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崂山生态治理

崂山生态治理

发布时间: 2020-12-12 15:47:00

『壹』 青岛市自然生态环境

一、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东经119°པ″~120°57འ″,北纬35°34཈″~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0654km2,其中市区(含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7个区)1102km2,所辖胶州、胶南、即墨、平度、莱西5市9552km2

2.地形

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陷,其中山地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5.5%,丘陵占25.1%,平原占37.8%,洼地占21.7%。全市海岸分为岬湾相间的山基岩岸、山地港湾泥质粉砂岸及基岩砂砾质海岸等3种基本类型。浅海海底则有水下浅滩、现代水下三角洲及海冲蚀平原等。

3.水文

青岛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条,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较大河流33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0km2以上的5条,即大沽河、北胶莱河、南胶莱河、小沽河、泽河。大沽河是全市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招远市阜山,流经莱西、平度、即墨各市和城阳区,于胶州市营房镇码头村南入海,流域面积6131.3km2,总长179.9km,青岛市境内流域面积4850.7km2,是目前市区汲取径流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水源地。

至2002年青岛市共有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21座,另有小(一)型水库73座,小(二)型水库397座,塘坝376座,大小拦河闸167座,机电井7.2万眼,地表拦蓄能力总计为10.2×108m3(其中引黄1.1×108m3)。

二、生态环境

1.土壤环境

青岛地区地形复杂,土壤类型较多,但主要有五大类,即棕壤、砂姜黑土、潮土、褐土、盐土。青岛市土壤总面积82.55×10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4.35%。

2000年青岛地区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40.64×104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6.6%,其中中等水力侵蚀面积占44.2%,中等以上程度的水力侵蚀面积占10.83%。耕地水土流失总面积22.92×104h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6.4%;耕地中度水力侵蚀面积9.65×104h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3.8%,占耕地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2.1%。草地水土流失面积880h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0.22%。

2000年青岛地区盐渍化土地总面积为3885hm2,占国土总面积的0.35%,比1986年减少了4607hm2,但耕地盐渍化面积增加到2085hm2,占盐渍化土地总面积的53.7%。近10年来,由于连续干旱和治理,青岛地区胶莱河谷平原、即墨西北洼、莱西姜山洼地等砂姜黑土已基本摆脱了涝、渍的危害,目前盐渍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即墨市的蓝村、王村、温泉、崂山王戈庄、流亭、胶州营房等以及大沽河下游的滨海低洼地区,造成盐渍化土地的直接原因是海(咸)水入侵,如即墨市周瞳河下游、滨海地带的海水入侵,造成大批机井报废,大片良田荒芜。

2000年青岛地区沙化土地总面积714hm2,占国土总面积的0.06%,主要分布于莱西市的孙受及胶河、白马河河床附近以及胶南寨里等地的海滩近岸处,总体危害不大。

2.湿地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青岛的湿地总面积为17.76×104hm2,约占青岛市总面积的16%,是沿海地区湿地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其中面积最大的湿地是胶州湾。青岛的湿地可以分为5类:①海岸湿地,包括青岛湾、金沙滩、即墨的丁字湾、沙子口湾、灵山湾等海湾;②河口海湾,包括胶州湾的河流入海口等;③河流湿地,主要有大沽河、小沽河、洋河等大小河流;④湖泊,主要包括崂山水库、产芝水库等大小水库和池塘;⑤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城阳区的棘洪滩、胶州营海等处,以芦苇丛湿地为主要表现特征。

3.森林状况

青岛市现有林地总面积360122.1hm2,其中有林地面积247404hm2,灌木林地面积3773.9hm2,疏林地面积2550.6hm2,未成林造林地18368.3hm2,苗圃地面积6864.7hm2,无立木林地303.3hm2,宜林地80817.3hm2,辅助生产林地40hm2;另有潜在林地55200.9hm2;林木总蓄积量556.03×104m3;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31.37%。

4.植被

青岛市天然植被较少,多为人工栽培或通过封山育林次生形成的乔、灌、草植被资源。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地瓜、蔬菜等,主要果树有苹果、梨、桃、葡萄等,主要乔林有松、槐、杨、柳等,主要灌林有棉槐、胡枝子等,此外还有众多草本植物。

三、城市环境质量状况

就各年的三废排放情况而言,总的趋势是逐年增加,自2000年到2004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增加了20.27×104t,年平均增加5.07×104t;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增加了4924259×104m3,年平均增加1231064.75×104m3;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加了145.49×104t,年平均增加29.1×104t。三废的增加,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荷,但各区的排放情况不尽一致。

