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温暖过冬
A. 低保政策有哪些内容
由于物价上涨等原因,有关部门已2008年出台新规,提高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水平。
根据物价上涨情况,民政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将会及时出台政策,进一步提高低保补助水平。
2007年下半年,中央出台了一些相关的物价补贴政策,其中城市低保对象每人每月增加收入约30元。同时,各地还就结合当地情况提高补助水平,对家里有重残、重病人员或残疾人、老年人、单亲等特别困难的家庭实行分类救助等方法,保障困难群体生活。
针对物价上涨,2007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城市低保对象增加51亿元补助。此外,2007年,中央首次拿出30亿元,支持地方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今年,中央还将进一步加大对地方的补助力度。
为了能够准确地了解困难群体的消费、支出情况,民政部目前正在配合发改委及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开展城镇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试编工作。
民政部要考虑把家庭收入刚过低保线、生活仍然困难的边缘贫困人群纳入制度救助的范围。
拟定2005上半年将全面建立城市医疗救助体系
按照民政部要求,到2008年上半年,城市医疗救助体系要全面建立起来。”民政部最低生活保障司副司长王治坤29日在中国政府网与网民在线交流时说。
据介绍,截至目前,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已经在2560个县(市、区)建制,占总数的89%。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救助体系建立后要对医疗救助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对困难群众的救助要取消起步线,提高封顶线。同时,民政部门还将实行大病救助和门诊救助相结合的方法,扩大救助范围;由政府先行支付资金,取代报销制度;做好与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和城市医疗保险的衔接,使困难群体的民政救助需求得到一站式解决。此外,中央财政今年将大幅增加农村医疗救助资金,同时要求地方各级财政也要增加。
以上海市为例:2013年新年春节临近,上海市民政局在新年春节前采取了多项措施,安排困难群众生活,以确保全市城乡困难群众温暖过冬、欢乐过节。
上海市民政局就开展困难群众调查摸底、抓好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动态管理、加强节日期间敬老院安全管理、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资金、做好节日期间临时困难、医疗救助、灾情救助工作、开展“春节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做好困难群众信访等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区市迅速行动,妥善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活。我市要求各成员单位发挥社会救助综合协调作用,统筹各类社会救助资源,整合救助力量,形成救助合力,安排好新年春节期间困难群众生活,同时避免遗漏和重复救助现象的发生。还将协调市财政拨付春节期间走访困难群众经费,约90万元,分别走访慰问四市三区贫困村、贫困户、敬老院;走访部分困难家庭、敬老院、贫困村。
上海市还将及时为低保家庭和患大病的低保边缘家庭发放冬季取暖补助。按照我市为低保家庭发放城市冬季取暖补助有关工作要求,为市内在册低保家庭、符合医疗救助条件且在2012年11月30日前办理了医疗救助相关手续的患重大疾病的低保边缘家庭每户发放800元冬季取暖补助;指导四市三区为本区市的城乡低保家庭发放冬季取暖补助。各区市及时发放2013年1月份城乡低保资金、农村五保资金和各项临时救助、医疗救助资金。及时发放中央一次性生活补贴资金。积极协调财政部门,拟按我市城乡困难群众春节生活补助现行标准:城市低保对象每人150元、农村低保对象每户100元,随2013年1月份城乡低保资金一起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程度、社会经济状况、居民收入水平的不同,各地的低保补助额度和数额将就会有所差异。具体还需询问当地民政局,或乡镇民政办。
B. 困难群众春节补贴多少
“按时足额发放退休人员和城乡老年居民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优抚对象抚恤补助优待金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待遇,扎实做好低保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残疾人家庭、零就业家庭、特困人员、去产能困难职工等帮扶救助工作……”新年来临之际,中央发出《关于做好2018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活工作。
1月29日,雪后的苏北小城盱眙,低保户季月忠的妻子陈长霞从银行出来时,把500元慰问金和存折塞进旧棉衣内袋。她走后,社区会计特地在手机上登录“阳光扶贫”App,核实了一下该户的收入情况。
C. 为使贫困山区的家庭温暖过冬,一辆卡车往哪里运送御寒物资,每次运15吨,运了n次,共运______吨.当n=6时
15×n=15n(吨)
当n=6时,15n=15×6=90(吨).
