚意。
由于连年的战乱,冬学不久就停办了,母亲胡文秀见刘胡兰勤奋好学,便利用在家纺线的机会,用家里盖面缸的石盖片做石板,用石灰块在上面手把手地教刘胡兰认字、写1940年初,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取得了反顽固斗争的伟大胜利,晋绥边区政府也在兴县成立了,抗日形势进一步发展。那时候,八路军经常在云周西村驻扎,他们出操、训练、学习、做群众工作,刘胡兰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常常模仿八路军和小伙伴们玩游戏。晋绥边区和党中央的领导同志经常路过这里,县干部们也经常在云周西村活动,刘胡兰常听他们讲革命故事,迟迟不想离去。伟大的革命时代,深刻地影响着刘胡兰,使刘胡兰在抗日战争的暴风雨中度过了童年时代。
同年,也就是刘胡兰生母王变卿撒手人间的4年后,胡文秀从南胡家堡嫁了过来,成了刘胡兰的继母。勤劳善良的胡文秀一家人和睦相处;特别是对胡兰、爱兰姐妹俩无微不至的关心、呵护,使幼小的刘胡兰重新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和幸福。
1941年,9岁的刘胡兰上了冬学,开学那天母亲胡文秀在用废纸订成的小本子上端端正正地给她写下了“刘胡兰”3个字,将“富”字有意改成自己的姓氏“胡”字,这一字之差透出了母女间的深情厚意。
由于连年的战乱,冬学不久就停办了,母亲胡文秀见刘胡兰勤奋好学,便利用在家纺线的机会,用家里盖面缸的石盖片做石板,用石灰块在上面手把手地教刘胡兰认字、写字。
刘胡兰的祖母经常给她和妹妹爱兰讲苦难的家史和村史,父亲刘景谦经常和乡亲们一起去根据地给八路军送粮食、布匹,他常对女儿说:“答应下八路军的事,咱就是拼上命也要完成。”
在艰苦的日子里,平川坚持斗争的八路军日夜活动在青纱帐里,刘胡兰常随情报员为八路军送干粮,传情报。抗日干部们顽强斗争的精神,给了她深刻的教育。
1942年,刘胡兰当上了儿童团长,经常和小伙伴们站岗、放哨,掩护抗日干部。
一天,晋绥专署抗联的米主任,正在云周西村召开干部会,刘胡兰发现日军偷袭,马上报告米主任,使他们安全转移。
1942年中共文水县敌后工作委员会成立了。一天,工委李书记来到云周西村,传达党的指示,刘胡兰听了十分高兴,积极为落实党的政策出力办事,她常随武工队员到敌人据点散传单、贴标语,对敌人展开政治攻势。就在这时,中共文水县委委员张振晋同志,隐蔽在云周西村,秘密领导这一带的抗日工作。刘胡兰经常受到他们的帮助和教育。
在艰苦的斗争中,许多优秀党员和革命战士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事迹使刘胡兰深受教育,特别是15岁的通讯员王士信、武占魁为掩护区长脱险,壮烈牺牲的情景,更使她永生难忘。
党的教育,先烈的影响,使刘胡兰更加无畏地在斗争中锻炼成长。这年夏天,刘胡兰和1942年中共文水县敌后工作委员会成立了。一天,工委李书记来到云周西村,传达党的指示,刘胡兰听了十分高兴,积极为落实党的政策出力办事,她常随武工队员到敌人据点散传单、贴标语,对敌人展开政治攻势。就在这时,中共文水县委委员张振晋同志,隐蔽在云周西村,秘密领导这一带的抗日工作。刘胡兰经常受到他们的帮助和教育。
在艰苦的斗争中,许多优秀党员和革命战士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事迹使刘胡兰深受教育,特别是15岁的通讯员王士信、武占魁为掩护区长脱险,壮烈牺牲的情景,更使她永生难忘。
党的教育,先烈的影响,使刘胡兰更加无畏地在斗争中锻炼成长。这年夏天,刘胡兰和敌工站的刘站长,趁敌人据点唱戏的机会,侦察敌情,顺利完成任务。
1943年,日寇为了维护其日益残败的局面,拼命地抢粮抓丁,党领导农民针锋相对,开展了抗粮斗争。有一天,敌人又来抢粮食,刘胡兰机智地把敌人引向破坏抗粮工作的地主家,保护了人民的利益。
1944年夏天,抗日政府决定除掉汉奸刘子仁(住在保贤村),刘胡兰知道后,经常操心刘子仁的行踪一天,刘胡兰在下地回家的路口,看见刘子仁向保贤村走上,马上报告了区干部,协助武工队处决了汉奸刘子仁。
1945年1月,文水县工委领导全县万余军民打下了西社据点,夺回粮食50多万公斤,刘胡兰参加了这次大规模的战斗,经受了战火的考验。5月,八路军伏击了偷袭云周西村的日本侵略军,在战斗中,刘胡兰和青年们主动上前线为八路军送弹药,救护伤员。
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胜利,1945年9月1日,八路军打下了文水县城。第二天,文水万余群在县城集会,欢庆胜利,文水县人民掀起了拥军热朝。中秋节,刘胡兰和乡亲们一起慰问八路军。刘胡兰像一颗幼松迎着抗日的烽火茁壮成长起来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阎锡山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疯狂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发动了内战。刘胡兰在共产党的培养下,投入了新的战斗。
④ 古代中外战争中,坚守时间最长的城池是哪座
如果论时间长,就不用去考虑守城的意义了。
要塞的话,
东方,钓鱼城坚守36年,南宋都灭亡了,他还没有被攻破。
西方,法国圣米歇尔山,英法百年战争,119名法国骑士在里面坚守了24年。
城市的话,由于不是主要用于军事,所以一般不会很长。
襄阳守了6年。
特洛伊守了10年,传说。
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守了20多年吧,好像,但实际上受到的攻击并不多。
城市一般不是用于防御的,人口又多,城防又弱,因此很少有城市能够在持续不断的攻城战中幸存。战斗往往在城外解决或者等待战术支援。
一般守的久的都是一些军事要塞或者天堑险地。
