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广告的整治
据工商总局官网显示,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会议部署,严厉打击互联网广告违法行为,工商总局决定开展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并发布了《工商总局关于开展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一是涉及导向问题、政治敏感性问题、损害国家利益的违法互联网广告;
二是危害人民群众人身安全、身体健康的食品、保健食品、医疗、药品、医疗器械等虚假违法互联网广告;
三是含有欺骗误导消费者内容、损害人民群众财产利益的金融投资、招商、收藏品等虚假违法互联网广告;
四是妨碍社会公共秩序、违背社会良好风尚、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虚假违法互联网广告;
五是社会公众反映强烈的其他虚假违法互联网广告等。
此外,工商总局还要求各地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要突出整治重点,加大执法力度,狠抓互联网广告案件查办和执法。突出查办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危害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大要案件,从重从严查处严重违法的互联网广告案件。曝光互联网广告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树立执法权威。强化信用监管,推进互联网广告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信息100%公示。
必须要严抓,严厉打击。
㈡ 整治虚假医药广告 看国外如何治理
美国对医药用品电视广告的规定尤其严格,播放中不得使用“安全可靠”、“无副专作用”等夸大属医疗效用的词句……
美国不允许医药广告夸大疗效
美国对医药用品电视广告的规定尤其严格,播放中不得使用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等夸大医疗效用的词句;同时必须详细说明该药物的副作用。医药广告中如有痛苦呻吟的表情、动作及声音也会被禁止。
日本对虚假医药广告处以重罚
日本《医疗法》规定,对于打虚假广告的诊所或者医院,其法人将被处以6个月以下拘留和罚款。日本还专门设立了国民健康管理部门,重视消费者的投诉,如投诉确实,会动用行政力量与企业交涉。
法国医疗广告语禁用最好等字样
法国对医疗广告的管理可谓事无巨细。医院不许做广告是死规定;药品广告的广告语则从字体、字迹到颜色都有明确的要求和标准。为避免不公平竞争,不能在广告中出现第一、最好等字样。
德国只允许医学杂志刊登处方药广告
德国规定,处方药只能在专业药店中出售,只能在医学或药物专业杂志上刊登广告,不得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
㈢ 抵制虚假广告你有什么办法!
建议取消他们做虚假广告的平台,比如取消一些小电视台电台播放虚假广告的权利!或是直接取谛一些小的电视台电台的活动!他们就是纵容虚假广告的刽子手!
㈣ 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初见成效了吗
针对虚假违法广告这一社会公害,国家相关部门已开始重拳出击,严肃查处。在今年2月,国家工商总局、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委部署今年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工作。
第三是把握时间节点,步步为营。今年的虚假违法广告治理将持续到今年年底。第四是发布典型案例,以儆效尤。今年4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2018年第一批典型虚假违法广告案件,河北秦皇岛蕾迪商贸有限公司等20家广告责任主体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而受到行政处罚并被处以罚款。今年7月,又公布了30件2018年典型虚假违法互联网广告案件,其中包括湖南长沙绝味食品营销有限公司等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的违法广告案。
㈤ 虚假违法广告要被重点整治了吗
报道称,工商总局等11部门26日发布关于印发《整治虚假违法广告部际联席会议2018年工作要点版》的通知,权要求加大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力度,突出医疗、药品、食品、保健食品、招商、金融投资、收藏品类等重点领域和农村、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地区,重点查处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虚假违法广告。
通知要求加强广告导向监管,健全广告导向监管的领导协调和应急处置机制。针对互联网广告监管的重点难点,部署开展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查办互联网虚假违法广告案件,强化互联网平台责任。
㈥ 现在手机里到处都里些虚假广告,怎么就没有相关部门来整治呢
你可以设置不要接收这些虚假广告啊。不看就可以了吧。有些真有些假,我们也管不了那么多啊。只能自己提高警惕,不要被骗就好。多跟父母讲讲现在的那些骗局。别让父母受骗就好。
㈦ 工商总局如何严查5类互联网虚假广告
今天从国家工商总局了解到,工商总局决定自2月起开展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工作,严肃查处5类虚假违法互联网广告。
通知中指出,工商部门将以社会影响大、覆盖面广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平台、移动客户端和新媒体账户等互联网媒介为重点,集中整治社会影响恶劣、公众反映强烈、危害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虚假违法互联网广告
通知还明确了互联网平台的责任,要求互联网平台加强自律,建立健全广告审查、发现制止违法广告等相关机制制度。工商部门也将发挥联合约谈、行政指导、行政告诫的作用,督促指导互联网平台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与责任。
据了解,专线整治行动将持续到今年12月。
㈧ 整治虚假广告可否学习国外
虚假广告已成为我国一大公害,长期以来,国家为整治虚假违法广告投入巨大,但收效却不显著。笔者认为,在这方面,国外经验值得借鉴。 在美国,主管广告的权威和核心部门是联邦贸易委员会,其治理虚假广告有两个特点:一是虚假广告界定范围广泛而明确,规定凡是“广告的表述或由于未透露有关信息而给理智的消费者造成错误印象的,这种错误印象又关系到所宣传的产品、服务实质性特点的”,均属于虚假广告,这就意味着所有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承诺都属于虚假广告,比如媒体上常见的“永葆青春”、“今年二十明年十八”等;此外,所有的广告商在发布广告之前,必须经过实验或科学研究、调查,具有合理凭据,不能空口无凭。二是对虚假广告处罚力度大,一旦联邦贸易委员会判定某一广告为虚假广告,有误导消费者的情形,可以要求广告商马上停止发布,并责令其发布更正广告,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要求更正广告连续播出1年以上,费用自负;如果广告商继续播出该虚假广告,每播出1次罚款1万美元,同时,联邦贸易委员会还可以向法院起诉,情节严重的,广告商将面临巨额经济赔偿,甚至是牢狱之灾。这样的执法标准,在净化广告市场、维护消费者权利和合法利益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要根治虚假广告,走上法治轨道,迫切需要在立法和执法上有所作为,借鉴他山之石。
㈨ 如何才能整治报纸上层出不穷的虚假广告
第一步,完善和抄健全相关的法规袭制度。
(你说人家是虚假广告,依据是什么,凭什么!)
第二步,应该对那些媒体机构,也要做出严厉制裁。
(刊登虚假广告者,除了重罚款,让他刊登虚假广告换来的利益,不够交罚款,那他肯定不会再登了!并利用媒体,公布于众,舆论的力量不可忽视:“众口烁金,积毁销骨!”
第三,这个很重要,利益面前,你会不会怦然心动,或者是面对强势,你是否会选择退却、与让步?如果你选择是,那就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