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水治理
⑴ 治理灌溉区水源含盐度高建议
灌溉水源指可以用于灌溉的天然水体,一般分地面水和地下水两种形式。
如进一步细分的话,则可分为河川湖泊径流、当地地面径流、地下径流和城市污水等四种。
江苏平原地区主要以河川湖泊径流为灌溉水源,如长江、淮河、太湖、洪泽湖等。山丘区主要以当地径流为水源,通过修建水库、塘坝拦蓄当地径流。徐淮地区,特别是徐州地区,地下水也是一种重要的水源。地下水的特点是含盐量通常较高,但含沙量很小。随着工业的发展,污水问题日益突出,发展污水灌溉将逐步引起重视。发展污水灌溉,一方面可作为一种灌溉水源,另一方面可避免其它水体受到污染。因此发展污水灌溉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⑵ 治理水体污染的对策有哪些
当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或地下水等水体后,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使水体的水质和水体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被称为水体污染。大量的无机、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不仅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而且危害及到人体健康,造成水质性缺水使人们工农业生产、生活受到影响.
要解决我国的水污染问题要从多方面着手综合考虑,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其对策措施有:
1、减少耗水量: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的利用,一方面感到水资源紧张,另一方面浪费又很严重。同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许多单位产品耗水量要高得多。耗水量大,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通过企业的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降低单位产品用水量,一水多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等,都是在实践中被证明了是行之有效的。
2、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为了控制水污染的发展,工业企业还必须积极治理水污染,尤其是有毒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单独处理或预处理。随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城市下水道管网的建设与完善,可逐步实现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使城市污水处理与工业废水治理结合起来。
3、产业结构调整: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是有限的,合理的工业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然能力,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起到发展经济,控制污染的作用。关、停、并、转那些耗水量大、污染重、治污代价高的企业。也要对耗水大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要减少水稻种植面积,走节水农业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4、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农村生活源、农业面源、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的污染。要解决面源污染比工业污染和大中城市生活污水难度更大,需要通过综合防治和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等措施进行控制。
5、开发新水源:我国的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节约潜力不小,需要抓好节水工作,减少浪费,达到降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用水量。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于缓解山东华北地区严重缺水有重要作用。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净化海水等可缓解日益紧张的用水压力,但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时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6、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水资源规划是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工农业发展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与其他规划同时进行。
合理开发还必须根据水的供需状况,实行定额用水,并将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资源统一开发利用,防止地表水源枯竭、地下水位下降,切实做到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
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作用,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化,促进污水管理及其资源化。为了有效地控制水污染,在管理上应从浓度管理逐步过渡到总量控制管理。
美国进口普卫欣天 猫有效防雾霾出门做好防护
⑶ 山丘水库型水源地,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改善入库水质
水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水污染防治必须着眼于整个流域或区域,进行综合防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十条明确规定:防治水污染应当按流域或者区域实行统一规划。根据我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规划重点流域范围为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松花江、黄河中上游、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等10个流域,共涉及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51个市(州、盟),1555个县(市、区、旗)。
1.淮河
淮河流域包括河南、安徽、山东、江苏4省的35个地市,流域面积27万平方千米。氨氮已成为淮河流域的首要污染因子。
2.海河
海河流域是水资源开发程度最高、我国水污染最严重的流域之一。流域水环境问题复杂。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是主要的污染因子,其他超标因子还包括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
3.辽河
辽河流域总面积22.11万平方千米。除西辽河水资源区外,全流域47个国控监测断面水质数据表明,氨氮已成为导致流域水质达标率相对较低的重要污染因子。流域内部分水库总氮、总磷严重超标,个别水库存在富营养化问题严重。
4.太湖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泊,流域总面积3.69万平方千米,环湖出入湖河流共有100多条,其中入湖河流约占60%。
太湖具有饮水、工农业用水、航运、旅游、流域防洪调蓄等多种功能,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水资源。
5.巢湖
巢湖是我国重点治理的“三湖三河”之一,20世纪70年代,巢湖就多次出现“水华”污染,2004年以后已达到全湖劣Ⅴ类,水质恶化趋势十分严峻。2009年,巢湖流域10条主要环湖河流中,断面水质达标河流只有裕溪河,水质类别为Ⅲ类。未达标的河流有9条,主要超标因子为COD、氨氮、总磷超标、石油类。巢湖水体总体营养状态为轻度富营养。
6.滇池
滇池属长江流域,地处长江、红河、珠江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滇池是我国重点治理的“三湖”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滇池水体中营养盐TN、TP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草海和外海各滇池草海和外海水质均处于劣Ⅴ类。
7.松花江
松花江流域涉及黑龙江、吉林两省大部分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及辽宁省部分地区,共26个市(州、盟),流域总面积约56.12万平方千米。影响水质超标的主要污染因子是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和粪大肠菌群。阿什河、伊通河等仍为劣Ⅴ类。
8.三峡水库
三峡水库坝址位于长江西陵峡三斗坪,东起湖北宜昌,西迄重庆巴县,涉及20个县(市、区)。库区水质Ⅰ、Ⅱ类水为主,库区支流水质Ⅱ类、Ⅲ类为主,长江出库断面以Ⅰ、Ⅱ类水为主;乌江、嘉陵江入长江干流水质现状稳定达到Ⅱ类水质标准;金沙江水质达到Ⅱ类;赤水河入长江干流水质稳定达到Ⅱ类以上水质。
9.黄河中上游
流域面积73.4万平方千米。“十一五”期间,黄河干流各水期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平均浓度均呈下降趋势,符合Ⅲ类水质标准,溶解氧达到Ⅱ类水质标准。中卫下河沿(甘-宁)、拉僧庙(宁-蒙)等断面水质显著改善能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但支流湟水河、湟水河小峡桥断面等,“十一五”期间连续5年各水期水质均劣于Ⅴ类。
10.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
“十一五”期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水污染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等措施初显成效。丹江口水库库区7个断面水质均稳定达到Ⅱ类水标准。
重点流域水质考核指标包括4类:一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表1中除总氮、总磷、粪大肠菌群3项指标以外的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21项指标;二是富营养化指标,包括总氮和总磷;三是粪大肠菌群指标;四是流域特征污染物指标。以上4类指标分别进行考核,河流不考核富营养化指标。
⑷ 污水的面源污染有哪些治理途径
