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杨树病治理

杨树病治理

发布时间: 2020-12-10 19:40:15

Ⅰ 我家的杨树病了 很严重怎么办

杨树天牛

根据调查,由于去冬今春的低温冰冻天气,使我区部分杨树出现断裂现象,断裂伤口成为杨树天牛的侵入口,杨树天牛发生率比去年有所提高。现在正是杨树天牛的危害高峰期,应当及时加以防治。危害我区的杨树天牛主要有两种: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

防治方法:防治时间应抓住5月底~6月中上旬成虫羽化后、幼虫孵化前的有利时机,防止幼虫进入主干内蛀食,其它时期亦应及时防治,减小虫害的危害。

人工防治。星天牛成虫飞翔力较弱,可在羽化盛期人工捕杀。自主干基部围绕树干用石灰水刷白可防止成虫产卵。在主干基部,发现有黄色泡沫状流胶的产卵刻槽后,可用木锤砸击卵槽,砸死其中的卵或初孵幼虫。桑天牛成虫有假死性,羽化盛期容易人工捕杀。幼虫危害期,用金属丝从新鲜排粪孔插入,刺杀蛀道内幼虫。亦可采用钩杀法防治,即用自行车钢丝等,对孔洞内的幼虫进行钩杀。

化学防治。可用毒签插入新鲜排粪孔,或用药剂(如敌敌畏原液与柴油1∶20混合液)注射,并用泥封孔,可将幼虫毒死在蛀道内。分别用菊脂类药3000倍、甲胺磷500倍、1605的1000倍,DDV1500倍液,将虫粪清除后,再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蛀道内,然后用棉球或湿泥堵塞孔洞,或者将棉球浸上药液,用镊子或钢丝将药球推入孔洞。用磷化锌12%,草酸36%,阿拉伯胶粉16%,水36%配制毒竹签塞孔,效果较好。

树干打孔注药的具体方法。①打孔方法:用树干打孔机,在树干上斜向下打孔,孔深10cm左右,孔的个数视树干的粗细而定,一般胸径15cm以下,打孔1个;胸径15~25cm,打孔2个;胸径25cm以上,打孔2~3个。②打孔位置:一般在树干中下部,方便操作打孔机的位置,另外要注意,如果这个位置以下有蛀孔,那么打孔位置必须要在蛀孔下,这样效果会更好。③用药量:每孔注药以5ml为宜,注药后一定要用泥将孔口封死。④药液浓度:我区选用的是40%的氧化乐果原液。在实际使用中,我们按照1∶1和1∶5两种不同比例稀释药液,经过对比观察发现,按照1∶1比例稀释的药液,未对树木生长造成影响,防治效果也较好

Ⅱ 杨树生病了,怎么办是什么病该怎么办在线等

1、杨水泡型溃疡病: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症状有三类:在光皮杨树品种上,多围绕皮孔产生直径lcm左右的水泡状斑;在粗皮杨树品种上,通常并不产生水泡,而是产生小型局部坏死斑;当在干部的伤口、死芽和冻伤处发病时,形成大型的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坏死斑。

2、杨大斑型溃疡病:主要发生在主干的伤口和芽痕处,初期病斑呈水浸状,暗褐色,后形成梭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病部韧皮组织溃烂,其下木质部也可变褐,老病斑可连年扩大,多个病斑可连接成片,造成枯枝、枯梢。
3.杨树黑斑病 该病5月初开始发生,夏秋最盛,直至落叶为止。可危害杨树叶片、叶柄、果穗、嫩梢等,在其上形成角状、近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直径约1毫米,有的达5毫米。病斑多时可连成不规则的大块斑,引起早期落叶。
4.杨树叶枯病 该病从杨树叶片抽生开始,危害杨树叶片、嫩梢和幼茎,受害叶片以5至6月感病最重。受害的叶片上出现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直径1至5毫米,病斑多时可连成大斑。病斑上有黑褐色霉状物。嫩梢和嫩茎上的病斑凹陷,呈棱形,上有绿色霉层。
5.杨树腐烂病 主要危害杨树枝干、枝条的各个部位,病斑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发病初期病斑呈暗褐色,水渍状,后失水干缩下陷,有时病斑开裂成丝状。后期在病斑上密生出许多小黑点。潮湿时,从病斑的小黑点中能长出卷曲的,橘黄色的丝状物。该病的病斑每年向外扩展,当包围枝干一圈时,上部枝、干会全部死亡。在春、夏降水量大的年份,腐烂病发病严重。
因为你说的不太详细,所以我也不太明白,不过杨树常见就是这几种,如果有吻合的话,就可以在网上查找该病的治愈方法,一般都是用市面上的药剂和水进行混合喷洒。

