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红薯病害治理

红薯病害治理

发布时间: 2020-12-08 01:52:45

❶ 红薯叶斑病发病症状是什么

红薯叶斑病的病原是甘薯叶点霉,为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危害红薯。红薯叶斑专病主要为害属叶片,染病叶片会出现叶斑,叶斑圆形至不规则形,初呈红褐色,后转灰白色至灰色,边缘稍隆起,斑面上散生小黑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

严重时叶斑密布或连合,致叶片局部或全部干枯。特别是在长期遇雨水频繁,或者空气和田间湿度大或植地低洼积水的环境,极易发病,发病症状十分严重,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❷ 红薯叶斑病化学防治方法

在红薯叶斑病常发或重病地,于病害始期,要及时连续喷洒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专加75%百菌属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0%绿叶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防治2~3次,注意喷药要喷施均匀喷施的量要足够,将病害防治根本,但也不要过多,以免发生药害现象。

❸ 种植红薯怎样防治病虫虫害

红薯的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

病毒病、叶斑病、 疮痂病、红薯瘟、红薯蔓割病、红薯 软腐病等。

病害防治方法

首先是采用脱毒苗、对种苗消毒;其次是根据不同的病害进行药剂防治。

对于生理性病害的控制和防治:由于土壤缺素、生理性缺素、环境不良等因素(过干、过湿、日烧、高温、低温),引起缺素症、日灼、老化、弱小、萎蔫等多种生理性病害。

防治方法:选用抗性品种或不敏感的品种;选用生长势强的健壮品种;适当浇水,使地表、植株保持干燥;保持适当的密度;种植地块保持轮作可减免发生。

对于非侵染性病害,用 硫磺和铜制剂防治。对于细菌性病害,如软腐,适当浇水同时浇水,使地表、植株保持干燥。真菌病害,如 霜霉病、 锈病及其它土传病害,采取覆膜和滴灌措施,保持环境干燥,可以防治。

病毒性病害,通过防治蚜虫来防治。

主要虫害

茎螟、 天蛾、 卷叶螟、 叶甲、小蟓甲、 金针虫、 金龟子、 蝼蛄、 地老虎、 斜纹夜蛾、 蚜虫和 白粉虱等。

轮作。水田实行水旱轮作,早茬种水稻秋种红薯或晚茬种水稻冬种红薯;或春夏季种水生蔬菜秋冬季种红薯。

采用组培脱毒育苗方式。

灯光杀虫。每20000平方米安装一盏频振式诱虫灯。

小象甲、地老虎、蝼蛄、 金针虫、叶甲等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定植后每隔15d喷施1次500倍益生菌液;定植后2~3个月淋施1次白僵菌或烟叶(烟茎)水;各次淋药时间要错开15d;每667平方米放小象甲性诱素诱捕器15~20个。

茎螟防治。种植后20d喷1次印楝素或鱼藤酮防治红薯茎螟,隔10d喷1次,连续喷2~3次。

❹ 怎样预防红薯的病虫害

空心虫

危害:空心虫一般在南方地区一年发生2-3代。成虫咬食嫩茎和叶柄,幼虫入蛀薯蔓,除5-6月危害幼苗外,8-10月是再次危害期。造成部分红薯的叶片已被咬成小洞,叶缘咬成缺刻,叶背的叶脉突起部也被蚕食,外露的薯块也遭受危害。

防治方法:主要是在成虫盛发期用90%晶体敌百虫1000-2000倍液喷杀。苗期多在红薯幼茎上捕杀。

卷叶虫

危害:卷叶虫在南方地区一年发生4-5代。成虫多隐藏在叶片的背面,幼虫体长约15毫米,活泼爱动,若受触动,很快落地潜伏。幼虫主要危害红薯叶片,常吐丝将薯叶的一角向叶片内翻卷起来,然后蚕食叶肉,使薯叶成片被吃光,对红薯的产量品质危害很大。

防治方法:当幼虫有危害苗头时,用40%速效流磷乳油1500-2000倍液喷杀,可收到卵虫兼治的功效;或用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80-90%晶体敌百虫700-1000倍液喷杀。在幼虫发生较多时,可用手捏死卷叶中的幼虫,防止扩散危害。

斜纹夜蛾

危害:斜纹夜蛾在南方地区一年发生5代左右,有的地方还会世代重叠。成虫将卵产于叶片背面,呈馒头状,卵块表面由黄白转为暗灰色,幼虫有6龄,体长18-20毫米。幼虫先吃叶片的下表皮,所剩上表皮和叶脉形成膜状斑。

