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尘治理方面
㈠ 什么是扬尘治理
粉尘对环境与人的危害:
粉尘按颗粒大小可分为两类:直径大的称为降尘,份量重容易沉降,直径小的称为飘尘,它以气溶胶形式长期飘浮在空气中,人们肉眼看不到。粉尘中含有多种重金属,飘尘能够吸附各种有毒物质,其中有的是致癌物质。吸附着有毒物质的飘尘到处飘荡,严重污染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
粉尘控制的化学处理及方案:
近些年来,许多国家在化学抑尘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等发表了大量的专题报道,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形成良好的市场供求关系,并取得优良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淄博福世蓝公司代理的美国潘斯博公司产品,是专注于生产防止扬尘稳定土壤的土壤控制产品,使用起来比普通的土壤稳定产品要节省80%的用水。无毒无害无闪点,无致癌物质,不刺激眼睛,不对金属造成腐蚀。不向其他的产品使用炼油厂的废物做成的产品带有挥发性气体。安全方面受到多个要求苛刻的政府部门的肯定。使用前的混合时可以完全溶于水,喷涂后就稳定下来,不会被雨水冲走。不会对植物造成影响,对水生动物的毒性低,对地下水是安全的。
㈡ 施工现场扬尘污染6个100%治理有哪些具体要求
施工现场扬尘污染6个100%治理出自《关于严格执行全市城区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六个百分之百标准的通知》,具体要求是指
1、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
2、出入车辆100%冲洗
3、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
4、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
5、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
6、物料堆放100%覆盖。
研究表明,城市可吸入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为建筑扬尘,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成为大气污染防治最核心的工作。
(2)扬尘治理方面扩展阅读:
政府该怎么保证施工现场扬尘污染6个100%治理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联合区环保、城管、质监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文明施工管理、施工扬尘防治工作,联合区质监部门成立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行动方案和执法检查方案,按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扬尘”的工作原则,进一步推进“定人、定责、履责”的网格化监管格局。
二是开展施工扬尘防治专项检查。梳理全区建筑工地落实“六个100%”的工作台账,组成九个监督组,开展专项检查工作,采取现场检查和约谈项目负责人相结合的方式,督促未落实“六个100%”要求的工地立即整改。截至5月下旬,对全区243个工地全覆盖进行扬尘专项检查,检查完成率100%。
三是狠抓源头治理。对新开工基坑开挖阶段、工程收尾施工阶段易出现施工扬尘治理不达标的,采取综合检查、专项检查和暗访暗查等方式,增加监督检查的频次。对新报监项目,要求达到运输车辆“一不准进,三不准出”和6个100%文明施工条件后,方可开工建设,从源头堵塞文明施工管理漏洞。
㈢ 工地如何治理扬尘
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措施: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各地的建筑工地都在快速增多,由工地施工的各个环节造成的扬尘已成为导致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蓝天保卫战的深入开展,加强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成了城市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针对目前监管部门在工地扬尘防治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分享五个方案建议,希望能改善工地扬尘污染问题。
㈣ 建筑工程扬尘治理措施有哪些
一、工作程序:
1、根据施工现场特点及各专业公司的施工场所,划分施工责任区。
2、对于施工现场道路等公共区域,项目部配备洒水降尘设备,同时进行清扫。
3、为在粉尘工作环境中的施工人员配备口罩等防尘措施,并随时注意检查、救护。
4、拆迁现场原有房屋设施在施工期间四周必须采用封闭围档,主要路段围墙高于2.5
米;一般路段高于1.8米;新建、大修道路工程的封闭围档高度不低于2米。在拆除拆迁应随时洒水,减少扬尘污染,渣土在施工完成之日三日之内清运完毕。
5、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施工现场出入口处设置洗车辆的设施,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洗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施工现场木工加工车间必采用全封闭房屋结构,室内应有吸尘、降尘装置。
6、主要施工道路必须硬化,施工场地采用覆盖、固化、绿化、洒水等有效措施。施工现场道路扬尘用洒水和清扫措施予以防治,要求各子项目的每个施工场地均配备洒水车一辆。
7、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施工现场的石灰、砂土等要集中堆放场,采用覆盖等措施。
8、灰土和无机料拌合,应采用预拌进场,碾压过程要洒水降尘,施工现场设置搅拌机的机棚必须封闭,并配备有效的降尘防尘装置。对于临时的、零星的水泥搅拌场地,在场址选择时,尽量远离居民住宅。
9、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10、弃土应尽早清运至渣土场填筑处置。
11、临时性用地使用完毕后应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12、定期清扫:每天中午和晚上收工前对作业现场进行清扫;
13、冲洗轮胎:在运输车辆离开现场前视情况进行冲洗,特别是雨后施工必须冲洗后方可上路行驶
14、车辆选择:运输碎料的汽车采用密闭的车辆,使用车况好的运输车辆;
15、避免在大风的情况下进行土方回填、装卸物料和拆迁房屋。
16、储料场、灰土拌合站应设于空旷的地带,相距200m范围内不得有集中居住区、学校等;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施工现场的石灰、砂土等要集中堆放,采用覆盖等措施;
17、对敏感作业点进行TSP监测,发现超标应限期整改;
18、设备和车辆清洗废水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
19、土方的暂时堆放除按要求防止扬尘产生外,还应设置围档,防止进入水体,特别是在雨季,应采取措施防止随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或市政雨水管道。弃土要在指定地点进行填筑,回填场地如暂时不予利用,应进行表面植被培养,防止水土流失
㈤ 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措施有哪些
施工现场扬尘复治理措制施:
1、执法人员深入到施工工地,广泛宣传有关工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执法程序、处罚标准,增强施工方的法律意识,督促其文明施工。
2、将城区各施工单位工程名称、开发单位、施工单位、路面硬化、围挡设置、联系人信息等有关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并按每个工地具体情况分别建立工地管理文明施工档案。
3、积极与开发商进行深入沟通,形成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管双管齐下的管理方式。
4、施工工地的进出口地面进行硬化处理;在工程项目竣工后30天内,平整工地,并清除积土、堆物。
5、在进行产生大量泥浆的施工作业时,配备相应的泥浆池、泥浆沟、做到泥浆不外流,废浆采用密封式罐车外运。
6、施工工地周围设置不低于2米的硬质密闭围挡。
7、在施工工地内,设置车辆清洗设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渣土车在除泥、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施工工地。
8、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在48小时内不能完成清运的,在工地内设置临时堆放场,临时堆放场采取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
9、在建筑物上运送散装物料、建筑垃圾和渣土的,采用密闭方式清运,不高空抛掷、扬撒。
10、工地内安装扬尘实时监测系统、扬尘超标自动报警系统、自动降尘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