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户和贫困户一样吗
贫困户:最根本条件是贫困
扶贫户:政策想扶持谁就扶持谁,比如扶持农民,但农民不一定贫困吧
② 低保户与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区别吗
有区别,区别如下:
一、国家标准不同
1、低保户是指因残疾或疾病符合国家标准,住房或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
2、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
二、评定标准不同
1、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所以每个省市的低保标准也有很大差异。主要有以下: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
三、收入最低标准不同
1、所谓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是已经完成审批,把贫困户的贫困程度纪录在案,建立了贫困档案,并获得贫困卡的贫困农村家庭。
2、农村低保户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纯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持有本地居民常住户口的农村居民。
(2)扶贫户和贫困户一样吗扩展阅读:
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般包括低保户和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两者的区别就在于精准扶贫的贫困户家里还有劳动力可以通过生产劳动发家致富,低保户包括因为种种原因生活困难只能吃国家救济的家庭,除了临时失业的,基本上不可能再脱离这个层次。
申请农村低保待遇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持有所在市常住农业户口。
2、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纯收入低于所在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3、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所在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参考资料:
低保户-网络
建档立卡贫困户-网络
③ 扶贫户和贫难户一样吗
广东究竟有多富?根据今年年初公布的《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8~2009)》显示,其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沙特阿拉伯、阿根廷和南非,成为名副其实“富可敌国”的省份。
然而,今年以来,广东在总结改革之喜的同时,更在反思自身的改革之忧。
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指出:“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到现在这个发展阶段,最穷的地方还在广东,这是广东之耻,是先富地区之耻。”
7个月过去了,这些被誉为“广东之耻”的地区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富”广东有多穷?
连南瑶族自治县位于粤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全县总面积1306.7平方公里,总人口17万,其中以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3%,是广东省16个重点扶贫开发县之一。
“外人根本无法想象我们的贫困情况到底到了什么程度。我县仍有29个省级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未达到3万元,2010年连南县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贫困人口仍然有6810户”,连南县委书记崔建军说。
连南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加上受历史、区位、交通等因素制约,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仍较落后,因而集“老、少、边、山、穷”于一身,民众生产生活条件仍较艰苦。
2009年清连高速公路开通前,从连南县城开车去广州,至少要花费5小时以上,许多居住在大山里的瑶民,一辈子也难得走出连南。
三排镇光明村距离连南县城20公里,四面环山,年降雨量稀少,水资源奇缺。据村干部盘亚头哥介绍,村人均水田大概在2—3分,种水稻是不够吃的,需要在山地补种一些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秋、冬天几乎没有雨下,每年从9月旱到次年3月。加上石灰岩地区地表蓄水难,以致该村的水田和山地都成了“望天田”:下雨则有收成,不下雨则旱。干旱缺水的村民,因为只能喝不卫生的山水而多患疾病。“全村人有30多人患过肾结石。”盘亚头哥说,因病返贫的村民甚至占当地贫困户3成。
连南只是粤东、粤西北诸多贫困县中的一个。据统计,广东有3409个贫困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58亩,其中属于旱涝保收的耕地只占49%,人均不到0.3亩。目前广东虽然解决了通往行政村的公路,但许多自然村仍未能通机动车,交通不便制约农民发展生产和产品销售。 “先天不足”成为广东贫困地区无法享有改革开放绝大部分成果的重要原因。广东省扶贫办主任林果先认为,山区是广东省的生态屏障,为了广东的青山绿水,舍弃了许多工业项目,当地财政收入和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受到制约。如河源市,为了保护新丰江水库的一泓净水,库区周边广泛地区的工业、旅游项目发展受到限制,影响了地方经济发展和民众收入水平。
事实上,在开发与保护之间找到一条平衡木,成为广东必须面对的问题。在现有的财税体制下,发达地区由于拥有更多资金进行配套投入,发展速度加快,而欠发达地区原有配套投入不足,出现了发展缓慢的情况。“长期薄弱的基础,导致各项财政相当吃紧,因此在关系地区长远发展的国家、省市项目,比如交通基础设施、带动型产业等方面,我们都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有支持项目了,忧的是地方资金配套难……”崔建军说,这是欠发达地区的无奈。
“我要脱贫”也要培养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需要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分享”,广东省扶贫办主任林果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汪洋书记的‘广东之耻’说揭示了当前广东的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的真实现状。”广东目前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
“贫富差距扩大像是进入了恶性循环,除了财富的‘马太效应’之外,由于信息闭塞造成的思想观念的‘马太效应’更是困扰着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连南任县委书记崔建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让这些人的思维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
