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怎样治理寒痰

怎样治理寒痰

发布时间: 2020-12-08 03:02:13

㈠ 怎么化寒痰

有一个药 叫小青龙汤,你上网搜一下,那个可以去寒痰,但是不能长用,以免动血。

㈡ 口中有寒痰如何快速去掉

痰是一种急、慢性气管--支气管炎
咳、痰、喘、炎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主征。下呼吸道感染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感染主要的是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多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引起,是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常见于寒冷季节。

★中医论引起痰多的原因
第一,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由于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
第二,脾胃薄弱,宿滞逗留,损伤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还有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
第三,外感失治,或体弱屡患外感,肺气被伤,不能输津四布,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必致咳嗽痰多。
中医认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宗气(元气)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肃降,就可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中医辨证治痰多
中医将痰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
寒痰: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小青龙汤加减:桂枝6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有气喘加炙麻黄6~9克。
风痰: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杏苏饮加减:杏仁10克,苏叶6克,荆芥6克,前胡10克,桔梗lO克,白前10克。痰色转黄,加胆星6克,连翘1O克,银花12克。
热痰: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泻白散化 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甘草5克,生石膏30克,黄芩1O克,杏仁10克,胆星6克。
湿痰:湿邪侵人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二陈汤加味:制半夏10克,橘红10克,茯苓lO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15 克,苍白术各10克。
燥痰: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清燥救肺汤出入:北沙参15克,天麦冬各lO克,生石膏30克,炙杷叶10克,杏仁10克,生地15克,浙贝10克,玉竹15克。
化痰的中成药:
1、鲜竹沥水:每日3~4次,每次10~15毫升。
2、复方竹沥水(祛痰灵):每日3次,每次2支。
3、痰咳净:每日3次,每次1匙。

★中医食疗治痰多
蜂蜜润肺止咳丸
露蜂房、僵蚕各等份,蜂蜜适量。将3味药研末,炼蜜为丸。每日2次,每次6克。
功效:润肺化痰、散结消肿。适用于肺癌咳嗽明显者。

甘草雪梨煲猪肺
甘草10克、雪梨2个、猪肺约250克。梨削皮切成块,猪肺洗净切成片,挤去泡沫,与甘草同放砂锅内。加冰糖少许,清水适量小火熬煮3小时后服用,每日1次。
功效:具有润肺除痰作用,适用于咳嗽不止者。

冰糖杏仁糊
甜杏仁15克,苦杏仁3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将甜杏仁和苦杏仁用清水泡软去皮,捣烂加粳米、清水及冰糖煮成稠粥,隔日一次。
功效:具有润肺祛痰、止咳平喘、润肠等功效。

白果枣粥
白果25克、红枣20枚、糯米50克。将白果、红枣、糯米共同煮粥即成。早、晚空腹温服.
功效:有解毒消肿等作用。

银杏蒸鸭
白果200克,白鸭1只。白果去壳,开水煮熟后去皮、蕊,再用开水焯后混入杀好去骨的鸭肉中。加清汤,笼蒸2小时至鸭肉熟烂后食用。可经常食用。
功效:具有补虚平喘,利水退肿。适宜于晚期肺癌喘息无力、全身虚弱、痰多者。

莲子鸡
莲子参15克,鸡或鸭、猪肉适量。莲子参与肉共炖熟,适当加入调料即可。经常服用,补肺、益气、生津。
功效:适用于肺癌气血不足者。

冬瓜皮蚕豆汤
冬瓜皮60克,冬瓜子60克,蚕豆60克。将上述食物放入锅内加水3碗煎至1碗,再加入适当调料即成,去渣饮用。
功效:除湿、利水、消肿。适用于肺癌有胸水者。

★西医诊治痰多
正常人痰量很少。在吸烟者或呼吸道有病变时,痰量就增多。今介绍常见痰多的几种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遇寒凉后易犯咳、喘、痰多,经久不愈,可形成肺气肿及肺心病。在合并细菌感染时,痰黄黏且发热。
2、肺炎大叶性肺炎时有铁锈痰,并伴发冷发热。
3、肺结核发热、盗汗,形成肺空洞时痰量多,化验能找到结核菌,可伴有血痰。
4、支气管扩张痰量很多,可分成稀、黏稠、特黏稠三层,也可伴咳血。
5、肺脓疡痰量特多而臭,伴发热。
6、绿脓杆菌感染痰呈绿色或黄绿色,较黏,伴发热。
7、肺癌咳痰稀或稠,有时带血,晚期痰也臭。
为了查清痰多的病因,应到医院详细检查,如拍x线胸部照片。可疑肺癌时,应照断层片或胸部cT检查,验痰查,找癌细胞,最好做气管镜检查,以便早确诊、早手术、早放疗或化疗。如果是感染,应做痰培养检查。培养出致病菌后,还需做药物对该菌的敏感试验,以便有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
今介绍3种化痰的常用西药:
l、氯化铵:每日3次,每次饭后服0.3~O.6克。
2、必消痰:每日3次,每次8~16毫克。
3、羧甲半胱氨酸:每日3次.每次0.6克(1片)。

