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治安在线
Ⅰ 如何在安徽治安在线查身份证办证进度查询
只要在身份证领取凭证上扫描照片下面的二维码就好...
Ⅱ 如何进入安徽公安微信号
微信搜索微信公众号安徽公安,然后点击进入,关注即可。
Ⅲ 芜湖在网止办居住证能办一家三口的吗
可以。一、申领条件
1、流动人口自办理居住登记之日起满6个月,可以向居住地派出所申领居住证。
2、流动人口登记未满6个月,但是符合在居住地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可以向居住地派出所申领居住证。
二、申领材料
1、申领人身份证;
2、居住地址证明(如房屋租赁合同、购房合同、房屋产权证,房屋出租人、用人单位、就读学校、科研机构出具的住宿证明,或者其他能够证明有合法稳定住所的材料);
3、其他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社保缴费记录、工商营业执照、结婚证等);
4、申领人及相关证明材料的出具人,应当对提交或者出具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三、受理方式
1、线上申请
a、安徽政务服务网(网页版)。申请人(委托人、代办人)在芜湖易户网实名注册后,按照要求上传附件证明材料,填写申请人信息。
b、芜湖易户网城市令(手机APP版)。申请人在芜湖易户网城市令实名注册后,按照要求上传附件证明材料,填写申请人信息。
c、安徽治安在线(手机微信版)。申请人微信关注安徽治安在线后,按照要求上传附件证明材料,填写申请人信息。(备注:线上申请暂不受理已办证需要追加地址或签注延期的情况)
2、线下申请
初次申领居住证、居住证需要签注延期(追加地址)或居住证丢失、损坏的,由申请人携带相关证明材料到实际居住地派出所向社区民警申领(补领)居住证。
Ⅳ 新浪微博登录安徽治安在线杨晓宝的身份证以办两个多月了!还没有办好!求解安徽省阜南 县王店孜乡曹
60日内取证,具体以回执单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二条规定: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公安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及时予以办理。公安机关应当自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之日起六十日内发放居民身份证;交通不便的地区,办理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不得超过三十日。
Ⅳ 如何在安徽治安在线变更婚姻状况信息
你要变更婚姻状况的信息,应该先到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去办理变更手续。因为这里才是负责变更婚姻信息的。
Ⅵ 安徽省公安厅的工作动态
2012年,安徽省公安厅在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促进了警民关系和谐和公安工作发展。现将《2012年安徽省公安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向社会公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如对本年度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安徽省公安厅政务公开办公室联系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概述
2012年,省公安厅以促进阳光执法、依法行政为目标,以推进行政职权公开透明为重点,紧紧抓住监督行政权力和服务人民群众两条主线,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为全面加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着力加强、深入推进。
(一)狠抓组织领导。今年以来,厅党委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徐立全多次作出批示,要求把政务公开工作作为和谐警民关系,推进警务创新的重要工作来抓。厅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围绕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年主题活动,先后下发了《关于调整厅政务公开成员单位、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单位联络员的通知》、《关于成立省公安厅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厅党委会、厅长办公会定期研究部署政务公开工作,厅政务公开办多次召开厅政务公开推进会、培训会,及时研究部署工作任务,确定推进政务公开的工作措施。
(二)狠抓督促检查。为进一步调动各单位信息发布的积极性,结合政务公开相关制度修订工作,进一步明确公开范围,拓宽公开渠道,细化和落实责任。同时强化监督考评,通过每月通报制度等形式,加强对省政府工作部署落实情况和公安机关重点部门、重要事项、重大警务活动信息公开的督促检查,检查结果作为政务公开工作实绩,并与年终绩效考核紧密挂钩。
