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整治
『壹』 如何看待网络文化低俗之风整治活动
我国政府开展整治互联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体现了: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捍卫者。遏制网上低俗之风蔓延,净化网络文化环境,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体现。②我国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为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整治网络低俗之风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③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体现了政府履行政治职能;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体现了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蔡名照说,网上低俗信息不仅有悖于社会公德,而且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蔡名照指出,一些网站钻政策法规空子,采取打擦边球的办法,以多种形式发布格调低下、内容粗俗甚至低级下流信息,严重败坏网上风气。网上低俗之风泛滥,严重危害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殃及千家万户,祸及子孙后代,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各界十分关注,广大群众反映强烈,许多家长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强烈要求党和政府采取坚决措施加以整治。
蔡名照强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以对党、对国家、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网上低俗之风泛滥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充分认识整治网上低俗之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坚决有力措施,把此次专项行动组织好、开展好,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贰』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整治网络低俗之风的原因以及如何引导网民文明上网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一个密不可分的部分,而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的去看,有利就有弊,决不能干那种因噎废食的事情;其次是要我们的政府部门、网络媒体、民间团体等要不断地推出一些能够满
『叁』 网络在"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存疑
u 政策背景
为解决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的各种矛盾和挑战,以信息网络为支撑的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已成为国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工作重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2015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支持群团组织依法参与社会治理”。网格化社会管理是实现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抓手,是加快政府向智慧型服务政府转型的重要手段,是解决现行管理制度弊端,强化政府职责落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和重要途径。
u 网格化社会管理理论
网格化管理就是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管理,它是一种数字化社会管理模式。
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城市管理的革命和创新:
一:将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管理手段数字化,主要体现在管理对象、过程和评价的数字化上,保证管理的敏捷、精确和高效;
三:科学封闭的管理机制,具有一整套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从事件发现、立案、派遣、结案四个步骤形成一个闭环,从而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
u 顶层设计
金鹏信息以系统科学理论、企业框架理论、平行控制理论、城市计算理论等方法论为指导完成网格化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顶层设计,主要应用了自主研发的组件式软件构建、可视化配置技术、大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技术、MIS与GIS融合的一体化应用集成技术、数据管理与内容管理相结合的构建服务技术等自有核心技术以及SOA、JAVA
EE、Web Service等公开技术。
u 规划框架
金鹏网格化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等重点工作需求为导向,以网格化管理理论为基础,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按照“科学划分网格、整合部门资源、明晰工作职责、实现条块融合、实行逐级问责、严格工作考核”的建设思路,遵循“全覆盖、无缝隙”的建设原则,将社会区域划分成不同的责任网格,作为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构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视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等现代科技手段,以“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平安建设信息为基本内容,搭建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实用高效、安全可靠、先进一流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该平台整体设计涵盖了中央、省、市、区(县)、乡(镇)、村(社区)六级社会管理部门的互通互联,通过中央级网格、省级网格、市级网格、区(县)级网格、乡(镇)级接入网格,村(社区)接入网格六级平台建设,促进“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动静结合、多级联动”社会管理工作体系的建立,促进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县级以下网格化平台:重在信息采集、事件流转、跟踪督办
市级网格化平台:重在信息汇总、业务协同、工作联动
升级网格化平台:重在信息整合、分析研判、协调调动
中央网格化平台:重在资源整合、海量数据分析,服务宏观决策
该平台应用功能设计围绕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建设,业务模块为“9+X”模式,涵盖如下内容:实有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重点青少年服务管理、两新组织服务管理、治安管理整治、矛盾纠纷排查、机构队伍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群众安全感调查。其中X为各地根据工作需要加载的其他功能模块,为自选项目。u 主要技术应用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视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技术的应用
