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经
Ⅰ 兰考的“扶贫经济学”:不是缺钱,而是怎么花钱
为了让这些干部下沉到农村,兰考县委组织部出台了驻村工作队的派驻、管理和考核办法,规定工作队实行科级干部当队长、科级后备干部当队员;后备干部不愿驻村的,取消其后备资格;驻村考核连续两年优秀的,优先提拔使用;所驻村面貌变化不大或违反纪律、考核不合格的,实行提拔一票否决。
2014年底,扶贫工作队队员进行了一轮轮换,更多的年轻干部加入进来。开封市委常委、兰考时任县委书记王新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这一轮队员的遴选中,后备干部储备的功能更为凸显。2016年春节前夕,王新军离开兰考,转任开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进到这个圈里的,就是后备干部了,提拔有望;进不到这个圈里的,不是不让你当后备,你要往后排一排。这是个政治激励。”王新军说,“有人说单位离不开,我说那你就别当后备了,那一次弄得很倔。”
王新军将扶贫比作打仗:“现在扶贫攻坚是第一位的,是最大的政治问题,最大的经济问题,最大的民生问题,这就是突击队,像打仗一样,组织需要你下去,这就是第一线。”
工作队员去了农村以后,被要求每星期5天4夜盯在那儿,不能轻易回城,单位领导也不能将其抽回。“谁把扶贫队员抽回来,我就免谁的职,”王新军说,“县委派你去,就是叫你专门扶贫的,要全身心地扶,立一个军令状,3年不脱贫就不回来。”
Ⅱ 扶贫的名言名句
1、绝大部分贫困人口本身没有错,我们干部应戴罪立功才对。
2、扶贫“扶”是手段“富”是目的,重在“扶”不是突出“救”。
3、在精准扶贫路上简单的听话,“上面怎么说你就怎么干”,肯定不行。
4、离开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不是精准扶贫。
5、精准识别,民主、公开的形式和程序都到位不一定结果正确。
扶贫经典格言
6、建档立卡这个基础不牢,今后的扶贫工作将会处处被动。
7、精准扶贫就是像办企业细分市场一样,瞄准对象。
8、精准扶贫的动力和方向关键是上面 “标杆” 怎么立,是“干”还是“吹”。
9、精准扶贫不打破旧观念、旧习惯、旧方法,必然是走过场的形式而已。
10、精准扶贫搞传统的万民干部下基层是典型的形式主义。
11、精准到户,“扶壮扶苗”的脱贫效果远比“扶老扶弱”好。
12、扶贫的核心是产业扶贫,产业不发展,经济不活跃,贫困农村将成为死村。
13、不是什么农业产业都是扶贫产业。
14、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精准扶贫只要认真了没有过不去的坎。
15、“话”好说“事”难做,“扶贫”容易“脱贫”难。
16、只管“扶”不管“富”的扶贫绝对解决不了贫困问题,反而给群众扶进坑、带进沟、添乱添堵。
17、扶贫帽温不温暖关键看领导班子。
18、扶贫帽不是一个奖励,而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
19、每个村应该设立一个精准扶贫谋划思路的参谋班子。
20、精准扶贫必须创新性开展,不怕失误,怕的是不改进。
21、急功近利的精准扶贫只能是更加添乱。
22、我们不是政策的制定者,只是政策的执行者,只能研究政策,运用政策,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思路。
23、精准扶贫的“核心点”是“脱贫”,不能把精力困扰在过程程序等“手段”上,精力必须花在整户、整村怎么脱贫上。
24、脱贫≠致富,帮扶≠救济 扶贫≠包富,摘帽≠不扶持,农业产业≠扶贫产业
25、认清形势,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啃骨头。转变思想,用活政策,发展产业,奔小康!
26、如果掉入精准识别的误区,就不可能有下文啦,只有抓发展,全面脱贫才是硬道理。
27、始终记住建档立卡户必须享受特殊待遇。
28、不查是先进,一查是后进,你使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劲。
29、相对来说扶贫资金只有小额信贷资金还好用点,但是,贫困户不一定好用。
30、行业扶贫可以普惠制,专项扶贫和社会扶贫一定要特惠制。
31、只有大力促成青壮年返乡创业,产业才会发展,农村才会兴旺。
32、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精准扶贫我就哭过。
Ⅲ 关于扶贫经济林种植的树都死了,村干部会承担什么责任
如果我要是回答这个问题,既然是关于扶贫经济林种都死了,那么首先是追究村干部刑事责任。因为村干部要想给农民脱贫致富,那么种树要选好地址,看是否能栽树,然后在选好优良的树苗,这才能够把树栽活。可是目前树苗发现死了,那么村干部就会被追究法律刑事拘留,村里也会被受罚给予严重的警告处分!
