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性别治理
❶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关爱女孩行动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实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的工作目标,研究解决新形势下人口和计划生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衡,积极应对老龄人口、流动人口、就业人口增加带来的新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决定,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不断向深入发展的形势下,从2003年启动“关爱女孩行动”。国家和省(区、市)两级先行在少数县(市、区)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加以推广。
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的主要任务:
(一)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宣传形式营造有利于女孩生活、发展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以人为本、关爱女孩、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等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型生育观念;宣传普及保护妇女儿童权利的法律法规内容;宣传普及妇女保健、青春期保健科学知识;宣传女孩自立自尊自强的先进事例和“女子成才”、“巾帼建功”等女性模范人物。
(二)研究制定有利于女孩成长和计划生育女儿户的社会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
❷ 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治理措施
近年来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做了大量工作,但其势头尚未得到根本控制。诚然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并非朝夕之功,必须运用政治、经济、教育、法律等手段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并做好长期打算。然而,鉴于目前存在的严峻形势,必须科学指导,采取果断措施,尽快扭转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的被动局面,维护人口安全。 2007年底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94万人,出生率为12.10‰;死亡人口913万人,死亡率为6.93‰;自然增长率为5.17‰,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22。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
2013年,国家人口计生委将严格兑现目标责任制奖,进一步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据国家人口计生委负责人介绍,国家人口计生委在日前印发的《2013年人口计生工作要点》中明确要求,2013年将严格兑现目标责任制奖,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省份要在2012年的基础上,将高于107(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的部分降低10%。
同时,为配合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国家人口计生委2013年将继续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的修订完善,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专项立法。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总人口为13.54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其中,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比2011年末下降0.08。
❸ 初一 作文
今年来,我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省、市计生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大力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纵深发展。现将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落实全国、省、市人口和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大打冬季"双服务"攻坚战
今年以来,我们加大了长效节育措施落实和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元月9日,全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全国、省、市计生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决定》精神,安排部署2007年工作和冬季计生"双服务"活动,继元旦前夕,河津市主要领导亲自督促计生工作之后,全市各级干部没有节假日,全力以赴大打计生工作攻坚战。元旦刚过,河津市委书记崔克信、市委副书记张建文、市委常委秘书长 第九作文网zuowen.qc99.com原创作文胡凯旋、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敬福马未卸鞍,分头带领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各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巡回督导冬季计生工作,要求各级干部务必带头,宣传贯彻中央《决定》精神,教育干部、引导群众、狠抓落实。市上对各乡(镇、街道办)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排队,在电视、报纸上公开通报。各乡(镇、街道办)形成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良好势态,迅速掀起春季"双服务"活动的高潮。4月19日召开了全市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对工作完成的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同时对党员及国家干部、职工超生人员共计100余人进行了公开处理,顺利启动全年的各项工作。
二、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加大"两非"打击力度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综合治理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河津市计划生育领导组于元月26日召开会议研究2007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治理工作,元月28日和2月3日召集卫生、药监等相关单位及各乡(镇、街道办)负责人召开了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治理动员会和人口性别比分析会,会议决定今年的专项治理工作按照宣传教育、调查摸底、立案侦查、依法依纪处理四个环节进行,各相关单位要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从今年9月份到2008年2月1日,共用5个月时间在我市全面掀起打击"两非"专项活动高潮,重点在案件查处寻求突破、在B超机管理上建章立制,要求各部门结合实际,及早安排,具体部署,确保整治"两非"工作深入扎实、有条不紊的开展。市政府决定,从2007年开始,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在全市形成关爱女孩的浓厚舆论氛围,初步建立起有利于女孩及计划生育女儿户的利益导向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坚决遏制住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逐步实现我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的自然平衡。
三、继续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
2007年一开始,我们立即组织全市计生人员,深入乡村调查摸底,逐个核实2007年度计生奖扶对象申报名单,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程序进行,确保奖扶工作公开透明,不错不漏,群众满意。
四、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建设
