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关扶贫 » 内审与内控

内审与内控

发布时间: 2020-11-29 10:08:00

A. 内控和内审的区别

内控和内审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

内控是内部控制的简称,指一般公司企业内部的控制运作。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内审是内部审计的简称,内部审计之父索耶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地使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

2、范围不同

内审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主。内审的范围,直接决定着审计的质量、成本和责任,决定着审计的可行性。但是以整个内控作为内审的范围,既不明确,也不好把握,容易产生审计风险,审计的可行性会有问题。

3、性质不同

内审是企业外部对企业的内控,是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的审计,是一种独立的鉴证业务。内控是企业内部管理层对企业的内控评价,通常情况,授权内审机构对企业内控进行评价,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服务业务。

4、责任主体不同

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企业内部控制责任是由企业承担的,而内部控制审计责任是由注册会计师承担的。两种责任的分离决定了企业和注册会计师在分别实施内裤和内审的时候必须按照不同的规则独立完成,两者之间不能相互替代和免除。


(1)内审与内控扩展阅读:

内控的管理局限

1、人为过失。执行内控制度的人在决策过程中因在一定的时间内、基于所掌握的信息以及所受到的压力,作出在事后看来没有产生理想结果的判断。

2、内部控制体系设计中的缺陷。制度是人执行的,在执行的过程中因制度设计的缺陷以及执行的人员培训问题会造成错误。

3、 管理层凌驾内部控制体系。出于个人利益或虚夸主体的财务状况或合规情况等不法企图,而拒绝执行既定的政策或程序。

4、 员工串通或舞弊。

5、 建立控制的相关成本与效益比较。

B.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区别与关系是什么

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内部审计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
主要区别:
1、目标不同。内部控制是建立相互制约的管理关系,目的是改善经营管理;内部审计是对各种业务进行评价,是否合规。
2、手段不同。内部控制手段主要有环境控制、风险评估、活动控制、信息与沟通、监控等;内部审计主要手段是查证、函证、抽样、座谈、调查等。
3、关注点不同。内部控制的关注点是管理流程、制度和岗位约束、制度的有效性、关键岗位等;内部审计的关注点是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异常财务现象,财务规范性等。
4、对象不同。内部控制的对象是整个企业的各个环节;内部审计是相关环节和财务相关信息。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1、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都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都需要建立相关体系和制度。
2、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检验和保证,并为内部控制提出改进意见;完善和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审计的目的之一。
3、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互为手段和目标。

C. 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区别

存在本质的区别。
通俗的说,内部控制审计,是外部的审计事务所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并出具鉴证报告;而内部审计,是公司内部的内审人员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前者外查,后者自查。

D. 审计,内控,风险管理,三者是什么关系

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始终,共同服务于企业经营、战略日标的实现。风险管理为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提供了基础和前提,也为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内部控制为风险管理提供了控制乎段,也为内部审计提供了审计对象;内部审计不仅直接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作为检查和评价的对象,而且通过审查、评价帮助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完善和优化。
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如何有效的辨识、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控制这些风险,便构成了风险管理的内容。这里企业面临的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类。
内部控制是指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主要是指对企业内部风险的控制。
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用于改善企业的运作并增加其价值。通过引入一种系统的、有条理的方法去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一个机构实现其目标
有这样一个例子,可以较为形象的说明风险管理、内控、内部审计三者之间的关系,某人开车从A地到B地去,那么他的目标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到达目的地。
在这里,把汽车作为一个主体,那么在由A到B的过程中,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这一目标实现,即存在各种风险,既包括来自车辆自身的内部风险,对于汽车自身而言的风险无处不在,如车身质量、油电系统、动力系统、制动系统等都会影响由A到B目标的实现。也包括汽车之外的风险,如天气、道路状况、其他车辆等。概况起来说,存在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因此,为了顺利到达,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来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
首先,从车辆本身角度来说,强化车身结构,保证车辆整体性,限制最高车速,进行事前控制。
需要加装刹车、ABS等制动保障系统,胎压监测、防爆胎系统等进行事中管控;加装安全气囊等进行事后控制。
制定、掌握正确的驾驶方法、流程,通过各种法律、法规加强对驾驶人员的监管和奖惩。
以上基于车辆的控制,被视为内部控制。
其次,除了汽车自身的存在的各种风险,天气、道路状况、其他车辆等外部风险也可能影响到出行目标的实现,对此,可以通过提前观看天气预报、收听道路信息等,进行提前掌握相关信息,并采取相应防范和应对措施也就是对外部风险的管控。
从以上可以看出,既包括内部控制,也有外部风险管理,这些构成了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就是识别、分析存在的各种分析因素,检查、评佑,内部控制、风险管控的有效性,定期检查风险情况、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及剩余风险等,以此来改进、完善风险管控水平和能力,以便目标更好的实现。
对于企业而言,正因此存在各种风险影响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加强内部控制,从内部管理的角度来规范各项流程、制度等,提高内部管理的水平和能力,规避、降低各种存在的风险,提升企业的绩效。因此风险的存在是内部控制产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内部控制并不等同于风险管理,企业面临的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控制只能控制一部分内部风险,对于政策变化风险、经济环境风险等外部风险,内部控制很难达到一个好的控制效果,需要进行风险的辨识、分析、评价,采取风险管控措施来规避、降低这些风险。也就是说,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风险管理是比内部控制更广泛、更全面的管理理念。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之间是紧密联系,二者共同为企业绩效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保障。一方面,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检查、评价,不断提升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的直接对象,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可以为内部审计提供良好的审计环境,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也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面对各种内外部风险,企业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辨识、分析、评价存在的各种风险,并采取措施,规避、降低风险,将风险控制的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而内部审计,则独立的对风险管理的过程进行审查,通过对风险管理有效性和剩余风险的检查、评价,不断改进、完善风险管理,提升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内部审计是风险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具有独立地位,是对风险管理的监控。