从分区的资料看,黄岛区的情况比较严重,各项指标的单位GDP排放量基本居全市之首,应加强重点管理和治理。

就市区城市污水处理厂而言,情况大不一样。各处理厂年度内处理污水的量相差较大,各自的负荷也不同,压力最大的为团岛污水处理厂和海泊河污水处理厂,2004年能力利用在87%以上。据最新资料显示,海泊河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已经不能满足污水处理的要求,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就空气质量而言,情况也大不一样,郊区各区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明显好于市内4个区。

『贰』 崂山为什么会被称为“山东植物王国”

崂山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现有木本植物400多个种和变种,有草本植物1000余种,在景观上比较突出的有黑松、赤松、落叶松、山杜鹃等。

『叁』 (2012青岛模拟)如图表示崂山林区生态系统,请分析回答:(1)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此图生物

(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绿色植物.消费者有食草的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鼠、蛇、兔.本题图中有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食草的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鼠、蛇、兔等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所以要想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营养关系而形成食物链.所以他们的关系是捕食.
(3)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从生产者开始先算有几个分支,再分别算出每个分支有几条,最后算出每个分支的条数和.如:从绿色植物开始有三条即:绿色植物→食草的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绿色植物→鼠→猫头鹰、绿色植物→兔→蛇→猫头鹰;鼠的分支还有一条,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构成.
(4)南方的马尾松林常常是山林经砍伐后种植的人工林,其基因多样性流失,种类单一,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减少,松林的自动调节能力下降,松林的抗病虫害能力下降,所以较易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如果将马尾松林与其它树种形成混交林,则能增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森林的自动调节能力增强,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故答案为:(1)绿色植物;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捕食
(3)4; 绿色植物→兔→蛇→猫头鹰
(4)种类单一;将马尾松林与其它树种形成混交林

『肆』 如何做到环境的生态性治理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减少不合理土地,水资源利用。退耕还草还林。政策支持。加大环保理念宣传力度。关停,整改污染企业,给予环保企业一定奖励。因地制宜,科学使用土地。

『伍』 崂山区的自然资源

区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7411万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其中,白沙河区域(崂山水库上游)为3216万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18.5%;崂山东部区域为2469万立方米,占14.2%;汉河区域为2000万立方米,占11.5%。人均年占有水资源量750立方米,高于青岛市、山东省人均年占有水资源量,但仅仅是全国人均年占有水资源量的30%,水资源匮乏。
地表水资源区内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14723万立方米,平均径流深为378.2毫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1964年径流量最大,为38881万立方米,1977年径流量最小,为1817万立方米,相差21倍。
地下水资源全区地下水资源量为6625.7万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 崂山区素有“山东植物王国”之称。《崂山植物志》载,已查明的有2838种。其中,真菌资源70种,动物资源1346种,植物资源1422种。
真菌资源
区内已查明有野生真菌40多种,药用真菌30多种。其中,较名贵的有灵芝、蛹虫草、猴头菌、香菇、金针菇、毛木耳等。2004年5月,有人曾在崂山密林深处采得一株直径23厘米的蘑菇和一棵直径34厘米、重约1公斤的灵芝。
植物资源
维管植物资源占山东省维管植物总种数的58.8%,有1422种,8亚种,114变种,5变型,13栽培变种,隶属160科,734属。其中,蕨类植物18科,30属,50种,2变种;裸子植物8科,25属,51种,2变种,8栽培变种;被子植物134科,679属,1321种,8亚种,110变种,5变型,5栽培变种。
野生维管植物资源有123科,478属,1002种(含亚种及变种,以下同),其中木本植物225种,草本植物777种,以被子植物为主。含10种以上的科有23个。占崂山种子植物总科数的21.5%,所含的属和种数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65.7%和69.8%,为崂山植物区系的主要组成者。含5种以上的属有37个。这些属只占崂山种子植物总属数的8%,但所含种数占总种数的29.3%。
药用植物资源有173个科近1100种,列山东省第一位。
动物资源
1984年,调查得知有36种兽类,隶属5目12科27属,占山东省总种数的90%。鸟类344种,隶属于19目53科154属,占山东省鸟类总种数的84.73%。森林生态系统,成为许多珍稀鸟类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是鸟类的“天堂”。属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有10种;Ⅱ级重点保护鸟类有54种。
海洋生物资源
区内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35种,分别隶属于硅藻门、甲藻门、蓝藻门,以硅藻门种类为多。
区内海域共记录浮游动物70多种,分别隶属于腔肠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的桡足类、枝角类、涟虫类、糠虾类、等足类、端足类、十足类和毛颚动物门的箭虫类。此外,还有无脊椎动物体十多种。
海域底栖动物种类达300多种,隶属于腔肠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腕足动物门、棘皮动物门以及脊素动物门的底栖鱼类等。主要以软体动物、多毛类、棘皮动物和甲壳类为优势类群。
区内海域潮间带生物有400多种,包括无脊椎动物300余种,海藻类近100种。潮间带动物主要隶属于腔肠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和脊椎动物门的鱼类。在类群组成上,以软体动物占优势,以经济贝类为主;棘皮动物组成简单,以海胆、海参为优势类群;多毛类和甲壳类多有分布。
区内海域游泳动物约200种。隶属于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的鱼类与海兽类。在类群组成上,鱼类占优势,其次为甲壳动物。