幼虫2龄后分散到各处危害。幼虫为杂食性害虫,虫口密度增大时,不但将红薯叶片吃光,严重时还吃嫩茎和叶柄,并且转移到它处危害。

防治方法:人工摘除叶背卵块;幼虫在3龄前,因地制宜选用不同农药喷杀,可用扶植(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0毫升对水15公斤,或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于下午4时后喷洒。

❺ 如何识别红薯病虫害

红薯病虫害主要有以下:

一、红薯黑斑病

1、育苗期 用带病种薯育苗,或在带有病土、病肥的苗床上育苗,都能引起种薯及幼苗发病。幼苗受害重的,未出土即烂于土内。受害轻的最初没明显症状,中、后期表现生长不旺,茎基部形成黑褐色梭形或椭圆形病斑,稍凹陷,病斑上初期有灰色霉层,以后逐渐产生黑色刺状物和黑色粉状物,病斑逐渐扩大。苗的基部全部变黑,呈黑脚状而死,一般地上部分叶色变黄,略矮小,苗床受害轻的,降低出苗量,重的剪完一、二茬苗即形成烂床。

2、大田生长期带病幼苗定植1—2周后,基部叶片变黄、脱落,地下部分逐渐变黑腐烂,只留纤维状物。有时在接近土表处仍生新根,但生长衰弱。天旱时,病苗易枯死,造成缺苗断垄,新形成的薯块以收获前后发病较多。病斑多在伤口处发生,呈黑色至褐色,圆形至不规则形。病部中央稍下陷,轮廓清晰。病斑下层组织呈黑绿色,因含有病菌的代谢物—莨宕素,常使全薯变苦,不能食用。

3、贮藏期薯块上新生的症状与大田症状相似,唯病斑略深。

二、红薯拟黑斑病

病菌只浸染块根,最初在表皮上出现不规则形的淡褐或暗紫色的斑点,后期病斑中央黑色较深,稍下陷。湿度较高时,病斑表面即出现黑色的霉点,本病只侵害薯块表层,烂斑不深入薯块内部。

三、红薯软腐病

本病多在薯块的一端或伤口处先发生,随后迅速侵入内部。受害部分组织软化,表皮呈褐色,破损时有黄色汁液流出,并带有发酵的酒香味。发病后期表皮变为深褐色,带霉酸味。湿度较大时,薯皮表面长出一层灰白色的绵毛,毛上密布小黑点,在干燥情况下,病薯外表完整无霉,但因水分迅速消失,最后成为内部干腐的僵块。

四、灰霉病

薯块在窑内受冻后容易发生。受害薯块的薯内变褐,稍软烂,不如软腐病严重。纵切病薯可见许多暗褐色线条,横切病薯可见许多暗褐色或黑色小点。当窑温高到17℃以上或病薯放在17—20℃温度条件下,就可长出灰霉菌。

五、生理性病害

主要是冻害,在气温低于9℃以下时,薯块就会受冻。受冻轻时,外表往往看不出,但内部却已变坏;受冻重时呈水渍状,切面不见白汁流出,煮不烂,形成硬心,有的土方叫硬心病。

六、红薯根腐病

苗床期和大田期均可发病,病株根茎、叶和薯块均有明显病症。幼苗染病先从须根尖端或中部开始,局部变黑坏死,以后蔓延全根变黑腐烂,并扩展至地下茎,形成褐斑,病斑下陷纵裂,皮下组织发黑疏松。地上秧蔓明显矮化,节间缩短,叶片发黄。发病轻的,入秋后气温下降,秧蔓继续生长,并大量现蕾开花,地下部长出许多新根,不能形成薯块;发病重的,地下根茎全部变黑逐渐腐烂,地上叶柄缩短、变细,叶片小而黄,且较健株叶片增厚,硬化、发脆,逐渐由下而上干枯脱落,主茎由上而下干枯,以致全株枯死。

病薯块表皮粗糙,布满很多大小不等的黑褐色病斑。病斑初期表皮不破裂,至中后期纵横龟裂,皮下组织变黑,但无苦味,煮熟无硬心和异味。

七、红薯黑星病

本病主要侵害茎、叶部分。发病叶片,最初在叶面出现深褐色或黑色浸润状的圆斑,以后稍扩大,中央逐渐干枯褪色,成为浅褐色或褐色轮廓明显的病斑。病斑边缘常带不规则的棱角,正面有浓淡不一的轮纹。病斑发生较多时,叶片易黄化脱落。茎和叶柄部分发病,病斑呈长椭圆形,中间稍下陷,颜色近似叶部病斑。

