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坚守职责 » 水利人坚守

水利人坚守

发布时间: 2020-11-25 07:38:52

⑴ 曹操一生的事迹

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出生自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长子。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亦因这种关系,曹操自幼便有机会接触官宦子弟。日后的劲敌袁绍亦是曹操年少时朋友。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须。自幼放任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
生于公元155年,卒与公元220的曹操,在三国这个历史舞台上纵横65个春秋,传下的英雄故事,时时令后人感慨莫叹。观其一生,从举孝廉踏上仕途开始,挟天子以令诸候,收黄巾,讨董卓,败袁术,破陶谦,平张邈,杀吕布,灭袁绍,定乌桓,降刘琮,走赤壁,克马超,战孙权,收张鲁,封魏王,弃汉中。千秋功过,任人评说。
曹操自幼机警,有胆识。东汉灵帝熹平三年(174),以孝廉推举为郎,任洛阳北部尉,入仕途即与祖辈所从属的宦官集团针锋相对。中平元年(184),出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起义。继任济南相。四年,辞官还乡。次年,受诏为典军校尉,复得军权,奔赴洛阳。时东汉王朝在黄巾起义冲击下摇摇欲坠。
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但在诛杀杀宦官时,反被伏击。而此时有西凉之狼称号的董卓带领大军接管京城。卓入城不久便改立少帝之弟刘协,是为献帝。大部份大臣纷纷逃出洛阳。曹操亦逃至陈留,集结义兵,声讨董卓。
初平元年,各路大将推举家世显赫的袁绍为盟主,西讨董卓。但因各将领心怀鬼胎,遂使义军失败。曹操在这战役中,初次见到日后的死敌——刘备。
初平三年,董卓为王允、吕布所杀。而二人又被卓部下李傕、郭汜所遂。献帝乘乱与一众大臣逃出长安,但被李、郭二人所追捕。而曹操接受荀彧、程昱所议,迎接献帝至许昌。从此曹操便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
其后,曹操以献帝名义东征西讨。先后平定关东、关中一带。而刘备亦曾成为其部下。接下来,曹操便要面对他的老朋友-袁绍。
当时袁绍盘据幽、冀、并、青四州,军力雄厚,勇将如云。虽然曹操己成中原霸主,但就兵力而言始终与绍有一定距离。
建安五年,袁绍大军南下,与曹兵会战於官渡。最后曹操用降将许攸之计亲率五千骑兵偷袭袁军粮仓。袁兵见军粮被烧而大乱,曹军乘势出击。袁绍败走。官渡之役奠定了曹操在北方的霸主地位。
在官渡会战胜利后,曹操用数年时间稳定北方,和追击袁氏余党(绍兵败后不久病死)。建安十三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刘表。同年,刘表死,次子刘琮继立。面对曹操如狼似虎的大军,刘琮决定出降。曹操轻易地接管荆州。可能因为荆州得来容易,曹操决定成势东伐孙权。但权并非刘琮之流可比。
孙氏自孙策时已盘据江东,至今已人心归顺。加上长江天险,孙氏政权已有一个稳定基础。当孙权收到曹操东来的消息后,曾召开多次军事会议。会中主战和主降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最后在周瑜和鲁肃的分析下,孙权决定出战。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孙权大军在赤壁迎战曹军。周瑜用计火烧曹操军舰,曹军大败。从此曹操无力大举南征。如果说官渡会战决定了曹操在北方霸主地位,那麼赤壁兵败便是曹操只可称雄北方的一战。
此后,曹操虽曾多次在东吴边境挑起战火,但双方均互有胜败。同时刘备西定益州,自封汉中王。三国鼎立之势已成。连盖世雄主曹操亦再无力改变这个事实。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进位为魏王。
建安二十五年,正当军威大振之时,曹操病卒洛阳,享年六十六岁。
翌年,操子曹丕篡汉,建国号魏,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史称魏武帝。
已经算简洁的了

⑵ 西安交通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西安交通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因为我的女朋友是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的,所以我对西安交大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在这种亲近感的驱使下,我对这所大学也颇有一番自己的研究。特别是这所学校曾经出过的名人,小编也都比较了解。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西安交大曾走出过的那些名人吧。

以上就是我所知道的,毕业于西安交大的一些名人了。西安交大还有哪些名人,大家不妨留言补充。

⑶ 苏轼广为流传的一首咏月词是

中秋,象征着团圆和欢聚,是华夏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中秋之夜,皎洁的月亮在空中如银盘一般,而此时此刻在家的人们团聚一堂,享受着难得的家人团聚的时光,在外的人们则会因为想念家乡的亲人而倍感孤独。在历代留存下来的诗词文章中有很多中秋之夜咏叹明月抒发情怀的经典之作。苏轼的作品中就有不少以此为主题的千古名篇。

