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坚守
A. 中国历史上坚持不懈然后取得成功的人物事例有哪些
一、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阖闾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
这时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国大臣伯嚭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珍宝贿赂伯嚭,伯嚭答应和文种去见吴王。
文种见了吴王,献上珍宝,说:“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请您能饶恕他。”伯嚭也在一旁帮文种说话。伍子胥站出来大声反对道:“人常说‘治病要除根’,勾践深谋远虑,文种、范蠡精明强干,这次放了他们,他们回去后就会想办法报仇的!”
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
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
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
二、鉴真东渡
鉴真出生于扬州,十四岁时出家做了和尚,二十岁起就到洛阳、长安游学,跟随多位有名的佛教大师学习。在名师的熏陶下,勤奋好学的鉴真很快学成,成为江淮地区有名的高僧。他的弟子中有三十多人在当时就很有名气,他还建造了许多寺院和佛塔,写了三部大藏经,声名远扬。
鉴真认为日本是一个有缘之国,他询问哪位弟子愿意前往。弟子们低头不语,半天也没人吭声。鉴真刚要再次询问,有个弟子站起来说:“大唐与日本之间隔着茫茫大海,路途又远,实在是太危险了。”
鉴真却说:“传扬佛法,何必在惜生命!你们不去,我去!”
那时鉴真已经五十五岁,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健康状况欠佳,毅然决心东渡传法。弟子们感动了,他们纷纷表示愿意跟随师父一同到日本传法。
鉴真决定东渡后,立即着手准备船只、干粮等。第二年春天,鉴真率领弟子发船东渡。但是,在以后的五年中,由于当时唐朝政府海禁较严,再加上海上自然环境恶劣,经常遭遇风浪,他一连四次渡海都以失败告终:第一次被官方指控为“勾结海盗”,第二、三次遇到飓风触礁,第四次被官方押送回籍。
公元748年,鉴真第五次东渡起航了,这时他已经六十出头了。他们从扬州崇福寺出发,船才驶到舟山群岛便遇上了风暴,停泊了约两个月才继续出发。谁知第二天又遇上了飓风的袭击,船只在波峰浪谷间颠簸,迷失了方向。
在海上整整漂流了十四天,粮食吃完了,淡水也用光了,鉴真和弟子们饥渴难耐,劳累不堪,可他们没有动摇传法的决心。经历了无数险阻、万千困难,船只终于靠岸了,一上岸才知道已经漂流到了海南岛的振州(今海南崖县)。
多年旅途的劳顿,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健康。日本僧人荣睿不幸患上重病,不治身亡。鉴真悲痛万分,加上旅途的辛劳,使他眼病突发,双目失明。后来,他的得意弟子祥彦又病死于船上。
然而,无论是风浪,还是病魔,都无法阻止鉴真东渡的步伐。公元753年,鉴真已经六十六岁高龄,他搭乘日本遣唐使的船只,开始了第六次东渡。由于这一次事先做了周密的安排,因而比前五次顺利。次年一月,鉴真到达日本九州岛,历时十多年的东渡终于获得了成功。
三、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个叫匡衡的书生家里穷得叮当响,为了挣钱糊口,不得不给人打工,每天都工作到很晚才回家。匡衡非常喜欢读书,可到了晚上家里买不起蜡烛,没有光就无法读书。
他发现邻居家每晚都灯火通明,就跑去找邻居借烛火,他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家的依存之地呢?”邻居听了直摇头,并奚落他:“既然那么穷,还读什么书?”匡衡听出了这话里的讽刺,非常气愤,从此更加发愤图强。
他为了借光读书,就偷偷在墙壁上挖了一个洞,好让邻居家的烛光透过来,凭着这微弱的光亮,他读完了家里所有的藏书。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大学者。
四、铁杵磨成针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趁老师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门去玩。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到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
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
“只要天天磨,铁杵就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并被称为“诗仙”。
五、苏秦引锥刺股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年轻的时候,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
于是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直到取得成功。这就使苏秦“锥刺股”的故事
B. 历史上有那些 坚守自我、不浸染于世俗的伟大人物
多了去了,上至屈原,近至文天祥,鲁迅,中华五千年悠悠人文数不胜数!
