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臭治理措施
1. 再生橡胶厂恶臭气体如何治理
恶臭气体来源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无机污染,主要来自脱硫和重新加硫的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一是有机污染。主要来自生胶、熟胶以及添加剂如煤沥青等所散发的味道。
治理的措施:1、考虑思路:从原料到进成品库全套,不能仅是脱硫和加硫两环。2、具体办法:以颗粒化作业、动态脱硫、熔炼加硫、成品的大体流程为例A、原料采取露天堆放的,必须用篷布遮盖;采取仓库堆放的,设施通风道,采用抽风扇间歇式地抽风并送处理系统。换气用的孔采用百叶窗形式。B、原料经露天环境在厂内运输,加盖篷布。通俗地说,用小推车(小型企业)或反斗车(大企业)把废轮胎从原料场运至粗加工工序如“颗粒化作业”是要盖篷布。C、治理设施流程设计
2. 工业废气有哪些治理方法
工业废气治理常见的方法有生物分解法、活性碳吸附法、等离子法、植物喷洒液除臭法和和UV光解净化法。
1 微生物分解法
生物分解法是利用循环水流将恶臭废气中污染物质容于水中,再由水中培养床培养出微生物,将水中的污染物质降解为低害物质,除臭效率可达70%,但受微生物活性影响,培养出来的微生物只能处理一种或几种相近性质的气体,为提高处理效率和稳定运行,必须频繁添加药剂、控制PH值、温度等,这样运行费用相对比较高,投入人工也比较多,而且生物一旦死亡将需要较长时间重新培养。
2 活性碳吸附法
活性碳吸附法是利用活性炭内部空隙结构发达,有巨大比表面积原理来吸附通过活性炭池的恶臭废气分子,初期处理效率可达65%,但极易饱和,通常数日即失效,需要经常更换,并需要寻找废弃活性碳的处理办法,运行维护成本很高,适用于低浓度、大风量气体,对醇类、脂肪类效果较明显,但湿度大的废气效果不明显,且容易造成环境二次污染。
3 等离子法
等离子法是利用高压电极发射离子及电子,破坏恶臭分子结构的原理,轰击废气中恶臭分子,从而裂解恶臭分子,对低浓度的恶臭气体净化效果明显,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可达到80%以上,能处理多种臭气充分组成的混合气体,不受湿度的影响,且无二次污染;但用电量大,且还需要清灰,运行维护成本高,对高浓度易燃易爆气体极易引起爆炸。
4 植物喷洒液除臭法
植物喷洒液除臭法是通过向产生恶臭气体的空间喷洒植物提取液将恶臭气体进行中和、吸收,达到脱臭的目的,除臭效果低浓度可达到50%,不同的臭气选择不同的喷洒液,需经常添加植物喷洒液,且需维护设备,运行维护费用高,易造成二次污染。
5 UV光解净化法
UV光解净化法采用高能UV紫外线,在光解净化设备内,裂解氧化恶臭物质分子链,改变物质结构,将高分子污染物质裂解、氧化为低分子无害物质,其脱臭效率可99%,脱臭效果大大超过国家1993年颁布的恶臭物质排放标准(GB14554-93),能处理氨、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苯、苯乙烯、二硫化碳、三甲胺、二甲基二硫醚等高浓度混合气体,内部光源可使用三年,设备寿命在十年以上,净化技术可靠且非常稳定,净化设备无须日常维护,只需接通电源即可正常使用,且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
适用范围:食品加工厂、肉类加工厂、屠宰场、家禽饲料场、造纸厂、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粪便处理等有机和无机物恶臭气体的脱臭净化处理。炼油厂、橡胶厂、皮革厂、印刷厂、化工厂、中西药厂、金属铸造厂、塑料再生厂、喷涂溶剂等有机和无机物恶臭气体的废气净化治理。
3. 城市恶臭气体的具体污染物,产生源及其控制和治理措施
一般来源于化工厂,垃圾填埋厂,
在城市里的话有下水道臭味的溢出,垃圾中转站。
治理很难。。这是一个城市的问题,需要政府和个人的一起努力,
4. 恶臭气体治理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飞秒检测发现国家标准GB14554-93将恶臭定义为: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恶臭气体治理方法有:
分子约束的空气魔芳吸附反应法:在环境扰动条件下采用分子约束技术使得空气异味、有害气体分子等发生吸附聚变,臭味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比如氧化聚合加成等)而固化,从空气中去除。
光解催化氧化法:高能紫外线光束与空气、TiO2反应产生的臭氧、·OH(羟基自由基)对恶臭气体进行协同分解氧化反应,同时大分子恶臭气体在紫外线作用下使其链结构断裂,使恶臭气体物质转化为无臭味的小分子化合物或者完全矿化,生成水和CO2,达标后经排风管排入大气。