八、红薯茎线虫病

是对内检疫对象之一,受害后表皮龟裂,内部糠腐,发病中后期块根糠裂,蔓矮小畸形,甚至枯死。

九、红薯根结线虫病

侵害根部,使红薯根呈棒状、线状,毛根丛生。细根侧边长米粒大小的根结瘤突。病棵结的薯块少而小,且扭曲畸形,表面有不规则的褐色纵裂口,严重者不结薯只长线状根。地上部分生长停滞,节间短,叶色黄,蔓棵直立。

十、红薯小象甲

属鞘翅目、象虫科,危害薯块,受害薯块虫道纵横,充满虫粪。幼虫乳白色,体长5—8.3毫米,有稀疏的白毛,头部浅褐色,无足。成虫4.8—7.9毫米,头部和鞘翅黑绿色,有金属光泽,触角、前胸和足红褐色,头部延长如象鼻,复眼半圆形,突出于头部两侧,触角10节,顶节较粗大,呈卵形或棍棒状。卵椭圆形,初呈乳白色,渐变为淡黄色。

十一、红薯大象甲

属鞘翅目、象虫科。成虫咬食甘薯的嫩梢、嫩茎和叶柄呈纵沟状,常致折断枯死,有时吃嫩叶成缺刻或小孔,食叶背中脉则成纵形伤痕。幼虫在茎内钻蛀为害,主茎受害严重影响产量,苗期受害严重可以造成大量缺苗。

成虫黑色或黑褐色,极少红褐色。体表长有灰褐色、灰色、土黄色或红棕色的鳞毛。卵淡黄色、圆形、表面光滑,幼虫体上着生金黄色细毛,肥壮向腹面弯曲,多皱折。

十二、红薯叶甲

属鞘翅目、叶甲科。成虫喜食薯苗顶端嫩叶、嫩茎,受害茎上有条状伤痕,特别在幼苗期,常使薯苗顶端折断,幼苗枯死。幼虫则啃食土中薯块,将薯表吃成深浅不一的弯曲伤痕或蛀食薯块内部,造成弯曲隧道,影响薯块膨大,被害薯块往往变黑发苦,不耐贮藏。

成虫体具金属光泽,蓝紫、青铜色、蓝色以及鞘翅紫铜色带蓝三角形斑。幼虫黄白色,体粗短,圆背筒形,常弯曲成C形,全身密被细毛。

十三、红薯青绿龟甲

属鞘翅目、叶甲科。成虫和幼虫取食叶片,形成缺刻或孔洞。危害严重时,叶片仅余叶脉,影响甘薯生长发育。成虫体长4—5毫米,扁椭圆形,背面隆起,腹面平坦,前胸背板及鞘翅周缘无色透明,有细密的网状纹,中央有两条黑色斑纹,相连成“U”形。体背其余部分微绿色,有金属光泽,卵椭圆形,深绿色。幼虫体长约5毫米,长椭圆形,淡绿色,体背中央及两侧有一列尖刺,每边各16个,尾部有尾须1对,尾端常附着蜕下的黑色虫皮。

十四、红薯天蛾

鳞翅目、天蛾科,幼虫啃吃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吃光。初孵化的幼虫淡黄色,随龄期的增长,逐渐变为淡绿或灰绿色。成虫头部暗灰色,胸部背面灰褐色,有2丛鳞毛构成褐色“八”字纹,中胸有如钟状的灰白色斑块。腹部背面中央有1条灰褐色纵纹,两侧的横纹红、白、黑三色相间,状如虎斑。前翅灰褐色,有复杂的云纹,中室前方色泽较深。后翅浅灰色,有黑色波状纹4条。前后翅的缘毛黑白相间,形成排列整齐的齿状纹。