★的危害:
据专家介绍,痰是呼吸道的分泌物,健康人一般是有痰的。但如果患有呼吸系疾病,受致病微生物感染后会产生大量的痰液。痰中有成千上万的病菌。痰液可传播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霍乱、麻疹等。有人随地吐痰,其他人都有吸入致病菌染病的机会,因为痰中致病微生物会蒸发到空气中,健康人呼吸一些带有病菌的空气,很容易“中招”,痰是我们呼吸道排泄出来的废物,小小一口痰,细菌千千万,保持环境卫生不可以随地吐痰,但是绝不能强忍着咽下,因为痰里面含有大量的细菌,如果咽下去后有少部分细菌可能会被胃液杀死,但是绝大部分的细菌却仍然活着,它们会进入肠道从而引起肠道的疾病,而如果痰中带有结核杆菌则可能会引起肠结核病。这些细菌还有可能通过血液传播到肝、肾、脑膜等部位从而引起这些部位的疾病, 专家指出,有痰憋住不吐也会害人。痰在呼吸道如不及时排出,导致呼气不畅及呼吸困难,可能发展成肺气肿;咳嗽,反复咳嗽会使肺泡发生变化导致功能低下;有些病人的痰还具有抗原性,可引发过敏性哮喘。

㈢ 如何去寒痰中医有没有药方呢

去寒痰的最有效方剂是;小青龙汤。不过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㈣ 怎么治疗寒痰阻肺

治疗法则: 温肺散寒,燥湿化痰,止咳平喘。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射干10克、麻黄10克、细辛3克、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法夏10克、干姜6克、大枣5枚、五味子6克、茯苓24克、陈皮10克。本方适用于寒痰阻肺之哮证、喘证、咳嗽、肺胀诸病。上药水煎,取汁300毫升,分2次温服,日1剂。 2.加减变化:如痰涌喘逆不得卧,加葶苈子10克;如哮证剧甚者,可服用紫金丹,每服米粒大5~10丸(不超过150毫克),临卧冷茶下,忌饮酒,连服5~7日,服药期间应该加密切观察有无反应,如需续服,宜停药数日后再用;着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喘而胸满,以痰湿蕴肺为主,去五味子、大枣,加苍术6克、厚朴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10克;若久病脾虚,神倦加党参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若痰浊壅塞,胸阳不展,表现胸闷如室而痛,气短喘促,痰多,去麻黄、细辛、射干,加薤白10克、栝篓10克、枳实10克。 (二)外敷药物:本证患者如出现长期反复哮喘发作者,可在哮喘的缓解期间采用药物外敷,亦可在哮喘发作状态下,配合其他治法运用外敷。 1.用白芥子、玄胡索各20克、甘遂、细辛各10克,共为末,加麝香0.6克和匀,在夏季三伏中,分3次用姜汁调敷肺俞、膏盲、百劳等穴,约1~2小时去之。每10日敷1次。 2.鲜荆芥1斤、鲜曼陀罗花20克、蚯蚓20条,共捣烂,平摊于第1~第7胸椎,以热水袋熨30分钟。 3.白芥子60克、白芷、轻粉各9克,共研为末,先用白凤仙花根熬浓汁擦背上至极热,再取上药末密调作饼,贴于背部第三胸椎下身柱穴。贴后一般局部皮肤起水泡,但须连续贴用,以巩固疗效。可采取身柱与大椎穴轮流贴用,这样不致因皮肤起泡而擦破。如轮贴后均起水泡,则停止贴药2~3天,局部涂紫药水,盖以消毒纱布固定。在停药期间,辅以针灸治疗,可取肺俞、风门、太渊、天突、喘息等穴,等水泡愈后,再敷饼。

㈤ 怎样区分热痰、寒痰、湿痰

中医认为,复痰的产生主要与肺制、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宗气(元气)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肃降,就可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中医将痰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
1、寒痰
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2、风痰
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3、热痰
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泻白散化裁;4、湿痰
湿邪侵人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5、燥痰
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

㈥ 怎样去除寒痰和瘀血

据你的情况考虑可以应用疏筋活血的药物加外敷治疗.如维生素B2片,复方丹参片等,同时注意外用热敷治疗.采取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的