答:这辆卡车共运90吨.
故答案为:15n,90.
D. 过年了春节补助有哪些
“按时足额发放退休人员和城乡老年居民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优抚对象抚恤补助优待金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待遇,扎实做好低保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残疾人家庭、零就业家庭、特困人员、去产能困难职工等帮扶救助工作……”新年来临之际,中央发出《关于做好2018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活工作。
随着狗年春节临近,全国各地贯彻中央精神,严格落实惠民政策,全力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给困难群众的春节生活补贴、慰问金等,最近也开始陆续发放。
深入细致的专项治理,“招数百出”的精准监督,都是要剑指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等作风问题和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强占掠夺等腐败问题,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
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对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作出了部署,2018年的新春仅仅是一个开端,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将一直是纪检监察机关今后三年的重要任务。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就如这场“春节特别行动”一样,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层层传导压力,真正狠抓落实,确保扶贫政策和资金项目的“阳光雨露”惠及贫困群众。
困难群众应该有。
E. 扶贫攻坚"一超六有"是
为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住房安全保障、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
包括目标任务、退出标准、退出程序、第三方评估和工作要求5个方面的内容,重中之重是退出标准和程序。贫困户脱贫标准为“1超6有”,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住房安全保障、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
贫困村退出标准为“1低5有”,贫困发生率低于3%,有集体经济收入、有硬化路、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通信网络。贫困县退出标准为“1低3有”,即贫困发生率低于3%,乡乡有标准中心校、有达标卫生院、有便民服务中心。
(5)贫困户温暖过冬扩展阅读:
扶贫攻坚的相关要求规定:
1、通过深入实地,对照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的标准进行逐项评定,兼顾退出程序和群众满意度评估,得出具体评估结果,作为退出结论和考核结果的重要依据。
2、第三方评估机构原则上选择既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熟悉精准扶贫有关政策和脱贫攻坚实际工作的独立第三方承担,第三方评估机构与委托方应没有任何的业务联系和指导关系,具有充分的独立性,以保障评估结果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经得起社会的检验。
3、扶贫资金主要考核内容是依据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办法考核中央和省级扶贫资金安排、使用、监管和成效,依据相关规定考核各地本级财政扶贫投入情况、扶贫小额信贷发放情况,权重为15%。考核程序按市县自查、省级抽查、第三方评估、综合评价、结果反馈5个步骤进行。
F. 十委社区走访慰问低保户,有没有暖到你的心
暖到了。社区人员寒冬慰问低保户,给低保户带了很多生活用品,帮助他们过冬,我觉得很暖心。
G. 精准扶贫“八有一超”是那些内容
1、“一超”:指脱贫人口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2018年现行扶贫标准为3600元人民币。
2、“两不愁”:指农户吃饭和穿衣有保障,能够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主要评判依据:
(1)“不愁吃”,指根据居住地饮食习惯,农户有能力通过自产或自购,满足口粮需求及补充一定的肉、蛋、豆制品等必要营养食物;安全饮水有保障。
(2)“不愁穿”,指根据居住地环境,农户有能力自主购买或亲属资助,做到四季、日常有换洗衣服,特别要有温暖过冬棉衣、棉被等。
3、“三保障”:指脱贫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1)义务教育有保障。凡年满6-7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1)义务教育有保障。凡年满6-7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贫困户家庭中,没有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或因自身身体原因不宜上学的(教育部门认定),可判定为义务教育有保障。
(2)基本医疗有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或医疗救助保障范围,落实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财政补贴政策;县域内住院个人医疗费用支出控制在10%以内,按规定得到了落实。
(3)住房安全有保障。农户居住房屋达到住建部门安全标准的,或疑似危房经部门核查证明住房安全的,视为住房安全有保障。没有房屋的农户,居住子女家、亲戚朋友家或敬(养)老院的,以及稳定实际租房(或有两年以上租赁合同)的,视为住房安全有保障。
4、户“三有”:指脱贫户家中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
(1)有安全饮用水,指饮用水量有保障,水质安全。水量有保障指的是正常年份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20升;水质安全指的是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相关要求,且单次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且不间断供水。
(2)有生活用电,指脱贫户家中通生活用电且能满足照明、能保障基本家用电器用电需求。
(3)有广播电视,指脱贫户家中有广播电视或能接收广播电视信号。
H. 十委社区走访慰问低保户精准扶贫,有什么扶贫政策吗
我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现了低保户建卡,贫困户,他们都有相应的负责人以及村里会给予他们帮助,会用各种方法让他们脱贫致富。十为委社区走访慰问低保户精准扶贫。
