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坚守底线
① 教师守住底线,不触碰红线是什么意思
不要违背师德之类的,列入金钱
② 不忘初心守住教师底线
我们经常这样自嘲:人民教师表面风光,内心彷徨,成就难有,郁闷经常,操着卖白粉的心,挣着卖白菜的钱,我们头戴八条禁令,脚踏三条底线,肩扛各种考核指标,短期内,我们完成了由主导型向服务型弱势群体的转变。我们的口号是,“学生虐我千万遍,我待学生如初恋!不向国家要待遇,不给领导添麻烦,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发扬老骥伏枥的精神,坚决不退休,干到九十九!”,大家笑了。
我已经从教十年了,我曾经被那些没心没肺的话语气得泪流满面,曾经被个别蛮不讲理的家长威胁恐吓,也曾经为了寻找沉溺网吧的孩子而彻夜奔走,也曾经为了挽救寻死觅活的情痴而费尽心血,也曾怀疑当初的梦想,也曾质疑今天的付出。但是,内心总有一种声音告诉我,教书育人,不忘初心!每一项事业都需要付出,每一种工作都有艰辛,我们不应该把抱怨挂在嘴边,不应该让悲情出现在脸上。当我看到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时,我被深深地触动了。是什么让外交官朱敏才和高级教师孙丽娜放弃北京安逸优越的退休生活,甘愿来到环境恶劣的西南边陲支教?是“大爱”,是“奉献”也是“信念”。正是爱和奉献让他们平凡瘦弱的生命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正是爱和奉献让平淡的生活、普通的岗位变得神圣异常。正是因为爱和奉献,我们的祖国才越来越强。
20**年暑假的一天,烈日炙烤着大地,山河滚烫,在尘土飞扬的乡间小路上有两个艰难跋涉的身影,那是我和刘飞老师,我们一路打听,来到嵩县大坪一户农家,眼前的景象让我震惊了,三间土坯房经久失修,后山墙用木桩斜撑着,一个中年男人一瘸一拐地走过来说,“你们可来了,家里穷,他妈走的早,我小儿麻痹留下了后遗症,也不能干重活,没能力供孩子上学,孩子交给你们了”,我们马不停蹄赶到工地,找到那个正在搅拌水泥的孩子郭飞阳,他爸爸大声喊:“阳阳,十九中老师来了,人家学费生活费全免,你能上高中了”,那个孩子激动得直哆嗦,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用满是灰尘的手擦脸上的泪和汗。这只是无数个招生事例中平凡的一例,我们的工作只要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我们的付出就是有价值的。但是有时候我们也遇到一些短视的家长,遭到责难和质疑,班里有个品学兼优的女孩田文静,突然退学,面对冒着38度高温风尘仆仆赶去的我们,她妈妈没有倒一杯水,没有搬一个凳子,站在门口冷冰冰的说:“老师,我没文化不是也把孩子养的白白胖胖的吗?再说了,女孩子上了高中读了大学花很多钱不说,出来不还是打工吗?有啥区别?”我们劝她,做父母要为孩子撑起梦想,不留愧疚,培养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打工与打工也有很大不同,但是她丝毫不为所动,口干舌燥的我们无功而返。第二次又去,扑了空;第三次,我们告诉她已经联系了爱心人士,资助她女儿,如果成绩优秀大学费用人家也可以出,在这样的利诱之下,田文静的妈妈终于同意孩子从广州回来继续学业。刘备三顾茅庐是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我们是为了什么呢?无论是家长的信任还是质疑,都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即使已经被父母放弃的孩子,我们仍然对她不离不弃,因为我们是人民教师,我们不忘初心。
如果学生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教师的职责就是让他们在温暖的阳光里灿烂绽放。”19中春蕾班的女孩们有两个共同的爷爷,他们是特聘教师陈春琳、李荫农,两位老人本可以靠着六七千的退休工资安享晚年,但两人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爱心助学,并且一帮就是17年。有人嘲笑他们是大傻瓜小傻瓜,但是陈老师笑着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每当组建新的班集体,陈老师不顾年迈病痛亲自深入偏远山区考察学生的家庭状况,为了省钱他们从不舍得坐出租车,而是先乘坐到各县城的长途车,再辗转三轮车,摩托车,甚至牛车等,陈老师说,他最怕走山路,可是有些不通车的地方还要用脚去丈量。开班时他真诚地对学生说:“咱们班是一个大家庭,我就是家长,今后有什么困难,我都会帮你。”无论是清晨的早操还是深夜的自习,总能看到陈老师坚守的身影;无论大考小考,总能看到学生成长日记里他密密麻麻的记录和点点滴滴的渴望;无论演讲比赛还是运动会,总能看到他跑前跑后,用摄影机留住孩子们的青春闪光。陈老师还说,有一次他和我校的刘志恒老师筹集了一大批棉衣,用部队的吉普车送往嵩县黄庄的两个春蕾班,市区里艳阳高照,而山区却是大雪纷飞,路面湿滑,右侧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吉普车挂低档像蜗牛一样向垭口攀登,司机是个小伙子,紧张得满头大汗,下坡时差一点就滑下深渊了,车到黄庄已是晚上七点,大山的冬夜漆黑阴冷,孩子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等待爷爷的到来,这是很多孩子第一次穿上羽绒服,看到他们的笑脸,多少苦都是值得的。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们的任务就是把神圣的事业进行到底。
