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坚守职责 » 坚守读后感

坚守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0-11-24 15:33:38

㈠ 急求《坚守底线》的读后感

第一次接触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的哲学思想,仔细浏览《坚守底线》这本书,对其从丰富的人生经历提炼出的做人做事理念而感到心灵上的触动;同时也让我对儒教文化圈的邻国日本又有了重新的认识。众所周知,儒学对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的社会和文化影响深远,尤其是日本。在日本明治维新时代,以教育为立国之本,在教育主导思想由欧化主义向“儒教”主义转化,突出王阳明的儒家精神、孔子思想,并与现代化相结合,实践出今天的日本国强民富、社会安定、人民康乐长寿,国情国体充满东方浓厚特色。期间日本著名思想家元田永孚反对专尚西学而轻视儒学,专尚智识才气而轻视道德仁义,主张以儒教思想作为教育主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尽管首相更换频繁,但继续弘扬传统宗教与文化,不受外来极左极右势力冲击、分化和分裂,以及意识形态的困扰,也从未引进外来势力打自己,所以人民团结爱国。这是最具代表性的利用儒家思想得出来的最佳成果。

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仿佛一夜之间苦大仇深的民众被卷入了全民经商、下海的潮流,随之而来的就是一股又一股“笑贫不笑娼”、“一切向钱看”、“有钱代表一切”、“读书无用论”的思潮汹涌而来,席卷整个社会。经济利益的竞争和追逐也造成了传统道德的破坏,一些民众包括企业家群体的心态表现出拜金主义、唯利是图、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浮躁冒进甚至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也因此出现大量弄虚作假、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价格炒作、以权谋私、内幕交易、为富不仁等不良现象。在社会精英群体中,包括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教育领域和社会领域,充斥着全盘西化的思潮,同时妖魔化中国传统文化,鼓吹和推崇西方各个领域的管理思想和体系,把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几乎全盘否定,视中华文化(其中包含儒学)为保守、传统、腐朽的根源。企业界也存在盲目地信任、推崇西方经营管理模式和体系,几乎很少宣扬和践行中国传统文化中管理思想精粹。

在这种社会发展大背景下,阅读稻盛和夫的《坚守底线》,领会其中的思想和哲学,难免唏嘘不已;因为其中的思想本质和根源无疑一脉相承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教,特别是阳明儒学。在当代,日本的儒学已经融入日本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情感方式及生活方式之中,成为日本民族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形态可以用“日用而不知”来概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日本史学会思想文化史专业委员会会长王家骅在 《儒家思想与日本现代化》 一书中充分肯定了儒学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所起的重要作用。其中特别是阳明儒学思想对日本近现代发展包括企业发展起到非常巨大的推动力。

阳明儒学,简称阳明学,是有“大明名儒”之誉的明朝大儒王阳明开创,不仅指导自己一生“立言、立功、立德”取得辉煌成就,也在哲学、教育、政治、军事、文学、书法等诸多领域颇有建树,而且成为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强音。王阳明(1472—1528),名守仁,字伯安,世人以阳明为其号,是明代中叶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生活在社会危机四伏的明朝中期,痛感官方哲学--朱子理学因其思想僵化而无法通过规范社会道德来挽救社会危机,故继承、发展了南宋大儒陆九渊的“心学”思想,提出了“心即理”和“知行合一”说以及“致良知”论,创立了体系完备的阳明儒学(亦称“阳明心学”、“王学”等)。其学说克服了朱熹理论中所存在的天理的外在强制性的理论缺陷,将“天理”移入“人心”,强调“天理”一旦转化为内在的道德意识即能有效地规范主体人的行为,使之弃恶趋善,从而为解决明朝的道德崩溃和社会危机开出了一剂猛药。

阳明儒学的历史贡献突出表现在对儒学的传承与创化发展,而并不是全盘继承孔儒之学。阳明儒学主要思想及特点:“一个实质、一个核心、四点精要、三大特色”。

阳明儒学的实质就是新“心学。阳明儒学实质上是在扬弃朱子学、发展陆子心学,重建心学,复兴心学,形成新“心学”的过程。阳明儒学讲学宗旨即“四句教”:“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阳明儒学的核心是良知之教。 “良知之教”为阳明学术之魂、之精髓。刘宗周在《传习录》之序中高度评价,“良知之教,如日中天”。