C. 历史上坚守灵魂的名人例子(要详细情况,用来写作文的)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1934年11月24日,北方正值大雪纷飞,北平大地一片银妆素裹。已经被关押了整整15天的吉鸿昌,终于被带出了国民党北平陆军监狱。站在雪地上,他信手捡起一根树枝,以枝作笔,在雪地上写下了这首就义诗,该诗传诵70余年,历久弥新。
他先后被监押于天津法国工部局监狱、国民党五十一军陆军拘留所以及国民党北平陆军监狱。从天津到北平,他不知往返过多少次,然而1934年11月的那次,却成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段旅程。
时年39岁的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秉承民族大义由旧军人转变成为一个共产党人,从容就义于国民党的刑场,并非抗日战场。然而,未出3年,“七七事变”终于拉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
就义的时候还高喊着‘抗日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他是一个有着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人。”
(你题我没太读懂,不知对不对,但愿可以帮到你)
D. 古代历史上坚守清白的事例
苏武牧羊,文天祥
女的可以看烈女传
E.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坚守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是那位
应该是明孝来宗,他是唯一源的坚持一夫一妻的皇帝
明孝宗不但给朱厚照树立了一个做皇帝的榜样,还给了他一个和谐而祥和的家庭。与一般皇帝的后宫无数,粉黛三千比起来,明孝宗可以说是在夫妻关系上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模范,他也许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坚持一夫一妻制的皇帝。他非常喜欢自己的皇后张氏,天天和她在一起,终身没有再纳别的嫔妃,甚至朝臣以皇后不生育劝他纳妃,他都置之不理。所以当张皇后终于在弘治四年(1491年)生下朱厚照的时候,明孝宗的欢喜也就可想而知。这个孩子的八字也十分不平凡,他出生的具体时间应该是亥年戌月酉日申时,正好是申酉戌亥这个排列顺序倒过来,在古代这被看成是个大吉大利的生辰,尤其是据说这个生辰与太祖朱元璋有着某些暗合之处。孝宗更加高兴了,他对这个儿子充满了期望,按照明朝制度,为其取名厚照,厚为辈分,照字则是希望他“四海虽广,兆民虽众,无不在于照临之下”,并很快册封为太子。
F. 坚守梦想的历史人 物有哪些
1)坚持梦想的哪颗星:在拿破仑还是一个单纯的小朋友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的叔叔问拿破仑,将来长大想要做什么?拿破仑在听叔叔这样问他之后,马上滔滔不绝地发表了心中构想已久的伟大抱负。小拿破仑从他立志从军开始,一直说到想带领法国的雄兵,席卷整个欧洲,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大帝国,并且让自己成为这个大帝国的皇帝。不料,叔叔听完小拿破仑的抱负之后,当场大笑不已,指着小拿破仑的额头,嘲讽道:“空想,你所说的一切全都是空想!想当法国皇帝?那是不可能的!依我看,你长大之后,还是去当一个小说家,反倒更容易实现你的皇帝迷梦——”小拿破仑被叔叔这一阵抢白,非但没有动怒,反而静静地走到窗前,指着远处的天边,认真地问道:“叔叔,你看得到那颗星星吗?”这时还是正午时分,拿破仑的叔叔诧异地走到窗前,茫然地答道:“什么星星?现在是中午,当然看不到啊!孩子,你该不会是疯了吧?”再次面对叔叔的质疑,小拿破仑却是依然镇定而冷静地说道:“就是那颗星星啊!我真的看得到,它依然高挂在天边,不分日夜,一直为了我而闪烁着,那是属于我的希望之星;只要它存在一天,我的梦想就永远不会破灭——”事实上,那颗希望之星从未高悬天际,它一直躲藏在拿破仑的内心深处,凭借内在希望之星的引导,终于使得拿破仑成为真正的法国皇帝。
也作了正确的解说,从而摧毁了神造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这一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明之一。达尔文终于成了英国著名博学家,进化论的先驱。
