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社会治理公民参与

社会治理公民参与

发布时间: 2020-12-11 02:20:39

1. 说明公民应怎样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①公民应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集体利益。 ②坚持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做“社会治理”的主体。 ③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增强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每点2分,共6分。考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 公民参与社会公共安全治理包括哪些

所谓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和公民个人从事和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交往所需要的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所谓公共安全管理,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各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做出的各种行政活动的总和。
公共安全包含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公众出行规律安全、避难者行为安全,人员疏散的场地安全、建筑安全、城市生命线安全,恶意和非恶意的人身安全和人员疏散等。
公共安全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3. 公民如何参与地方治理

你好
主要是通过村民选举和居委会选举来实现
这是最基本的,运用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与政治。
竞选基层干部

另外选举地方人大代表也是一大途径。
集会、结社、出版、示威、游行、言论都是基本的政治权利,
合理的运用,可以参与到地方治理之中

另外的就是给有关单位写建议信,或者拨打市长热线,为当地的建设献计献策

望采纳

4. 公民应怎样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自己守法,再积极影响身边的人守法,帮助别人,助人为快乐之本,每个人的职业不同,回通过做好自己答的工作,去造福一部分人,影响一部分人,要有这种心态,才会有存在感,哪怕是在网络里尽能力回答别人的问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人解答,我认为也是在传播一种正面的东西,这样,你才有社会存在感,成就感!

5. 公民如何积极参与构建社会治理格局

①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遵循法律、规则和程序,有序参与社会治理。
②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③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等方式参与民主决策,为社会治理出谋划策。
④积极参与民主管理,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提高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主动性。
⑤对政府社会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推动政府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形成社会治理的合力。

6. 如何培育公民的参与社会治理意识

1.现在中国逐渐步入依法治国进程,国民的素质也在进一步提高了。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回就需要多通过媒答体、政府政策、网络等各种渠道来了解当前的时政,进而才能够提出合理的建议。
2.其次,社会治理也需要政府和国家的作为。针对社会管理与管理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特点以及出现的种种不适应问题,政府管理必须创新思维,找准定位。在思想观念上,应努力实现从重经济建设、轻社会
管理向更加重视社会管理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在管理模式上,应努力实现从政府包揽所有社会事务、实施强制单向管理向政府主导与多元参与并重转变。政府依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集中精力把该管的
事情管好,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情交给社会、交给市场,实现社会公共管理的社区化、社会化。要教育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牢固的群众观,让人们群众切
实感受到权益有保障、心情更舒畅,自觉接受管理、主动配合管理、积极参与管理,从而形成社会管理政府主导、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3.国家、政府、媒体、集体、公民个人几大元素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集中渠道相互沟通,才能够构建稳定的社会格局。

7. 善治模式具有那些特征

模式定义
概括地说,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是政府与市场、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1]
模式要素
综合学术界的观点,善治模式具有合法性、开放性、责任性、回应性、参与性、协商性、有效性、公正性、稳定性等特征,主要包括四大要素:
1、公民安全得到保障,法律得到尊重,特别是这一切都须通过法治来实现。
2、公共机构正确而公正地管理公共开支,亦即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3、政治领导人对其行为向人民负责,亦即实行责任制。
4、信息灵通,便于全体公民了解情况,亦即具有政治透明性。[2]
模式本土阐发
将治理和善治理论运用于中国的实践,需要寻求与国情契合的文化因子。在这方面,公共管理学者陈广胜的阐述比较有代表性。2007年,他在专著《走向善治》中对善治的概念进行了本土化的阐发。

陈广胜:《走向善治》
1、就治理主体而言,善治是“善者治理”。作为治理主体,无论政府、非政府组织或是私人企业都应具有合法性。尤其是发挥元治理功能的政府,更应是温良、公正的治理者,是值得公众信赖的合格治理者。
2、就治理目的而言,善治是“善意治理”。治理的本意是服务,没有服务的治理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从根本上讲,政府治理的出发点,是让公众享有更充分的公共物品,享有更高满足度的公共管理,从而实现社会公众福利的最大化。
3、就治理方式而言,善治是“善于治理”。它不是政府统包统揽的治理,更不是权力压制、单向施恩,而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合作。治理的过程,是多中心良性互动的过程,是政府不断回应公众需求的过程。
4、就治理结果而言,善治是“善态治理”。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多元治理、和谐治理的社会形态,虽然矛盾与冲突仍会频繁出现,却能最大限度地被社会所包容、被制度所接收、被机制所化解。[3]
模式实现形态
从西方学界来看,多元主义和社团主义是对如何实现善治的两种视角。多元主义强调竞争,主张在结构分化的基础上对权力进行多元配置;社团主义强调合作,主张国家和利益团体互相合作、相互支持的关系。
结合中国的实践,需要践行“竞争—合作主义”,即探索多元治理、和谐治理的新格局。所谓多元治理,即引入竞争,促使政府改变自己对于公共权力资源的垄断性角色,让包括社会中介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民间公益组织等在内的非政府组织和私人企业等,都可以在法律的框架内,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所谓和谐治理,即崇尚合作,毕竟多元治理绝非“无政府治理”,不是互不买账、相互掣肘、分崩离析的各行其是,而应当是在政府的主持之下,实现分工合作、良性互动、运行协调的共治。
实现善治模式,必须改革由政府垄断公共事务的格局,建立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合作型管理模式;必须改革政府自上而下的权力运行机制,建立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良性互动的网络型管理模式;必须改革政府忽视社会权利的传统形态,建立充分发挥社会能动性的自主型管理模式。

8. 结合实际,谈谈作为一个公民如何参与地方治理

公民是指复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制,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从其产生来看,公民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是和民主政治紧密相连的。公民的法律属性是指公民作为一个法律概念,以一个国家的成员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应由国家法律加以规定。
作为社会公民中的一员你就有依法享有的公民的权利去参与地方的治理,提出自己的符合法律、社会发展规律和当地实际的合理建议,只要你拥有这份热情你就有参与地方治理的权利,我们国家是一个民主法制的社会主义国家, 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最典型的是中国地方政府形式。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需要广大公民以合理的途径充分地有序地参与。通过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可以减少社会治理成本,提高社会治理效率,从而推进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和社会建设的发展。社会建设需要宪法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提供有效的保障。

9. 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的特点是什么2.影响政治参与的因素有那些3.公民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

1 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最典型的是中国地方政府形式。其特点是:中国地方政专府是中央属人民政府的下级执行机关,下级政府是上级政府的执行机关;各级地方政府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各省、直辖市有一定的自主权,自治区有自治权,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有高度自治权;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接受上级和同级中国共产党委员会的领导,执行党委的决定和制定的政策。

2 影响政治参与的因素主要是以下一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参与机制、政治文化、宗教信仰

3 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需要广大公民以合理的途径充分地有序地参与。通过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可以减少社会治理成本,提高社会治理效率,从而推进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和社会建设的发展。社会建设需要宪法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提供有效的保障。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