阳明儒学的四点精要,是构成其思想体系的基本框架。第一、“心即理”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事、心外之理乎?……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故我说个‘心即理’,便要使知心、理是一个,便来心上做功夫,不去袭义于外,便是王道之真。此我立言宗旨”。第二、“知行合一”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有知在”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即便是行了……此是我立言宗旨”。第三、“致良知”说。“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门教人第一义”“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第四、“万物一体之仁”说。“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 “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

阳明儒学的三大特色,即传教性、务实性、平民性。传教性:讲习、宣讲、传播、教化功能性强,是阳明学的最大特色。务实性:经世致用性强,大至精英匡时救弊,中至贤士立身行道,小到百姓日常生活,无不有指导意义、启迪作用。平民性:把儒学从神圣的殿堂拉回到民间,使之通俗化、大众化、平易化,成为平民儒学、大众儒学。

阳明儒学深刻影响中国、邻邦及东亚数百年近现代历史发展,其中对日本影响最大。阳明儒学早于明朝中后期便已传入日本,更于明治维新时期发展为显学,并成为明治时期日本志士仁人推倒幕府、变法图新、实现国家自强自立的理论工具和重要思想武器,深刻影响了日本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军事家、企业家,乃至整个日本社会。在日本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阳明儒学又转化为工商业精英的经营哲学,成就了一批杰出的企业家和优秀的企业,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本京都论坛事务局局长矢崎胜彦多年研究“阳明儒学”而作的《良知之道》一书,正是在企业经营中参悟阳明儒学文化,用阳明“心学”来指导现代企业管理。在日本企业界中的阳明儒学忠实信徒有:岩崎弥太郎,世界500强企业,日本老牌工业企业--三菱重工的创立者;涩泽栄一,世界500强企业,日本第一国立银行创立者;松下幸之助,世界500强,日本松下公司的创立人;稻盛和夫。世界500强,日本京瓷、第二电电公司创始人等等。因此,在《坚守底线》中可以看到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里面到处是阳明儒学的影子,尤其是“良知”。比如稻盛和夫说,要判断某件事是不是有道理,不能只看其是不是符合逻辑,还应当看它是不是符合人类的道德标准,要思考其与人类价值的相关程度。

因此,在当前这样社会发展大背景下,在培训学院本职工作中,归本溯源,重视和宣导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尤其是阳明儒学,对于企业和员工的发展,特别是中高层管理干部思想观念的提高、胜任能力提升,都是无论怎么强调都不算过分。

㈡ 坚持努力成功读后感

读了这篇坚持不懈的文章,犹如在茫茫的大海中夜航时看到了远方明亮的灯塔。顿时让迷失航向的人从无 助·彷徨和失望中看到了希望和前进的方向。
人生的意义就是奋斗向上,获得成功的过程。而要实现这个人生大目标,就必须从每一个小目标实现开始。(就像我每天必须接待好每一位来选片的客户,首先要让客户对自己有信任感)虽然小目标实现还不能达成一个整体目标的实现。但是一个小目标的实现就像万里长征向前迈出了第一步,离成功就进了一大步。要实现一个大目标就要坚持不懈走好每一步。并要把这种坚持修炼成一种品质,一个坚不可摧的信念。我们就能辛勤耕耘,忍受苦楚勇往直前,不再理会脚下的障碍。正确顽强的信念可以移山倒海。
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是许许多多优秀者共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优秀者,就像我们公司的领导·还有公司的一批优秀的员工,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坚持,看到了一种信念这一切都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和动力。善于汲取成功者的经验是我们达到目标的重要保证。他们可以让我们在前进的路上少走弯路。同时我们也要善于在失败者身上总结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坚持,会让我们取得一次次成功,我们要为每一次成功欢呼。但不能因一个小成功而自满。自满我们就会停滞不前,还有更大的目标等待着我们去实现。所以我们要善于归零,把每一次成功当做下一个目标的起点。这样,我们就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远航。下一个目标就会更加精彩。汇聚我们每一位员工的精彩,我们公司就会更加辉煌。我们就能实现人生的崇高目标。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㈢ 坚守你的高贵读后感

网络一下,你就知道

㈣ 坚守生命读书笔记,谢谢

赵泽华的一部书《坚守生命》,深深地被她人生的历程所震撼。通篇,我看到的是“痛”,读懂的是坚强。她带着伤残的肢体,历经人生磨难,顽强地与命运奋争,追逐着美好的憧憬,坚守着生命。

