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的坚守与
⑴ 党员必须坚持( )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已奉公,多做贡献
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本句话出自《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员的基本义务,《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党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1、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2、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3、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4、自觉遵守党的纪律,首先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5、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6、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违反党的原则的言行和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7、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8、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1)党员的坚守与扩展阅读: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四条,党员的权利有:
1、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2、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3、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4、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5、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6、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7、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8、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
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无权剥夺党员的上述权利。
⑵ 党员干部必须坚守哪些底线
对于这个问题,宏观回答更为合适。
一位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底线是:
1,必须坚守政治纪律的底线;
2,必须坚守工作纪律的底线;
3,必须坚守生活纪律的底线;
4,必须坚守道德标准的底线。
⑶ 党组织和党员的三个作用是什么
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政治优势,宣传教育职工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坚定发展信心
二、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为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保驾护航
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克服困难、顽强进取,为扭亏为盈做出努力和贡献
【补充】:
为发挥这些作用所要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
(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
(三)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
(四)坚持与时俱进、继承创新的原则。
⑷ 共产党员为什么要坚守崇高信仰
1、理想、信念、信仰是统帅人们灵魂的精神支柱。
邓小平同志说:“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7页)理想、信念、信仰具有重要的支柱功能,是重要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信仰还有导向功能,能为人们确立坚定的价值导向。确立了科学的理想、信念、信仰,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就有了浩然正气,就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能抵制金钱、女色、名利、权位的诱惑,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就能有力地抵制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就能经受任何艰难曲折的考验,永葆高风亮节。
2、理想、信念、信仰是道德的基础。
道德是依靠舆论、文化传统和自律调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的基本范畴是善恶,其基础是群体利益。善就是利群。只有目光远大,有远大抱负,舍己为群的人,才有高尚的道德。有科学的理想、信念、信仰的人,勇于为社会、为人民、为祖国而献身,他就有高尚的道德。而信念动摇,信仰失落,理想平庸的人,只图一己之私利,就会被金钱、女色、名利、权位所诱惑,而干出一些损人利己,损公利私,甚至触犯刑律的勾当而走向沉沦。科学的理想、信念、信仰,有防腐作用,能净化人的灵魂,使人保持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心灵。这也是理想、信念、信仰是主宰人们灵魂的精神支柱的重要原因。加强理想、信念、信仰教育对于端正党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3、有了科学的理想、信念、信仰,就有了坚强的凝聚力。
邓小平同志说:“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90页)他还说:“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4页)有了共同的理想、信念、信仰,就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就有了共同的利益,就能使人们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团结起来。
4、科学的理想、信念、信仰是强大的精神动力。
邓小平同志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页)“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4页)伟大的动力,只能为伟大的目的而产生。有了远大的理想、信念、信仰,就会有强大的动力,就会满腔热忱地投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事业,不畏任何艰险,不计个人得失,只要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有利,就义无反顾,一往无前。为了实现远大理想、信念、信仰,他会顽强地学习,努力攀登科学文化高峰,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用人类最先进的知识武装自己。
