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集中整治老赖
『壹』 法院说已经把被执行人拉入黑名单,可为什么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里一直查不到呢
原因:
由于系统更新慢,不能立即查询,一般情况下一周内都会查到,若还没查可以去咨询当地执行局。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法释〔2013〕17号)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在官网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予以信用惩戒。
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只要登录互联网即可查询。
所以只要人被列入失信被执行名单就一定可以在失信被执行名单中查询到。
(1)法院集中整治老赖扩展阅读:
一、定义
失信被执行人,是指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俗称老赖。
2013年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明确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纳入征信系统相关工作操作规程。
2018年7月10日,据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全国已有280万失信被执行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自动履行了义务。
2018年5月1日起,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文明办、最高人民法院、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税务总局、证监会、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对特定严重失信人限制乘坐火车、飞机、出入境等,做出规定。 10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称,中国将对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 。
二、强制执行内容
1、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2、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3、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股票等财产;
4、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车辆等动产;
5、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应收账款等财产;
6、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土地、房产等不动产;
7、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返还特定的财物;
8、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支付迟延履行金;
9、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10、限制出入境等。
『贰』 中国法院最新对付老赖,老赖法院怎样执行
根据最高复人民法院今制年建立的全国“老赖”黑名单,通过与银行、工商和税务等部门合作,联合起来全方位“封杀”“老赖”,对“老赖”实施严惩。
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这个总共12条的司法解释,为法院破解“执行难”,惩治“老赖”高消费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叁』 列入老赖黑名单后法院还继续追究吗
后果是不得有以下以其财产支付费用的行为: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在星级以上宾馆、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不能购买房产;不能租高档办公场所;购买私家车;旅游、度假;
『肆』 对于欠钱不还的老赖,法院是通过什么手段对付他们的
法院可以强制执行,也可以将其纳入失信执行人名单中,进行信用惩戒。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如下:
1、第二百四十二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2、第二百四十三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3、第二百四十四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4、第二百五十四条人民法院采取本法第二百四十二条、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的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偿还债务的,应当继续履行义务。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5、第二百五十五条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4)法院集中整治老赖扩展阅读
近日,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充分运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用惩戒措施,成功让一名“失踪”了一年多的被执行人主动现身履行义务。
近日,被执行人吕某打电话给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法官符秀柏,主动要求偿还其2016年未履行的欠款,希望法院能够将其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移除。经符秀柏法官核查,吕某系2016年一宗劳务合同纠纷案的被执行人。
吕某与林某发生的劳务合同纠纷,经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吕某应向林某支付劳务款23965.5元。但吕某认为判决确认的数额有误,遂向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经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被执行人吕某应向林某支付22485.5元。判决生效后,吕某因与申请执行人林某赌气,一直有意拖延,拒不履行判决。
执行干警向吕某送达传票、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并屡次对其进行劝导、训诫,吕某仍然赌气拒不履行。当承办法官再次联系吕某时,他却和法院玩起了“失踪”。在未找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财产的情况下,执行法官依法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在吕某被纳入失信名单后,生活和工作处处受限,无论是出行还是购物都十分不便。现在他需要向银行贷款,但因其已被法院列为失信人员导致贷款处处碰壁。种种阻碍,被执行人吕某寸步难行,深刻认识到了失信的严重后果。吕某迫于无奈,主动联系该案承办法官,要求主动履行义务,了结此案。
之后,被执行人吕某来到法院归还欠款。承办法官当即与申请执行人林某取得联系,但因林某在省外,有工作无法脱身,最后在法院的确认下,被执行人吕某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向申请执行人林某支付了本金及迟延履行利息共计25095元。
申请执行人林某表示,自己原本已经放弃了,突然被告知执行到款项,并顺利领取到欠款,无疑是喜从天降,是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让他再一次相信法律的权威。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已将吕某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删除。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人民网—欠款不还被纳入失信名单"失踪老赖"主动还债
『伍』 人民法院拿老赖就没办法吗
这不是法院对老赖没办法,而是有的老赖是真的分文无有,对这样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老赖,法院还就真的没有办法,不论你对他怎样,他没有钱你就没招。但只要老赖有钱,法院就肯定有办法整治他(她)。
『陆』 法院司法拘留老赖,老赖法院怎样执行拘留
拘留后,羁押看守所。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六条 拘传、罚款、拘留必须经院长批准。
拘传应当发拘传票。
罚款、拘留应当用决定书。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柒』 人民法院针对老赖拒不执行者的措施
对于执行中拒不履行法律文书中载明义务的被执行人,法院可以以冻结、扣押、查封内等容方式强制执行其财产;对于隐匿财产的被执行人,法院也有相应的手段查明其财产所在。但是,总有一些人要么没有足够的财产可供执行,要么就彻底与法院站到了对立面。针对这种“老赖”行为,法律规定了几种措施,以限制其活动的方式迫使其尽快配合执行程序的进行。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限制出境:对于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法院可以通知有关单位对其采取限制出境的措施。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避免被执行人以携款潜逃的方式躲避执行,同时,出行限制带来的不便也可以迫使被执行人尽快想办法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
2.公布信息:法院针对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还可以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其不履行义务的信息。通过这种公布信息的方式,不但可以使被执行人受到舆论的谴责,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其他公民对其盲目信任从而受到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