把孩子培养成才是我们的终极理想。“不干则罢,要干就要干得最好”,我是一名教师,三尺讲台就是我的舞台,学生也是我的生命。四岁的女儿经常问我:“妈妈,你能送我上一次幼儿园吗?面对这样一个小小的要求,我无言以对,因我必须每天七点准时出现在校园里。“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我们甘为人梯,吃也清淡,穿也素雅,面对大千世界,我们心怀淡泊;虽然平凡,我们的脊梁却撑起祖国的未来;虽然清贫,我们的双手却托起明天的太阳。不能否认,我们的队伍中确实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比如向学生索要礼物,有偿家教等,但是少数杂草妨害不了教师的整体形象。
像我一样曾经困惑退缩的年轻老师们,请走出迷茫和彷徨,让我们依然保持青春亮丽的面庞和活力四射的形象,让我们成为三尺讲台上闪亮的明星,尽显你我的智慧和力量。让我们用爱和奉献点燃学生心中希望的灯,为社会培养更多栋梁,也为洛阳的教育事业谱写新篇章!
③ 如何做到警钟长鸣,守住底线,做四有教师
做到心中有民,深怀为民之心。作为党员教师,应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时刻把人民教育装在心中,将办好人民教育贡献力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只有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摆正定位、放低身段、放下“架子”,才能时刻为学生成长着想,才能时刻关心关爱学生,做好学生的辅导员。教师党员一定要强化宗旨意识,心系群众、为民造福,谋划好本职工作;要真心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操劳,特别要把握好“三差”学生、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生活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真正做到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一名关心爱护学生的好老师。
④ 如何帮助教师守住课堂教学的有效底线
近段时间,教师师德再次成为网络讨论的焦点。四川的范美忠因在地震中不顾学生安危而自己先逃生,并后来在网上“晾晒”自己逃跑理由而被网友炮轰为“范跑跑”、安徽的杨经贵因对上课期间学生打架不管不问而使得一名学生丧命而被冠名为“杨不管”,“范跑跑”和“杨不管”成了师德沦丧的标签,对教师职业伦理讨论又一次被推上了风尖浪口之上。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近来汹涌的对于师责师德的问责,未尝不是公众长期在各种教育乱象和教育冲突下的一次集中爆发。为什么社会对教师伦理的丧失而如此全民口诛笔伐呢?恐怕不仅仅是对中国教育前景的关注,更重要的教师职业伦理是一个社会的底线。底线伦理是由北京大学何怀宏在《底线伦理》中提出,作者认为“底线伦理即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雨果说,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是为人的常轨。”并指出“医德师德是衡量社会道德底线的标尺”。也就是说,一旦医德师德失陷,社会伦理将脆弱的不堪一击。
“范跑跑”和“杨不管”只是市场经济下师德底线失陷的两个极端的例子,但它却深刻表明了当今社会伦理的深层次困境。何怀宏教授在2000年指出“市场经济初始,价值多元化胚胎形成之际,我意识到,机遇、自由降临同时,底线伦理亦直面挑战。不杀人、不说谎、不欺诈、不奸淫、不偷盗,在市场经济下亟待重申。你可以做不到舍己为人,但你不能损人利己;你可以不是圣贤,但你应该认同道义和人道。你攀升不到道德最高境界,但道德最低下限必须坚守,那是人类最后屏障!”但是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伦理的底线显得那么的脆弱,“范跑跑”有胆量出来坦露自己的心声,还有多少与此类似的“张跑跑”、“李跑跑”隐藏着自己的“逃跑”的故事。老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为什么今天失去它的应有的光辉,让人深思,背后的各种社会因素盘根错节,难以理清。
不可否认,教师社会地位在今天仍然不高,尤其是小学教师和穷困地区的老师,很多老师没有资格证就上岗,缺乏正规的训练;教师待遇在整个社会基层中收入较低,甚至很多地方的教师半工半商;教师的考核机制不成熟等等,时不时还要背起妖魔化的沉重舆论压力,中国教师的生存显得那么的步履维艰,坚守伦理的底线需要承担多大的压力和勇气。于是违背肩负起社会所期望的各种“无我”高尚伦理责任事件频繁发生,也就不足为奇!教师职业是神圣的,教师不能犯错,稍有错误便被世人口诛笔伐;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能太“物质”,稍有富裕的教师,便被人们称为不道德的……反此种种,社会在进行谴责教师的时候,又有谁为教师坚守伦理底线的付出进行补偿呢?换句话说,教师伦理底线如何能够让教师心甘情愿的坚守?