『陆』 如何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

生态文明是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过程中,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作物质基础,以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为核心理念,以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途径,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根本目标。

『柒』 崂山水库的环境治理

岛城环保部门对崂山辖区内崂山水库上游一级饮用水保护区内的农家宴进行了调查,白沙河、五龙河两条河流两侧的上百家农家宴普遍存在无序发展、缺少监管、缺少营业执照、建筑性质难认证、环保设施简陋等问题。
据统计数据显示,调查的105家农家宴中,有17家处于停业或关门状态,其余88家中,有工商执照58家,占66% ;污水排入市政管网的25家,占28% ;利用自有住宅经营的63家,占71.6%。
据介绍,崂山景区之所以产生农家宴污染,就是因为基础设施的不健全,虽然北九水上游主管网已建成,但支管网仍未配套到位。“很多农家宴只有简单的化粪池,一些农家宴排污只能就近排放,垃圾也是就近处理,没有统一的管理,周边的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工作人员介绍说。
由于农家宴排污的影响,崂山水库常年总氮浓度超标,根据《青岛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显示,今年1月由于结冰未能对崂山水库实施监测,2月对崂山水库、棘洪滩水库、小珠山水库、书院水库、吉利河水库、铁山水库、陡崖子水库和大沽河水源地8处水源地的监测中显示,除崂山水库、棘洪滩水库总氮以外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好于地表水Ⅲ类标准。崂山水库、棘洪滩水库总氮浓度分别超标2.0倍和1.7倍。3月崂山水库、棘洪滩水库总氮浓度分别超标1.4倍和1.7倍。 5月7日,记者从崂山环保分局获悉,崂山将免费为崂山景区农家宴建环保设施力求根治污染。
据了解,崂山水库上游污水治理工程从2009年开始实施,2010年完成了主管线的施工,但由于支管线不足,部分农家宴未接入主管线,仍处于污水自行排放状态。根据崂山区政府的统一部署,由2012年起开始实施崂山水库上游污水治理支管工程,崂山水库上游污水治理支管工程计划投资2300万元,铺设了污水排放管网,建立的污水处理设施,完成北九水沿线农家宴污水管线的接入工作。
“之前,环保部门曾经选定了十家农家宴作为试点,处理后的废水全部用于农灌,达到零排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工作人员介绍说,“具体做法是,建立隔油池分离油污,废水达到农业灌溉标准后,用于果树等农作物浇灌,安装油烟净化设备,油烟经净化后高空排放,废油脂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日前,为了更好、尽快解决社区排污问题,青岛市崂山区政府追加180万元投资,总投资近800万元,免费为景区农家宴及社区居民建设隔油池以及排污支管道,6月底前,该项工程力求全面完工。 “支管网工程完工后,将对北宅街道辖区内大部分农家宴、企事业单位等所排放污水进行有效收集、处理,真正使崂山水库上游污水治理工程发挥截污治污保障饮用水源地安全的作用。”工作人员介绍说。
“崂山水库上游流域有30个行政村,流域总人口近2.1万人。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发展产生的餐饮业废水没有得到有效处理,直接排入崂山水库上游的汇水区域,影响了崂山水库水质。”工作人员介绍说,随着崂山上游污水管道等设施的完善及农家宴的逐步治理,崂山上游环境正逐步走向改善。
记者了解到,根据《青岛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显示,两年来,崂山水库的水质始终处于总氮浓度超标的水平上,“超标的只是原水,从崂山水库到饮用水还需要经过层层处理,最终市民喝到的饮用水绝对不会出现问题。”工作人员表示。
就算如此,原水的超标也成为崂山水库的一大心病,记者5月7日看到,根据最新《青岛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显示:4月份,8处水源地共向市区供水2235万吨,根据监测数据评价,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同比保持稳定。这是近年来,崂山水库和棘洪滩水库水质首次全部达标。

