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到扶贫
Ⅰ 据说广东石油参加一个扶贫“双到”项目,具体是什么项目
自2013年广东省来扶贫“双到源”项目启动后,聚兴村成为了广东石油对口帮扶单位。广东石油派驻驻村干部,细致谋划扶贫项目,落实扶贫资金到位,两年多以来,聚兴村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00多万元,逐步建成了油茶、百香果种植和台湾泥鳅养殖三大产业基地,带动当地八成贫苦户参与其中,使得贫苦户人均年纯收入不断增加
近年来,广东石油认真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广泛参加扶贫和公益活动,积极开展11个对口扶贫点,20多个对口扶贫村的扶贫工作。通过举办“情暖驿站 关爱外地务工人员返乡”、“3·15”质量日、安全生产宣传月等大型公益活动,关爱社会,关注消费者权益,在树立企业正面形象,打造企业品牌的同时,履行了中国石化作为国有企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满意请采纳!
Ⅱ 所谓的扶贫开发10项重点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内容如下:
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电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农业增收、乡村旅游、教育扶贫、卫生和计划生育、文化建设以及贫困村信息化。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但是,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贫困人口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
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加大扶持力度,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2)双到扶贫扩展阅读:
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第一,大幅提高了扶贫标准。从2010年的1274元提高到2300元。
第二,组织开展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攻坚,这和区域战略密切相连,我们把全国划分为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对11个片区分别制定了扶贫攻坚的规划。扶贫攻坚是同整个区域的脱贫有机结合的,它既是扶贫攻坚的规划,也是区域发展规划。
除此之外,我们还结合包括老区、原中央苏区等等这些目前看来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又专门制定了相关的促进发展的文件或者规划。现在还在制定包括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有关规划,加大推动这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工作力度,来促进这些地方加快发展。
第三,研究出台了多项针对贫困地区的优惠政策。比如出台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定向招生计划,为贫困地区制定了特殊的投资、金融和土地政策,编制实施了交通、水利、农业等行业的扶贫规划。
第四,进一步做好专项扶贫工作,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扶贫专项投资的力度,我们认真组织实施了异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以工代赈、产业扶贫、就业促进等专项扶贫工程。
这些年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包括宁夏、贵州、甘肃、重庆等等这些重点地区我们加大工作力度,解决了很多这样的贫困人口的进一步发展问题。通过异地搬迁最后使他们实现了脱贫致富,效果非常好,所以我们对这一类专项扶贫工作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
Ⅲ 如何做好扶贫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主要抓好三个重点即1、以实施整村推进为“切入点” 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2、以强化培训为重点,努力促进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3、以扶持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努力带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也就是“一体两翼”。这三项工作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没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产业化调整结构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转移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化扶贫这两翼,贫困村和贫困农户就富不起来。从今年开始,我们要按照“突出重点,缩短时间,加大投入,提高效益”的思路,对剩余没有解决温饱低收入的贫困村,分期分批,集中力量,加大力度,整村推进。真正实现“抓一批,脱贫一批”的目标。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加快整村推进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任务,作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切实增强工作的务实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工作上加大力度,在资金上安排重点倾斜,在扶持进度上优先安排。以“九牛爬坡人人出力”的劲头攻艰克难。根据此战略目标,结合我办的业务范围,和盐、同、红、扁担沟吊庄管理区的扶贫开发的实际和新形势下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我认为,把扶贫工作拓展到农户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实行产业化扶贫无疑是做好新形势下扶贫工作的最佳选择。
