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案件案例
⑴ 急求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违反治安管理的案例
例子:
2005年6月1日晚7点钟,一男子在新街口一地下过街通道内尾随一名身穿短裙的女青年偷拍时,被巡逻民警抓获。警方在他的数码相机内,发现60多张女性照片。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都没有对偷拍行为进行明确界定,也没有处罚标准。面对吴某相机内的60多张女性照片,警方在无法找到现场人证的情况下,只能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侮辱妇女、从事流氓活动的条款,对吴某作出拘留10天的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将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分为四类:
1、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2、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
4、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⑵ 《治安管理处罚法》中适合调解的案件都有哪些呢
《治安管理处罚法》中适合调解的案件前提条件是,引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原因必须是民间纠纷。民间纠纷,是指公民之间因家庭、邻里、婚姻、继承、扶养、礼仪、财产等民间关系引起的权益争执。对于非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不适用调解。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一款作了明确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侮辱、诽谤、诬告陷害、故意损毁财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侵犯隐私等情节较轻的治安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
(一)亲友、邻里、同事、在校学生之间因琐事发生纠纷引起的;
(二)行为人的侵害行为系由被侵害人事前的过错行为引起的;
(三)其他适用调解处理更易化解矛盾的。对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民间纠纷,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调解组织申请处理。
制造噪声、发送信息、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放任动物恐吓他人、侮辱、诽谤、诬告陷害、侵犯隐私、偷开机动车等治安案件也可以调解处理。
(2)治安案件案例扩展阅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调解的治安案件必须属于法定范围。即属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治安案件,公安机关对其他治安案件不得调解处理。
⑶ 治安管理处罚案例分析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对治安案件的调查,应当依法进行。严禁刑讯逼供或者采用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法律同时规定,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刑讯逼供将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应当赔礼道歉;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法律还明确了人民警察不得违反该法的11条规定,以及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人民警察应当回避的三种情形。
⑷ 治安案件管辖案例分析
案来例:
李某与邻自居许某因邻里纠纷发生争执,后互相辱骂。恼怒中,李某持木棒将许打伤,殴打中把许家窗户打坏,并将许家一台价值700元的电视打坏。许某后经医院检查,多处软组织挫伤,花去医药费约500元。当地派出所在查处此案时,由李某弟弟的初中同学民警A负责调查。A在次日以口头传唤方式,将二人传唤至所,并向双方提出对此案进行调解,双方同意后,在A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裁决由李赔偿许医药及其他损失费1200元。协议达成后,第二天在李某向许某履行协议时,许某反悔。要求派出所对李某进行治安处罚。民警A认为案件已调解结案,不能再作其他处理,拒绝许某的要求。
1.本案在查处中有哪些违反法律规定的地方?
2.若对李某的行为作出处罚决定,应按一行为还是数行为认定?为什么?
3.若你是本案承办人,对许某的要求该如何处理?
分析:
1、民警A一人负责调查不符合规定,应当有两名以上民警。
2、口头传唤方式不当,应当是传唤证传唤,因为不是当场发现的案件。
3、应当在查明案情的基础上,在自愿的前提下进行调解,而不是不经过调查首先采取调解方式。
⑸ 谁能提供些治安案件的案例给我
懂治安案件的进来下啊!急`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6-9-13 17:20
两方打架 A与B A约B出来买游戏装备 因为价格不相符而争论起来 B顺手拿起玻璃瓶戳在A脑门上 然后A的朋友们就一起去打B B先动手打的A A打完B后跑掉了 B报警了 B的脑袋4个口 在头顶上 A的脑门上缝了11针 不知道算不算毁容 伤疤很大 很明显
我就是想问 A去公安局会怎样 调解还是拘留 A现在还在外边跑
B是那个警察拜把兄弟的儿子
我想知道大概的处理结果 比如罚钱罚多少 拘留拘几日
由于积分比较少 等分多了一起送!大家快来帮帮忙!