燃烧法
通过强氧化反应降解可燃性恶臭物质的方法
适用于高浓度、小气量的可燃性恶臭物质的处理
分解效率高,但设备易腐蚀,消耗燃料,成本高,处理中可能生成二次污染物
氧化法
利用氧化剂氧化恶臭物质的方法
适用于中、低浓度恶臭气体的处理
处理效率高,但需要氧化剂,处理费用高
吸收法
用溶剂吸收臭气中的恶臭物质而使气体脱臭的方法
适用于高、中浓度的恶臭气体
处理流量大,工艺成熟,但处理效率不高,消耗吸收剂,污染物仅由气相转移到液相。生物脱臭原理:在水、微生物和氧存在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氧化分解发臭物质,以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
5. 废气处理恶臭异味治理的工艺与方案有哪些
目前对于皮革行业异味废气处理的控制方法有:直燃焚化法、触媒焚化法、活性碳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等。 一、皮革行业异味废气处理技术 1、燃烧法适用于可燃或高温分解的物质,不能回收有用物质,但可回收热量;
6. 恶臭测试不合格后,企业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一、水源保护
1、建设生活用水设施,生活供水系统按照卫生标准进行净化,为施工人员提供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的饮用水。
2、水池附近不准堆放垃圾等废弃物,不准修建渗水坑、渗水厕所,不准铺设污水管道,不准居住人员等。
二、施工废水处理
1、施工场地修建截排水沟、沉沙池。施工前制定施工措施,做到有组织的排水,并采取治理措施,保证排水达标。
2、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保护开挖邻近建筑物和边坡的稳定。施工机械、车辆定时集中清洗。清洗水经集水池沉淀处理后再向外排放。
3、经处理后排出的施工废水不得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或地方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发现排放污水超标,或排污造成水域功能受到实质性影响,立即采取必要治理措施进行纠正处理。
4、《医疗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部分代替GB
8978-1996、《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426-2006 部分代替GB 8978-1996、《皂素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
20425-2006 部分代替GB 8978—1996。
三、生活污水处理
生活污水先经化粪池发酵杀菌后,按规定集中处理或由专用管道输送到无危害水域。化粪池的有效容积满足生活污水停留一天以上,并定期清理,以保证处理效果。
四、废弃物处理
1、施工弃渣和固体废弃物以国家《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依据,按设计和文件要求送至指定弃渣场。
2、做好弃渣场的综合治理,按照设计要求采取工程保护措施,避免边坡失稳和弃渣流失。
3、保持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在施工区和生活营地设置足够数量的临时垃圾贮存设施,防止垃圾流失,定期将垃圾送至指定垃圾场,按要求进行覆土填埋。
4、遇有含铅、铬、砷、汞、氰、硫、铜、病原体等有害成份的废渣,经报请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在环保人员和监理工程师指导下进行处理。
5、保持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数量的临时卫生设施,定时清除垃圾,并将其运至指定地点堆放或掩埋、焚烧处理。
6、完善渣场地表截排水规划措施,确保开挖和渣场边坡稳定。
五、大气污染防治
1、机械车辆使用过程中,加强维修和保养,防止汽油、柴油、机油的泄露,保证进气、排气系统畅通。
2、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使用0柴油和无铅汽油等优质燃料,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3、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防止运输车辆将石渣等撒落在施工道路及工区场地上,安排专人及时进行清扫。场内施工道路保持路面平整,排水畅通,并经常检查、维护及保养。晴天洒水除尘,道路每天洒水不少于4次,施工现场不少于2次。
