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条件
⑴ 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请
(一)第一阶段
1.贫困户提出申请。
2.组织入户信息采集。
3.提出贫困户名单上报村“两委”。
(二)第二阶段
1.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对提出的名单进行民主评议,核实有关情况后,确定该村初选名单,进行第
一次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
2.乡镇人民政府对各村初选名单进行审核,并在各村进
行第二次公示,无异议后,经市扶贫办同意进行公告。
3.根据贫困户申请情况,由各乡镇提出贫困村申请名单
报市扶贫办审核。
4.同时组织开展贫困户的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
(三)第三阶段
经市扶贫办审核通过,进行公告,无异议后,确定为贫困户。
(1)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条件扩展阅读
标准
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各省)在确保完成国家农村扶贫标准识别任务的基础上,可结合本地实际,按本省标准开展贫困户识别工作,纳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统一管理
登记内容
《扶贫手册》包括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参考资料:
网络-建档立卡贫困户
海南省儋州市人民政府网-申请贫困户的工作步骤
⑵ 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什么要求
按你描述的条件,爷爷家可以申请贫困户,学生的户籍迁入到爷爷家。
贫困户:生活标准低于国家贫困标准,还未解决吃穿、教育、住房安全、医疗卫生、饮水安全保障(即两不愁三保障)的农村户籍人员,纳入贫困户需要到当地村委(居委会)申请,然后按照审核程序纳入,不过贫困户纳入一般都是在年度国家发布动态调整指示文件后开始启动纳入程序。
识别对象:农村户籍人口,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农村扶贫标准,2017年底为2952元,2018年大概3130元,以农户收入为基本标准,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
识别程序:通过民主评议、公示公告、逐级审核的方式,按照“农户申请、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村委会审查公示、乡镇审核公示、县市复审公告、填写《贫困户登记表》”的流程进行贫困户识别纳入,并按照扶贫对象管理制度,进行档案管理和信息系录入,成为建档立卡。
⑶ 我想问一下什么条件的人属于贫困户,建档立卡户,看不懂
一、政策解读 (一)贫困户“五看”识别法(自治区关于精准识别贫困户“五看”法... 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且符合建档立卡贫困户条件的。应当纳入;五保户绝对不能...
⑷ 贫困户的具体条件是什么如何办理
贫困户的界定,可以参照下面标准:1.即绝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7元);2.相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628—865元);3.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866—1205元);4.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纯收入1205元以上);5.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6.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7.在职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8.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对象)。
⑸ 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什么要求
符合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要求。
贫困户:生活标准低于国家贫困标准,还未解决吃穿、教育、住房安全、医疗卫生、饮水安全保障(即两不愁三保障)的农村户籍人员,纳入贫困户需要到当地村委(居委会)申请,然后按照审核程序纳入,不过贫困户纳入一般都是在年度国家发布动态调整指示文件后开始启动纳入程序。
识别对象:农村户籍人口,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农村扶贫标准,2017年底为3335元,2018年大概3535元,以农户收入为基本标准,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
(5)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条件扩展阅读:
申请流程:
1、首先,申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必须要对照标准,准备把我政策。规定相关规定,生活困难年人均收入低于3300元(国家标准)的,吃饭穿衣问题得不到保障,住房、医疗、教育无法自我实现的人,都可以申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申请。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达到标准本人没有书能力的可以请他人或者村委会工作人员代写,有本人签名或者按手印,交给村委会。
3、村民小组评议。申请提交后,村民小组要组织村民进行评议,就申请的事实是否存在,是否是真的贫困户,如果有子女的,子女经济条件等,都纳入评议内容。得到村民多数同意,没有硬性违反情况,就可以。
4、县级信息比对。根据村民评议的情况,审核方要对该户的经济状况,进行信息比对,包括、公安、交通、房管等多个单位的信息查询,查询人员包括贫困人口的直系亲属。如果发现直系子女中有经济条件比较好,甚至在城市有车有房的,就不能通过。
5、村民代表大会。经信息比对没有发现问题,村委会将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申请,进行再评议。如果没有发现遗漏的情况,一般都会通过评议。村委会便将初选的名单在村委会招贴公布,进一步接受监督。
6、乡镇审核。初审公示结束后,村委会将初审通过人员上报乡镇,乡镇扶贫工作部门对村委会提交的报告进行再审核,审核的内容包括实地查看。审核通过之后,乡镇将审核意见,在村委进行张贴公示。
7、县级复审。乡镇公示结束后,制作复审贫困户报告,连同村委会提供的材料,一同上报县级扶贫办。县级扶贫办将一定工作日内,对于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作出同意决定并向社会公告。
⑹ 怎么办建档立卡贫困户
个人带着房主户口本,身份证到各乡镇,街道或扶贫部门审批,然后把审批表交给民政局审批,通常在一个月内完成。
贫困户的纳入条件:
1.