19岁,正是女孩青春美丽的季节,她却遇到一次车祸。当她在昏迷了七天七夜后醒来,发现自己失去了一条腿。面对伤痛,她知道,今后的生活中,要承受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她以顽强的毅力抗争,立志不虚度自己的生命,一定要让生命再度健康美丽。在需要家庭温馨的时候,三位亲人又离开了她。她的身心带着遍体鳞伤,在人生的道路上,矢志不渝,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迈出着坚实步伐。她说:所有的磨难都是命运慷慨的馈赠;都是为了成就我的生命而来,即使它一千次地将我摔倒在地,也是为了让我在一次次地跌倒和爬起中学会站立和懂得站立的尊严。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上,赵泽华不愿意依附于别人而活,她坚定地以自己的方式独立行走于天地之间。生活的艰辛,就像一座山、一条河,突然横亘在她的面前,她的选择是必须跨越。有时,人们认为女性的翅膀不够强大,天空也不够开阔,这其中既有历史的、社会的因素,也有女性自身的局限。但是,这一切,都不是一个女性自甘软弱、自甘无为、自甘平庸甚至自甘堕落的理由。她独自承担所有的苦难;像丹柯那样,把自己的心高高擎过头顶,化作黑暗中一支照明的火炬。如她所说,“暴风雨折不断雄鹰的翅膀”,一条腿,照样在生命的旅途上大步行走。她出席了党的十六大,获得“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她在岗位上不停的耕耘,成为残疾人的良师益友。我理解她,她正如所写的书名一样:坚守生命。
现在的青年人,太多愁善感了,生活中的一点坎坷就带来情绪上的低落,动不动就悲观失望,甚至感到生命没有意义。我要告诉青年人的是:如果你读了《坚守生命》这本书,你就对人生有新的领悟。你就明白:人的一生要有信念,要开阔视野,珍惜自己,要使自己的生命在时代的潮流中激起浪花。你就应该展示才华,用自己的人生为这个时代填上绚丽的一笔。

我国著名文学评论家阎刚先生这样评论:“纤笔一枝谁与似?直面厄运,体验危难,超越极限。比起一些被苦水淹到喉咙眼透不过气来的苦情书、血泪账式的传记文学来,这部作品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比起那些闪电式的采访然后铺陈其事厚厚的一本食之无味的光荣榜、流水账式的报告文学来,它更具文学品格。从史、理、文综合成就方面着眼,赵泽华的这部新作毫不逊色于时下的纪实文学。”

㈤ 《值得坚守一生的承诺》读后感

诚信,“言”和“成”组成了“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承诺的事情就得完成,这是一种做人的基本。“人”和“言”组成了“信”,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也是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一种心灵信赖。

例如,书中的一篇《说谎的吉姆自食其果》吉姆自私自利,为了占一个位置而说谎,后来,没到目的地就被“赶”了出来。说谎的人会受到惩罚的,说一个谎要用千千万万的谎来园,谎言的结局是不会美满的,只会给别人笑柄。说谎很容易成为一种习惯,惭惭地就会禁锢了自已,还不如坦坦荡荡地做人,开开心心地做人。比如《诚信林肯如何走向成功》。

林肯出生在农民家庭,所以没机会上学,就跟父亲去开垦、劳动。而他却在休息时一边啃着粗硬冰凉听面包,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诚信是一种境界,在林肯身上体现得更是一览无遗。他诚信是为了平民百姓,他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看这个世界,不是单纯地为了名誉,为了金钱,讨人欢心,他心里装着平民,体会平民的诚信,“言”和“成”组成了“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承诺的事情就得完成,这是一种做人的基本。“人”和“言”组成了“信”,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也是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一种心灵信赖。

例如,书中的一篇《说谎的吉姆自食其果》吉姆自私自利,为了占一个位置而说谎,后来,没到目的地就被“赶”了出来。说谎的人会受到惩罚的,说一个谎要用千千万万的谎来园,谎言的结局是不会美满的,只会给别人笑柄。说谎很容易成为一种习惯,惭惭地就会禁锢了自已,还不如坦坦荡荡地做人,开开心心地做人。比如《诚信林肯如何走向成功》。

林肯出生在农民家庭,所以没机会上学,就跟父亲去开垦、劳动。而他却在休息时一边啃着粗硬冰凉听面包,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诚信是一种境界,在林肯身上体现得更是一览无遗。他诚信是为了平民百姓,他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看这个世界,不是单纯地为了名誉,为了金钱,讨人欢心,他心里装着平民,体会平民的辛酸。
..............................................................................................................

