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整治后
❶ 跨国河流治理最佳国情况
(一)莱茵河重现生机
莱茵河全长1300多公里,流经瑞士、德国、法国、卢森堡、荷兰等9个欧洲国家,是以上几个国家的重要饮用水源,也是世界上管理得最好的一条河。莱茵河现在的成功,与莱茵河流域各国的有效协调合作密不可分。莱茵河由莱茵河保护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主席则轮流由各成员国的部长担任,但这却是一个民间组织,从来没有制定法律的权力,现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仅12人。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莱茵河还很清澈,人们可以在河里游泳、钓鱼,但20世纪50年代末,德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战后重建工作,大批能源、化工、冶炼企业同时向莱茵河索取工业用水,同时又将大量废水排进河里。莱茵河水质急剧恶化。在污染最严重的上世纪70年代,城市附近的河水中溶解氧几乎为零,鱼类完全消失。为了使莱茵河重现生机,1963年,包括德国在内的莱茵河流域各国与欧共体代表,在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CPR)范围内签订了合作公约,奠定了共同治理莱茵河的合作基础。ICPR制定了相应法规,强行对排入河中的工业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为减少莱茵河的淤泥污染,ICPR严格控制工业、农业、生活固体污染物排入莱茵河,违者罚款,罚金50万欧元以上。保护委员会还实行“责任到户”,如委员会下面设置若干个专门工作组,分别负责水质监测、恢复重建莱茵河流域生态系统以及监控污染源等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莱茵河终于恢复了生机。2002年年底调查表明,莱茵河已经恢复到二战前的生物多样性水平。
(二)汉江奇迹
韩国人经常自豪地称汉江是韩国创造“汉江奇迹”的源泉。在工业化大步前进的关键时刻,韩国丝毫没有放松对水资源的保护,《水源地保护法》规定,凡是处于上游水源的地域,一律设为保护区。在保护区内不得兴建工厂等设施,对林木不得乱砍滥伐。在环境管理上,首尔市制订了《废弃物管理条例》,规定凡是在公园内乱扔废弃物的人,最高罚金为100万韩元。为监督和惩罚违法行为,公园事业所拥有165名环境监督警察,日夜对环境进行监督和管理。韩国政府规定,汉江不许行驶运输船舶,只允许部分游船航行,江边不得开地种田。几年前,有一家企业在汉江的一个岛上私自倾倒垃圾,被揭发后该企业被迫关闭。此后,汉江流域再没出现垃圾倾倒场。目前汉江的水质已达到2级国际标准。
(三)全面治理泰晤士河
横贯英国的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母亲河。19世纪之前,泰晤士河还是河水清澈,但工业革命的兴起及两岸人口的激增,使泰晤士河迅速变得污浊不堪,水质严重恶化。1878年,“爱丽丝公子”号游船不幸沉没,造成640人死亡。事后调查发现,大多数遇难者并非溺水而死,而是因河水严重污染中毒而死亡的。而上世纪50年代末,泰晤士河的污染进一步恶化,水中的含氧量几乎等于零,1849年到1954年,滨河地区约2.5万人死于霍乱。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政府下决心全面治理泰晤士河。首先是通过立法,对直接向泰晤士河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作了严格的规定。有关当局还重建和延长了伦敦下水道,建设了450多座污水处理厂。目前,泰晤士河沿岸的生活污水都要先集中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入泰晤士河。污水处理费用计入居民的自来水费中。经过20多年的整治,泰晤士河已有115种鱼和350种无脊椎动物重新回归。
(四)秦淮河重现碧波
曾经在城市行进中不堪重负30多年的秦淮河,经过3年治理,其12.5公里长的主城段奇迹般重现碧水清波。为何秦淮河能够得到有效治理?治理资金从哪里来?南京政府独具匠心的推出了秦淮河工程的项目法人制。秦淮河综合整治工程包括水利、环保、安居、景观、路网5大项目,必须有高度统一的规划和指挥。2003年7月,南京市政府授权成立集投融资、建设、管理和经营为一体的秦淮河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社会公益性工程实施项目法人制,公司打破条块壁垒,5大项目统筹推进。随后,南京市巧用政策,成功打开了市场化融资大门:沿河200米范围内开发3000亩土地融资;自来水费中城市污水处理费每度上涨0.15元,每年7500万,20年用于秦淮河治理。尽管3000亩土地还在土地储备中心排队,污水处理费也在等待调价指标,但是政府作出这些政策决定的会议纪要却已成了融资“敲门砖”,公司凭此得到了银行贷款22个亿。与此同时,南京市赋予公司两个特许经营权,一个是旅游特许经营权,另一个是广告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权的项目所得用来弥补秦淮河建设的资金缺口。
(五)多瑙河活力再现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多瑙河流域因为大量的工业与生活污水的排入,曾经是一条国际性的黑河、臭河,既没有水生物存在,也不成为一条景观河。
1986年1月多瑙河沿岸各国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了发展多瑙河水利和保护水质的国际会议,协调行动,通过共同声明,沿岸各国加强合作,为更合理地利用多瑙河水资源而作出努力。
1992年,来自欧共体各国、一些国际银行和环境机构的专家们组成“多瑙河特别工作组”,开展保护多瑙河水的工作。1995年沿岸各国组成国际委员会,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签署了一项保护多瑙河水的协议。1995年初又在布加勒斯特召开沿河各国环境部长会议,通过了一项整治多瑙河的计划。要求各国减少向多瑙河排放污水量,改善干支流的水质(包括污染严重的黑海),实施沿岸地区的区域合作,建立污染监测系统;对沿岸9个国家的170多家污废水处理厂进行调查,对其中急需更新的,投入资金进行改造。