『捌』 青岛市资源开发与地质-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一、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结20多年来青岛市地下水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实际经验和体会,结合青岛地区的具体自然条件和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对青岛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出以下几点方案:

1)地表水、地下水并重;

2)合理调配、节约用水;

3)合理利用地下水储存量;

4)增大天然补给量;

5)防治污染。

二、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从青岛地区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现状出发,结合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开发利用和保护,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使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以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生态平衡,以便推动地区社会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青岛地区的土地资源规划可分为工业城镇区、开发区及工业园、农业区、对外交通用地区、旅游度假区及海水养殖区,现从地质环境角度,对各类区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简述如下:

1.工业城镇区

工业城镇区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城镇规模不宜过大,人口规模要适当控制,生产、生活用水应以引客水和本地开源节流相结合。

2)严格控制企业排污,加大治理力度,尽量减少排污对土壤、水体等环境造成的环境污染。

3)耗水量较大的工业项目应尽量安排在远离青岛市区和距离水源较近的城镇地段。

4)地势低洼地段应考虑防风暴潮和洪水的侵害。

2.开发区及工业园

开发区及工业园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开发区及工业园的开发建设对土地资源的破坏较为严重,植被缺乏,对自然风貌影响较大,建议加强绿化及建造人工景点,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2)开发区建设过程中应注意道路边坡、原有采石场边坡及建筑基坑和场地边坡的稳定性,防止崩塌、滑坡的发生。

3)严格控制企业排污,尽量减少对土壤、水体等环境的污染。提高海水利用量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3.农业区

农业区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农业布局应合理配置,结合当地土地资源状况,选择适宜的种植模式。

2)尽量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严禁使用高残留的剧毒农药,提倡使用有机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既可使农业高产、丰产,又可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

4.对外交通用地区

对外交通用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地形坡度较陡的岩质岸区,应注意软弱结构面和边坡的稳定性,防止崩塌、滑坡的发生;海相淤泥质土发育地段,不宜作为建筑物天然地基,应进行适当处理。

2)地势低洼区应注意防范风暴潮和洪水的侵害。

3)沿海咸水区应注意防范海(咸)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侵害。

5.旅游度假区

旅游度假区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严禁在规划区内采石、采砂,关闭已有采石、采砂场,加强复垦、植树造林,保护自然风景资源。

2)详细调查区内危岩体分布情况,防止产生岩体崩塌与滑落。

3)生活垃圾、污水、旅游垃圾应集中处置,减少旅游污染。

6.海水养殖区

海水养殖区主要位于沿海滩涂地带,均处于高潮滩分布区,地势平坦,海水盐度适中,营养丰富,溶解氧含量较高,污染轻微,地形和底质条件优越。海水养殖区的开发与保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养殖区及附近应杜绝污染源的存在,防止海水污染。

2)养殖区应避开河流河道,以免影响汛期行洪。

3)预防风暴潮及洪水侵袭。

4)养殖区距离海岸不宜过远,尤其在砂层分布区不宜修建养殖区,以免引起海水倒灌。

5)养殖区与旅游度假区应统一安排,合理规划,以免影响整体结构。

三、矿产资源开发应预防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

青岛市石墨矿储量居山东省之首,另有金矿、花岗岩、大理岩、建筑用砂等,以露天开采为主,主要分布于莱西、平度等地。露天采掘矿坑及堆土,除占据大量土地破坏植被、地表形态外,严重的甚至引起工农业争地的矛盾,露采排土增加了地面的水土流失量。据有关资料分析,采区比未采区水土流失量增大约1000倍,由于机械排土能力差,还易产生滑坡和岩崩。

1.复垦

露天开采严重破坏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和生态平衡,矿区复垦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农业种植、植树造林等,还可用于养鱼,实现山地农业结构的立体布局。因地制宜,统一规划,杜绝各自为政,进行综合治理,这是解决工农业争地矛盾的好办法,是重建生态平衡、控制水土流失的重大战略措施。