动态监测社会管理工作对象的生存、活动、诉求状况,运用指标和模型开展专项分析,通过丰富多样的图表曲线,直观清晰地展现发展动态、运行规律,形成对社会治理基本状况定量描述,实现动态预测预警,为各级领导进行有效的社会治理提供宏观决策服务。利用网格地图技术,实现城市社会管理区域的精细划分
移动终端GPS定位及信息采集应用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环境,网格人员可利用终端方便快捷地实现与监督指挥中心的数据通信和语音通信。结合GPS定位技术和LBS技术,可对网格人员在规定区域内的工作状况进行有效监督,实现对网格人员的科学管理。建立移动终端与监督指挥中心的无线互连,实现语音、数据、短信以及定位等业务协同运作,金鹏信息网格化软件。
『肆』 请从国家角度为整治网络谣言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①国家要加强立法,立法机关要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领域; ②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统一执法,联合行动,形成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 ③网络经营者要遵守各种规定,依法经营。 ④网民要自觉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程序,增强依法行事的意识和能力。
『伍』 初二政治整治净化网络环境的重要性
1、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推动互联网的健康有序发展;
2、有利于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陆』 治理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青少年怎么做
1、坚决抵制不良诱惑,与网络谣言的发布作斗争
2、作为公民,要树立文明上网的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不轻信网络谣言,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
4、作为青少年的受害者,要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柒』 说一说如何如何规范和整治网络文化
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网络谣言也相伴而生,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涉及面广,内容大到国际关系、国家安全,小到个人隐私;没有边界,打破了国家、地域的限制;破坏力强,严重者甚至危害到一些国家安全。网络谣言的广泛性、自由性、破坏性被誉为网络“核武器”,备受各国的关注。
网络谣言的标的一般是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对于这些内容,具有大家关注的性质,而且由于互联网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巨大差异,受众很难及时辨析其真伪,从而增强了互联网信息的模糊性,使网络谣言得以广泛传播。由于网民在互联网上发言的自由性和互联网交流工具的多样性以及互联网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巨大差异性,造成网络谣言难辨别,难追溯,难防控。防控网络谣言,必须综合治理。
1.加强主流文化建设。网络谣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质是腐朽的、低级的、破坏性的文化,而不是健康的、大众的、良性的文化。
2.提高政府公信力。及时发布政府及公共事务、突发事件信息,用正确的信息抵制谣言。当前,各地各部门在加强网站建设上动作很大,但是在维护网站上跟进不平衡。因此,在政府大量公共管理事物、公务活动中,制度性的及时发布政务信息,及时回复网民问题,是防控谣言的重要手段。
3. 完善公民网络行为法律制度。网络的虚拟性及相关法律创立的滞后性,刺激了一些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的侥幸心理。因此,在网络谣言被发展到网络“核武器”的时代,以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前提下,厘清言论自由与造谣中伤的界限、言论自由与侵犯他人隐私的界限、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法律责任的界限,完善法律对网络谣言民事、行政、刑事等配套的规范,非常必要,非常紧迫。
4.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管理创新。网络的虚拟性增加了网络谣言防控的难度,也是防控、治理网络谣言的瓶颈所在。互联网技术领域要加快开发创新力度,建立网络谣言监测形成机制、筛选确认制度、破坏评估制度、整合相关职能机构调查处理制度、处理后反馈制度,形成及时发现网络谣言、及时处置网络谣言、及时辟谣机制,对网络谣言内容本身及时正本清源,对网络谣言的发布者、传播者的处理及时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创新,完善网站行业自律制度,提高网站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提高网站识别、管理、惩戒网络谣言的能力和水平,在网民中开展诚信发言、抵制谣言等互动活动。
5.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在社会转轨时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升公民素养,强化公民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自律意识,尤为重要。净化官风、淳朴民风,从我做起,人人自律,才能从根本上抵制、防控网络谣言的泛滥。
总之“严厉打击,决不手软”是对网络谣言的最终裁决!
『捌』 什么是网格化管理
网格化管理就是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管理,它是一种数字化管理模式。
1、城市网格化管理是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以街道、社区、网格为区域范围,以事件为管理内容,以处置单位为责任人,通过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区联动、资源共享的一种城市管理新模式。
2、每个网格配备网格长、网格管理员、民情信息员、网格警员、网格监督员,把矛盾调处、公共服务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事项,融入网格,落到人头。
(8)网络化整治扩展阅读:
1、网格化核心是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以差异化职责为保障,以信息化平台为手段,促进条块融合,联动负责,形成社区(村)管理、服务和自治有效衔接,互为支撑的治理结构。
2、网格化解决现行管理制度弊端,强化政府职责落实的迫切需要,转变领导方式,深化“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的有效载体,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
3、网格化管理是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
4、每个网格配备网格长、网格管理员、民情信息员、网格警员、网格监督员,把矛盾调处、公共服务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事项,融入网格,落到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