如今的多瑙河是清澈的江水,大量水鸟在河中嬉水,还依稀可见到河底中的水草与卵石,可以称得上是世界江河治理的成功典范,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
(六)国内外经验对我国目前水污染治理的启示
借鉴国内外的案例,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我国水污染治理问题:
首先,改革国家对地方的考核机制。对地方主要以经济增长指标为考核依据的模式转化为将环境污染管理作为重要的指标纳入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
其次,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一是借鉴“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可以借鉴莱茵河的经验,要求相关区域签订合作公约,奠定共同治理的合作基础;国家对合作公约的基本原则进行规定,充分体现“政府调控、市场推进、注重协调”的原则。二是借鉴韩国汉江和英国泰晤士河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水污染治理法律,要在现有的等24种水资源保护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台《河川法》、《水质环境保护法》等法规和条例。充分考虑水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防治三者的历史依存关系,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管理监督职能应完全分开的原则。国内领头羊首创股份在湖南正尝试这中流域治理的模式。
第三,开辟水污染治理的多种融资模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增加政府环境保护投入,必要的时候,借鉴英国泰晤士河的经验,由政府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厂;学习南京秦淮河的经验,运用项目法人制,或者借鉴BOT模式,让相关公司运用项目融资;逐步推行全成本水价政策面;加快征收城镇污水处理费为鼓励水污染治理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对经营水污染治理的企业实行税前还贷还债,或者免征营业税;鼓励企业利用证券市场进行回报融资,投资建设和运营城市污水处理厂;对国内目前不能生产的水污染治理设备和监测仪器等进口产品,减征进口关税等政策措施。另外,环境官员还可通过提供不同技术或其他守法替代方面信息,如污水回收再利用技术、水净化技术等,减少排污的成本,给企业创造效益。在北京高牌店污水处理厂就是利用水源热泵系统,以污水为水源合理利用出水流量和温差进行制冷和供热,而不影响二级出水的后续回用,这种技术既高效又经济,可在污水处理厂中直接推广,在类似场所(如冷却水池,湖泊,水库等处)也可应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最后,引进国内外先进治污技术。建议在市政建设中多使用透水砖,以维护水的自然循环,河道治理尽可能使用软性材料,杜绝“三面光”,让河道恢复自然和生态。
❷ 如何认识中小河流治理中落实水生
中小河流治理推行的是水资源利用,水生态文明建设厉行的是水资源节约。为此水资源节 约和利用是水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重点。 中小河流沿岸农村将展开基础设 施更加完善、农业持续增收、财富显著增加的局面,人民群众向往家庭富裕、生活安定、环境良 好的愿望更加强烈。为此通过中小河流治理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均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 防洪和安全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只考虑生态系统保护,而是发展与保护齐头并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水 利工作,既包括工程建设方面的措施,也包括水资源管理制度、法制、监管、科技、宣传、教育 等方面的非工程措施。单一重视工程措施或过分强调非工程措施都不是科学的态度,要使工程措 施与非工程措施和谐发展,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必须从完善江河防洪体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中小河流治理 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河湖整治中,要处理好防洪除涝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科学编制河 湖治理、岸线利用与保护规划,严格按照规划治导线实施。在水库建设中,要优化工程建设方案, 科学制定调度方案,合理配置河道生态基流,最大程度地降低工程对水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❸ 材料一 建国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整治江河,兴修水利,仅长江中下游就完成40亿立方米的土石方,建筑和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专
2、规律是客观的,是不属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治理江河、兴修水利就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体现;而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灾情加重,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结果。 4、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国家兴修水利、保护生态环境等都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具体表现。 ❹ 近年来,通过市政府的大力整治,郴江河的水质得到了有效改善.(1)为了防止郴江水被污染,请你提出合理
