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湾治理
农药污染也是沿海污染的重要来源,农药主要包括含汞、铜等重金属的农药,有机磷农药和有机氯农药等,毒性都很强。它们经雨水的冲刷、河流及大气的搬运最终进入海洋,抑制海藻的光合作用,使鱼、贝类的繁殖力衰退,降低海洋生产力,导致海洋生态失调,还能通过鱼、贝类等海产品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
用生物方法处理效果不错
预防海洋污染,首先要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据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介绍,我国所有新开的电厂都必须要有脱硫装置,在所有电厂的排放口加装在线自动监测仪器,并实行排污收费。同时,对脱硫的电厂上网电价实行优惠,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为了支持资源的循环利用,废物的循环利用、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法》也正在酝酿中。
另一方面,要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目前,研究人员已经从自然环境中,通过驯化培养等技术,分离到降解污染物能力很强的微生物菌株,在实验室中经过诱变,可以进一步提高这些菌株的降解能力。
美国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他们通过酶打开污染物质中更复杂的化学链,将其从高分子有机物降解为低分子有机物或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这种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工业废水、湖泊、河流、景观水以及生活污水的处理中。
人们也可利用不同生物的吸收、摄食、固定、分解等功能来达到生物净化的目的。例如,我国在有机物聚集较多的内湾或浅海,有选择地养殖海带、裙带菜、羊栖菜、紫菜、江蓠等大型经济海藻,既净化水体,又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现在,许多处理措施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只要我们能适当控制污染,海洋就能实现自我净化。
Ⅱ 海洋污染如何治理
我国海洋污染的防治措施:
1)建立健全海洋法律体系与管理体制。自197 8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领海毗连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一系列海洋和涉海法规,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这些涉海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对促进我国海洋管理和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防止和控制沿海工业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一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二是加强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推行全过程清洁生产。三是按照“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进行专业处理和就地处理,禁止工业污染源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四是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五是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
3)防止、减轻和控制沿海城市污染物污染沿岸海域环境。包括调整不合理的城镇规划,加强城镇绿化和城镇沿岸海防林建设,保护滨海湿地,加快沿海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增加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脱氮和脱磷能力。
4)防止、减轻和控制船舶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在渤海海域,启动船舶油类物质污染物“零排放”计划,实施船舶排污设备铅封制度。建立大型港口废水、废油、废渣回收与处理系统,实现交通运输和渔业船只排放的污染物集中回收,岸上处理,达标排放。
5)防止、减少突发性污染事故发生。制定海上船舶溢油和有毒化学品泄漏应急计划,制定港口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计划,建立应急响应系统。目前,《中国船舶重大溢油事故应急计划》已经完成。今后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国家重大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计划》。
6)防止和控制海上石油平台产生石油类污染物及生活垃圾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做到油气田及周边区域的环境质量符合该类功能区环境质量控制要求,不对邻近其他海洋功能区产生不利影响,开发过程中无重大溢油事故发生。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应制定溢油应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