Ⅲ 杨树腐烂病怎么治

杨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除为害杨属各树种外,也为害柳、槭、樱、接骨木、花楸、桑、木槿等木本植物。常引起林木特别是防护林和行道树的大量枯死。
【症状】
杨树腐烂病主要发生在树干及枝条上,表现为干腐及枝枯两种类型。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及树干分叉处。发病初期病部呈暗褐色水渍状斑,略为肿胀,病部皮层组织腐烂变软,手压有水渗出。以后病斑失水,树皮便干缩下陷、有时呈龟裂状,病斑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后期在病斑上长出许多针头状黑色小突起,此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在潮湿或雨后,自此针头状小突起中挤出橘红色胶质卷丝状物为病菌的分生孢子角。病部皮层变暗褐色,糟烂,纤维细胞互相分离如麻状,易与木质部剥离。当病斑迅速扩展并绕干一周时,由于输导组织被破坏,因而导致病部以上枝条死亡。病斑在粗皮树种上表现不明显。枯梢型主要发生在1~4年生幼树或大枝上。发病初期呈暗灰色,病部迅速扩展,环绕一周后枝条便死亡。
【发病规律】
病菌以子囊壳、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植物病部越冬。于3月下旬在树干病部糟烂部分或枯枝上普遍发生子囊壳。用子囊孢子接种7天左右即发病,15天左右于病部形成分生孢子器。在自然界,孢子借气流传播,雨水和昆虫也有一定传播作用。病菌通过各种伤口侵入寄主体内。
该病于每年3、4月开始发生,各地区气温不同,发病迟早和侵染次数也不同。河北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5、6月份为发病盛期,7月后病势渐趋缓和,至9月基本停止发展。
引起杨树腐烂病的这两种真菌都是弱寄生的,只能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树木。病菌先在各种伤口或衰弱的部位生活,并逐渐对活组织进行侵染。
腐烂病的发生与树种、树龄、林带结构、方位及密度等有关。一般地说,小叶杨较抗病,加杨、美国白杨也较抗病;而小青杨、北京杨、毛白杨较感病。当年定植的幼树及6~8年生幼树发病重。防护林、片林的边行,尤其是迎风的边行,由于受风沙侵袭,温差变化大,故病害也较严重。立地条件不良,管理不善,其他病虫害严重,生长衰弱的林分病害严重。
【防治方法】
(1)插条应贮于2.7℃以下的阴冷处,以免在贮藏期间大量受侵染,或因贮藏不善而降低插条生活力,为病菌侵染创造有利条件。
(2)注意适地适树,移栽时避免伤根太多或碰伤树干。栽后及时灌水,保证成活。
(3)科学整枝,修剪应逐年进行,做到勤修、轻修、适时修、合理修。剪口要平滑,修下的枝条及时运走和处理。修剪时对病枝、枯枝特别注意清除。
(4)作树桩或篱笆用的杨树枝干上有大量病菌,而且在春季大量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成为侵染源之一。因此,作桩木用的树干应及时剥皮,件篱笆用的杨树枝干应在早春用高浓度的石硫合剂等喷洒,以便铲除菌源。
(5)营造半透风式防护林带,在迎风面的边行外栽小灌木保护。
(6)对严重感病的杨树应及时清除,严重感染的林分彻底清除。对感病较轻的植株或林分,除加强管理,提高树木本身的生活力外,可以及时砍去病株或刮除病部,然后进行喷药或涂药处理。目前防治腐烂病的常用药剂有10%碱水(碳酸钠)、10%蒽油、蒽油肥皂液(1千克蒽油+0.6千克肥皂+6千克水)结合赤霉素(100毫克/千克)、1%退菌特、5%托布津,50毫克/千克内疗素等,以及砷平液等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效果较好,也可试用。