5、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共产党员是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是《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共产党员的本质所做的界定。共产党员之所以具有先进性,首先在于他们是用最先进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因而能够通晓社会发展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起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这是共产党人世界观的核心内容和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是他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是他们庄严的人生追求,是他们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成立时的50多名党员,经过80多年的艰苦奋斗,发展到现在拥有6800多万党员,并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长期执政的大党,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党始终以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作支柱、作动力、作保证。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精神支柱,我们党才能永葆先进性,才能为历史、为人民所选择,才有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光辉旗帜,才有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我们党如果丧失了理想信念,就会偏离正确的前进方向,就会地动山摇、亡党亡国;一个党员如果理想动摇了、信念崩溃了,就会目光短浅、意志消沉、无所作为,甚至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6、共产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党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性质决定的。
工人阶级如果不解放全人类,他们自己不可能最终得到解放。所以作为这个阶级先锋队的成员,必须把实现可能带来全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作为自己最终的奋斗目标。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对于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一位老革命家曾经这样说过,坚持共产主义理想,我们党即使犯了严重的错误,也还总是会得到纠正的,因为党坚持的总方向是正确的;如果放弃了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前进的总方向不明确了,其结果必定是和平演变。这句话讲得很深刻。国际共产主义的运动历史告诉我们,工人阶级政党一旦放弃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就有可能蜕化变质,蜕化为改良主义的政党,实际上成为资产阶级类型的政党。值得注意的是,资产阶级的政治力量乃至西方敌视中国的势力从来都是期待、劝诱和压迫我们党放弃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的,他们曾经不只一次要求我们党改变名称,放弃共产主义。早在 1945年4月党召开七大时,毛泽东就说过“有人说我们党要改改名称才好,他们说我们的纲领很好,就是名称不好,‘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不但蒋委员长来电报要我们改名称,中间派也劝我们改名称,像左舜生就说过:‘你们的纲领实在好,如果你们不叫共产党,我就加入。’前年七、八、九三个月的反共高潮中,我们有很多东西搞出去了。他们看到之后,非常高兴,说纲领很好,就是名称不好。很多美国人也要我们改名称,我们若是改了名称,他们就喜欢了。”对于这种说法,毛泽东做了明确的否定性的答复,他说“我们党的名称还是不要改。我们的名称,中国人民是喜欢的。” 这就是说我们考虑问题着眼点是中国人民喜欢,而不是资产阶级乃至西方国家是不是喜欢。事实上我们党的纲领表明了我们党自身的性质和宗旨,所以毛泽东说,不论你怎么改都是红的。上个世纪90年代,许多共产党纷纷改为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与此相适应,把自己的纲领改了,使自己蜕变为资本主义。如果你改了名称,没有根本的变质,只是想维护人民的利益,西方敌对势力不会因为你改了名称就容忍你了。
7、共产党员只有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才会有政治上的坚定性。
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有了这种理想信念,在政治上就不容易动摇,就像邓小平所说,为什么过去我们能够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有共产主义的信念。苏东剧变后,国际运动马上进入了低潮,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坚定的分子动摇了,或者离开党员队伍变得消极起来,但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仍然高举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旗帜在顽强地斗争,他们懂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发展总趋势是不会改变的,一时乌云密布不可能永远遮蔽太阳的光辉。邓小平说得好,我相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现在好像社会主义被严重削弱了,但人们从中吸取教训,将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失败了,没用了,哪有这回事。
8、共产党员只有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才能在贯彻执行党在当前阶段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时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而不至于离开正确的方向。
我们应该从当前实际出发,脚踏实地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而奋斗,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做的时候,我们仍然应该胸怀远大的目标,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党在当前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办好当前的事情,而不至于成为鼠目寸光的庸人。比方说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应当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个方针,这是没有疑问的。据此,十六大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思想,也就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如果我们忘记了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不要后面一个毫不动摇,我们就会犯错误。但是如果我们忘记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忘记了我们所说的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虽然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但它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要向前发展的。如果忘记了前一个毫不动摇,把全部精力放在后一个毫不动摇上,我们同样不可避免地要犯错误。
