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先进事迹
『壹』 奉献社会的先进人物都有哪些 要个人资料 照片 事迹
代江生系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他热爱教育事业,坚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12年来,坚持到国家级贫困团场农九师一六一团开展科技扶贫,为促进团场发展、提高职工收入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干部职工的高度赞誉。站在羊粪泥里讲课的大学教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161团,是一个贫困的边境牧业团场,也是石河子大学对口支援的“科技扶贫”单位。1996年以来,代江生两次作为特派专家到161团驻点开展“科技扶贫”。 位于中国西北角的161团,其条件之艰苦,常人难以想像。牧民周静霞的家坐落在一个遥远偏僻的山坡上,没有通电。 “去年夏天,代老师第一次到我家来,穿着皮鞋就下了羊圈,羊粪泥都漫到了脚脖子,他就站在里面,手把手地给我讲了半个多小时。”“代老师真神,羊在羊圈里乱跑,他一眼就能看出哪个羊有什么毛病,他想抓哪个羊,手一捞就逮住了。” 周静霞笑着说,一直以来她都跟着别人喊他代老师,哪知竟是个大学教授:“他比我们养羊的还不怕脏。来了好多次,从没吃过饭,只喝过一次茶。” 2007年11月,代江生和另外6名牧业工作人员,在161团冬牧场为8000多只母羊做人工授精。参与其中的42岁兽医史新建说,当时他们7个人同住一间土房,在这个距离团部100多公里、几乎与世隔绝的冬牧场里,没日没夜地干了一个月活。 史新建说,冬牧场没有电,气温往往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代江生和工作人员一起,早晨5时至6时就要起床,头戴矿灯,为公羊采精、化验、消毒。因为人手不够,工作一直要持续到22时左右;冬季大雪封山,他们的下饭菜便只有土豆和白菜,一吃就是30天。 记者在代江生工作过的冬牧场看到,这里地处中哈边境,周围50公里无人居住,无电、无手机信号。代江生等人居住的土房子,和羊圈套在一起。羊圈里,羊粪有10多公分厚。 161团认识代江生的牧民们,不断讲述着代老师的故事:妻子手术,代老师回家只呆了3天就回了牧场;经过代老师改良过的羊群,每只羊的价格从往年200多元涨到现在的600多元…… 12年,有多少代江生的感人故事,在巴尔鲁克山畔回荡? 在攻读博士和下基层服务之间,代江生选择了基层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党委书记于磊说,乍一看,代江生好像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不过就是一位务实、勤勉的老师,但正是这样一种平凡,让人越看越美。 于磊说,石河子大学是西部高校,根据有关扶持政策,代江生此前多次有脱产攻读博士的机会,这种机会对他这个年龄的老师而言,是名利双收的好事。然而,当院里需要教师下基层去做“吃力不讨好”的科技扶贫工作时,代江生两次选择了去基层。 据石河子大学统计,2007年4月代江生牵头实施“科技扶贫”项目“肉羊经济杂交生产体系建立”以来 ,他在基层驻点共计102天。而此前的1996年至1998年,同样是在161团的一个羊场,代江生驻点将近3年。 经过代江生及其所带技术人员的努力,2007年161团人工授精改良羊3.4万只,为团场增加经济效益300多万元。 代江生的吃苦耐劳,同样获得了学术上的丰厚回报。此前,代江生多次主持、参加过教育部和国家级研究课题。其中的《绵羊育种新技术-中国美利奴肉用、超细毛、多胎肉用新品系的培育》,200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著名的养羊专家,代江生还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种羊场布局规划、设计、指导的主要负责人。 我国著名的羊与羊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守仁说,在养羊学这个领域,代江生这样的实干人才太稀缺了。自己年轻时也和代江生一样,曾长期在羊圈里摸爬滚打。当得知代江生的病情恐难好转时,这位74岁的老院士伤心地说:“现在的年轻人,肯下死力气的太少,再难有代江生这样的人了。” “百姓教授”的不凡遗产 平凡的老师代江生走了,然而,他留下的不仅是学术成就,以及帮助牧民们取得的收益。更重要的是,留下了人们对于教师、校园乃至教育界和学术界的深深思考。好学者、好老师,该有怎样的治学态度与人师风范? 代江生的专业是养羊,妻子说他:“谈起羊来就两眼放光。客人到家里,他就拉人家说羊,也不管人家爱听不爱听。”代江生有个小数码相机,下基层时,走到哪里都挂在脖子上。然而,在他留下的数万张照片中,竟然难以找到他和家人们的合影。 在学生眼里,代江生并非“人缘”很好。由于批改试卷过严,一些同学未能通过考试,于是就有人在背后说他坏话,代江生也曾为此深深苦恼:这些孩子怎么了?自己怎么了?如今,代老师走了,这些孩子痛悔不已。不肯通融让他们勉强过关的代老师,到哪里能找回? 代江生病重期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大学领导多次探望,希望帮助这位可敬的老师解决一些私人生活困难。妻子的工作怎么办?孩子上学怎么办?“代老师您说,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帮你办的?”然而,从病重住院到临终,代江生对这些事始终未发一言…… 但是,朴实无华的代江生心里始终装着百姓。人们说他“比老百姓更像老百姓”,是一位“百姓教授”。记者在采访中问起代江生的模样,一位头发花白、穿着土黄色夹克衫和布鞋的老牧工说:“他就和我这个样子差不多,大家都说他像我兄弟。” 住院昏迷期间,代江生一直念叨着“161”,护士们开始很迷惑,后来才知道那是他的科技扶贫点。当来到病房看望他的牧民们说起:“按照你的办法养的羊,今年一只都卖到600多元了。”原本面色蜡黄、沉默无语的代江生,脸上突然闪现出一缕孩子般的笑容……
『贰』 脱贫攻坚中涌出的先进人物 例举几个
真实新闻一:14路公交车司机,生前连续上班43天,每天仅休息四个小时,意外猝死。版(司机是好样权的,但身体健康的人为何突然猝死?)