Ⅳ 杨树病如何治疗

杨树黑斑病的识别与防治http://www.hebeiseed.com/news.asp?id=653
杨树黑斑病又称杨树褐斑病,该病病菌能侵染多种杨树,苗木、幼树、大树都可感病,严重发病时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造成经济损失。
症状:一般发生在叶片嫩梢及果穗上,自上而下蔓延,以危害叶片为主,发病初期首先在叶背面出现针状凹陷发亮的小点,后病斑扩大到1毫米左右,黑色、略隆起,叶正面也随之出现褐色斑点,5~6天后病斑(叶正、反面)中央出现乳白色突起的小点,即病原菌的分孢子堆,以后病斑扩大连成大斑,多成圆形,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黑色,病叶可提早脱落2个月;苗木幼嫩时,若全部叶片枯死,易导致植株死亡,若小苗于出土时发病,小叶及苗颈将全部变黑,病苗扭曲不直。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落叶或枝梢的病斑中越冬,该病5月初开始发生,夏秋最盛,直至落叶为止,可危害杨树叶片、叶柄、果穗、嫩梢等,在其上形成角状、近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直径约1毫米,有的达5毫米。病斑多时可连成不规则的大块斑,引起早期落叶。次年五六月间病菌新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落在幼苗叶片上,由气孔侵入叶片,3~4天出现病状,5~6天形成分生孢子盘,进行再浸染。
综合防治方法:①加强苗圃管理。应选用抗病品种育苗,注意及时间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搞好排水等田间管理,减少发病条件,苗圃地应避免连作或避免将苗圃设在感病植株附近,可有计划地换茬育苗,种子带菌需化学处理,防止实生苗发病,可用8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用甲基托布津和多果定喷粉处理干燥种子。②合理密植、及时间伐,保持林内通风透光。及时清扫林内落叶,以减少病源。③发病期间,苗圃和成林用200倍波尔多液或85%代森锰锌250倍液喷洒,雨季喷药时,药水中应加入0.3%明胶(或豆粉汁、豆浆),防止被水冲洗掉,并应随时清扫处理病叶、落叶,消灭病原菌,也可在6月上旬喷40%多菌灵800倍液,或25%百菌清600至800倍液,或0.3%尿素及磷酸二氢钾混合液防治。