人均纯收入标准是低于3026元(2010年2500元不变价计算)的全部纳入识别对象;
2.
吃穿有问题(包括安全饮水有问题)、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等未得到有效解决全部纳入贫困户识别对象;
3.
父母有子女,但将父母单独分户的,单独分户的父母不能成为贫困户;
4.
子女符合贫困户识别对象的,父母可以与子女并户,一并纳入识别范畴;
5.
父母是贫困户,其中一子女为贫困户,其他子女家庭条件一般,父母可与贫困子女家庭一并纳入贫困户;
6.
父母是贫困户,其中一子女为贫困户,另一子女为公职人员或大中型企业工作人员的,父母不能纳入贫困户,本次按程序剔除;
7.
父母为贫困户,子女全部迁出本县的,且子女家庭条件一般的,镇村通过调查核实,收集相关佐证资料报县脱贫办备案认定后,父母可保留贫困户。
⑺ 建档立卡户是什么什么条件才能达到
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就是要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检查帮扶责任人履职情况和贫困对象脱贫情况。对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掌握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为扶贫开发决策和考核提供依据。
达到标准:
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各省)在确保完成国家农村扶贫标准识别任务的基础上,可结合本地实际,按本省标准开展贫困户识别工作,纳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统一管理。
用途
支持范围包括产业发展、就业培训、易地搬迁、危房改造、教育资助、医疗救助、兜底保障和生态扶贫等方面。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同等标准享受医疗保障待遇:提高普通门诊报销比例、慢性病特殊病种门诊报销比例、住院报销比例。
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住院医疗费不设起付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和疾病应急救助后,农村低保户和特困人员个人仍无能力支付的剩余医疗费用,由各市县从医疗救助专项资金中支付;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在危房评定标准、补助标准、危房改造面积标准、危改质量安全标准等方面享受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等的待遇。
(7)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条件扩展阅读
对扶贫开发对象建档立卡是实施精准扶贫的基础和前提。中办、国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明确指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国家制定统一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
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专项扶贫措施要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
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就是要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检查帮扶责任人履职情况和贫困对象脱贫情况。对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掌握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为扶贫开发决策和考核提供依据。
建档就是建立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电子信息档案,立卡就是向贫困户发放《扶贫手册》。 (电子档案的软件和《扶贫手册》由国务院扶贫办统一开发和印制)
⑻ 建档立卡贫困户怎么申请
按备注说明办理:拿房主户口本、身份证等到乡、街道办或扶贫部门办理审批,再将审批表交民政局,一般一个月内完成。
建档立卡贫困户是按照“户主申请、村民小组提名、村民代表评议和票决、村委会审查、乡(镇)政府审核、县扶贫办复核、县人民政府审批”的程序进行确定的。
村委会有扶贫对象民主评议和票决的会议记录及代表签名,乡镇人民政府和县扶贫办有扶贫对象审核的相关记录和档案资料,县扶贫办对乡镇上报的扶贫对象信息资料进行最后把关,确保没有争议或争议解决后报县人民政府批准,统一建立县级档案,并按要求录入全国贫困农户信息系统。
档案资料由扶贫对象、采集人、审核人共同签名确认,扶贫对象已完成签名手续,是知道自己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可以由父母到村委会咨询,并到乡镇扶贫工作站,通过全国贫困农户信息系统查询后,开具建档立卡贫困证明即可。
建档立卡户的学生在校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初中、高中、大学都是有的。
(8)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条件扩展阅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
专项扶贫措施要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
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就是要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检查帮扶责任人履职情况和贫困对象脱贫情况。
对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掌握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为扶贫开发决策和考核提供依据。
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各省)在确保完成国家农村扶贫标准识别任务的基础上,可结合本地实际,按本省标准开展贫困户识别工作,纳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统一管理 。
原则上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8249万人为基数(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见附件1)。
省级统计数大于国家发布数的,可在国家发布数基础上上浮10%左右;个别省级统计数与国家发布数差距较大的,上浮比例可适当提高;具体识别规模经省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后,由省扶贫办报国务院扶贫办核定 。
采取规模控制,各省将贫困人口识别规模逐级分解到行政村。贫困户识别要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户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