Ⅳ 简述中国扶贫的主要经验
中国的扶贫之路就是一带一路的扶贫过程,特别的有效了特别的好了。
Ⅳ 关于扶贫的名言
1、绝大部分贫困人口本身没有错,我们干部应戴罪立功才对。
2、扶贫“扶”是手段“富”是目的,重在“扶”不是突出“救”。
3、在精准扶贫路上简单的听话,“上面怎么说你就怎么干”,肯定不行。
4、离开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不是精准扶贫。
5、精准识别,民主、公开的形式和程序都到位不一定结果正确。
6、建档立卡这个基础不牢,今后的扶贫工作将会处处被动。
7、精准扶贫就是像办企业细分市场一样,瞄准对象。
8、精准扶贫的动力和方向关键是上面 “标杆” 怎么立,是“干”还是“吹”。
9、精准扶贫不打破旧观念、旧习惯、旧方法,必然是走过场的形式而已。
10、精准扶贫搞传统的万民干部下基层是典型的形式主义。
11、精准到户,“扶壮扶苗”的脱贫效果远比“扶老扶弱”好。
12、扶贫的核心是产业扶贫,产业不发展,经济不活跃,贫困农村将成为死村。
13、不是什么农业产业都是扶贫产业。
14、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精准扶贫只要认真了没有过不去的坎。
15、“话”好说“事”难做,“扶贫”容易“脱贫”难。
16、只管“扶”不管“富”的扶贫绝对解决不了贫困问题,反而给群众扶进坑、带进沟、添乱添堵。
17、扶贫帽温不温暖关键看领导班子。
18、扶贫帽不是一个奖励,而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
19、每个村应该设立一个精准扶贫谋划思路的参谋班子。
20、精准扶贫必须创新性开展,不怕失误,怕的是不改进。
21、急功近利的精准扶贫只能是更加添乱。
22、我们不是政策的制定者,只是政策的执行者,只能研究政策,运用政策,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思路。
23、精准扶贫的“核心点”是“脱贫”,不能把精力困扰在过程程序等“手段”上,精力必须花在整户、整村怎么脱贫上。
24、脱贫≠致富,帮扶≠救济 扶贫≠包富,摘帽≠不扶持,农业产业≠扶贫产业
25、认清形势,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啃骨头。转变思想,用活政策,发展产业,奔小康!
26、如果掉入精准识别的误区,就不可能有下文啦,只有抓发展,全面脱贫才是硬道理。
Ⅵ 精准扶贫政策有哪些
根据剑委办〔2017〕77号文件规定:
2018年易地搬迁补助标准为:1人户补助3万元,2人户补助5万元,在2人户的基础上每增加1人补助资金增加1.8万元。扶贫易地搬迁补助资金的发放主要依据是先拆后建、按图施工、面积控制、建房质量、安全施工。
易地搬迁对象建房补助资金由项目乡镇打卡直发,分三次进行拨付,即按“30%、30%、40%”拨付。
第一次拨付要农户建房全面启动后,经村、乡(镇)审查认定面积等符合规定,提供现场启动图片资料拨付30%;第二次拨付要农户建房主体工程完工拨付30%;第三次拨付要经乡镇验收合格、入住新房、拆除旧房和复垦后再拨付40%。
(6)扶贫经扩展阅读:
新时期精准扶贫的要点:
1、坚持以产业发展扶贫
经济指标是衡量贫困的首要指标之一。经济学指出,贫困是社会人口应有的福祉被剥夺,个人及家庭因缺少足够的收入而无法满足其基本需求。同时,学界普遍认为,贫困是一种公共劣质品,贫困状况如果不能得以彻底改善,则每个社会成员都可能使得生活环境变坏。
2、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
随着扶贫政策执行方法的多样化,以及救助对象需求的多元化,社会工作将成为我国农村扶贫事业发展的新路径和必要补充。现代扶贫问题和社会工作在价值理念上具有一致性,在受助对象上具有相通性。
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扶贫经历了艰难的推进,共经历了( )几个阶段。A1949年至197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扶贫经历了艰难的推进,共经历了( )几个阶段。A1949年至19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扶贫经历了艰难的推进,共经历了( )几个阶段。A1949年至19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扶贫经历了艰难的推进,共经历了( )几个阶段。A1949年至197?
Ⅷ 干部简要表中扶贫工作经历怎么填
据实填写。有过扶贫经历的填写时间、地点,在扶贫工作中担任的职务(挂职),扶贫对象,帮扶措施和主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