中国古代长时间守城战的案例更少,因为本身要塞就少,通常只有封建制国家才修建坚固的要塞,例如日本和德国。郑成功打台湾的时候,就无法攻克荷兰人的城堡,最后还是德国人给他出的主意。
另外持续的攻城或者守城,在古代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便是围困,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给养,在前线原地不动的军队,最多在第一年能在当地收集给养。通常,根据战力,援军,给养来判断,趋于被动的一方就会逃窜或者进攻了。
真正的守城市的战斗是在二战中吧,因为生产力和交通运输发达了。列宁格勒吧,3年。
⑤ 苏联卫国战争坚守那条河
是伏尔加格勒的护城河——伏尔加河,或许,伏尔加格勒有些陌生,但是,你们知道它内曾经的名字:斯大容林格勒或者列宁格勒,这是它以前的名字,后来因为位靠伏尔加河而更名,伏尔加河同时也是俄罗斯的母亲河。
苏联卫国战争也称斯大林格勒战役,地点就位于斯大林格勒的南方,北方,西方。而苏德战争最大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就发生在这条河旁边的城市斯大林格勒,也就是如今的伏尔加格勒上。
⑥ 为了坚守国家统一,美国历史上爆发了什么战争
为了坚守国家统一,美国历史上爆发了南北战争。
1.战争的起因:美国废除奴专隶制度的属势力加强,美国共和党人,林肯虽然不是解放黑奴的倡言者,但他认为蓄奴不人道,反对扩大蓄奴,因此南方仇视他。1860年,他当选总统,对南方而言,无异联邦向蓄奴制宣战,南卡罗来纳州在1861年首先宣布退出联邦,并用武力将驻守在那里的美国军队驱赶,打响了内战的第一枪。随后,其他的一些南方州也退出联邦,建立美国南方邦联,以杰斐逊·戴维斯为总统,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开始。
2.战争的结果:1865年,北方收复了南方大部分地区,南方军队由于补给不足,许多士兵饿死。最后罗伯特·李向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请降,南方邦联瓦解,战争以国家重新恢复统一而结束。
3.战争的影响:南北战争给美国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它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并让美国人吸取教训,更加团结了,此后美国一直没有发生内战。
⑦ 抗日战争时期坚守四行仓库的军队是八路军吗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谢晋元中校率领数百名士兵由版1937年10月27日下午至10月31日抵抗了日本军队权的进攻四天,掩护88师撤退到上海郊区。十余名士兵战死,三十余人负伤。毙敌200余,伤敌无数。四日后,由于国民党军已达到拖延日本军的目的,于是接受英国调解。10月31日凌晨二时,由宋子文电话转达蒋介石撤退的命令后,谢晋元和国民党士兵才撤退到英租界。在英租界,全体官兵被缴械,并受到英国方面暂时软禁,后被释放。壮士乘坐军用卡车离开时,收到民众夹道欢送。然而团长谢晋元一年之后遇刺身亡,杀手是被汪伪政府收买的兵痞。
⑧ 2.美国为什么会在苏联近乎于战争威胁的压力下依然坚守柏林(500字左右)
因为美国的实力要远远强过苏联。硬实力是美国坚守的主要原因,由于专美国国内新闻属自由,民主体制,所以美国国内总是争争吵吵,给人的感觉好像苏联更加强硬和咄咄逼人,而美国好像处处被动,其实美国依然掌握着全球军事能力,强大的海权、世界金融中心、科技中心,是苏联不能比的。
柏林远在欧洲,距离美国1万多公里,而柏林距离莫斯科只有1600公里,早在二战期间,美国的344架,B29轰炸机就能远程奔袭3000公里,用凝固汽油弹,一天之内摧毁了日本首都东京,炸死日本10万人。美国把军力几乎都是部署在苏联周边,而美国在苏联周边的军力,却总是经常会认为受到了苏联威胁。美国人讲究绝对的安全,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因此美国所谓受到的威胁,与一般国家完全不同。
就像现在朝鲜,比美国差了百倍,而且远在中国附近,朝鲜武器和技术比美国落后半个世纪,但是对于朝鲜的强硬,美国已经感觉到了威胁了。
⑨ 世界战争史上哪座城市坚守时间最长
最易守难攻的应该是山海关吧,号称天下第一关!万里长城就是由山海关为头开始修建的!
⑩ 抗日战争时期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是不是真有一半是湖北通城人
抗日战争时期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是真的有一半是湖北通城人。
“‘八百壮内士’其实只有400多人容,其中一半是通城籍。遗憾的是,尽管我们多年走访查询,但目前查实姓名的只有87人。”湖北省通城县档案局股长冯立群说。
据原咸宁师专(现湖北科技学院)历史系教授丁一考证:1937年9月,通城县保安大队一、三中队200余人被整编入湖北保安五团。当年10月,湖北保安五团奉命开赴淞沪前线,整建制补充伤亡惨重的88师524团,通城的两个中队编入一营,成为震惊中外的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八百壮士”的中坚。
(10)战争坚守扩展阅读:
1937年10月26日至30日,国民党政府军第八十八师524团第一营的全体官兵掩护大部队撤退后,为保住闸北的最后一块阵地,奉命进入四行仓库,与日军血战四天四夜,击退敌人多次进攻,威震敌胆,誉满中外。
2005年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中国电信发行了一套主题电话卡,其中一张为四行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