4、不在施工区内焚烧会产生有毒或恶臭气体的物质。因工作需要时,报请当地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同意,采取防治措施,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实施。
5、运输可能产生粉尘物料的敞蓬车,车厢两侧和尾部配备挡板,控制物料的堆高不超过挡板,并用干净的雨布覆盖。
6、在现场安装冲洗车轮设施并冲洗工地的车辆,确保工地的车辆不将泥土、碎屑及粉尘等类似物体带到公共道路路面及施工场地上,在冲洗设施和公共道路之间设置一段过渡的硬地路面。
六、噪声控制
1、加强交通噪声的控制和管理。合理安排运输时间,避免车辆噪声污染对敏感区影响。
2、调整施工时段:晚间控制高噪声机械的设备运行、作业,噪声较大的施工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实行轮班制,控制工作时间;并为相应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配发噪声防护用品。
3、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降低施工噪声。
4、进入生活营地和其它非施工作业区的车辆,不使用高音和怪音喇叭,尽量减少鸣笛次数,最好以灯光代替喇叭;广播宣传、音响设备合理安排时间,不影响公众办公、学习和休息。
七、人群健康保护
遵守并执行国家或当地医疗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条例和要求,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传染病,并定期进行灭蚊、灭鼠、灭蝇等工作。
八、绿色植被保护
1、搞好生活营地的绿化、美化工作,临时住房、仓库、厂房等临时施工设施,在设计及建造时,考虑美观和与周围环境协调的要求。
2、在每个施工区和工程施工完成后,及时拆除各种临时设施,施工临时占地及时恢复植被或本来用途。
3、按施工设计要求,认真及时地完成工地绿化工作。
九、资源保护
1、在施工过程中,对全体员工加强然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尽量减轻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创造一个新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不在施工区捕捞任何水生动物。
2、在工程完工后,按要求拆除的监理工程师认为有必要保留的设施外的施工临时设施,清除施工区和生活区及其附近的的施工废弃物,并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完成环境恢复。
十、水土保持措施
1、做好弃渣场的治理措施,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渣,防止任意倒放弃渣阻碍河、沟等水道,降低水道的行洪能力。
2、进行土方明挖和临时道路施工时,根据地形、地质采取工程或生物防护措施,防止边坡失稳、滑坡、坍塌或水土流失;按设计和要求合理利用土地。
3、不得因堆料、运输或临时建筑而占用规定以外的土地,如情况特殊,需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使用。施工作业时表面土壤妥善保存,临时施工完成后,恢复原来地表面貌或覆土。
4、施工活动中严格按要求采取设置截排水沟和完善排水系统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防止破坏植被和其它环境资源,造成水土流失;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防止运输的物料进入场区道路,并安排专人及时清理。
7. 环境现状评价的恶臭的常规治理技术
从最初的扩散稀释、水洗,发展到传统的吸附、焚烧、化学吸收,直至新兴的生物脱臭、光催化氧化、臭氧氧化、等离子体分解等除臭技术,恶臭的治理不外乎是借助于物理、化学、生物手段,或其联合工艺,通过稀释中和、吸收转化或生物降解等过程,减轻或消除之。
恶臭的常规防治技术(如表1所示)各有其优势和局限[3-11]。物理法只适宜处理低浓度、范围小的恶臭,且成本较高;化学法除臭不持久,除臭设施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生物法虽成本低廉,效果好,但菌种的筛选培养较为困难,见效稍慢。