9、只有坚持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才能自觉地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
中国共产党人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进行活动的,在为夺取政权而斗争的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指出,必须加强对党员的共产主义教育,必须严肃地、坚决地保护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的纯洁性,必须和党内的腐化思想斗争。在民主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毛泽东又发出“两个务必”的告诫。他认为我们共产党人所以有必要或者也有可能避免重蹈以往革命者一到革命胜利,很少有不腐化、不退坡的覆辙,我们把它看成万里长城走完第一步,如果放弃共产主义的崇高目标的追求,就会产生革命成功了应该享受的事情,就不可能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就不可能长久地保持住自己的先进性。想的纯洁性。
⑸ 谈谈你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是如何坚守和践行自己的职业信仰的
看看你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是如何坚守和坚信自己的职业信仰的。
⑹ 党员坚守的意思
党员干部要坚守底线
时下,“底线”成为人们谈论颇多的话题。由此,我想先讲一个小故事,说的是,有个老锁匠想把开锁的手艺传下去,就精心挑选了两个徒弟,分别去开两个保险柜,大徒弟只用5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小徒弟却用了20分钟,旁人都认为大徒弟稳操胜券。不料老锁匠却问:“保险柜里有什么东西?”大徒弟说:“师傅,柜里装的都是钱!”小徒弟说:“师傅,我只顾开锁,里面有啥我没看。”听罢此言,老锁匠郑重宣布小徒弟为开锁传人。大徒弟不服气,老锁匠说:“一个合格的锁匠,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它念。”
“心中只有锁”,是锁匠的职业道德,也是其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作为锁匠,若稍有贪心,开锁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那样做只会身败名裂、害人害己。由此看来,“底线”实质上是由一系列成文或不成文的社会规范组成的约束体系,除了共性的社会文明底线外,不同人群、时间、地域、职业的底线要求有所不同,有的底线要求存在于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中,有的存在于道德意识、社会舆论中。一个人如果忘却底线,就会丧失理智和做事的准则;一个社会如果底线失守,就会导致社会乱象横生。
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说,底线就是老实做人的本色,就是要坚持真实、真切的人生准则,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是立身做人、做事的底线。底线也是红线,就是规定我们在法律和纪律的范围内活动,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头脑一定要清醒。一句话,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遵守法律法规、党纪条规,决不能干违法违纪的事。这是做人的底线,也是从政和为官的底线。所以说,为官者要甘于清贫、耐住寂寞,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才能带好社会公德,带好社会风气。郑培民、王彦生、牛玉儒、任长霞等这些模范的先进事迹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淡然于生活而勤政廉洁于事业的良好形象。
因此,人生中我们必须坚守好两道防线,一是思想道德防线,在复杂的社会条件下,时刻记住自己是一名党员干部,要经得起各种诱惑,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固本守节,。二是要警惕“高压线”。这是防止腐败的底线,无论如何也触动不得,否则不仅会个人身败名裂,单位、家庭也都要受到伤害。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守住底线,要从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做起,防微杜渐;守住底线,要经常用社会的道德、国家的法律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守住底线,还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学会知足常乐,习惯过清贫和寂寞的日子,不浮躁、不攀比、不抱侥幸心理。
“以铜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在社会生活中,要真正守住底线,就需要寻求和参照更高的标准。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学习活动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想抵御住物欲横流,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就要不断加强学习,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加强自律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做好坚守底线的模范,努力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楷模。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健康和谐的发展。
⑺ 做合格党员是需要个人坚守还是组织培养
做合格党员,经常“身份提醒”是保障。培养党员和培养干部是一样的,仅靠党员自身努力是不够的,关键还是要靠组织培养,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党内教育管理,实行三重“身份提醒”。“
⑻ 党员干部必须坚守哪些底线
党员干部必须坚守以下底线:
一、法律底线
法律体现国家意志,是全体中华人民共和回国公民的底线,更是党员答干部的底线。
二、纪律底线
党规党纪体现着党的理想信念宗旨,是管党治党的尺子,也是党员不可逾越的底线
三、政策底线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理论、意志、主张在治党治国、执政理政上的具体体现。
四、道德底线
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⑼ 34.共产党员要坚持( ),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
党章中党员义务第三项规定:“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这既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传承与发扬。
1936年,在延安,美国记者斯诺看到我们党的领导人住窑洞、吃粗粮、亲自纺线的情景,深感共产党的伟大,称这种力量为“东方魔力”,是“兴国之光”。
进入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以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孔繁森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甘于吃苦、甘于奉献,一心为公,以自己的辛劳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