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大整治
Ⅰ 秦岭北麓保护区的区域面积要官方数据
西安专项整治秦岭北麓生态环境
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三乱”问题,已经引起西安市的高度关注。为了认真查处和制止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使严重破坏和污染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该市从现在开始至年底,对秦岭北麓生态环境开展专项整治。
这次整治的范围为该市所辖秦岭北麓的周至、户县、长安、蓝田、临潼、灞桥6个区县的44个乡镇,总面积为5197平方公里。整治的重点包括治理整个采矿企业乱采滥挖,旅游景点和各类接待服务设施乱修乱建,废水、废气、废渣乱排乱放,25度以上陡坡开垦种地,修建公路中造成的生态破坏以及违法越权审批等6个方面的问题。
秦岭北麓是西安市水源涵养林区和绿色安全屏障,是西安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到该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该市去年对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现状实地调查的结果表明,170家采矿企业中,只有41家办理了环境保护审批手续,现有77处旅游景点和旅游接待场所中,64家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未建污染治理设施。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秦岭北麓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加重,水土流失加剧,水源涵养功能下降,形势十分严峻。为此,该市成立了由副市长杨广信任组长的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类违法企业和违法行为进行从严处罚,对违法单位拒不执行处理处罚规定和整改要求,以及屡查屡犯,明关暗开,弄虚作假的坚决予以打击,对其法人代表严肃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对纵容袒护违法企业,干预执法监管的相关领导和责任人员,从严追究处理。
来源:陕西日报 2003、7、10
Ⅱ 秦岭地区 陕西在秦岭生态治理中具体采取了有哪些措施
1.法——为“山”立法 探索长效保护机制
2013年,全国大城市中首次为一座大版山而专门设立的地方权法规——《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在此之前,2007年,《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颁布。
2.山——整治掠夺式开采 不再新立矿业权
2015年4月,西安市政府制定公布《西安市秦岭北麓矿山专项整治方案》,揭开了秦岭北麓矿山整治序幕。方案整治范围从采石矿山扩大到包括金属类矿山在内的所有矿山,要求到2020年将全市现有61个矿权压缩到17个以下,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开采,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3.水——做大“水”文章 秦岭之水润泽京津
陕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地,处于丹江口水库上游的汉中、安康、商洛三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说是“调秦岭水,解京津渴”。
4.城——“山”、“城”相融 改变生活
守住绿水青山做大“根”产业,换回金山银山。目前,佛坪县实行山、水、林、草、田、园、路综合治理,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3平方公里,治理区域呈现出“十里长沟茱萸香,小桥流水美山庄”的新农村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