(三)狠抓载体创新。一是依托“平安江淮网”网站集群,推进政务服务。根据一站式服务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能的宗旨,依托“平安江淮网”网站集群,全力打造具有安徽公安特色的“1+2+N”网上公安综合服务平台(即建设一个全省统一的网站集群,重点打造“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和“阳光警务服务平台”两大平台,实现交警、消防、出入境、治安、网安、安防、保安、监管、边防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办事事项网上办理),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以及与之配套的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实现网上“一站式”办理。目前,“平安江淮网”网站群二期下半段建设已完成验收,完成省级中心平台(包括信息发布、网上办事、互动交流、评价分析四大版块,共53个子栏目)和15个市局子网站建设任务(合肥市正在建设中),实现了与省政务中心行政并联审批系统的对接,网站群自2011年6月试运行以来总访问量超过390万人次,网上办事平台已实现交警、消防、出入境、治安、网安、安防6个部门34项业务“一站式”网上办理,提供表格下载、办事答疑、政策法规办事服务159项。“厅长信箱”由最初的每周接收办理20余件,发展到现在的每周接收办理80余件,更大程度满足了群众的需求,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厅长接访”、“警方提示”和“每周治安播报”等特色栏目更加贴近和服务民生。二是形成公安微博矩阵,塑造政务公开新品牌。省公安厅官方微博“安徽公安在线”利用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三大微博平台,紧密结合公安工作,及时发布信息、服务民生,微博矩阵业已形成。截至目前,全省公安政务微博共有400余家,粉丝1600万余人,全省公安微博矩阵已基本建立,成为警民零距离沟通互动的重要平台之一。2012年11月29日,新浪网发布《2012年度新浪政务微博报告》,“安徽公安在线”在全国2500余家政务微博排名第12位,在全国公安类微博排名第7位。2012年12月6日,“安徽公安在线”腾讯微博获得“2012十大公安系统机构微博”第9位。同日,“安徽公安在线”以其影响力获新浪网中南地区“十大政务机构微博”第2名。2012年12月7日,“安徽公安在线”申报的“微博客在微警务服务民生方面的实践”案例获“2012年中国电子政务最佳实践政务微博类提名奖”,入选《中国电子政务最佳实践案例集》。2012年12月8日,“安徽公安在线”获检察日报正义网“全国十佳公安影响力微博”第2名。“安徽公安在线”在我省省直政务微博中始终排名第一位。
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一) 主动公开政务信息情况。
2012年,省公安厅通过省公安厅政府门户网站发布警务动态资讯、各类政务公开信息3800余条,其中,警方提示和每周治安播报发布信息120条,厅指挥中心的“62823110”厅长热线电话全年接听群众各类咨询、求助电话达1万余起,所有电话均得到认真答复和办理。“安徽公安在线”累计发布各类警务信息1.2万余条,直接转发、评论超过千万余次;组织相关警种进行“微访谈”26次、微直播50余次。
(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2012年,省公安厅受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2条,并及时回复。
(三)政府信息公开收费的情况。
2012年,省公安厅未收取任何政府信息公开费用。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2年,省公安厅未发生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2012年,省公安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公安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增强,但与人民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新期盼相比,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是个别单位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措施不足,工作主动性和预见性有待加强;二是少数单位在发布政务公开信息时仍存在格式不规范、信息来源不明的情况,信息维护主动性不够,时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政务公开专职人员较少,素质参差不齐,还不能完全适应政务公开的新需求。
(二)改进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结合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活动,将警务公开阵地前移,在通过新闻报道、新闻发布会、主流媒体做客访谈等传统方式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外,注意结合工作特点,运用新兴载体宣传公安工作,全面推进警务信息公开。
2.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不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的深度和广度,将更多的政府信息纳入公开范围,增加政务公开的透明度,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继续推进“平安江淮网”和安徽公安微博建设。不断拓展“平安江淮网”网站服务功能,畅通政府信息公开渠道,突出为民办事、为民服务的网站定位,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平台建设,全力完成“网上公安局”、“网上派出所”、“微警务”的工作目标,探索建立网下网上公安工作有效联动、互为补充的工作模式。
4.推进窗口建设与服务工作。推进省政务服务中心公安厅“窗口”规范化建设,实现我厅门户网站与省政务公开办办事系统的对接,在做好行政审批项目工作的同时,受理群众依申请公开,解答群众业务咨询,办理信息公开相关事项,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Ⅶ 安徽治安在线如何查身份证二维码
身份证领取凭证右下角有个二维码,用微信扫一扫,即可查询。
目前只有国外采用二维码身份证,被特殊加密,那种一般仪器软件是解不出来的,解出来一堆乱码。我们国家的身份证是用专门的函数公式换算出来的数字码。你可以去搜一下华阳信通了解二维码的一些相关知识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