Ⅳ 杨树的病虫防治

锈病
杨树锈病是侵害杨树幼树和苗木的主要病害之一,杨叶锈病又名黄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柄、嫩梢和冬芽。初期被害叶片上出现橙黄色粉状斑点,黄粉(夏孢子)日益增多,成为再侵染的病原中心。夏孢子借风传播,再侵染新叶。5、6月间最为严重,叶片病斑相连成片,常造成焦叶、落叶。冬芽受害后不能展叶或绉缩加厚,向叶背卷缩。叶柄、嫩梢被害形成条状病斑。雨季发病较轻,8~9月又进入第二次发病盛期。苗圃地易感此病。
防治方法:
①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0倍喷雾;②65%代森锌500倍液;③敌诱钠200倍液喷洒,每隔15天喷1次;④发病时喷洒1∶1∶125~170波尔多液1次,以后用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
苗木黄化病
杨苗黄化病多发生在偏碱地块,一般是缺氮或缺铁症,可用0.3%硫酸亚铁(黑矾)加0.5%尿素液喷雾,也可用绿亨铁王或铁达灵2000-3000倍叶面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2-3次即可。用上述药液喷雾时不能超过规定浓度,否则造成灼叶。同时要重视补充微肥,特别是少施有机肥的情况下,极易发生微量元素的单一消耗,常常出现一些缺素症,如缺铁的黄化病、缺锌的小叶病。
黑斑病
症状特点:病斑先出现在叶背面,后正面叶产生。初生针刺状凹陷小点,两天后变黑达1mm。5~6天后,病斑中央产生灰白色突起小点,后多数病斑汇合为多角斑或大圆斑,病重时全叶变黑枯死。一般5~7月靠雨水传播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高温多雨、重茬地、苗木生长不良、低洼地和苗木过密湿度大的情况下,病害发生重。
防治方法:每10~15天喷洒1∶1∶125~170波尔多液1次进行预防;喷65%可湿性代森锌、福美铁250倍液;喷25%多菌灵200倍液,雨季喷药加0.3%的胶(或豆粉、豆汁等)增加粘着性,防冲刷;喷托布津500~1000倍液防治。
天牛
根据调查,由于去冬今春的低温冰冻天气,使我区部分杨树出现断裂现象,断裂伤口成为杨树天牛的侵入口,杨树天牛发生率比有所提高。正是杨树天牛的危害高峰期,应当及时加以防治。危害我区的杨树天牛主要有两种: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
红蜘蛛
病症特点:当年生幼树上,刚开始在叶、芽、嫩茎上发现灰黄色斑点,之后逐渐扩大,变为褐色或红褐色斑块,或叶面卷曲,严重时造成叶片脱落,嫩茎畸形。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春季发芽之前,红蜘蛛局以雌成螨在枝干翘皮缝隙中越冬此时可以刮掉翘皮并集中烧可消灭大量的雌成螨。并且效果极好。
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喷雾。
生物的方法防治
有束管食螨瓢虫、深点食螨瓢虫、肉食蓟马、小花蝽、草蛉、粉蛉和捕食螨。它们能够在后期抑制红蜘蛛的繁殖量。
腐烂病