㈦ 中医如何去除寒痰痰湿

陈皮,半夏,天南星等中药都可以,但要合理配伍

㈧ 热性体质有寒痰怎么回事

一般来讲,老感觉有痰多与鼻炎有关。你观察下平常有没有鼻涕或者鼻屎、吹冷风流鼻涕,或者鼻腔后面到咽喉处的位置是否有黏黏的东西粘着。有其中一种情况就有鼻炎了。(如果张嘴呼吸胸部没有异样的震动或者声音,痰就和下呼吸道没有关系。)喉咙的痰就是鼻炎的脓性分泌物被鼻纤毛运到咽喉处,由于较为黏稠,粘在咽喉处形成的。所以要彻底解决痰的问题,只需要好好调理治好鼻炎,以后注意感冒的预防,避免因感冒引发新的鼻炎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了。因为鼻炎是由长期或反复感冒、孕期激素水平增高、生活环境空气质量较差等,导致鼻纤毛大量死亡而降低鼻腔排毒能力,有害物停留鼻腔,造成鼻黏膜损伤而引发。


鼻炎的炎症部位会分泌大量脓性物质,即鼻涕。鼻涕里含有大量病菌和致炎物质,由于过于黏稠,鼻纤毛无法及时运送出去,鼻涕在鼻腔内堆积导致鼻腔炎症不断恶化,容易引发鼻窦炎。 同时,也更容易引起感冒,形成鼻炎→感冒→鼻炎加重→更易感冒的恶性循环。同时,这些含有大量致炎物质的鼻涕会被鼻纤毛运送到鼻咽处,由于过于黏稠,无法滑入胃中进行灭菌,就粘在鼻咽、咽喉处。里面的致炎物质刺激咽喉软组织,引发咽喉炎,严重时表现出咳嗽症状。这些分泌物如果从口中吐出,就成了我们所说的痰。所以,咽炎通常伴随鼻炎发病。这也是单独治疗咽炎效果差的原因。


  • 要彻底治疗鼻炎,可直接用鼻舒乐 配合温热生理盐水温和浸洗鼻腔各个柔嫩组织,彻底清除组织表面鼻涕及鼻涕中的病毒和其它有害物质。一般早晚各洗一次即可。洗的时候一定要彻底洗干净鼻腔内的鼻涕,把鼻涕洗干净了,鼻咽处没有了刺激物,咽炎就会自然消失。 同时,鼻腔内没有了鼻涕的刺激,各组织炎症将会慢慢消失。鼻纤毛的生理环境得到提高,负担减轻,鼻纤毛的排毒能力逐步恢复。鼻腔内由先前的恶性循环转为良性循环,病变组织细胞逐渐被新生的健康细胞替代,鼻炎也就治好了,人也就不容易感冒了。 要达到这个效果每次清洗一定要彻底、温和,这也是需要使用鼻舒乐的原因,(也注意别买到假的了)。如果清洗不彻底或洗鼻液不好,鼻腔仍将受到各种有害刺激物的损伤,会影响治疗效果。


刚开始洗如果想早点见效,也可以增加洗的次数,只要每次洗干净了,洗的次数越多,见效越快。这是理疗法,对身体非常安全,可以放心洗的。 恢复健康的鼻腔也会提高进入下呼吸道的空气质量,对整个呼吸系统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尤其在雾霾天使用可以提高鼻腔对雾霾颗粒的过滤能力,保护呼吸系统健康。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呼吸道传染病自然会远离你。早晚各清洁鼻腔一次,可预防感冒、流感、鼻炎、鼻窦炎等各种呼吸道疾病。所以,这个方法用好了,将受益终身的。

㈨ 寒痰 如何化痰

病情分析复:
多缘寒痰胶滞,气制失升降,投麻黄附子细辛汤辄有立竿见影之效,附子温肾散寒,麻黄宣肺平喘,相得益彰,麻黄得附子平喘而不伤正;附子又能制麻黄之辛散。治哮喘之偏于寒胜者,此两味颇为应手。细辛通阳平喘,喘息甚时非此不克,量必重用,一般用4.5g,喘剧者可用至9g以上。临床尝见顽固性哮喘,用大量激素亦不为功,端坐呼吸,日以继夜,投麻黄附子细辛汤一剂而安。

指导意见:
哮喘为沉痼之病,缠绵反复,正气溃散,精气内伤,症状错综出现,但毕竟寒痰阴凝于内者居多,用附子麻黄偕细辛,离照当空,阴?自化,能使喘平痰减。即使舌质稍红,津液不足,但实质寒凝为本,经用麻附后阳气来复,津液上承,舌色反转润泽,故治哮喘时用药不可拘泥。
生半夏化痰之力甚著,治哮喘亦可用之,一般用9g,加生姜2片,无副作用。水蛭粉能改善缺氧现象,每服1.5g,每日2次,其效亦著。
预防哮喘,祖国医学之“冬病夏治”观点颇有临床意义,于夏季嘱久喘病人服苓桂术甘汤,日服1剂,连续服用1个月,即可减少发作或不发作,此法可取。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