今年来,我们不断推进计划生育药具工作的改革进程。年初,局机关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药具改革领导小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市药具站制定了《药具站长责任》、《财务管理制度》、《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各基层单位制定了《计划发放管理制度》和《基层药管员工作职责》,进二步完善了药具管理的规范化。并通过不断的业务培训,使基层药管员的业务能力得到提高。各乡(镇、街道办)多次开展宣传、咨询活动,为育龄群众免费发放多种避孕药具,最大限度的满足育龄群众生殖保健、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需求,不断提高药具发放的覆盖率和及时率。5月下旬局机关还专门抽调人员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评估,使此项工作扎实稳步的向前推进。另外,我们和河津市第二幼儿园、河津市吉点婴幼儿潜能开发中心联合开展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教育项目示范区活动,并于4月19日进行挂牌仪式,正式启动此项工作。
1500字应该有的
❹ 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整治两非
2011年8月16日,国家人口计生委、公安部等部门在京启动集中整治“两非”(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专项行动。从2011年8月到2012年3月,在为期8个月的集中整治期间,6部门将通过联合查处一批案件,依法处理涉案单位及有关责任人,完善B超使用、终止妊娠药物销售等相关管理制度。
“危害不亚于上世纪中叶的人口膨胀”
“男女比例协调本是自然进化的规律,然而在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已成为一个社会顽疾。”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说,“目前,除西藏之外,其他省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均偏高。”
出生人口性别比也叫婴儿性别比,正常情况下,每出生100个女孩,相应出生103—107个男孩。
由于男孩的死亡率高于女孩,到了婚育年龄,男女数量趋于均等。因此,联合国设定的正常值为103—107。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原新说,108.47、111、119、118.06,将1982年以来,全国人口“三普”、“四普”、“五普”、“六普”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连成一条曲线,“V”型反转初露曙光。这意味着近年来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成效,但当下水平仍高出警戒线几个百分点。
“其直接影响是‘婚姻梯度挤压’现象凸显。”翟振武说,同龄适婚女性短缺,男性就会从低年龄女性中择偶,“老夫少妻”增多;挤压到一定程度,就要向别的地区发展,“城里哥找乡下妹”。
“婚姻挤压之痛不仅在于产生多少‘光棍’,更在于其后果主要由贫困人口承担。”翟振武忧虑地指出,由于农村出生性别比失衡比城市严重,今后“剩男”将更加沉积于边远贫困地区。贫穷又无子嗣的男性剧增,可能会增加买卖婚姻、拐卖妇女、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危及婚姻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国家人口计生委宣教司司长张建强调,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失衡与人口老龄化交织,将加剧人口结构的不合理性,未来的社会阶层结构、消费结构、组织结构等都将更为男性所主导,其深远危害,不亚于上世纪中叶的人口膨胀。
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长、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表示,依法打击“两非”行为,是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近30年,给人口安全、社会稳定带来巨大隐患。
“女孩失踪”背后的“两非”黑市,B超成为直接“杀手”
余燕丽是安徽省潜山县余井镇进士村人。
怀孕6个月时,经丈夫托人联系,余燕丽来到县里一家医院做B超鉴定胎儿性别。得知是个女孩后,他们找到一家个体诊所,进行了终止妊娠手术。回家后,两人对周围人谎称“不小心,自然流产”。
在性别比失衡问题突出的农村,“女孩失踪”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庞大的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市场。
据介绍,在江西、湖北、安徽交界地区,从事非法鉴定性别的活动由隐藏变为半公开,由“坐等上门”变为“上门服务”,鉴定时的怀孕时间由16周以上缩短为12周左右,由本地小范围变为有组织的跨区域大范围作业,从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到人工终止妊娠,提供“一条龙”服务。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翟振武说,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直接原因,是少子化和B超普及带来的“两非”行为。
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韩国、日本、中国等具有男孩偏好的亚洲国家或地区在生育率下降过程中,普遍出现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因为那时B超设备开始普及,许多人怀孕4个月后,经B超鉴定胎儿性别,男胎保留,女胎引产。
传统观点认为,农村的男孩偏好是为了解决劳动力、增加收入和养老问题。
但是,一项欠发达地区人口问题的调查报告显示,近些年来,在经济贡献方面,生男不比生女强。而在我国沿海等富裕起来的地区,发达的经济条件和日益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并未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攀升的势头。
“根子在于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杨菊华认为,在许多人眼里,生男生女,是继嗣问题,也是“面子”问题。一些家族、宗族观念严重的地区,生男孩意味着家族香火不断,有了儿子的妇女可以免遭家人“不争气”的指责。
“生育观上的男孩偏好,还是女性弱势地位问题。”杨菊华分析,目前,我国妇女除了教育程度增长的幅度基本赶上男性外,其它指标都明显落后于男性。
“治标”重在打击技术越轨,“治本”在于提升女性社会地位
“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趋势,短期内必须依靠国家的强力干预。”翟振武认为,“治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打击技术越轨。
日前,安徽省长丰县岗集镇计生、卫生等部门根据群众举报,统一行动,在一居民出租屋门口,抓获刚刚为他人做完性别鉴定准备离开的个体游医李某和助手张某,当场查获作案工具和交通工具。
据查,他们携带一部只有手掌大小的便携式B超机,开一辆小型轿车,白天沿街“揽客”,晚上在出租屋检查,百姓闻讯而去。
“‘两非’现象隐蔽性强,当事双方‘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案件排查难、取证难、查处难。”国家人口计生委政法司司长赵延配说,“此次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将加强部门合力,完善胎儿性别鉴定和终止妊娠登记、孕产期全程服务管理制度,依法严肃处理涉案单位和人员。”
据介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母婴保健法》等相关法律虽然严禁“两非”行为,但力度有待加大。比如,对于没有行医资格的人从事“两非”,依据法律可按非法行医罪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医务人员涉足“两非”,却只规定了行政处罚,其中的罚款额度仅有1万—3万元,没明确刑事责任。
翟振武认为,在重拳出击“两非”行为方面,一些国际经验值得借鉴。韩国也曾经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阶段,韩国为此立法规定,对于利用B超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引产的医务人员,一是罚款3000万韩元(相当于20万元人民币);二是吊销医师执照,终身不得行医;三是追究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性别比长期严重失衡是社会背负的“高利贷”,在灾难爆发前排除危情,是百年大计。国家人口计生委性别比治理办公室主任罗迈说,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除了“治标”,更要“治本”,采取利益导向等综合治理措施。
杨菊华指出,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实质上是女性发展权益问题。推进两性的公正、平衡发展,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才是“治本”之策。
❺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必须以什么为重点
1.转变意识,树立男女同等重要的观念
2、加强社会、医院、医生道德教育
❻ 如何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
脑补农村人的先进文化。生育不平衡最直接原因就是农村人才能干出来的(我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