主要危害杨树枝干、枝条的各个部位,病斑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发病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发病初期病斑呈暗褐色,水渍状,后失水干缩下陷,有时病斑开裂成丝状。后期在病斑上密生出许多小黑点。潮湿时,从病斑的小黑点中能长出卷曲的,橘黄色的丝状物。该病的病斑每年向外扩展,当包围枝干一圈时,上部枝、干会全部死亡。在春、夏降水量大的年份,腐烂病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用刀刮除病斑,应刮至健部,再在病斑上涂10倍的食用碱水,或20%农抗120水剂10倍液,连涂2至3次即可。
2、春天或秋天,在树干下部涂上白涂剂,生石灰、食盐、水的配制比例为1∶0.3∶10。
七、杨树叶枯病
该病从杨树叶片抽生开始,危害杨树叶片、嫩梢和幼茎,受害叶片以5至6月感病最重。受害的叶片上出现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直径1至5毫米,病斑多时可连成大斑。病斑上有黑褐色霉状物。嫩梢和嫩茎上的病斑凹陷,呈菱形,上有绿色霉层。
防治方法:
1、从发病开始,进行药剂防治,在整个生长季节喷2至3次药,可用40%乙磷铝3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
2、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并带出林外集中烧毁或埋沤制肥,以减少菌源。 防治方法:防治时间应抓住5月底~6月中上旬成虫羽化后、幼虫孵化前的有利时机,防止幼虫进入主干内蛀食,其它时期亦应及时防治,减小虫害的危害。
人工防治
星天牛成虫飞翔力较弱,可在羽化盛期人工捕杀。自主干基部围绕树干用石灰水刷白可防止成虫产卵。在主干基部,发现有黄色泡沫状流胶的产卵刻槽后,可用木锤砸击卵槽,砸死其中的卵或初孵幼虫。桑天牛成虫有假死性,羽化盛期容易人工捕杀。幼虫危害期,用金属丝从新鲜排粪孔插入,刺杀蛀道内幼虫。亦可采用钩杀法防治,即用自行车钢丝等,对孔洞内的幼虫进行钩杀。
化学防治
可用毒签插入新鲜排粪孔,或用药剂(如敌敌畏原液与柴油1∶20混合液)注射,并用泥封孔,可将幼虫毒死在蛀道内。分别用菊脂类药3000倍、甲胺磷500倍、1605的1000倍,DDV1500倍液,将虫粪清除后,再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蛀道内,然后用棉球或湿泥堵塞孔洞,或者将棉球浸上药液,用镊子或钢丝将药球推入孔洞。用磷化锌12%,草酸36%,阿拉伯胶粉16%,水36%配制毒竹签塞孔,效果较好。
树干打孔注药的具体方法:
①打孔方法:用树干打孔机,在树干上斜向下打孔,孔深10cm左右,孔的个数视树干的粗细而定,一般胸径15cm以下,打孔1个;胸径15~25cm,打孔2个;胸径25cm以上,打孔2~3个。②打孔位置:一般在树干中下部,方便操作打孔机的位置,另外要注意,如果这个位置以下有蛀孔,那么打孔位置必须要在蛀孔下,这样效果会更好。③用药量:每孔注药以5ml为宜,注药后一定要用泥将孔口封死。④药液浓度:我区选用的是40%的氧化乐果原液。在实际使用中,我们按照1∶1和1∶5两种不同比例稀释药液,经过对比观察发现,按照1∶1比例稀释的药液,未对树木生长造成影响,防治效果也较好。