2)达尔文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医生,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继承自己的事业,也当一名医生,可是达尔文无心学医,进入医科大学后,他成天去收集动植物标本,父亲对他无可奈何,又把他送进神学院,希望他将来当一名牧师。然而,达尔文的兴趣也不在牧师上,达尔文有他自己的理想,他9岁的时候就对父亲说:“我想世界上肯定还有许多未被人们发现的奥秘,我将来要周游世界,进行实地考察。”为此,达尔文一直在积极准备。为了有利于自己观察和收集动植物标本,达尔文抛弃了事务轻闲。经过五年的环游旅行,达尔文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回国后又做了近二十年的实验,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书中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不仅说明了物种是可变的,对生物适应性
3)东汉时,有一个叫班超的著名人物。他从小就很有志气,立志要为国家干一番事业。公元62年(汉明帝永平五年),他的哥哥班固奉命到洛阳担任校书郎,他与母亲也随同前往。由于生活艰苦,班超不得不替官府誊抄文件,每天从早忙到晚,所得的报酬只能维持生活。一天,班超一边抄着文件,一边想起自己的抱负,心情非常激动,忍不住猛然把毛笔扔到地上,叹息说:“男子汉大丈夫纵然没有别的大志向,也应该学习张骞,在与别国的交往中建立功勋,以取得封侯。怎么能老是埋头于笔墨纸砚之间呢?”不久,他参加了军队,因作战英勇,身先士卒而得到了升迁。后来,朝廷又派遣班超出使西域。在多次出使西域的过程中,班超只带着少数人,靠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难,为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和古罗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做出重要的贡献,被封为定远侯。班超在西域三十余年,直至和帝时,才因年老回国。
4)此外还有很多例子,如贝多芬多音乐梦想的坚持,即使在失聪的情况下仍可以继续创作,他著名的作品《第九交响曲》就是在这时期创作的。还有梵高的执着的绘画梦想,虽然很遗憾在他生前,他的作品没有受到是人的欣赏,但在那种世人漠视、穷困潦倒的环境下,仍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画自己想画的画,这也着实非常人所能的啊~~~~~
希望能帮到你~~
G. 历史上有哪些人物坚守自己的职责,得到好的结果
屈原“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这是爱国浪漫主义诗人版屈原的人生原则。他之所以权能被后人敬仰和怀念,并不仅仅因为他那些华美忧郁的诗行以及由他开创的楚辞体开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他能在那个举世浑浊的时代坚守自己的原则,把握自我。坚守原则、把握自我让他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
H. 找3个。关于历史上“坚守”的故事,可以是人。。。每个100字左右,,谢谢
1、安史之乱张巡守雎阳。
2、明代土木堡之变后于谦守北京。
3、袁崇焕守宁远、锦州。
4、袁崇焕北京保卫战
5、李成梁守辽东。
6、宋末吕文焕守襄阳
上面这些都是守城的
1、苏武牧羊
2、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
3、愚公移山
这三个是指人的
I. 历史上有坚守道义却背弃道义的名人吗
我觉得是王莽。王莽在巩固出道的时候,一直对汉朝忠心耿耿,为汉朝效力版,挽救了西汉末权年不少危机。而且他恪守成规,以儒家的道义来要求自己。但是当他羽翼丰满后,却大权独揽。因为权力太大,因此有了篡位当皇帝之心。后来王莽毒死了汉平帝,并且以摄政王的身份扶植了傀儡汉孺子。自己操纵大权。等到时机满了后就废汉自立。当了皇帝后更是倒行逆施,干了不少危害社会的事情,最后农民起义将王莽政权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