林果先坦言,一些贫困地区的人们已经习惯于现状,“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对扶贫致富没有太多主动性,甚至认为扶贫是国家的事;一些贫困农民安于贫困,长期的贫困使他们变得麻木,只希望给钱给物,不愿通过劳动摆脱贫穷;同时,以往的扶贫模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帮扶责任、帮扶对象、帮扶方式上都不尽科学,以至于出现了扶贫就是“养懒汉”的现象。
当前,连南等地正在对高寒边远山区群众进行移民工作。“汪洋书记来调研的时候,看到高寒边远山区的农户居住环境恶劣,指出一定要让他们下山来改变这一局面,后来省委还专门下了一个‘加快实施移民搬迁工程、推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步伐’的文件。”崔建军告诉记者,但是,高寒边远山区的移民工作却一直受到“故土”观念的束缚。据统计,连南县居住在高寒边远山区的农户共有3278户,其中只有1629户农户愿意搬迁到县城或中心镇。移民下山是促进人们思想观念改变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开阔眼界,增强发展的动力。
据连南县的规划,从2009年开始,以每年搬迁300户左右的规模,5年内将1629户贫困户分期分批搬迁到县城移民新村。以连南县三江镇为例,正在规划建设总投资4亿元,总体规划面积346亩,集“吃、住、游、购、娱”于一体的高寒山区自愿移民村,使得高寒边远山区的农户能够“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
三年消灭贫困
2009年6月,广东省正式实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双到”扶贫新模式,通过建立扶贫工作的“问责机制”希望能够改变把扶贫工作仅限于“走过场”的境地。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在此次广东省“双到”工作中,广东省委省政府已经动员省直、中直驻粤单位、企事业单位和珠三角7个经济发达市,以及粤东西北14个市及其所属县(市、区)的机关单位、企业,直接参与挂钩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围绕3409个贫困村和村内贫困户进行定点、定人、定责帮扶。
以连南县为例,全县9916户贫困户、38个贫困村和31个非贫困村被分解,分别安排给15个省直单位、佛山顺德区、12个市直单位和94个县直单位结对帮扶。
“目前仍摆脱不了贫困的,大多数是居住在边远地区,自然环境差,帮扶工作难度大,脱贫成本高,是扶贫工作的 硬骨头”,林果先告诉记者:“从以往的扶贫就是盖房修路、送钱送物,到现在不仅有资金投入,还投入大量的人才、物力,还带去了发达地区拥有的市场观念和信息,同时,部门第一把手亲自抓,每村派驻工作组和干部,每户有责任人,为贫困农户的脱贫,真抓实干,不达目的不罢休。”
林果先介绍,在此次“双到”工作中,广东建立了瞄准机制,实施“靶向疗法”,解决“扶谁的贫”的问题。核实清楚谁是贫困户,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瞄准机制,更直接、更精确地配置机关、企事业单位扶贫资源,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定点清除贫困。
“我相信‘双到’工作三五年会见到明显成效”,崔建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为了改变‘救急不救穷’的局面,‘双到’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不相同,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有入股分红的,有小额贷款的,也有‘公司+基地+农户’发展种养的,有发展农产品加工的,有提供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有帮助转移就业的,有整体搬迁移民的,有建设安居工程的,还有科技智力扶贫的等等。”
不过,相对于以往,目前广东实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优势,在于把资源配置到户,把责任明确到人。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问题,解决贫困只是第一步,第二步要能致富,这是根本和长远之策。(邹锡兰 谈佳隆)
④ 请问精准扶贫户和贫困户有区别吗 学校要求是精准扶贫户的就上报可是我家是贫困户 没有什么精准两个字啊
精准扶贫户是指能在镇府网上查到相关信息的,你可以问问家里人,如果家人不知道,村干部肯定知道的!
⑤ 低保户与贫困户的区别
区别如下:
1.定义不同
①低保户是指收入水平低于全市月均的水平,然后有国家补贴的家庭;
②贫困户是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国家规定的人均纯收入的家庭。
2.入选条件
①低保户表现为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或者赡养人的居民;领取失业救济金的或者期满后仍然未就业的且家庭收入低于全市水平的;在职人员领取工资或者最低工资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收入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其他家庭收入水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必须是当地户口;
②贫困户表现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家人患有重大疾病花费巨额并可以提供病例单的;家有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部分五保户,贫困户家庭;其它条件导致家庭收入过低的。
3.享受待遇
①低保户的每个地方经济水平不同,所以给于的补助的金额也不相同;
②贫困户的达到“吃不愁,穿不愁”两不愁;达到“住房、医疗、教育”这三保障;结合实际给予贫困户直接和合作的帮扶模式,使贫困户有长久稳定的收入,防止其返贫。
(5)扶贫户和贫困户一样吗扩展阅读
贫困户建档立卡的过程
1.规模分解。按照《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参考方法》,各省将报国务院扶贫办核定后的贫困人口识别规模逐级分解到行政村。
2.初选对象。在县扶贫办和乡镇人民政府指导下,按照分解到村的贫困人口规模,农户自愿申请,各行政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3.公示公告。乡镇人民政府对各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全乡(镇)贫困户名单,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各行政村公告。以上工作在2014年5月底前完成。
4.结对帮扶。在省级人民政府指导下,各县应统筹安排有关帮扶资源,研究提出对贫困户结对帮扶方案,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和帮扶责任人。
5.制定计划。在乡镇人民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结合贫困户需求和实际,制定帮扶计划。以上工作在2014年7月底前完成。
6.填写手册。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对已确定的贫困户填写《扶贫手册》。
7.数据录入。在县扶贫办指导下,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等将《扶贫手册》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扶贫手册》由国务院扶贫办统一监制,各县负责制发,贫困户、村委会各执一册。以上工作在2014年8月底前完成。
8.联网运行。由各省扶贫办负责,将录入数据在本省内试运行,并在2014年10月底前完成。
9.数据更新。贫困户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贫困户动态调整。此工作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