Ⅵ 杨树病虫害防治

3.桑天牛。蛀干害虫

识别要点:幼虫于枝干内向下蛀食,隔一定距离专向外蛀1通气排粪屑孔属,排出大量粪屑,有红褐色液体流出。

防治要点:于成虫发生期组织人工及时捕捉。于幼虫活动期,寻找有新鲜排泄物的虫孔,由上而下插入磷化铝或磷化锌的毒签或毒丸,用黄泥封口。保护和利用招引啄木鸟。

Ⅶ 杨树腐烂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是什么

【症状特点】
杨树腐烂病主要发生在树干及枝条上,表现为干腐及枝枯两种类型。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及树干分岔处。发病初期病部呈暗褐色水渍状斑,略为肿胀,病部皮层组织腐烂变软,用手压之有水渗出。以后病斑失水,树皮便干缩下陷,有时呈龟裂状,病斑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后期在病斑上长出许多针头状黑色小突起,在潮湿或雨后,自此针头状小突起中挤出橘红色胶质卷丝状物。病部皮层变暗褐色,糟烂,纤维细胞互相分离如麻状,易与木质部剥离;有时腐烂可达木质部。病斑向上下扩展比横向扩展的速度快,当病斑迅速扩展并绕干一周时,由于输导组织被破坏,因而导致病部以上枝条死亡。如环境条件对树木生长有利,病斑的周围组织则迅速长出愈合组织,阻止病斑的进一步扩展。病斑在粗皮树种上表现不明显。枯梢型主要发生在1~4年生幼树或大树枝条上,发病初期呈暗灰色,病部迅速扩展,环绕一周后枝条便死亡。在东北、北京等地区,后期在病斑糟烂处形成黑色小点,为病菌的子囊壳。
【发病规律】
病菌以子囊壳、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植物病部越冬。北京地区于3月下旬在树干病部糟烂部分或枯枝上普遍发生子囊壳。用子囊孢子接种一周左右即发病,半个月左右于病部形成分生孢子器。在自然界,孢子借气流传播,雨水和昆虫也有一定传播作用。病菌通过各种伤口侵入寄主体内。
该病于每年3、4月开始发生,各地区气温不同,发病迟早和侵染次数也不同。北京地区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东北地区4月开始),5、6月为发病盛期,7月后病势渐趋缓和,至9月基本停止发展。据观察,平均气温在10~15℃时有利于病害发展,温度升高到20℃以上则不利于病害发展。据报道,温度在6~10℃时有利于病菌侵染,10~15℃时有利于病菌在寄主组织内扩展,在适宜条件下人工接种,病害潜育期一般为6~10天。
引起杨树腐烂病的真菌是弱寄生的。它们只能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落的树木。病菌先在各种伤口或衰落的部位生活,并逐渐对活组织进行侵染。室内接种表明无伤表皮和刀伤口接种不易成功,而烧伤或用乙醚麻醉后容易接种成功。西北、内蒙古地区由于风沙和干旱,不但使林木水分失调,生长衰落,而且容易造成伤口,病害严重。北京地区春季造林时如果根系受伤严重,运输苗木不当,栽植不及时,或造林后管理不及时,该病也会严重发生,甚至导致造林失败。
室内外研究表明,腐烂病菌在苗木中带菌率很高,因此在条件合适时病害大量发生。杨树树皮含水量与病害有密切关系,树皮含水量低有利于菌丝生长。
腐烂病的发生与树种、树龄、林带结构、方位及密度等有关。一般地说,小叶杨较抗病,加杨、美国白杨也较抗病;而小青杨、北京杨、毛白杨较感病。当年定植的幼树及6~8年生幼树发病重。防护林、片林的边行,尤其是迎风的边行,由于受风沙侵袭、温差变化大,故病害也较严重。立地条件不良,管理不善,其他病虫害严重,生长衰落的林分病害严重。
【防治措施】
(1)插条应贮于2.7℃以下的阴冷处,以免在贮藏期间大量受侵染,或因贮藏不善而降低插条生活力,为病菌侵染创造有利条件。
(2)注意适地适树,移栽时避免伤根太多或碰伤树干。栽后及时灌水,保证及时成活。
(3)科学整枝,修剪应逐年进行,做到勤修、轻修、适时修、合理修。剪口要平滑,修下的枝条及时运走或处理。修剪时对病枝、枯枝特别注意清除。
(4)作树桩或篱笆用的杨树枝干上有大量病菌,而且在春季大量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成为侵染源之一。因此,作桩木用的树干应及时剥皮,作篱笆用的杨树树干应在早春用高浓度的石硫合剂等喷洒,以便铲除菌源。
(5)营造半透风式防护林带,在迎风面的边行外栽小灌木保护。
(6)对严重感病的杨树应及时清除,严重感病的林分彻底清除。对感病轻的植株或林分,除加强管理,提高树木本身的生活力外,可以及时砍去病株或刮除病部,然后进行喷药或涂抹处理。目前防治腐烂病的常用药剂有10%碱水(碳酸钠)、10%蒽油、蒽油肥皂液(1千克蒽油+0.6千克肥皂+6千克水)结合赤霉素(100毫克/千克)、1%退菌特,5%托布津,50毫克/千克内疗素等。