哪一个国家的教师也没有象中国教师经历过历史心酸记忆,“教书匠”、“臭老九”到“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名誉上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被戴上了一个又一个闪光耀眼的光环,把教师推到社会精神的最高境界,冠以最崇高和伟大的帽子,而实际上被戴上了一个又一个无形的紧箍咒。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农村学校教师,当初选择教师职业,是因为师范类学校好考,并且能够更快成家立业,缓解家庭压力,而正好从教以后,由于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在自己头上,而自己工资又低,双重的压力使之无法安心工作。既然是职业,劳动与报酬应是对等的,既然是最“伟大的工程师”的职业,待遇就应该是最优良的。然而恰恰实相反,中国的教师,尤其基础教育阶段和基层教育的待遇是苦不堪言。于是“体罚学生、教师旷课缺课”等各种与《教师法》相悖的现象不断发生,实践证明,当教师职业仅仅成为教师养家糊口的工具时候,师德建设就无从谈起;教师还在为衣食住行奔波和费心时,安心教学、爱护学生、守候师德都是抽象的,缥缈的,他们沉重的肩膀无法肩负起底线伦理的职责。当然这些不是支持“范跑跑”“杨不管”的借口,而是整个社会应该面对的问题,当我们谴责他们的时候,应该更多想想他们生存的背景!
教师伦理作为社会伦理的底线标尺,守候底线伦理是社会文明的底线。改善教师的待遇,尤其是初级教育阶段和贫困地区教师的待遇,也许是指望他们担负起中国教育脊背的有效的出路。
链接:底线伦理的意义
底线伦理的意义之一在于,经由一些最基本的价值和伦理,人乃保持“人”必须具有的特性、样态和本质,使人免于沉沦和野蛮到非人的境地。违背了这样的伦理,就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失德、缺德,而是丧失起码的人性和人的本质特征。
底线伦理的意义之二是,它是人之为人的下限。就是说,它不是要求人做圣人、做有德行的人的道德,而是要求人不失去“人”的起码准则的道德。形象地说,人在人兽之间、文明人与野蛮人之间划了一条界线,越过这一界线,就不是“人”之所为,就“不是人”了。
底线伦理的意义之三是,所有人都承认的共同道德和价值,凡具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人们都认同和遵循的伦理。底线伦理由于关涉的不是高级层次的规范(如信仰、社会文化理想、终极关怀),而是最低层次的规范,是作为“人”的最后要求,所以这些规范是文明人都可以、都应该接受的。任何人,无论种族、文化、道德差异如何,都不能拒斥这些伦理规范。
⑤ 如何守住共产党员为人做事的底线,做人民满意教师发言稿
住底线,就是要每位党员干部要先学会做人,做人要学会修德;要从看不起眼的小事做起,防微杜渐;要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要用社会的道德、国家的法律法规要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避免缺失了道德底线,触犯了法律的底线;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自己头上悬挂的利剑,不要心存侥幸触犯底线;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要学会知足常乐,要管得住自己,也要管得住家人;为官做事要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要使用好党赋予的权力,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多做一些利国利民的好事、实事,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愿望,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人民群众爱戴的好官。
⑥ 如何守住共产党员为人做事的底线,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用人性、个性、品性,坚守做人之德 做人的底线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做人要有人性、个性、品性,三者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人,三者结合起来进行评判,就是对一个人的综合评价。 人性,儒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道家认为,人本恶,后天教育而改善。而事实证明,后天的学习、教育和修养是很重要的。 