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政治理想
⑴ 柳宗元这种以实景抒凄清的写法和陶渊明借桃花源抒自己政治理想的写法谁更能打动你说说你的看法,急求!
陶渊明的 对美好生活的那种向往 从古至今都不曾改变过。 到现在都对他的那篇《桃花回源记》答印象颇深。让人发自内心的向往对未来能怀揣着梦想,虽然有些逃避现实的想法 ,但总体是美丽的,让人从心里感动。柳宗元的实景抒凄清的写法 即使读者感受到了也不会有更多的切身体会和感同身受。这样怎么能打动人呢只能是同情那个时代而已。
⑵ 陶渊明的政治理想
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希望有贤明的君主,清廉的官员
[táo yuān míng]
陶渊明(东晋诗人)(352或365年—427年[1] ),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2]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3] ”,有《陶渊明集》。
⑶ 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内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容市)人。
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六十三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等则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淡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有《陶渊明集》。
⑷ 根据归园田居你最想想对陶渊明说句什么话
陶渊明,我想对你说,虽然你理想中的社会没有战争,很和平;人民生活也很安乐,大家按需分配,互相之间没有竞争。但我认为,这样的社会因为缺少了必要的竞争,将永远无法进步。
桃花源中人与人之间很友好,相处很和睦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们没有追名逐利的本能。因为吃穿住行都一样,他们之间便不会有互相攀比的心理,也就是说桃花源社会是一个没有竞争的社会。但是仔细想一想,如果人与人之间不存在竞争,那么这个社会还能发展,还能进步吗?答案是:不能。
我们作一个假设,如果渔人按着原来的记号找到了桃花源,随后,太守带着官兵去攻占这个村子,那么桃花源里的人有能力去抵抗外来的侵犯吗?我想,他们是没有抵抗能力的。因为根据桃花源中人的生活状况可以推测,他们既没有精良的兵器,也没有指挥作战的经验,他们如何和外界经常打仗的官兵较量呢?这一次他们躲过了太守的侵犯,但他们能永远躲避吗?
还有,桃花源里的人各司其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每天都做着相同的事:早上起来出去干活,晚上回来吃饭睡觉。他们早已习惯了安于现状,只要现在的生活不愁吃穿,他们就满足了。你说,这样的生活有乐趣吗?
再看我们当下这个社会,人们不仅要满足自己的吃穿住行,还要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像听歌、看电影、看比赛之类,都能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让我们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科技水平比较高。如交通,现在的交通工具很发达。陶渊明,在你那个时代,最好的交通工具恐怕就是马车了吧!而如今呢,别说汽车、火车、飞机这些常用的交通工具了,像磁悬浮列车什么的新式交通工具也有很多。还有通讯工具。在古代,只有鸿雁传书、驿马送信;现在呢,人们的联系不但方式多而且更便捷了。如果有什么事,只要发一条短信,或打一个电话就可以了。如果要传送文件,只要通过互联网,发一个QQ邮件或E-mail就行。再如,古代人们照明只点油灯或蜡烛,现在各式各样的家用电器列举出来都要好长时间呢!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社会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捷与快乐;所以,我认为,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只有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才能越来越幸福。陶渊明,你是因为有消极的处世态度对待社会问题,才设想出了这么一个桃花源,其实,这样的社会,是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你说呢?
⑸ 陶渊明的生活方式和政治理想
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希望有贤明的君主版,清廉的官权员
陶渊明(东晋诗人)(352或365年—427年[1] ),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2]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3] ”,有《陶渊明集》。
⑹ 陶渊明的成就有哪些
诗人陶渊明的主要来成源就
田园诗
两晋时盛行玄言诗,思想内容空虚狭隘,浮浅乏味。而陶诗异军突起,平淡自然,为当时沉闷的文坛吹进清新的春风,令人耳目一新,他的诗表现了淳朴的农村生活情趣,描写了恬静优美的农村风光,既表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又表现出坚决与污浊政治决裂的情操。他的诗描写乡居生活,讴歌劳动和躬耕自给,这些都是以前的封建文学中所没有的.,如《归园田居》、《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
咏怀诗
以及叙写时事的诗,如《饮酒》、《杂诗》《读山海经》、《咏荆轲》等,表现了陶渊明归隐后对政治的关心。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
⑺ 同是仕途失意,陶渊明将政治理想寄托于想象中的美好世界,欧阳修则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我赞同欧阳修的生活态度,因为欧阳修的生活态度更真实,真自然,美好的想象总是经不起现实的考验的,就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样,后来人们去寻找桃花源不也是无功而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