十五、红薯麦蛾

属鳞翅目、麦蛾科。幼虫吐丝卷叶,取食叶肉,严重时大量卷缀叶片,对产量影响极大。

成虫深褐色,头胸部暗褐色,前翅狭长,暗褐色或锈褐色,中央有2个黑褐色环状斑纹,斑纹内侧及外侧各有弧形纹2条,外缘有一列小黑点,后翅较宽,浅灰色,缘毛很长。

十六、红薯潜叶哦

以幼虫潜食叶肉,受低龄幼虫潜食的叶片,叶面呈线状弯曲潜道。严重时叶肉被吃光,仅留上下两层表皮,叶片卷缩干枯,引起调萎脱落。

低龄幼虫黄白色到黄绿色,随着虫体增长,体上出现酱紫色和白色斑块。

成虫头部下唇须粗短,触角丝状,伸达翅端附近,基部有1撮鳞毛,覆盖半个复眼。前翅灰褐色,长方形,后翅狭长,均长有很长缘毛。

十七、红薯茎螟

属鳞翅目、螟蛾科。幼虫蛀食薯茎和幼苗,幼苗受害后,往往引起调萎、甚至折断。

初孵化的幼虫头部黑色,2龄以后为黄褐色,老熟时为红褐色。

成虫头、胸、腹均为灰白色。前翅淡黄色,翅基褐色,中部有褐色不规则网状斑纹,近外缘处有2条波状横线。

❻ 你好,红薯有哪些病害

您好
一、红薯真菌性病害主要有:红薯黑斑病、红薯根腐病、红薯软回腐病、红薯蔓割病答,红薯疮痂病等。
二、红薯细菌性病害主要有红薯瘟病等。
三、红薯线虫病害主要有:红薯茎线虫、红薯根结线虫。
四、红薯病毒病。
供您参考

❼ 红薯黄叶、黑根、红叶是什么病害

栽的红薯苗带病毒。 栽前多菌灵沾根

❽ 番薯常见有几种病害

红薯属于管状花目旋花科植物,喜温、怕冷、不耐寒,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几种疾病是红薯黑根病、软腐病、细菌性叶斑病,其他的病症以后再做补充。

红薯黑斑病

甘薯黑斑病苗期、生长期及贮藏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薯苗、薯块,不危害绿色部分。

受侵染的幼芽基部产生凹陷的圆形或梭形小黑斑。地上部病苗衰弱,矮小,叶片发黄,重病苗死亡。

湿度大时,病部可产生灰色霉状物,后期病斑丛生黑色刺毛状物及粉状物

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选择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建立无病留种地。

2、加强田间管理,适时中耕保墒,合理追肥。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应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白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天一次,连续喷施2~3次。

软腐病

甘薯软腐病俗称水烂,是采收及贮藏期的重要病害。

薯块染病,初在薯块表面长出灰白色的霉,后变暗色或黑色,病组织变为淡褐色水浸状,后在病部表面长出大量灰黑色菌丝及孢子囊。

防治措施:

1.适时收获,避免冻害,夏薯应在霜降前后收完,秋薯应在立冬前收完,收薯宜选晴天,小心从事,避免伤口,薯块水汽晾干后入窖。

2.种用薯块入窖前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蘸薯块1~2次,晾干后入窖。

细菌性叶斑病

染病叶片会出现叶斑,叶斑圆形至不规则形,初呈红褐色,后转灰白色至灰色,边缘稍隆起,斑面上散生小黑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

防治措施:

1、获后及时清除红薯病残体烧毁,消灭病原菌的越冬场所。

2、重病地避免连作,防治红薯叶斑病在第二年继续侵染危害作物,种植红薯时应选择抗病、不染叶斑病的作物间作,这样能很大地控制感染叶斑病,经济收益会好很多。

3、选择地势高燥地块种植,雨后清沟排渍,降低湿度,控制叶斑病原菌的传播侵染。

❾ 专家看看这红薯得了什么病害

这是红薯腐烂病
1.在红薯生长发育期间,每10~15天叶面喷洒一次1000倍乐斯本水溶液,均匀喷湿回所答有的叶片,以开始有水珠顺着茎叶流向根部为宜,连续喷洒3~5次。

2.在红薯迅速膨大期间,每10~15天根部淋施一次25~30倍过磷酸钙与干燥纯净的草木灰混合浸出澄清液。或者15~20倍烟叶浸出澄清液等,连续淋2~3次,每次每平方米土壤淋5~6千克左右为宜。或根部淋施40~50倍茶麸水溶液,每7~10天,连续淋施2~3次,每次每平方米淋10~15千克。
1.在红薯生长发育期间,每10~15天叶面喷洒一次1000倍乐斯本水溶液,均匀喷湿所有的叶片,以开始有水珠顺着茎叶流向根部为宜,连续喷洒3~5次。

2.在红薯迅速膨大期间,每10~15天根部淋施一次25~30倍过磷酸钙与干燥纯净的草木灰混合浸出澄清液。或者15~20倍烟叶浸出澄清液等,连续淋2~3次,每次每平方米土壤淋5~6千克左右为宜。或根部淋施40~50倍茶麸水溶液,每7~10天,连续淋施2~3次,每次每平方米淋10~15千克。
请参考,欢迎评价!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