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案机关
A. 在当地报案了,还能在省公安局机关报案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你不需要在去省级公安机关报案,首先这里面涉内及到一个管辖容属地的问题,你到省级公安机关报案,管辖地也不是那里,人家不会受理,还有就是省级公安机关是否有受案功能还要另说呢, 既然你已经报案了,你就没有必要再去其他公安机关报案了。
B. 如何向异地公安机关报警
如果确须从甲地向乙地公安部门报警,就在110前加拨乙地的区号。
短信报警不是版法定的报警形式,权只是听说哪一个地方尝试短信报警了,但全国通一的报警方式只有电话110报警。目前,国家也没有开通网上报警这种报警方式。
110是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报警电话号码。大陆地区的110电话除负责受理刑事、治安案件外,还接受群众突遇的、个人无力解决的紧急危难求助等。该号码属于特殊号码,不收取任何费用。
(2)报案机关扩展阅读
在以下情况下都可以拨打110:
正在进行的或可能发生的各类刑事案件。如:杀人、抢劫、绑架、强奸、伤害、盗窃、贩毒、偷窃等;
正在进行的或可能发生的各类治安案件或紧急治安事件。如:扰乱商店、市场、车站、体育文化娱乐场所公共秩序、赌博、卖淫嫖娼、吸毒、结伙斗殴等;
火灾、交通事故;
自然灾害和各种意外事故;
举报各种犯罪行为及犯罪嫌疑人;
需要有人民警察到现场才能处置的事件;
人民群众的各种求助;
发生微小责任事故时;
突遇危难无力解决时;
要举报违法犯罪线索时;
遇到人身攻击时可以求助。
参考资料
网络-110
C. 报案需要什么材料
报案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包括被害人)将发现的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向司法机关报告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
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3)报案机关扩展阅读:
最为常见的报案程序:拨打110——指挥中心派警与报案人接触——到公安机关制作笔录,第一次笔录制作完成,报案的流程就走完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案件发生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这种情况常见于诈骗案件中,那么流程相对简化掉了110报警的环节,受害人直接到公安机关报案,笔录制作完成后,报案流程结束。
在110派警的情况中,当与警方接触之后,一定要要求在警方的陪同下,第一时间返回案件发生的第一现场。
首先是在现场进行案情描述,由于有周边的环境作为参照物,有利于受害人回忆起更多案发时的细节,其中包括方位、走向、侵害发生的具体行为等等内容,特别是在强奸、抢劫、故意伤害、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中,第一现场无比重要。
因为现场可能遗留有大量物证,都是警方需要及时固定的,并且明确了地点,警方才能更快的采取侦查措施,如现场勘查、周边访问,物证提取等活动。
另一方面,室外现场可能随时间流逝而发生环境变化,时间流逝越久,现场遗留证物被破坏的可能性就越大,第一时间返回现场,有助于警方尽快发现有效证据。
现场描述完毕,按照法定程序,警方必须为你制作《询问笔录》,如果是刑事案件,第一次制作笔录时还会给你一份《受害人权利义务告知书》,请仔细阅读,因为上面明确了受害人的权利和义务,有了初步的了解,才能更好的配合警方的工作。
针对不是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报案的情况,当受害人意识到了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请不要急于报案,而是首先仔细梳理自己手中掌握的有关证据,因为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都已经不存在了,特别是在电信诈骗案件中,现场存在于网络之中,无法描述,那么就必须依靠证据说话。
参考资料来源:垫江县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D. 怎么向公安机关报案
打110,保留证据,去公安机关递交相关证据,然后录口供,将情况详细告诉公安人员,证据要真实,
E. 公安局和派出所在报案方面有什么区别
公安局和派出所在报案方面基本没有什么区别。
公安局和派出所在其他方面区别如下:
一、形成形式的不同区别
公安局是公安机关的组织形式,是主管公安工作的政府下设职能部门。
派出所为公安系统的基层组织,上级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
二、领导关系方面的区别
特定公安局一般受所在地政府领导、受上级公安厅、局指导。公安机关的最高部门是公安部,指导全国公安工作,包括所有各级公安局。受所在地政府、上级公安机关双重领导 。
在中国,派出所依照国家治安管理法规和上级公安机关规定的行使权限。
三、工作职责方面的区别
(一)公安局承担公安机关的工作职责:
1、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
2、防范、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3、管理交通、消防、危险物品;管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国籍、出入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
4、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场所和设施;管理集会、游行和示威活动;
6、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二)派出所的职责概括为:
1、管理户口;
2、向群众宣传法制,组织发动群众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3、组建治安保卫委员会;发现掌握嫌疑分子,教育改造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预防、制止违法犯罪活动;
4、管理特种行业,维护公共秩序,预防治安灾害事故等。
(5)报案机关扩展阅读:
公安局是公安机关的组织形式,是主管公安工作的政府下设职能部门。
公安局按级别通常有:直辖市公安局、省会城市公安局、地级市公安局、县级公安局,除县级公安局外,前几者均可按城市的区下分区分局。
特定公安局一般受所在地政府领导、受上级公安厅、局指导。公安机关的最高部门是公安部,指导全国公安工作,包括所有各级公安局。受所在地政府、上级公安机关双重领导。
公安局的具体构成划分:
一、从公安局的业务方面进行划分为:刑事、治安、交通管理、消防、出入境、人口管理、国内安全保卫等等。
二、公安局通常下划分为:
1、若干机关业务处(如政治处、法制处、装备财务处、信通处等等);
2、派出所(按职能可分为刑侦、治安、户政、特业);
3、若干工作队(如刑警队、巡警队、治安队、交警队);
4、公安局的级别不同,具体称呼也有所别:如××总队、××支队、××大队等),现役机构(具体有边防、消防部门、警卫局)等。
F. 举报和报案,控告的区别
第一,提出的主体不同。控告只能由被害人提出;举报只能由与案件无关的第三人提出;而报案可以是被害人,也可以是第三人提出。
第二,是否知晓具体的犯罪嫌疑人不同。控告和举报已经知晓具体的犯罪嫌疑人,而报案只知晓犯罪事实存在,但是却不知晓犯罪嫌疑人是谁。所以大家从这两点来把握,基本上可以准确的区分控告、举报和报案。
报案,是指有关单位或个人发现犯罪事实发生而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揭露和报告的行为。
举报,是指有关单位或个人将其发现的犯罪及犯罪嫌疑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揭发、报告的行为。
控告,是指被害人(包括被害单位)将其发现的犯罪事实及犯罪嫌疑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揭发、报告的行为。
(6)报案机关扩展阅读:
意义:
1.便于与举报人(举报单位)取得联系,详细了解被举报人(被举报单位)的情况;
2.便于检察机关及时调查取证,尽快掌握和查清被举报人犯罪事实和证据;
3.节省人力、物力;
4.表明举报人敢于承担举报责任,对所举报的内容敢于承担法律后果;
5.便于答复查处结果、反馈信息;
6.便于表彰、奖励举报人,弘扬社会正气。
参考资料:网络-报案
参考资料:网络-控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