分面源污染的类型,如是工业面源,须督促各企业建立有效污染治理设施,达标排放……如是农业面源,要采取措施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如是生活面源,可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加强城市生活垃圾转运效率 改进污水处理工艺,完善城市生活污水管网等措施
⑸ 在治理大气、水、固废方面有什么心得进展,试举例说明,对从源头上解决环境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
提一点建议吧,尽管知道不能全面反映问题,得不到最佳答案。
1、除加强版工业方面的节权能减排外,更要加强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特别要支持农村沼气建设与使用。因为,1立方米的沼气排放到大气中,相当于20立方米二氧化化碳的当量。
2、实施秸秆合理还田,加大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因为,土壤的吸附能力是有限的,过量的秸秆还田,有可能影响粮食产量,还可能加重水体的污染程度,同时如果是水稻田,也能产生一定量的沼气。加大农作物秸秆有能源利用,也有利于减少秸秆乱抛乱弃现象。
3、制订水产养殖废水排放标准,明确执法部门,控制水产人工养殖规模,减少有机氮、磷的排放。
4、加强对规模畜禽养殖场的粪污治理,实施沼气治理工程。
-------------------
⑹ 淮河水污染治理措施
当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或地下水等水体后,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使水体的水质和水体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被称为水体污染。大量的无机、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不仅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而且危害及到人体健康,造成水质性缺水使人们工农业生产、生活受到影响.
要解决我国的水污染问题要从多方面着手综合考虑,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其对策措施有:
1、减少耗水量: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的利用,一方面感到水资源紧张,另一方面浪费又很严重。同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许多单位产品耗水量要高得多。耗水量大,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通过企业的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降低单位产品用水量,一水多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等,都是在实践中被证明了是行之有效的。
2、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为了控制水污染的发展,工业企业还必须积极治理水污染,尤其是有毒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单独处理或预处理。随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城市下水道管网的建设与完善,可逐步实现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使城市污水处理与工业废水治理结合起来。
3、产业结构调整: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是有限的,合理的工业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然能力,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起到发展经济,控制污染的作用。关、停、并、转那些耗水量大、污染重、治污代价高的企业。也要对耗水大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要减少水稻种植面积,走节水农业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4、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农村生活源、农业面源、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的污染。要解决面源污染比工业污染和大中城市生活污水难度更大,需要通过综合防治和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等措施进行控制。
5、开发新水源:我国的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节约潜力不小,需要抓好节水工作,减少浪费,达到降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用水量。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于缓解山东华北地区严重缺水有重要作用。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净化海水等可缓解日益紧张的用水压力,但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时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6、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水资源规划是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工农业发展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与其他规划同时进行。
合理开发还必须根据水的供需状况,实行定额用水,并将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资源统一开发利用,防止地表水源枯竭、地下水位下降,切实做到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
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作用,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化,促进污水管理及其资源化。为了有效地控制水污染,在管理上应从浓度管理逐步过渡到总量控制管理
⑺ 如何治理中国水污染
1、减少耗水量: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的利用,一方面感到水资源紧张,另一方面浪费又很严重。同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许多单位产品耗水量要高得多。耗水量大,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通过企业的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降低单位产品用水量,一水多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等,都是在实践中被证明了是行之有效的。
2、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为了控制水污染的发展,工业企业还必须积极治理水污染,尤其是有毒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单独处理或预处理。随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城市下水道管网的建设与完善,可逐步实现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使城市污水处理与工业废水治理结合起来。
3、产业结构调整: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是有限的,合理的工业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然能力,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起到发展经济,控制污染的作用。关、停、并、转那些耗水量大、污染重、治污代价高的企业。也要对耗水大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要减少水稻种植面积,走节水农业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4、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农村生活源、农业面源、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的污染。要解决面源污染比工业污染和大中城市生活污水难度更大,需要通过综合防治和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等措施进行控制。
5、开发新水源:我国的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节约潜力不小,需要抓好节水工作,减少浪费,达到降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用水量。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于缓解山东华北地区严重缺水有重要作用。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净化海水等可缓解日益紧张的用水压力,但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时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6、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水资源规划是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工农业发展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与其他规划同时进行。 合理开发还必须根据水的供需状况,实行定额用水,并将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资源统一开发利用,防止地表水源枯竭、地下水位下降,切实做到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 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作用,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化,促进污水管理及其资源化。为了有效地控制水污染,在管理上应从浓度管理逐步过渡到总量控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