❺ 我国的大江大河的洪水治理方针是什么长江和黄河的洪水治理方针分别是什么 现阶段我国主要江河的洪水治理方针,一般是“拦、蓄、分、泄,综合治理”版。如黄河的“上拦权下排、两岸分滞”;松花江的“蓄泄兼施,堤库结合”;长江的“蓄泄兼筹,以泄为主”及“江湖两利,左右岸兼顾,上、中、下游协调”等原则。通过在上游地区干支流修建水库拦蓄洪水,并配合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控制水沙入河,在中下游修筑堤防和进行河道整治,充分发挥河道的渲泄能力,并利用河道两岸的分蓄洪区,分滞超额洪量,以减轻洪水压力与危害。具体规划时,不同河流、不同地区则应根据其自然地理条件、水文泥沙特性、洪水洪灾特征、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防洪任务要求而有所侧重。 ❻ 贵池区夹江河现在治理怎么样了
自去年10月份开工以来,夹江河现已完成全线12.8km河道的清淤作业,目前正在进行河道边坡松树内桩、管桩的施工容。整个工程预计于今年7月份全部完工。 ❼ 古时候称长江为什么 大江,是中国古代长江继江水、长江(南北朝至五代十国时期)后的第三个关于长江的称呼,元、明、清三代皆沿用此称呼。 长江古称“江”。在我国上古时代,“江”是个专用名词,特指长江。有时也称“大江”,如苏东坡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后来人们对长江的认识逐步加深,感到单称“江”或“大江”不能完全表达它源远流长的地理特征,所以又根据它的特点起了个名———“长江”。“长江”之称始于东汉末年。晋朝以后,称“长江”者逐渐多了起来。如李白的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7)江河整治后扩展阅读: “江”是专有名词,在古文献中,它特指长江,后来才引申为大江河的通称。王力在《古代汉语》中明确指出: ‘江’字一般总是指长江,如‘江东’是长江之东,‘江南’是长江之南。即使在后代,除非加上另一个江名(如‘浙江’),或加上数目字(如‘三江’、‘九江’),或‘江山’连用,否则仍指长江。 南方的河流虽然多称“江”,如湘江、漓江、嘉陵江等,但这些都受了“江”字本意的影响。就是说,古文献中除了特殊的与“江”字连缀的词外,单独的“江”字即是代表长江。 在《长江与扬子江名称初考》中,全面考证了长江在我国各时期的名称变化,强调了古文献中的“江”字就是指长江的说法。该文说,见之于文献的“江”字在春秋时代的兵器上就有了,如吴王的铜剑上刻有“处江之阳”的铭文。 汉代以后,人们开始称长江为“大江”,六朝以后始出现“长江”这一称呼,而“扬子江”则是在隋代大业年间才出现和使用的。 ❽ 南京环境整治大事记有哪些
1.1985年尧茂书首漂长江遇难通伽峡1985年6月-7月,西南交通大学电教摄影员尧茂书单人在人迹罕至的长江上游漂流了1200余公里,于7月24日在长江上游金沙江通伽峡附近不幸翻船遇难。 ❾ 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综合治理开发规划的河流是哪条 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综合治理开发规划的河流是黄河。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江河综合治理与开发的规划是《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这一规划报告揭开了人民治黄事业的新篇章。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长度仅次于长江的河流,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 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河流域的人类文明带来很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所以中国人一般称其为“母亲河”。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河。 (9)江河整治后扩展阅读: 关于黄河的治理和开发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即着手查勘、调查与研究,1952年水利部和燃料工业部向党中央提出聘请前苏联专家综合组来我国帮助制定黄河规划。 1953年7月成立黄河组,1954年有中苏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共120多人参加,自2月23日由北京出发,经巡黄河,6月15日返京,初步酝酿出《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草稿。 随着我国大江大河的第一部综合治理规划——《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的实施,全面开展了黄河的治理开发,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改善了生态环境。 下游防洪取得了连续53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安澜局面。修建了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等干支流水库。先后4次加高培厚了黄河下游1400公里的临黄大堤。 初步开展了放淤固堤,开展了大规模的河道整治,开辟了北金堤、东平湖等滞洪区,对河口进行了初步治理,初步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下游防洪工程体系。 ,加强了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提高了黄河下游抗御洪水灾害的能力,扭转了历史上频繁决口改道的险恶局面,保障了黄淮海大平原的防洪安全和稳定发展。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