㈥ 相信时间,选择坚守的读后感

怎样写读后感:
多看前言,多引用作者的话,结尾用别人的评价.第一段写故事梗概,后面写我的感受.还要有自己或客观的对重要人物或你喜欢的人物的评析.
我的看法:给自己的文章定一个主题,要求深刻又积极向上,思想高度越高越好.主要是你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写景的能提升到热爱大自然,写情的能提升到.是伟大的,写人就是.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㈦ 《坚守讲台》读后感

[《坚守讲台》读后感]

拿起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的名字—《坚守讲台》,《坚守讲台》读后感。读之前,我联想到的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脑中浮现出一个承载着春蚕、红烛传统美德的老教师的形象,想到了老师的艰辛与奉献,要不然何谈“坚守”呢?

细读之后,才发现并非如此。已近古稀之年的商友敬老师是一个非常乐观的老头儿,除了在打跃进年代被赶下讲台一段时间外,其余时间一直站在讲台上,快快乐乐潇洒自如直至今天,因此,它自我嘲道“坚守讲台”。作为一名一线的老师,我深深地体会到为了坚守讲台所必须付出的努力与艰辛。

可细细的读者商敬友老师—一个坚守讲台几十年的老者的一些读后感,一些评论,一些看法,有美学的,哲学的,也有文艺理论方面的,读书、教书、写书,将自己一生的真实感受、随想娓娓道来。我没有找到坚守讲台的艰辛,相反体会到了一个教育者的快乐—为“能读书,读自己喜欢的书”而快乐。法国大作家福楼拜说过:“阅读时为了活着”其实这句话反过来说“活着是为了阅读”也行。商老师说:“我们教书的人,多读书,时刻不停地读书,着才是我们的本分,也是常识性的真理,读后感《《坚守讲台》读后感》。”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吧读书首先看作是自我修养之事,看作是为了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满足自己甚至是愉悦自己的事。只有在自己修养提高了之后,行有余力,才能去提高、充实、满足和愉悦别人。

商老师不仅为能读书而快乐着,他更为能“说自己喜欢的话”而快乐。教师是吃开口饭的,工作要经常说,对学生说,对家长说,对同事说,其中对学生的说尤为重要。然而,我们对学生说什么呢?说参考书上的陈言套话?说辅导教材上的标准答案?不,我们要说的是自己的读书心得,说肺腑之言。正如商老先生所说“教师只有说自己心里的话,才能引导学生与书本上的作者对话,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才能活起来,学生才能从书中感受快乐,才能成为一个快乐的读书人。”读了书之后能想,想了之后能讲,讲了之后能写,同更多的人对话交流,这就是幸福。商敬友老师的确很幸福,也很快乐。他站在讲台上说自己喜欢的话,怎么能不快乐呢?这样快乐的“坚守”,怎么会“艰辛”呢?

所以,永远记住了商敬友老师的一句话:教师要在读书中生存,要处在真正的“读书状态”之中。我现在真切的体会到:读书是幸福的。如果我们超越功利,跨越世俗,不问结果,追求真知,读书的趣味就会伴我们终生,我们也就拥有平和的心境,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生活。但愿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也能像商老师一样,摆脱浮躁的心境,摒弃功利主义,静心品读,坚守讲台,坚守属于自己的岗位。
〔《坚守讲台》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㈧ 坚守生命读后感,读书笔记

最近,我读了赵泽华的一部书《坚守生命》,深深地被她人生的历程所震撼。通篇,我看到的是“痛”,读懂的是坚强。她带着伤残的肢体,历经人生磨难,顽强地与命运奋争,追逐着美好的憧憬,坚守着生命。