Ⅷ 杨树都有那些疾病怎么防治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速生杨主要虫害
一、白杨透翅蛾
幼虫蛀入树干和顶芽,被害处枯萎下垂,抑制顶芽生长,而徒生侧枝,形成突梢。侵入初期,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围绕枝、干蛀食,致使被害处组织增生,形成瘤状虫瘿,后蛀入髓部危害,易遭风折。并可随苗木调运传播。
防治方法
1、引进或输出的杨树苗和枝条,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检查,把好掘苗、割条、过数3关和苗木调入后剪条、插条、栽苗3关。及时剪除虫瘿,集中销毁,防止此虫害传播。
2、虫产卵与树种关系很大,对营造银白杨、毛白杨的地区,要特别注意防治。大官杨、沙蓝杨、小青杨等树种对此虫有抗性,在适地适树的情况下,可考虑改栽这些树种。营造混交林。
3、幼虫初蛀入时,发现有虫屑或小瘤,要及时用小刀削掉,要经常检查,发现树干上有虫瘿时,可用钢丝自虫瘿的排粪孔处向上钩刺幼虫。
4、幼虫侵入枝干后,在被害处1—2厘米范围内,用刷子蘸50%磷胺乳油20—60倍药液,涂一环状带,以毒杀幼虫。
5、用防虫锥在虫瘿上3—5厘米处钻孔,然后用磷化铝颗粒剂堵孔,或40%氧化乐果或敌敌畏50倍液注入蛀孔内杀虫,效果良好。还可用敌敌畏棉球堵塞虫孔,毒杀侵入的幼虫。
6、用10%呋喃丹颗粒剂,施入1—2年生苗木行间,深30—40厘米,通过根部吸收,可以毒杀蛀入枝干内的幼虫。
7、用50%杀螟松乳油20倍液涂抹排粪孔道,幼虫排粪时粘着药液既中毒死亡。
二、光肩星天牛
以幼虫蛀食木质部形成隧道,被害树木常遭风折或枯死。
防治方法
1、 成虫羽化期用0.04%1059稀释液喷射树干。
2、 用25%西维因8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2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200—400倍液喷射树干,喷药量以树干上有药液流动为止,以防治树干内的幼虫。
3、 四旁小面积林地,可采用人工击卵,捕捉成虫和药剂塞孔等方法。
三、 黄斑星天牛
主要以幼虫蛀食树干形成虫道,轻者致使树木生长缓慢,重者枯梢断头或整株枯死,木材失去利用价值。
防治方法
1、幼虫期化学防治
注孔法:将药液注射入虫孔防治树干内大幼虫。多种农药的高浓度药液均有效果。
内吸法 用50%久效磷乳油、50%甲胺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40%乐果乳油、60%的3911乳油50倍注入树体,杀灭树干上部幼虫。
喷孔法:用于防治皮下幼虫,采用机动或背负式喷雾器喷干或涂干。药剂用2.5%功夫乳油,25%菊乐合脂乳油、5%来福灵乳油,2.5%氰菊酯乳油的2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40%乐果乳油、40%久效磷羊毛脂1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50%辛硫磷乳油的50倍液。
毒签法:用磷化锌熏蒸毒签,或甲敌粉、灭害灵粉、2.5%溴氰菊酯粉触杀毒签防治大幼虫。
堵孔法:利用磷化铝片剂(1/8—1/16片)堵入虫孔,再以泥封口即可。
2、成虫期化学防治
毒圈法:以溴氰菊酯毒棒或西维因毒棒在产卵部位涂2厘米宽的毒圈。
涂干法:以5%西维因粉剂加水喷或涂于直径6—15厘米的树干上。
药环法:以5.7%百树得乳油+柴油、2.5%功夫乳油+柴油50%敌敌畏乳油+柴油(药油比1:10)于树干上喷环。
速生杨主要病害
杨树溃疡病是我国杨树主要的枝干病害之一,发展速度快,分布面积广,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杨树都发生溃疡病,而且易与腐烂病并发。在病情相当严重时,可使树木死亡。此病通常在造林当年特别严重,应及时控制,两病并发时可造成造林失败。
在感病程度上,各种杨树对溃疡病的抵抗能力并不相同。此病主要危害青杨派及青杨派与黑杨派杂交的杨树品种,如北京杨、群众杨、大冠杨等易感病,而黑杨派及白杨派的杨树一般很少感病,但也有少数种易感病。杨树水泡型溃疡病的症状是在树干部皮孔边缘形成灰色水泡,破裂后流出褐色液体。小泡圆形,连成大泡后呈不规则形状。小泡破后常在下面生新皮恢复健康,大泡破裂后常留下伤口,皮层变褐腐烂,木质部表面也为褐色,易被烂皮病菌侵入为害。感病严重的树木逐渐枯死。陕西每年4月底五月初开始发病,7月第1次高峰,9月第二次高峰,病菌潜育期为1个月左右。
防治方法
1、培养无病壮苗,要求在无溃疡病地区苗圃育苗,至少在苗圃附近应无杨树溃疡病株。在起苗后的转移过程中,尽量减少苗木的水分损失。
2、在定植时若去掉全部侧枝和1/3的主梢,可起到明显的防病效果。
3、在溃疡病的防治中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这不仅是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因为病菌一旦侵入树体内,施用目前的杀菌剂一般效果不佳。为保护苗木免受病菌的侵染,可在秋天对苗圃中的杨树苗喷洒100—200被的代森铵。当树干上出现病斑后,喷洒100倍代森铵、多菌灵等对抑制病斑具有一定的作用。