问题补充:是B先动的手 A也有受伤 但是A跑了 现在案子是属于治安案件的 我问过了 还没有到刑事
A的伤在脑门上 呈半圆形 就是拿坏掉的玻璃的可乐瓶戳的
⑹ 治安案件分析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若是初犯,可由公安机关调解处理,调解成功可以免予行政处罚,调解不成功由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另外,该案中,公安机关应对魏某从重处罚并通知其单位。
⑺ 治安案件查处案例评析精选的目录
第一编 治安案件查处实体编
1.对行为性质的认定必须符合行为的法定构成特征
2.确定行为的性质应注意行为侵犯的对象是否特定
3.对行为定性应注意把握行为侵犯的客体
4.采用相同的手段,却构成不相同的行为,源于行为侵犯的客体不同
5.认定数行为,应当具备独立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构成要件
6.多人共同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注意区别对待
7.合理的诉求应当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来解决
8.深夜在景区捞取硬币的行为如何定性
9.要划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其他违背社会道德行为的法律界限
10.处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注意行为实施的过程、方式
11.确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性质应当注意行为构成的必要要件
12.有理也要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求得解决
13.是谎报险情,还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14.是数行为还是一种行为
15.骗赌也是赌,对行为的定性应注意法律法规的特殊规定
16.应当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的法律界限
17.查处卖淫嫖娼案件应注意法定辅助措施的运用
18.对行为的定性,应注意完整正确地理解相关条款的立法本意
19.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行为并非都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20.是否处女不是确定构成卖淫嫖娼行为与否的法律标准
21.派出所民警滥用处罚应依法追究行政法律责任
22.对同一案件的数个行为人适用治安处罚应注意区别对待
23.对复杂案情的定性处理
24.当场处罚,应当遵循法定的程序
25.适用检查、扣押法律措施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
26.办理治安案件应严格遵循法定的程序
27.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必须充分考虑法定情节
28.适用处罚应当充分考虑条款自身规定的法定情节
29.对行为的定性应当注意区分相关行为的构成要件
30.对法律措施的实施必须有充分的法律依据
31.治安调解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32.正确认定适用合并原则的条件
33.适用收缴与追缴的法律措施应注意对象的阶段性转换
34.合理的诉求应当通过正当的途径求得解决
35.准确适用合并或者吸收原则应当符合法律规定
36.支持地方经济建设要依法进行
37.治安(行政)案件办理过程中对刑法理论应有限制地借用
38.嫖娼逃避6个月后被公安机关查获,能否处罚
39.报假案行为的定性
40.两种“抽钱”行为的定性问题
41.几种跳楼行为的定性问题
42.非正当干预不能影响执法
43.对在自己家中裸露身体行为的定性
44-是殴打他人还是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45.是非法侵入他人住宅还是故意损坏公私财物
46.夺走他人衣裤再拿走钱财如何定性
47.是故意损害公私财物还是寻衅滋事
48.顾某的恶意投诉行为应如何定性
49.与歌女谈恋爱就是嫖娼的认定没有法律和事实依据
50.基于同一目的,应当按照牵连行为处理
51.黄某的行为是否构成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52.周某、倪某的行为属于何种性质的行为
53.作伪证的违法性
54.冒充警察行骗应被处罚
55.干扰他人休息的违法行为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
56.收购赃物的代价
57.偷开他人机动车,不仅危险还违法
58.对拉客招嫖行为的调查取证的要求
59.旅社的见利忘义行为应受处罚
……
第二篇治安案件查处程序、救济编
第三篇测试考核编
附录
⑻ 治安案件查处案例评析精选的介绍
本书收集的有关治安管理处罚案例多数来自《治安管理处罚法》实施以来各地所发生的真实治安案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践应用性。案例中既有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实体法律中涉及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定性量罚的问题、相关法律措施的适用问题、对数行为出发的适用原则问题等,也有涉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程序问题,例如简易程序的适用、普通程序的适用、听证程序的适用、救济程序的适用等,贯穿于治安案件办案的全过程。不仅适合于作为基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职培训的教材,供基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岗位练兵和自学使用。
⑼ 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案例
2005年6月1日晚7点钟,一男子在新街口一地下过街通道内尾随一名身穿短裙的女青年偷拍其“裙底风光”时,被巡逻民警抓获。警方在他的数码相机内,发现60多张女性穿着内裤的照片。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都没有对偷拍行为进行明确界定,也没有处罚标准。面对吴某相机内的60多张女性内裤照片,警方在无法找到现场人证的情况下,只能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侮辱妇女、从事流氓活动的条款,对吴某作出拘留10天的处罚。
在南京市,在楼梯上偷拍女性“裙底风光”,在商场试衣间偷拍女性换内衣等现象并不是头一次出现。但像吴某这样因偷拍遭拘留的,并不多见。据警方治安部门一位人士称,对偷拍行为的处理有两难,一是取证难,二是法律无明确处罚标准。因此,警方对偷拍者大多教育了之。
《治安管理处罚法》:针对偷窥、偷拍、窃听他人隐私等行为,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将处以5日以上10日以下的行政拘留,情节严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的行政拘留;可以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而非法制造、贩卖或非法使用窃听、窃录专用器材,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日以上5日以下的行政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单位有这种行为的,处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