真实新闻二:女子在公交车上当众小便,掏出卫生巾甩司机脸上。(正常人能干出这种事?可谁知道那个女子是否突然精神失常?)
真实新闻三:正值下班高峰期,37路公交车拥挤不堪,致一死三伤。(公交车厢不是演唱会现场,你确定那个人是被挤死,而不是死于其他原因?)真实新闻一:14路公交车司机,生前连续上班43天,每天仅休息四个小时,意外猝死。(司机是好样的,但身体健康的人为何突然猝死?)真实新闻一:14路公交车司机,生前连续上班43天,每天仅休息四个小时,意外猝死。(司机是好样的,但身体健康的人为何突然猝死?)
真实新闻二:女子在公交车上当众小便,掏出卫生巾甩司机脸上。(正常人能干出这种事?可谁知道那个女子是否突然精神失常?)
真实新闻三:正值下班高峰期,37路公交车拥挤不堪,致一死三伤。(公交车厢不是演唱会现场,你确定那个人是被挤死,而不是死于其他原因?)真实新闻一:14路公交车司机,生前连续上班43天,每天仅休息四个小时,意外猝死。(司机是好样的,但身体健康的人为何突然猝死?)
『叁』 求全国“三支一扶”扶贫大学生张鸿烨的先进事迹
张鸿烨自己的表述如下:
2008年,我参加了“三支一扶”计划,到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官场乡从事扶贫服务。我在那里干了两个服务期,一呆就是4年。
到达官场乡之前,我脑海中浮现的是山清水秀和美丽的田园画面……可来到官场乡,看到的却是坑坑洼洼的道路、高低破旧的房屋……想象与现实间的巨大落差,让我茫然失措。
看到我的迷茫和沮丧,乡领导积极与我谈心,耐心引导我。慢慢的,我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对未来的谋划也有了雏形。既然我选择了到基层锻炼,就应该通过“三支一扶”这个平台,好好提升自己,锻炼自己。
信心有了,工作思路从何而来呢?随着对环境的熟悉,我了解到,官场乡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周边有着大量历史文化资源,极具旅游开发价值。那么,面向京津,发展旅游事业,带动农民增收,不是一条很好的扶贫工作思路吗?
有了想法,首先要摸清情况。我主动要求与乡政府工作人员一起,对官场乡有旅游发展潜力的村子,逐一进行走访调查。由于交通不便,大多数地方只能徒步跋涉。已记不清穿坏过多少双鞋子,磨破过多少个血泡,每一次深入的调查走访,必然伴随着身心的疲惫不堪……但看着乡亲们那一双双渴望发展、渴望富足、渴望过上好日子的目光,我还是走遍了全乡每一个有发展前景的山村角落,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同时,也丰富完善了我的扶贫思路。
那一刻起,我才真正体会到了脚踏实地、根基牢靠的踏实感和归属感,迈出了“三支一扶”生涯的第一步。
结合官场乡实际,我研究制定了全乡旅游发展的详细规划。但要实施这一规划,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交通问题。为了解决修路的资金问题,在乡党委支持下,我利用各种机会向市里有关领导汇报,谈自己的扶贫计划,讲官场乡的旅游发展前景和实际困难。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赢得了省市领导的亲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官场乡提前实现了村村通路!
路的问题解决了,发展旅游的服务设施也在不断改善。但如何让外界知道我们官场乡,知道这个好地方呢?
为了扩大官场乡旅游资源的知名度,推进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我先后在《中国教育》、《中华人物》、《和谐中国》等杂志和“河北长城在线网”等媒体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大力宣传这里的风土人情。2008年10月和2009年12月,在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的两次全国性的旅游专题论坛中,我以“要想投资来官场,旅游兴业前景广”为主题,作了宣传推介官场乡旅游产业的发言,重点介绍了官场乡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及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我的介绍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会后,北京、广东、河南、辽宁等省市许多单位领导就向我们咨询有关旅游合作投资事宜。看到自己辛勤的汗水即将结出丰硕的成果,在那么多艰难险阻面前都没有哭过的我,那时却流下了欢畅而欣慰的泪水!