因此,应根据填埋场恶臭的特性、强度和除臭要求等,选用合适的治理技术,或采取联合工艺,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恶臭,减少污染。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清运量约为1.4亿吨,除了少部分焚烧、堆肥或回收利用外,其余70%以上被运送到填埋场进行处置。垃圾在填埋场的存放、装卸、平铺、压实等过程中,由于其中有机物的腐烂分解,不可避免将产生恶臭污染。
恶臭气体按其组成可分成5类:①含硫化合物,如H2S、SO2、硫醇、硫醚等;②含氮化合物,如氨气、胺类、酰胺、吲哚等;③卤素及衍生物,如氯气、卤代烃等;④烃类及芳香烃;⑤含氧有机物,如醇、酚、醛、酮、有机酸等。
恶臭既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又将产生二次污染,因此在填埋场的选址、运行和封场等过程中均应被单列考虑。特别是在填埋场运行过程中,因其产生量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等特点,近年来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环保工作虽然越来越重要,但中国的整个环保体系的运作流程和十几年前相比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春节假期刚一结束,国家环保总局便连发两道金牌,先是通报近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接着在次日,环保总局又开始全面排查新建化工项目,少帅潘岳高调要求全力消除环境隐患、推行规划环评、防止松花江事件重演。
在国家计划委员会改名为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之前,跑环保口的记者,肯定不象今天这样动辄便能发出头条新闻。毕竟,在计划经济当道时,一纸命令直接就可以让项目或停或死,根本无需采用环保测评这样间接婉约的手段。
早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中央对地方经济调控方式的改变,严格执行环保程序成为中央地方博弈时,中央政府组合拳中较有力的一个套路。
但环保风暴也有自己的问题要解决,那就是在保持其坚硬力度的同时,能否更加常规化程序化而不要演变成一场运动。
按照日本制度经济学学者青木昌彦的理论,转轨经济中存在历史的路径依赖,简而言之,在制度转轨过程中,尽管出现了新的制度,但在新制度框架中,仍难免有相当一部份是由其经济的历史条件所规定下来的。
把这个理论放在屡屡刮起的环保风暴中来套,那就是环保工作虽然越来越重要,但中国的整个环保体系的运作流程和十几年前相比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举个例子,上个月,我去粤北山区采访北江污染一事,当地的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也向我讲述了他们的难处,作为山区县,经济落后,只能吸引一些被珠三角淘汰的污染型企业,于是,地方财政来自于这些污染企业所带来的收入,而地方环保人员的工资又全部由地方财政解决。由于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受多方因素左右,环保工作的艰巨重担,又只好落在了轻飘飘的官员自身道德建设上了。
多年以前,我也曾以企业代表的身份参与过项目落地工作,因为投资上亿,便有来自中央的环保官员拿来材料让我们去填,我记得其中有一份材料叫做《当地居民对此项目的意见调查》,大概有一百多份,我们转手把这些问卷塞给了当地的官员。为了吸引投资,官员自己就把问卷搞定了,所以,在这些卷子里面,你当然看不到,有谁会不知好歹地怀疑项目可能会造成的污染。
其实这种境况绝非环保部门一家所遇到的。我曾做过一个检察改革的调查,许多检察官向我抱怨,由于检察机关的经费依靠地方财政负担,于是司法机关仰人鼻息的事就在所难免。甚至在各级检察院的人员录用上,省检的话语权还比不上该市人事局。
在去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一个思路,希望效仿海关,将各级检察机关的经费转由省级甚至中央财政支付,但这仅是一厢情愿,至今没有见到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倘若由于制度设计的漏洞,使得司法独立都遇到这么多的阻碍,那么,对地方环保机关能否自觉自愿地贯彻中央的意图,我们当然也有理由抱怀疑态度。
水环境质量评价分级及程序