一、实施产业化扶贫必须面向市场,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实施产业化扶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就生产抓生产、就农业抓农业、就扶贫抓扶贫的工作模式,真正实现由."救济扶贫"到“开发式扶贫”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产业化扶贫的关键是选准产业化发展项目。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当前大宗农副产品已明显过剩,靠单纯的粮食生产和传统的种养项目难以保证农民稳定增收。同时,从近几年农民增收情况看,农民收入增长的增长点已逐渐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据统计,近年来全市农民纯收人中,农业所占份额下降,非农产业却直线增加。因此,在扶贫项目选择上,一方面要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上下功夫,挖掘农业增收的内部潜力。按照面向市场、效益优先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调整农业结构,新上一批市场前景好、增收潜力大的农业扶贫项目,逐步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形成规模效应,增加农民收入。盐同红一线的贫困群众已经创出了自己的品牌,比如:同心县的“三红一绿一黄一黑”(红枣、红葱、枸杞;一绿是地模西瓜;一黄是马铃薯,一黑是“油葵”“三驾马车”一起拉即1、是三红一绿一黄一黑;2、是草畜产业;3、是劳务输出,着力打造农业特色品牌,尤其以 建立“三红”种植基地即4万亩,枸杞800亩,地膜西瓜6.5万亩和马铃薯28万亩和油葵6万亩最为突出。而盐池也创出了自己特色品牌的八大产业:1、是以皮毛、肉绒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业,2、是以苜宿、柠条为主的草产业,3、是石油为主的钻采业4、是煤炭、金属镁为主的矿产业、5、是以水泥、石膏为主的建材业、6、以甘草、苦豆子为主的药材产业,7、是以蜂蜜、荞麦为主的绿色保健食品业和生态旅游业。因此扶贫项目的选择应定位在实施生物工程、发展绿色食品上,重点实施三大扶贫项目,即以甘草、苦豆子为主的中药材、以三红一绿一黄一黑为主的种植业等、以皮毛肉绒加工的三大主导产业,力争5年内三大产业总产值达到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拓展新的增收空间。进一步抓好劳务输出,努力种好“铁杆桩稼”,今年上半年,吴忠市劳务输出达5万多人次,人均创收达2.1亿元,为贫困户增收奠定基础。要围绕农业兴办工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努力繁荣城镇经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同时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努力提高非农产业在农民收益中的比重。
二、实施产业化扶贫必须创新机制,强化服务
1、是创新扶贫资金投入和管理机制。扶贫资金的使用要坚持最大效益原则,发挥扶贫资金的引导功能,充分调动农户自身投入的积极性,形成以农户自己投入为主体,扶贫资金投入为导向,信贷、外资和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体系。使用扶贫资金不能 “撒胡椒面”,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良种引进比如:购买架子羊、基地建设,“龙头”培植和信息体系建设等关键环节上。所有渠道下达的扶贫资金都要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的原则捆绑使用,确保扶贫资金发挥最佳效益。2、是创新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机制。在组织实施上,要抓大户带规模,抓基地促生产,抓“龙头”促销售,通过实行规划落实;资金倾斜,科技指导;流通 联结、领导帮扶等扶贫到村到户的措施,抓点示范,培植一批种养加运专也大户和专业村社,建设一批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形成一批脱贫致富的扶贫典型,带动产业化扶贫的健康发展。 三是政府要强化服务职能。要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通过政策引导、帮助规划提供服务来解决农户迫切需要解决的信息、资金、技术、市场等问题,着力为扶贫项目的实施创造优良环境。当前,尤其要建立好产业化扶贫的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体系,保障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实施产业化扶贫必须真正培育产业化经营的“龙头”