旅游是服务业,如何做好服务,是保证官场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掌握发展旅游的第一手信息,我连续3年坚持为来自各地的游客做义务导游,与游客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以改善我们的服务。有一次,我带队引导游客登山游览,在下山途中,一位穿高跟鞋的女游客一脚踩空,我眼疾手快一把将她抓住,自己却失去平衡摔倒在锋利的山石上,胳膊上划出了好几道伤口。强忍伤痛,我将游客们一直送到山下,顾不上处理伤口,就立即带着相关人员返回山上,在危险地段放置了警示标语,清除了碎山石,同时提醒景区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有志者事竟成,拼搏定会结硕果。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如今官场乡的旅游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年一届的“梨花节”已成为官场乡的旅游品牌。
“三支一扶”——平凡、光荣、伟大、神圣,这种特殊的人生经历将会成为我一生中的宝贵财富!为贫困地区的乡亲们带去希望,我无悔当初的选择。
『肆』 工会委员会职责
工会委员会的职责:
1.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和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2.发动和组织职工完成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组织职工参加企业事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提高职
工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技术素质职责;
3.主动调查研究,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协助党和政府开展工作,处理、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
(4)扶贫工作先进事迹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于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决定》进行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是在中国顺利跨入新世纪,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都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颁布的。
『伍』 咸阳好人事迹资料
2010年度“十大扬州好人标兵”候选好人事迹简介
1.王文清:救助他人是他“痴迷的事业”。他捐款的范围很广,地震了,他捐款;希望工程,他也捐;艾滋病、白血病患者,他同样捐;流浪人员、遇到困难的陌生人,他也慷慨解囊……扶贫帮困22年,他捐助的对象多达200多名。从他参加工作至今,至少捐出50万元,而他一直过着节俭、清贫的生活。去年12月28日,他从江苏高速石油发展有限公司扬州双沟加油站调至东台任站长时,几件衣物、40多本义务献血证、数百张汇款收据就是他的全部行囊。他还“痴迷”于无偿献血。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机会,他都要参加无偿献血。10多年来他累计献血超7万毫升,相当于体内的鲜血换了15遍,可挽救70条生命!(“中国好人榜”8月上榜好人)
2.王德琴(女):扬汽集团吉祥分公司司机。深夜,她将迷路的高龄老人免费送回家。年初,她成为一名孤女的“爱心妈妈”。13年来,她在车上捡到的物品有手提电脑、手机、上万元现金等,她都一一交还失主。别人开出租都是为了赚钱,她有时候还要贴钱。有一次,她在路上碰到一对从合肥来扬州投靠亲友的小夫妻,身无分文,她载他们到达目的地后,还掏出10块钱给他们买快餐。为了照料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朱永清,她曾经错过两次姻缘。她说:“我开出租13年,没啥大本事,只想热心对待身边每个人,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3.冯伯来刘逸蓉夫妇:21年前,20岁的她是曲江邮电支局的临时工,在投递邮件时,结识了扬州食品公司良种场的门卫谢孝水老人。21年,她和丈夫默默无闻地照顾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平时常给他洗衣做饭,每到春节,还把他接到自己家中,为老人烧一锅他最爱吃的蹄子汤。在老人生命最后4个月住院期间,冯伯来刘逸蓉夫妇轮流守在老人身边,精心伺候,端屎倒尿,为老人擦洗身体。最后,就像亲生儿女一样为老人送终。老人在弥留之际郑重立下遗嘱,将4.3万元遗产全部留给他们。而他们却将这带着“爱的温度”的4万多元变成助学基金,先后资助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和宝应鲁垛镇的贫困儿童。(“中国好人榜”8月上榜好人)
『陆』 西南大学走出过哪些知名校友
作为大二老萌新,我推荐2014级郑人予和吴宓先生
郑人予 2014级,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专业,2016年校歌赛专业组亚军,《星动亚洲》第三季学员,《明日之子》X少年计划。缙云苍苍,嘉陵泱泱,山高水长,养育栋梁。”西大校歌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郑人予对西南大学校歌重新编曲,将原来铿锵的曲风转为优美婉转的古风,彰显了西大源远流长的历史,古风版西大校歌由郑人予演唱,清澈的声音与婉转的古风相结合,朗朗上口,另有一番风味。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郑人予一直没有停止过寻找舞台的脚步,参加了《我想和你唱》、《明日之子》和《星动亚洲》等节目。他抱着学习的心态参加了《星动亚洲》第三季,并在第一期就以原创歌曲获得导师尚雯婕的青睐,“他的歌有东西,会通过旋律和歌词去表达。挖掘自己的天赋,多写一点,会发现自己一个不一样的宇宙。”
西南大学真的很棒,在这里会遇见各种各样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