至2000年,青岛市历年采矿占用土地总面积1830hm2,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尾矿产生,今后要注意将尾矿作为矿坑的充填物料进行复垦造田,对已有的尾矿山(堆)要推平覆土,恢复耕种或造林绿化、杜绝新的尾矿堆出现,将单纯的排尾系统改造为排尾覆田系统,变害为利,形成良性循环,但对面积、深度较大的矿坑也不必过分强调复垦,可进行修整用以发展渔业或旅游业,还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

2.严格控制矿山排污

青岛地区的矿山企业虽然规模、总量不大,但分布比较集中,大多集中分布在莱西、平度等地,矿山污染、侵占耕地、过度开发等现象日益严重,为防止或减少污染,首先要严格管理,严格控制工矿企业的发展规模,对矿山污染大户应限期达到排放标准要求,严格执行有关矿产、土地管理法规,工矿企业的新建、扩建,都必须充分考虑环境容量,切不可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长远的生态效益。

3.确定合理的排水系统

大气降水、地表径流与矿坑、矿渣堆的关系是影响水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露天采矿,防止地表径流流入采场显得尤其重要,要采取好防渗、排水措施,设立专门性的排水系统。对已停采的矿坑,应采用封闭的方法,进行密封处理,不使地表径流进入矿坑,阻止或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4.尾矿的综合开发利用

为了减少尾矿石堆放对矿山环境的影响,要充分利用尾矿石,在各种可能的利用途径方面进行研究,推广、开发新的利用途径,除用于铺路材料、制造建筑材料的原料(如预制件、砖瓦等)外,还可在化工、机械行业利用方面进行综合利用研究。

5.崩塌预防

露天采矿区山体的开裂以致崩塌破坏,影响到地表山体的稳定。露天开采塑造了边坡,随着开挖的深度不断增大,严重地破坏了地应力的自然平衡,可导致人工边坡的变形、破坏和滑移。露天矿边坡破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沿具有明显滑面的边坡失稳、破坏;二是蠕变坍塌变形直至破坏,这首先是产生裂隙,然后边坡上的岩体发生倾倒破坏、膨胀,局部出现滑移,最后导致崩塌,其发展的危险程度随开挖加深而加剧,严重的甚至导致滑坡、渣石流。为预防崩塌的发生,首先应查明矿区及附近的地质条件,特别是要查明软弱结构面的性质、产出状态以及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有预防地进行开采;再就是在开采过程中要使边坡坡度做到经济、合理、可行,以防边坡产生蠕变破坏。

四、地质-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对策

青岛地区地貌类型复杂,环境地质问题较多,不同地段影响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的问题也不同,为了确定切实合理可行的地质-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根据不同地段存在的主要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将青岛地区划分为3个大区,即重点保护区、治理保护区和重点治理区,进一步划分为7个重点保护亚区、7个治理保护亚区和5个重点治理亚区。其中治理保护区和重点治理区保护对策如下:

1.治理保护区地质-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对策

治理保护区为地质-生态环境质量中等—较差区,分布于重点保护区和重点治理区的中间地带,主要位于胶莱盆地和山前平原区及部分低山丘陵区,根据存在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不同划分为7个治理保护亚区,分别提出治理保护对策。

(1)崂山东南部崩塌治理与旅游资源保护亚区(Ⅱ1)

该亚区位于崂山东南部中低山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中等。该亚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表切割深度较大,坡度较陡,在风化作用、水流动力影响下,具有潜在的崩塌等环境地质问题。该亚区的治理保护对策是在景点建设时应注意潜在崩塌的危害,继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减少旅游污染等。

(2)大泽山外围矿山地质灾害治理保护亚区(Ⅱ2)

该亚区位于平度、莱西北部大泽山外围,呈环带状,地貌类型属低山丘陵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较差。该亚区分布有石墨、金、花岗石、大理石等多种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形成了较多采矿坑、矿渣堆,为潜在矿山地质灾害易发区,采选矿过程中排放的大量废水使地表水、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该亚区的治理保护对策是规范采矿采石点,矿区复垦植树造林,严格控制矿山排污及开展尾矿的综合开发利用等。

(3)北部平原农业生态治理保护亚区(Ⅱ3)

该亚区位于大泽山外围山前冲洪积平原、莱西—姜山—太祉庄—马店—胶州及河套—楼子疃一带剥蚀堆积准平原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中等。该亚区内植被以农作物为主,冲洪积平原部分地段地下水遭受污染,地下水质量稍差,局部剥蚀堆积平原区有少量采矿采石坑及高氟区分布。该亚区的治理保护对策是严格控制乡村企业排污,严格控制农药化肥施用量,高氟区宜引用客水等。