苏轼咏叹中秋明月的诗词中有纯粹欣赏月色的、有怀念古人的,但更多的是借中秋时节的眼中所见和心中所想去反映生活和社会中一些现象,进而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感悟。比如他的代表作之一《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当时在外放地密州任职。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交待了词人作这首词的时间、背景及原因。神宗年间,朝中政治斗争激烈,苏轼被弹劾外放,常年辗转于京外各地,居无定所。公元1074年,即宋神宗熙宁七年,苏轼到密州任职。时年中秋之夜,明月高挂,月光如水银一般洒遍大地,词人离家未归已经七年有余,与胞弟子由(苏辙)常年没有相聚。那一刻,抬头望着一轮皎洁的月亮,思绪飞扬,感慨万分,于是借着酒兴,挥毫泼墨,由此写出了这首千年来被无数后人赞叹的不朽之作。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苕溪渔隐丛话》中曾如是评价,可见其艺术水平之高。

词中上阙写仰望空中之明月,既有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就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那无边的天际摘取皎洁明月的高雅想象,又有实实在在、不脱离现实的真实情感。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与青天把酒言欢,将虚拟的青天物化为人,可见其性格之豪放、气度之不凡。直接向青天询问:明月是何时才出现的?貌似是在探寻明月和宇宙的起源,又好似在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表达了词人对明月的无比向往。
紧接着写“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词人认为中秋是个极其特殊的日子,也正是因为这个特殊的日子月亮才会如此的明亮皎洁。“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想借风到月亮上去看看,又怕那里的楼宇太高、太寒冷,不适合长久居住。词人迫不及待的想离开人世间,这种奇思妙想主要是因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愤恨,但是后半部分又笔锋陡转,以楼宇太高不宜居住为理由反衬人世间的美好,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心理进一步表达出了词人志向的远大和对生活的热爱。

两相比较,苏轼最喜欢的还是在人世间的平凡日子,居住在遥远而寒冷的月亮上,哪有在人世间与伴着明亮的月色起舞惬意。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词人情感的变化。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阙思人,即思念其胞弟子由(苏辙)。“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清冷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因为不能团聚而失眠的人。这句词既有特指又有泛指,自己因为怀念常年未曾相见的胞弟无法入眠,其他无法团聚的人也是如此吧。“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词人以月亮的圆来反衬家人的不团圆,进一步衬托出词人对胞弟的思念之深,同时委婉的表达了对广大离人们不能团聚的同情。接着,诗人再次转笔,为明月的月圆来开脱:“人世间有悲伤、有欢乐、有离别和欢聚,月亮也会被乌云遮住、也有残缺不全的时候,自古以来,什么事都不能十全十美,有什么可遗憾和怨恨的呢?”

词的末尾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世间的别离是无法避免的,只要亲人仍然在世,那么即便是在遥远的千里之外也能够仰望同一轮明月,沐浴同样皎洁的月光。这两句词突破了时空的界限,通过对明月共同的喜爱,把因分离而能彼此无法相见的人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词人对世人的美好祝愿和对家人的无限思念,也将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传递给了大家。苏轼写明月,不仅仅是表达了对苏辙的思念之情,更是对所有不能团聚之人的美好祝愿。
举报/反馈
相关阅读
品味10首充满禅意的哲理诗,真正读懂就明心见性、离开悟不远了

飞仙时空
连上司都敢挖苦的“猛男”苏轼,为什么落难还能获得对手的帮助

历史研习室
中秋之夜,苏轼写了一首《西江月》,开头第一句,便显得苍凉惆怅

时间一叶秋
这35句古诗词,年纪越大越喜欢读!你也是这样吗?

古典文学与诗词
精彩视频

⑷ 人生几何,对酒当歌是什么意思

出自《短歌行 》 作者:曹操 朝代:魏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一句名言。对着美酒,伴随着歌舞,人生时间有限。这里讲“人生几何”意是人生时间有限,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后也用来指及时行乐。

短歌行内容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拓展资料

赏析:《短歌行二首》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第二首诗借礼赞周文王、齐桓公、晋文公坚守臣节的史事,申明自己只有扶佐汉室之志,决无代汉自立之心。两诗珠联璧合,庄重典雅,内容深厚,感情充沛,其政治内容和意义完全熔铸于浓郁的抒情意境中,全面展现了曹操的人格、学养、抱负和理想,充分显示了其雄深雅健的诗品。

曹操资料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渐见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分子收于麾下;生活上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