我国的环境质量评价工作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来进步很快。特别是国家环保总局于1993年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同环境保护行业标准,1U/T2.1—2.3—93),从技术和方法上对我国环境质量评价进行了系统的规定,环境质量评价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8. 城市恶臭气体的主要污染物、产生来源及其控制和治理措施
有工业的废气的呀
9. 生物制药行业恶臭异味怎么治理
制药厂在生产药品的工艺流程中,会有乙醇跟丙酮两种废气的产生,一般版针对这些权成分的废气,采用的制药厂废气处理设备是低温等离子废气净化器+UV光氧化一体机,主要是通过低温等离子体释放高压产生电子,将废气进行分解,使其降解成为有机化合物,从而达到废气排放达标的效果。
简单的介绍一下废气处理操作流程:废气源(集气罩收集好)→废气净化塔(吸收掉粉尘以及颗粒物易溶于水的无机气体,为等离子提供优良的运行环境)→等离子光氧化一体机(破坏废气分子结构,立式设计,更适合施工场地偏小的工况,为工厂节约用地)→高压风机(高压的吸力作用下将风抽出车间)→废气净化塔(洗涤水洗小分子碎片)→烟囱高空排放(也可低空排放)。
经过以上的制药厂废气处理方案实施后,在生产流程中产生的异味会被消除,可以达到三方环评验收标准或者是地方标准,如果您有制药厂、制药车间的废气、粉尘需要处理达标的话,欢迎与泰州林森环境工程取得联系。
10. 恶臭气体的治理方法
恶臭气体治理:
SPM-TiO2光解催化氧化法:
性能综述:
1、高效除恶臭:TiO2光解催化氧化设备能高效去除挥发性有机物(VOC)、无机物、硫化氢、氨气、硫醇类等主要污染物,以及各种恶臭味,脱臭效率最高可达99%以上,脱臭效果大大超过国家1993年颁布的(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美国环保署公布的九大类114种污染物均被证实可通过光解催化氧化得到治理,即使对原子有机物如卤代烃、燃料、含氮有机物、有机磷杀虫剂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TiO2 催化剂的寿命是无限延长的,无需更换)
2、无需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只需要设置相应的排风管道和排风动力,使恶臭气体通过本设备进行脱臭分解净化,无需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参与化学反应。
3、适用范围广:可适应高、低浓度,大气量,不同恶臭气体物质的脱臭净化处理,可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运行稳定可靠。
4、运行成本低:设备无任何机械动作,无噪音,无需专人管理和日常维护,只需作定期检查,本设备能耗低,设备风阻极低<50pa,可节约大量排风动力能耗。
5、设备占地面积小,自重轻:适合于布置紧凑、场地狭小等特殊条件。
6、优质进口材料制造:防水、防火、防爆、防腐蚀,使用寿命长。
7、科技含量高:采用先进的高级氧化技术,突破单一体系的反应局限,在整个反应体系中,有两种氧化能力极强的氧化剂—O3和·OH参与反应,使得脱臭效果更加,恶臭气体矿化程度更高,可无害化排放,无二次污染。
技术原理:
高能紫外线光束与空气、TiO2反应产生的臭氧、·OH(羟基自由基)对恶臭气体进行协同分解氧化反应,同时大分子恶臭气体在紫外线作用下使其链结构断裂,使恶臭气体物质转化为无臭味的小分子化合物或者完全矿化,生成水和CO2,达标后经排风管排入大气,整个分解氧化过程在1秒内完成。
1、臭氧的产生:
利用高能紫外线光束,使空气中产生大量的自由电子,这些电子大部分能被氧气所获得,形成负氧离子(O3-),负氧离子不稳定,很容易失去一个电子而变成活性氧(臭氧),臭氧是高级氧化剂,既可以氧化分解有机物和无机物,对主要臭气氨、三甲胺、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苯乙烯等,都可以与臭氧发生反应,在臭氧的作用下,这些恶臭气体由大分子物质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直至矿化。
臭氧产生过程如下式所示:
2、·OH (羟基自由基)的产生:
·OH(羟基自由基)是最具活性的氧化剂之一,氧化能力明显高于普通氧化剂,与恶臭气体反应,矿化程度更高。
3、消毒杀菌:
利用高能UV光束裂解恶臭气体中细菌的分子键,破坏细菌的核酸(DNA),再通过·OH、O3进行氧化反应,彻底达到脱臭及杀灭细菌的目的。
适用范围
污水处理厂、垃圾厂、制药厂、炼油厂、化工厂、屠宰厂、养殖厂、饲料加工厂、造纸厂、印刷厂、塑料再生厂、实验室等恶臭气体的脱臭净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