19岁,正是女孩青春美丽的季节,她却遇到一次车祸。当她在昏迷了七天七夜后醒来,发现自己失去了一条腿。面对伤痛,她知道,今后的生活中,要承受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她以顽强的毅力抗争,立志不虚度自己的生命,一定要让生命再度健康美丽。在需要家庭温馨的时候,三位亲人又离开了她。她的身心带着遍体鳞伤,在人生的道路上,矢志不渝,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迈出着坚实步伐。她说:所有的磨难都是命运慷慨的馈赠;都是为了成就我的生命而来,即使它一千次地将我摔倒在地,也是为了让我在一次次地跌倒和爬起中学会站立和懂得站立的尊严。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上,赵泽华不愿意依附于别人而活,她坚定地以自己的方式独立行走于天地之间。生活的艰辛,就像一座山、一条河,突然横亘在她的面前,她的选择是必须跨越。有时,人们认为女性的翅膀不够强大,天空也不够开阔,这其中既有历史的、社会的因素,也有女性自身的局限。但是,这一切,都不是一个女性自甘软弱、自甘无为、自甘平庸甚至自甘堕落的理由。她独自承担所有的苦难;像丹柯那样,把自己的心高高擎过头顶,化作黑暗中一支照明的火炬。如她所说,“暴风雨折不断雄鹰的翅膀”,一条腿,照样在生命的旅途上大步行走。她出席了党的十六大,获得“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她在岗位上不停的耕耘,成为残疾人的良师益友。我理解她,她正如所写的书名一样:坚守生命。
现在的青年人,太多愁善感了,生活中的一点坎坷就带来情绪上的低落,动不动就悲观失望,甚至感到生命没有意义。我要告诉青年人的是:如果你读了《坚守生命》这本书,你就对人生有新的领悟。你就明白:人的一生要有信念,要开阔视野,珍惜自己,要使自己的生命在时代的潮流中激起浪花。你就应该展示才华,用自己的人生为这个时代填上绚丽的一笔。

我国著名文学评论家阎刚先生这样评论:“纤笔一枝谁与似?直面厄运,体验危难,超越极限。比起一些被苦水淹到喉咙眼透不过气来的苦情书、血泪账式的传记文学来,这部作品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比起那些闪电式的采访然后铺陈其事厚厚的一本食之无味的光荣榜、流水账式的报告文学来,它更具文学品格。从史、理、文综合成就方面着眼,赵泽华的这部新作毫不逊色于时下的纪实文学。”

㈨ 坚守,依靠,陪伴 观后感600

观《坚守》、《陪伴》、《依靠》有感

今天看了《坚守》、《陪伴》、《依靠》心里久久不能平息。
坚守:影片中,一位年迈母亲的儿子,来家吃饭,吃饭时为了工作需要不得不事先去工作。而母亲早已为儿子准备好了出行的衣裳。车开了儿子看到了母亲年迈的身躯,走路一瘸一拐的,十分不忍,儿子下了车与母亲相拥在了一起……坚守是一种本质,人总得有家,家就是存在,坚守就意味着坚守存在,就意味着拥有了存在,儿子对母亲的爱,母亲对儿子的爱在此刻,体现的淋漓尽致。这是爱,时时刻刻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已经溶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
陪伴:一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一个身患绝症的妻子,除了恐惧的等待,他还能做什么,他做了一个决定:与妻子一起出车,有生之日不再分离。丈夫了解妻子身患绝症的噩耗,一个人在出车时潸然落泪,这一切只得由这个男人,这个丈夫,默默承受。这是义,,它时时刻刻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已经溶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
依靠:他的女儿,在他生日的时候给他买了生日礼物,希望他从此戒烟。而他却误会了女儿认为她在抽烟,一怒之下扇了她一个耳光,女儿跑了,他急忙去追,他在桥上做了下来,打开盒子,猛然醒悟,这是女儿送他的礼物,他后悔了。而女儿却出现在了他的身后,两个人紧紧相拥,顿时化解了一切。我想,父亲虽然一开始误会了她,但是起码他是爱女儿的希望她好的,儿女呢,她在他父亲生日时,送去了合适而又温馨的礼物,这是孝。它时时刻刻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已经溶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
生命中总有太多令人感动的东西,《坚守》、《陪伴》、《依靠》就向我们传递了大爱、大义、大孝这种平凡而又感人肺腑的精神,把这种大爱、大义、大孝的精神融入生命、共同为建设做出贡献 。

㈩ 四个坚守读后感国一经典

阳明儒学的历史贡献突出表现在对儒学的传承与创化发展,而并不是全盘继承孔儒之学。阳明儒学主要思想及特点:“一个实质、一个核心、四点精要、三大特色”。

阳明儒学的实质就是新“心学。阳明儒学实质上是在扬弃朱子学、发展陆子心学,重建心学,复兴心学,形成新“心学”的过程。阳明儒学讲学宗旨即“四句教”:“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