低保户在某中程度上来说,比平常难所享受的优惠政策要好很多,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帮助他们也是应该的,但是自己心中要有志气,争取脱贫,不拖国家不拖社会的后腿,接受了来源于国家和社会的帮助时,也要用自己的所能去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I. 各地区到农村去发放年终补助金给困难老人民政部门解决
民政部在官网发布关于做好当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地要规范低保金等社会救助资金发放工作,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农村低保金按季度发放的地区要实行季度首月发放。
资料图:贵州榕江“扶贫车间”进苗寨助农增收。 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通知称,要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各地要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认定办法,健全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统筹考虑家庭成员因残疾、患重病等增加的刚性支出、必要的就业成本等因素,综合评估家庭经济状况,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家庭纳入低保范围。
对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以及生活困难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切实做到“应保尽保”。落实重点救助对象“分类施保”政策要求,提高救助水平。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兜底中的兜底”作用,积极开展先行救助,全面落实县、乡两级审批政策规定,不断增强救助时效性。对遭遇重大生活困难的,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提高救助额度,加大救助力度。
通知还称,要重点关注下岗失业人员、困难企业职工、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农民工、城市灵活就业人员等的生活状况,对遭遇临时生活困难的,及时实施临时救助。进一步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抓紧落实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加强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定期探访和照料服务。要规范低保金等社会救助资金发放工作,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农村低保金按季度发放的地区要实行季度首月发放。
要会同相关部门认真执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价格涨幅达到规定条件时及时启动联动机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确保其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要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兜底保障,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大特殊群体保障力度。
通知提出,要加强灾区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各地要高度重视灾区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做好与受灾人员应急救助、过渡期生活救助、冬春救助等受灾人员救助的衔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受灾群众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保障好他们的基本生活。对受到灾害影响,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家庭和个人,要按照“先行救助”有关政策规定,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帮助其尽快渡过难关。对经受灾人员救助后,基本生活仍有困难的,符合条件的要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或临时救助,并根据因灾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适当提高救助水平。
对于因灾致贫返贫或者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受灾群众,要及时给予临时救助。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灾害期间民政服务对象和民政服务机构防灾避险工作,以及今年以来受灾地区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灾后农房恢复重建工作,重点帮助受灾地区低保对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散居孤儿、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解决实际困难,确保他们温暖过冬。
通知提出,要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各地要全面落实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政策措施,积极培育发展以扶贫济困、救灾救助为宗旨的慈善组织,引导和支持公益慈善组织,通过建立专项基金、设立慈善项目、发动社会募捐等形式,积极参与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帮扶,形成与政府救助的有效衔接、接续救助。
通知称,要通过购买服务、政策引导等方式,积极支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帮扶、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救助服务,帮助他们改善困难处境、增强生活信心、提升发展能力。培育社会救助领域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动员和引导志愿服务组织、社会爱心人士为困难群众提供帮扶。当前,要动员和引导各类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参与受灾地区款物捐赠、心理抚慰、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营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