E. 内控与内审的区别和联系

内控与来内审的区别:

1、目标不同。内自部控制是建立相互制约的管理关系,目的是改善经营管理;内部审计是对各种业务进行评价,是否合规。
2、手段不同。内部控制手段主要有环境控制、风险评估、活动控制、信息与沟通、监控等;内部审计主要手段是查证、函证、抽样、座谈、调查等。
3、关注点不同。内部控制的关注点是管理流程、制度和岗位约束、制度的有效性、关键岗位等;内部审计的关注点是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异常财务现象,财务规范性等。
4、对象不同。内部控制的对象是整个企业的各个环节;内部审计是相关环节和财务相关信息。

F. 请问一下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区别与关系

公司内部审计其实是公司最后最重要的一道关口,防范错弊,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中,对企业的长治久安是功不可没的。这就决定了审计绝不是查查账就可以了,还应该通过与被审单位沟通,持职业怀疑的态度关注企业的业务流程,梳理流程,总结风险点,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公司其他部门可能各部门说各部门的好,但审计应该做企业的第三只眼,站在相对独立的角度去看问题,敢于向高管问责。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董事长重视审计,并赋予审计应有的权利。经营方面的损失。

一般来说现代内审有以下几个作用:

(1)风险评估及预防风险评估是指内部审计对风险的识别及评价和评估相应措施应对风险的过程和方式。风险预防是指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各方面经济活动的检查监督,找出薄弱环节,尽早提前发出警报,起到风险的预警作用,再进行风险控制。内部审计通过将风险评价和风险预防做为审计工作的重点,经常而及时地了解企业各方面的状况,发现企业存在或是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建立健全风险评价机制,帮助企业高层注意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2)监督与再控制企业由于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业务日趋复杂等使得企业高层很难直接控制各方面的经济活动。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需要专门的监控机构对企业的以上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价,达到其控制企业的目的。内部审计不仅要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还要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以后工作绩效的建议。

(3)咨询职能随着市场风险变得越来越复杂,集团下属企业自身判断能力是不足,以及企业各部门业务专业知识的狭窄,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工作和咨询活动,它在企业中承担着咨询的职能。内部审计能针对企业中存在的不合理事项进行制止,预防出现更大的管理漏洞和经营方面的损失。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G. 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有什么不同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内部控制是为了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错报而设计和执行的。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为了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时需要考虑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但并非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这是与内部控制审计的区别。但在注册会计师审计中,需要了解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如果预期内部控制运行有效,那么需要对其实施控制测试,以减小实质性程序的范围,达到降低审计成本的目的。在注册会计师审计中可能会利用内部审计工作,但是这并不减轻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承担的责任。

H. #审计经理#内控与内审工作方向和工作内容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内审是内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内控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内控是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措施,包括内控设计和执行。一流企业靠文化管理,二流企业靠内控管理,末流企业靠人为管理。虽有此说,但绝不是说一流企业就没有内控建设的必要了。个人认为,文化建设和管理是基于内控建设之上的。 来自职Q用户:李先生
内控是对公司内部各管理部门内部制度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的审计,通俗点说就是部门是否有规章制度,制度是否有漏洞,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是否有具体考核措施。内审面就大了,这么说吧,有管理的地方就有内审,内控也是内审的部分业务。 来自职Q用户:鞠先生

I. 内控和内审有什么区别

内控与内审的区别:

1、目标不同。内部控制是建立相互制约的管理关系,目的是改善经营管理;内部审计是对各种业务进行评价,是否合规。
2、手段不同。内部控制手段主要有环境控制、风险评估、活动控制、信息与沟通、监控等;内部审计主要手段是查证、函证、抽样、座谈、调查等。
3、关注点不同。内部控制的关注点是管理流程、制度和岗位约束、制度的有效性、关键岗位等;内部审计的关注点是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异常财务现象,财务规范性等。
4、对象不同。内部控制的对象是整个企业的各个环节;内部审计是相关环节和财务相关信息。

J. 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内控内审的区别:内部控制是公司的内部基本制度,内部审计是通过测试、检查等手段对内控的完整性、有效性进行审计,为修订内控制度及其有效性提纲依据。一句话,内控是目标,内审是为内控的完整有效提供改善和提供的依据。
内控内审的关系:
内控是内审的一个部分,内审则是对内控的监督。是两个有很强的联系但又不能混淆的概念。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