个性,个人做人的风格,不管你是勇者,还是智者;不管你脾气暴躁,还是性情温和;不管你是外向型,快人快语,还是内向型,沉默寡言。你的个性必须适应共性,你的个人好恶,必须迎合社会的主流,你的独具风格的言行,必须融入历史必然的趋势。 品性,就是人的品德、品格、品味,这是做人深层次本质性的东西。在保持人性和个性的基础上,注意修养自己的品性。按照现在的流行语就是,理想信念、政治觉悟、廉洁自省、道德修养、文化积攒、作风严谨等等。用“平常、平静、平和”,保持为人之要 怎样才能守住底线?似乎要做的事情很多。我想有三个词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平常”、“平静”、“平和”,是所谓平常之为、平静之心、平和之态,也就是行为不过激,情绪不浮躁,处世和为贵。 用“改良、改革、改造”,实现人性之美 人的本性中,有几样东西是永远存在的。一是生存欲望,二是满足欲望,三是幸福欲望。 那么,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包括生存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工作环境是否能满足人的三种欲望呢?办法是有的,那就是改良、改革、改造。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负有责任,这是人的基本社会属性。你不负责任你就会被社会所淘汰,你不按照规矩做人办事,你就会身败名裂。这是必然的规律,任何人都逃脱不了客观规律的限制。所以,现今社会所提倡的你应该要做到的事情,你必须做到,越雷池一步,存侥幸心理,对社会对自己不负责任,其后果不言而愈。 作为警察,要区别于普通老百姓,因为你的社会责任不同,你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你所承担的责任。你在做好一个人的基础上,还要求自己做一个合格的警察,这就需要树立警察意识。所谓警察意识:一是法律意识、二是宗旨意识、三是奉献意识、四是廉洁意识。用“拒贪、尺度、谨慎”,解决问题之道 一是解决一个“贪”字。 “贪”是万恶之首,解决好了是免遭挫折的根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定要把握好这个“道”字。通俗地讲,应该得到的,你也别客气,不应该得到的,你千万莫伸手。 二是解决一个“度”字。凡事有度。做人也是如此,做人的尺度把握不好,你就会出差错。我们要不断学习,充实自我,让自己不断聪明起来,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住分寸。 三是解决一个“慎”字。做人一定要谨小慎微,最忌狂妄浮躁。一是慎初、二是慎为、三是慎独。 守住做人的底线,做一个站得住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适应时代要求,跟上时代节拍的人。
⑦ 什么是家庭教育的底线、如何设定底线、如何坚守底线
个人认为家庭教育底线是互相尊重,家长用适合自己适合孩子的方法教育孩专子,和孩子做朋友属 互相尊重 当孩子有一定的判断能力的时候 有些事情就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决定,尊重他的选择
关于底线,可以先跟孩子说好自己的底线,但也要做到宽容,好好教育孩子。奖惩制度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⑧ 如何坚守教师从教的职业道德底线
视课堂如生命的敬业精神,敢于自检讨,勇于承认错误的担当精神,明白要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怎么做才是一个敬业爱岗,尽职奉献,守纪惜誉,知荣明耻的优秀教师;
然后从“敬畏事业讲师德,严守教师底线;
敬畏法纪懂规矩,严守公民红线;
敬畏职业守纪律,严守执业边线”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教师有偿补课、体罚和变相体罚、酒后驾车、公然索礼等损害教师形象的案例,阐明师德师风的底线、红线、边线是所有教师不可逾越的“禁区”。
“讲师德、懂规矩、守纪律”巡讲报告会是对优良师德师风的弘扬与洗礼,精彩的报告让该校教职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生活中出现“自律意识不强、从教行为不廉、施教行为不端、个人形象不佳、爱岗敬业精神不强”会有损教师形象,甚至会给的个人事业和整个教体事业带来严重影响,告诫教职工要常怀敬畏之心,在思想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上向优秀教师看齐,坚守道德底线,不触碰纪律红线,提师能、修师德、严纪律,做一名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好教师,为上虞职教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