(4)大沽河下游西侧地下水高氟治理保护亚区(Ⅱ4)

该亚区位于兰底、郭庄—北王珠一带,地处平度南洼东段、大沽河中下游西侧,地貌类型属冲洪积平原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中等。该亚区内植被以农作物为主,地下水中含氟量较高,地下水质量较差。该亚区的治理保护对策是引用客水资源,严格控制农药化肥施用量等。

(5)小珠山、铁镢山外围自然生态治理保护亚区(Ⅱ5)

该亚区位于胶南及胶州的小珠山、铁镢山外围和即墨店集—王村丘陵残山及山前冲洪积平原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中等。该亚区存在少量采矿采石坑,冲洪积平原区部分地段地下水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水质量稍差。该亚区的治理保护对策是关闭采矿采石点,严格控制乡村企业排污,复垦植树,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等。

(6)青岛城郊地下水污染治理保护亚区(Ⅱ6)

该亚区位于青岛市城区、高科园及李村—城阳—即墨一线,地貌类型属丘陵残山、剥蚀堆积准平原和山前冲洪积平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中等。该亚区多为城区建筑所覆盖,地表水、地下水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区外围有少量采矿采石坑。该亚区的治理保护对策是严格控制各类企业的排污,将已关闭的采石坑复垦植树,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等。

(7)滨海地带地下水资源治理保护亚区(Ⅱ7)

该亚区位于各个河流的下游沿海地带,从胶南、黄岛、胶州到城阳一带及金口—王村附近,地貌类型属滨海冲积平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较差。该亚区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为地表水、地下水均有一定程度的污染,距离海(咸)水区较近,地下水开采易引起海(咸)水入侵。该亚区的治理保护对策是严格控制乡村企业排污,严格限制或杜绝地下水开采等。

2.重点治理区地质-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重点治理区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差区,主要分布于工作区西北部的平度市西部、滨海地带海(咸)水入侵区,根据其存在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不同划分为5个重点治理亚区,分别提出不同的治理对策。

(1)胶州湾北岸滨海地带海(咸)水入侵重点治理亚区(Ⅲ1)

该亚区主要位于胶州湾北岸及大沽河下游地带,地貌类型属滨海平原。该亚区多为原生咸水区和海(威)水入侵区,近海地带地表多分布有盐田,土壤盐渍化和沼泽化较重。该亚区的重点治理对策是合理开采地下水、引用客水资源、进行地下水人工回灌、扩建地下截渗墙等。

(2)大沽河中上游孙受-朴木段地下水污染重点治理亚区(Ⅲ2)

该亚区位于大沽河中上游孙受-朴木段沿河两岸,地貌类型属冲洪积平原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较差。该亚区内地下水污染是最重要的环境地质问题,大沽河接收上游莱西市和沿途各乡镇排放的污水,并通过河床渗漏补给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污染较重。该亚区的治理保护对策是严格控制莱西市及沿河各乡镇企业的排污、加大治理力度、严格控制农药化肥施用量等。

(3)平度南洼地下水高氟、漏斗重点治理亚区(Ⅲ3)

该亚区位于北胶莱河东岸,平度市蓼兰、中庄及周围地区,地貌类型为山前冲洪积平原。该亚区地下水含氟量高,地方性氟中毒症明显;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形成平度南洼降落漏斗,这是青岛地区现有的唯一降落漏斗;该亚区部分地段还存在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潜在矿山地质灾害和潜在沙化。该亚区的重点治理对策是引用客水资源,严格控制企业污水排放,严格控制矿山开采,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等。

(4)平度明村七日潭矿山地质灾害重点治理亚区(Ⅲ4)

该亚区位于平度市明村—张舍—灰埠一带,地貌类型属剥蚀堆积准平原,局部有剥蚀残山。该亚区石墨矿比较丰富,并有大理石矿、萤石矿等,由于矿山开采造成该亚区矿坑、矿渣堆密布,植被、山体破坏,并伴有地下水污染,为潜在矿山地质灾害易发区。该亚区的重点治理对策是规范采矿点、矿区复垦、严格控制矿山排污及开展尾矿的综合开发利用等。

(5)平度灰埠-新河重点治理亚区(Ⅲ5)

该亚区位于平度市灰埠—新河及以南沿北胶莱河东岸一带,地貌类型属冲海积平原区。该亚区原有淡水资源比较贫乏,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咸水入侵,并伴有地下水水质污染。该亚区的重点治理对策是合理开采地下水、进行地下水人工回灌等。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