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成效
⑴ 2018贫困户的帮扶措施及成效如何
精准扶贫要把精准脱贫各项工作做得更实、做得更细。各地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不能停留在层层传达、层层表态上,关键是要层层抓好落实。要把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目标明确到年、安排到月,任务具体到县到乡到村、落实到户到人。要把工作举措落到实处,细化量化帮扶措施,切实抓好“五个一批”和“十项重点工作”落实。要把支持政策落到实处,整合各方资源,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强化资金使用监督管理。要把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健全完善各级领导干部联系制度和驻村帮扶机制,实现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
二要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要把困难估计得更足一些,采取有针对性措施稳定经济增长。要抢抓国家建设“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精心谋划和加快建设一批重大项目,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不断扩大消费需求,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三要努力在农业农村改革方面走在前列,取得突破性进展。要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现代化水平。要加快推进土地确权颁证,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总结推广土地托管、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要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在金融服务“三农”方面探索新路。
⑵ 就业扶贫工作开展 五年成效显著
【导读】“截至10月底,全国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2973万人,是去年外出务工总数的108.9%。”在11月19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副部长介绍了就业扶贫工作有关情况,累计建设扶贫车间32688个,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496.3万人,接下来就看看具体情况。
1、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我国有很多举措,为一套政策,两大方向,三项手段,四个重点。
一套政策,即形成一整套就业扶贫的政策措施体系。对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企业,给予定额税收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吸纳就业补贴和社保补贴。对贫困劳动力,由公益性岗位安置的,给予岗位补贴,购买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参加培训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培训期间生活费补贴。
两大方向,即坚持外出务工与就地就近就业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帮助有意愿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愿出尽出。另一方面,拓展就地就近就业机会。累计建设扶贫车间32688个,吸纳贫困人口43.7万人;鼓励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培育致富带头人41万多人,带动406万贫困人口增收;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496.3万贫困人口。
三项手段,即服务、培训、维权三项手段协同发力。坚持精准化的就业服务,建立人员帮扶清单和岗位需求清单,推动人岗精准匹配。坚持针对性技能培训,已累计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政府补贴性培训838万人次,技工院校累计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34万人。坚持全流程权益维护,加强企业用工指导,维护贫困劳动力合法权益。
四个重点,即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52个未摘帽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湖北四类重点地区,在资金、政策、服务等方面倾斜支持。
2、贫困家庭务工收入在家庭收入中占比逐年上升
务工人数大幅增加。2016年到2020年,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增加了1000多万人。同时,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时间在半年以上的比例大幅增加。
工资性收入显著增加。5年来,贫困家庭务工收入在家庭收入中占比逐年上升。目前外出务工已涉及2/3的贫困家庭,这些家庭2/3左右的收入来自务工。
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这些年来,有将近800万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了职业教育,实现了较为稳定的就业。
内生动力得以激发。近年来,大批贫困人口外出务工,依靠自己的双手增加收入。过去一部分安于现状的贫困群众,实现了“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
3、今年跨省务工贫困劳动力比2016年增加400多万人
在就业扶贫工作中,跨省跨区域的劳务协作作用显著。2020年,跨省务工贫困劳动力比2016年增加了400多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在贫困人口外出务工中,跨省务工的收入在贫困务工人员中是最高的。”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说。
在开展省际劳务协作的过程中,东部省份提供岗位需求信息,中西部省份按照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组织劳务输出。
截至目前,宁波共有外来务工人员385万人,占全市人力资源总量的57%,其中中西部省份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宁波就业的就有31.5万人。
作为劳务输出省份,甘肃省则聚焦树立品牌促输转。
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经过5年努力,就业扶贫成效显著。在专项劳务协作方面,今年以来,为应对疫情影响,人社部组织上海、广东等东部6省份实施支援湖北劳务协作行动。目前,稳定在这6省份务工的湖北贫困劳动力达到199万人,占湖北省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总数的75.6%。
⑶ 如何看待中国的扶贫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能够如此重视扶贫工作的,放眼全世界,好像还没有。
⑷ 我国政府在农村扶贫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04年末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
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分布的比例依次为
374 |
2610 |
931 |
2610 |
1305 |
2610 |
画图如图所示:
“2004年末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分布比例图”

注:画图比例基本正确得(6分),图中正确标注比例得(2分).
⑸ 1)近年来,我国在扶贫事业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2012年到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近7000万,相当于每分钟至少有26人摆脱了贫困;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贫困县数量实现了首次减少,减少了153个。创造了中国扶贫史上的最好成绩。
2014年,中央对贫困人口全面摸底,建档立卡,找准贫根儿。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脱贫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以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为重点,作出全面部署。
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已经全面展开,到2020年,中国现有的贫困人口,将和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
(5)扶贫工作成效扩展阅读:
扶贫工作四大措施:
一是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进一步促进农民减贫增收。
二是推进农村扶贫开发,提高贫困农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四是实施城镇居民就业工程,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执行最低生活保障线政策,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推进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
⑹ 精准扶贫都提出了哪些有成效的措施
精准扶贫,将扶贫瞄准机制精确到“农户”层面。在这一阶段,有很多扶贫创新,主要为:创新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由县到村,现在到户;创新扶贫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创新扶贫考评体系,由侧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脱贫成效转变。这是精准扶贫的“四个转变”。
⑺ 精准扶贫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精准扶贫”重要理念五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指引下,五年来,中国减贫成就举世瞩目。
在刚刚闭幕的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上,来自11个国际组织和50多个国家的代表,就此进行了交流并给予高度评价。
2012年到2017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近7000万,相当于每分钟至少有26人摆脱了贫困;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贫困县数量实现了首次减少,减少了153个。创造了中国扶贫史上的最好成绩。
(7)扶贫工作成效扩展阅读:
精准扶贫的背面是粗放扶贫。长期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如: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
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
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
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
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
⑻ 扶贫的五个坚持、六个精准、五个一批
1、五个坚持: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坚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
2、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要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3、五个一批: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8)扶贫工作成效扩展阅读:
1、我国第一次大规模扶贫开发政策的调整始于1986年,从上到下正式成立了专门扶贫机构,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确定了划分贫困县的标准,并划定了273个国家级贫困县。后来将牧区县、“三西”项目县加进来,到1988年增加到328个国家级贫困县。
2、我国在2008年前有两个扶贫标准,第一个是1986年制定的206元的绝对贫困标准,该标准以每人每日2100大卡热量的最低营养需求为基准,再根据最低收入人群的消费结构来进行测定。第二个是2000年制定的865元的低收入标准。2008年,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合一,统一使用1067元作为扶贫标准。此后,随着消费价格指数等相关因素的变化,标准进一步上调至1196元。
3、许多贫困地区的地下矿产资源和地表生物资源都比较丰富,有些还是国家经济建设重要的急需的资源,有计划地开发这些地方的经济,可以带动社区的发展;从全国整体考虑,开发这些地区可为将来国家经济建设战略重点转移,有计划地大规模地建设大西北、大西南打下基础。
⑼ 安徽省扶贫工作取得哪些成果
安徽省扶贫开发区域涉及70个县(市、区),2011年全省贫困人口790.2万人,贫困发生率14.7%。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强化脱贫攻坚保障体系,实施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安徽省贫困人口下降到2016年的208.1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88%,20个国家级重点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5195.7元增加到2016年的9890.04元,年均增长18.07%。
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完善农村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安徽打造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农民合作社为纽带、以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为基础的产业联合体,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实现脱贫致富。黄山市利用山区流水资源,用扶贫资金和小额信贷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建生态养鱼池3000口,2016年养鱼收入达到3000多万元,带动1236户3261人稳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