⑥ 精准扶贫和贫困户建档立卡有什么区别
精准扶贫和建档立卡户本身是一是一个概念,没有本质上的分别。
1、其实建档立卡户和精准扶贫户是一个概念,也就是说,建档立卡户也就是精准扶贫户,每个地地区的叫法可能会不太一样,在些地区也叫扶贫户或贫困户,正规的叫法应该是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2、农村精准扶贫户,也就是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享受到的扶贫优惠政策也是非常多的,在2013年的时候,国家开始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对农村收入、吃穿住、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问题的贫困户进行了精准识别。
(6)扶贫户和贫困户一样吗扩展阅读:
精准扶贫主要包括三个内容:
1、精准识别,针对谁是贫困人口,将制定一个贫困人口识别的办法,通过有效的程序识别出来。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总的原则是“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
2、精准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
3、精准管理,要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录入贫困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确保扶贫的信息真实、可靠。建档立卡就是精准管理的措施。
每户都建立了档案,然后对这些家庭进行一个精准的帮扶,实施这些帮扶政策,为的就是能够让更多的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改变穷困的生活条件,早日走上致富的道路。
每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他们贫困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还有家庭情况也不一样,所以在享受的政策方面和补贴金额方面,也会存在一定差异,还有就是在不同的地区补贴力度和政策也会有所差异,但是大体上也差不多。
⑦ 低保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区别嘛有什么区别
有区别,区别如下:
一、评定标准不同。
1、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所以每个省市的低保标准也有很大差异。主要有以下: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
二、国家标准不同。
1、低保户是指因残疾或疾病符合国家标准,住房或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
2、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
(7)扶贫户和贫困户一样吗扩展阅读
低保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评判标准
1、建档立卡贫困户是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各省)在确保完成国家农村扶贫标准识别任务的基础上,可结合本地实际,按本省标准开展贫困户识别工作,纳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统一管理。
2、低保户是以
(1)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
(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
(3)在职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
(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对象)。
⑧ 建档立卡户和贫困户有区别吗
建档立卡户和贫困户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包含人群不同、判定标准不同、享受政策不同,详情如下:
1、包含人群不同
我国的贫困户是包括绝对贫困户和一般贫困户;而建档立卡贫困户是指在国家的扶贫管理系统中能够查询到贫困户,在2014年国家实施扶贫工作的时候就已经把识别的贫困户录入了国家贫困系统中。
2、判定标准不同
贫困户是一个统称主要是指生活困难,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或者是低于当地标准的人或者是家庭,我国对于贫困户的界定标准就是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如果其中有一项不满足就会被列入贫困户。
而建档立卡贫困户是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各省)在确保完成国家农村扶贫标准识别任务的基础上,可结合本地实际,按本省标准开展贫困户识别工作,纳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统一管理。
3、享受政策不同
国家在2014年开始扶贫工作的时候,就把所有识别的贫困户录入到国家贫困系统,随着逐年贫困户鉴定识别标准的变化,有些贫困户虽然在系统里有档案,但是现在不一定是在册贫困户。
一些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不是在册贫困户的家庭,可以享受到的政策主要是看病就医方面,其他的政策基本不享受了。
(8)扶贫户和贫困户一样吗扩展阅读:
我国对农村贫困户分绝对贫困户、相对贫困户。绝对贫困户指个人或家庭缺乏起码的资源以维持最低的生活需求,甚至难以生存。在测量绝对贫困标准时,一般只考虑为了维持身体健康而绝对必须购买的物品,并且,所购买的物品应当是最简单最经济的。
相对贫困户指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资源,虽然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不足以使其达到一个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通常只能维持远远低于平均生活水平的状况。2017年我国农村贫困户的标准是年收入低于3335元则属于贫困户。
另外,低保户主要是从收入方面来看的,收入水平低于当地的最低标准的话就是低保户,虽说低保户也是属于贫困户,但贫困户并不一定是低保户,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则是包括在册贫困户和脱贫贫困户。
所谓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是已经完成审批,把贫困户的贫困程度记录在案,建立了贫困档案,并获得贫困卡的贫困农村家庭。
建档立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识别出农村贫困对象,搞清农村贫困户的分布情况,贫困状况,贫困类型,致贫原因,建立健全农村贫困村和贫困户档案。
为建立完善新指标体系下对贫困户,贫困村的动态监管和分类帮扶机制奠定基础。同时也为部门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搭建共享的扶贫工作信息平台。
⑨ 低保户和贫困户是一回事吗
当然不一样了。贫困户一般包括低保户和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两者的回区别就在于精准扶答贫的贫困户家里还有劳动力可以通过生产劳动发家致富,低保户包括因为种种原因生活困难只能吃国家救济的家庭,除了临时失业的,基本上不可能再脱离这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