Ⅸ 怎样防治杨树腐烂病

(1)插条应贮于2.7℃以下的阴冷处,以免在贮藏期间大量受侵染,或因贮藏不善而降低插回条生活力答,为病菌侵染创造有利条件。

(2)注意适地适树,移栽时避免伤根太多或碰伤树干。栽后及时灌水,保证及时成活。

(3)科学整枝,修剪应逐年进行,做到勤修、轻修、适时修、合理修。剪口要平滑,修下的枝条及时运走或处理。修剪时对病枝、枯枝特别注意清除。

(4)作树桩或篱笆用的杨树枝干上有大量病菌,而且在春季大量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成为侵染源之一。因此,作桩木用的树干应及时剥皮,作篱笆用的杨树树干应在早春用高浓度的石硫合剂等喷洒,以便铲除菌源。

(5)营造半透风式防护林带,在迎风面的边行外栽小灌木保护。

(6)对严重感病的杨树应及时清除,严重感病的林分彻底清除。对感病轻的植株或林分,除加强管理,提高树木本身的生活力外,可以及时砍去病株或刮除病部,然后进行喷药或涂抹处理。目前防治腐烂病的常用药剂有10%碱水(碳酸钠)、10%蒽油、蒽油肥皂液(1千克蒽油+0.6千克肥皂+6千克水)结合赤霉素(100毫克/千克)、1%退菌特,5%托布津,50毫克/千克内疗素等。

Ⅹ 杨树溃疡病怎样治

杨树溃疡病是我国杨树上的重要枝干病害。该病在我国不但发生普遍,而且严重。很多地区杨树因该病导致杨树死亡。
【症状】
4月上旬感病植株的干部产生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大小约1毫米,呈水渍状或水泡状。通常在粗皮和光皮树种上以水渍状病斑为主,水泡型病斑仅发生在光皮树种上。病部质地松软,手压水渍状病斑有褐水流出,压破水泡型病斑则有大量带腥臭的黏液流出。病部后期下陷,呈灰褐色,并很快扩展成长椭圆形或长条形,但边缘不明显。此时皮层腐烂,呈黑褐色。至5月下旬在病部产生许多黑色小点,并突破表皮外露。此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当病部不断扩大,环绕树干一周时上部枝条便枯死。病部后期开裂,至11月份在病部产生较大的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子座和子囊壳。秋季形成的病斑在翌年的5月中旬子实体才成熟。
【发病规律】
通常在4月上旬开始发病,5月下旬为发病高峰,7~8月病势减轻,9月后又有发展,以后渐停止。5月中旬以后老病斑上的子实体大量成熟,形成分生孢子向外扩散。因此,杨树春季造林后发生溃疡病,不是造林当年在苗圃或定植后被病菌侵染的结果,而是先年在苗圃期间已受侵染,苗木本身带菌的结果。春季造林,正是树木开始生长、树液流动时期,此时树木本身需要大量水分和养分,而杨树苗从起苗、运输、假植到定植过程中失掉大量水分,如果定植后又不及时灌水和管理,必然导致生理机能失调,树势衰弱,抗病能力降低,诱发潜伏的病菌活动。病菌主要从伤口和皮孔侵入。室内研究表明,在刺伤后在伤口处用低温急剧冷冻处理后入工接种容易发病。因此,起苗、运输、栽植过程中的损伤以及春寒、风沙等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
(1)适地适树。
随起苗随栽植,避免假植时间过长,减少路途运输时间。最好就地育苗就地造林。
(2)在起苗、运输、假植、定植时尽可能减少伤根和碰伤树干。
(3)栽后及时灌水,保证成活。
(4)重视苗源,加强检查。对重病区的苗木必需严格处理,严格监视,加强管理,提高抗病力。对重病苗应坚决截干处理,并清除病枝干。
(5)药剂防治。以秋防为主,春、秋防治结合。40%福美砷50倍液、50%退菌特1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50%多菌灵液、50%代森锌200倍液以及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10倍碱液等均有效果。
(6)注意选用抗病树种。青杨派、青杨×黑杨的杂交种较为感病;白杨派和黑杨派树种较为抗病。路易沙、I-214、健杨、毛白杨、波兰15等杨树是抗病和比较抗病的。而小叶杨、辽杨×69、小美旱、北京杨6号、北京杨603等杨树较易感病。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