龙头”是产业化扶贫的支撑,只有通过各类“龙头”组织的带动,促进产、加、销相互衔接,才能真正形成一体化经营的格局。“龙头”企业或组织的带动作用,有利于提高农副产品的商品转化率和产品附加值,加快产业化扶贫的实施步伐,提高扶贫效益。结合盐同红一线的实际, 要大力扶持两种“龙头”:一是“龙头”企业。扶贫资金不仅要向生产基地、农民,而且要向一批龙头企业倾斜。当前,是以皮毛、肉绒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业,2、是以苜宿、柠条为主的草产业,以甘草、苦豆子为主的药材产业,这些龙头企业,一方面要加大对企业改制力度,扩大规模,改进工艺,提高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建一批高科技龙头企业。二是中介组织。要鼓励农民按照自愿的原则,通过资本、技术、人力、 物力、信息的联合,组建各类专业协会和销售流通组织。政府要大力加强引导、扶持,提高中介组织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促成“支部+协会+农户”的模式逐渐形成,努力创造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新机制。达到环节衔接紧,协调运转快,服务功能强,综合效益高的目的,真正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结起来。
总之,一定要强化市场观念,并且要用工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和现代化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使农业在工业的反哺中得到拓展,在市场的培育中趋于集约化,在科技的孵化中走向现代化。从而通过推动科技兴农战略,带动产业化扶贫,进一步把产业化扶贫这篇文章做大做强,把产业化扶贫这盘棋走活,从而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Ⅳ 什么是扶贫"回头看""回头帮
正确的词语是:扶贫双到。 “双到”是指: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双到的概念是由广东回省在中国答扶贫计划中创造出来的,具体是在扶贫工作中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 在扶贫工作中要做到“应该到的和不应该到的要区分”。扶贫双到中的扶贫工作和以往最大的不同,一是没有具体扶贫项目的不给资金、二是帮扶的对象要“到户、到人”。
Ⅳ 什么是农村扶贫双到
规划到户、责任到人
Ⅵ 3月22日南方日报扶贫双到表彰单位
3月22日,广东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记者从会上获悉,根据《广东省2013-2015年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考核办法》(粤扶〔2013〕8号),2013-2015年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2571个重点帮扶村考核得分均为90分以上,平均得分108.17分。考核结果全部为优秀等级。
21个地级以上市、顺德区考核得分均为90分以上,平均109分,考核结果全部为优秀等级。重点帮扶村所在的77个县(市、区),考核得分均为90分以上,平均106.39分,考核结果全部为优秀等级。
参与2013-2015年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省直、中直驻粤的226个帮扶单位,考核得分均为90分以上,平均107.8分,考核结果全部为优秀等级。
会议对2013-2015年为全省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做出突出贡献、考核结果为优秀的省纪委扶贫工作组等746个单位、何荣辉等1198名个人予以通报表扬。
三年来,全省各地、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重大部署,落实责任,攻坚克难,创新机制,强化措施,加大投入,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贫困户家庭经济收入明显增加。至2015年底,帮扶村贫困户人均纯收
入达9220元,比帮扶前增长3.6倍,超过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9%,90.6万人如期实现脱贫。
贫困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至2015年底,2571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2年的1.14万元提高到10.2万元,超过了“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或超过5万元”的目标。
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13-2015年间,完成贫困村农田灌溉水渠建设21892公里;村道硬底化12273公里;解决了6601宗农户饮水安全问题;新建贫困村公共文化设施5695项;村卫生室覆盖比例达到99%;贫困村100%建有公厕。累计完成“两不具备”(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村庄2600个、38442户、16.8万多人搬迁安置。
民生保障水平明显提高。贫困村内符合“低保”、“五保”条件的贫困户均100%纳入保障,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贫困户适龄子女“普九”入学率达到95%以上,考上大、中专(高中)的贫困户子女没有出现因贫辍学现象。
贫困村“两委”班子战斗力明显增强,民意测评帮扶双方满意率高。群众对干部驻村、贫困户增加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帮扶单位工作表现等5个指标,综合测评满意度达到99.98%。
南方日报讯(记者/胡新科 通讯员/韦浩)
Ⅶ 请问市扶贫办公室,“双到”工作是指那双到,双到的目的又是什么
扶贫双到的概念是由广东省在中国扶贫计划中创造出来的,并针对扶贫的双到提出:规划到户,责任到人。
扶贫双到中的扶贫工作和以往最大的不同,一是没有具体扶贫项目的不给资金、二是帮扶的对象要“到户、到人”。
“双到”是指:规划到户责任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