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部署会议
① 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会议记录
为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切实解决好我市建设系统责任范围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的原则,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项目特别是灾后重建扩大内需项目为重点,用2年左右的时间,对2008年以来3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进行全面排查。着力解决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案件,推进体制和机制制度创新,建立规范的工程建设市场体系,规范市场行为和行政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治理突出问题
(一)治理城乡规划中的违规行为
1、治理房地产开发中违规调整容积率的行为。对市区规划区内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7月31日期间办理规划许可的所有房地产项目进行清理,重点对其中涉及提高容积率的项目进行清理。
2、治理违规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行为,对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城市水源和河湖水系用地、绿化用地、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用地、工业用地变更为商业、住宅用地的房地产项目进行逐一清理检查。
牵头负责人:夏安辉 副局长
牵头单位:规划科
协办单位:法规办、局办证大厅、房管科、建设监察队
(二)治理建筑市场秩序
1、检查建设项目是否严格履行了基本建设程序,是否存在未批先建、无图审施工、无证施工、先施工后办证等现象。
2、检查中标的施工企业是否存在转包、挂靠和违法分包行为。
3、检查建设项目合同备案等情况和各方主体是否严格履行投标承诺或合同约定。
4、检查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是否与投标承诺相符,人员配置是否满足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变更是否按规定履行相应手续,现场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管理人员是否到位。
5、检查项目承包商有无拖欠工程款、民工工资和擅自变更工程量、违章施工、故意拖延竣工结算等违法违规和违约行为。
6、检查建筑节能评估审查情况,看是否规范和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估制度。
牵头负责人:刘燕 党委委员
牵头单位:建管科
协办单位:局办证大厅、建设监察队、造价站、质安站、招标办
(三)治理建设质量差、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等突出问题
1、对施工现场有关责任主体的资质等级和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进行核查,检查有无超资质、超范围承揽和转让、挂靠、出借资质的行为;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和人员发出书面整改通知,对情节严重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2、检查项目现场监理机构是否健全,监理人员专业、数量是否符合投标承诺或合同约定。
3、督促监理机构认真履行监理职责,制定监理方案,对监理方案进行审查;督促监理机构按规定进行旁站监理,规范记录监理日志,检查现场监理资料是否规范,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完善。
4、检查现场监理机构是否对分包单位进行资质审查,有无监理机构和施工企业联合造假的行为。
5、派专人对项目报建程序、竣工验收等环节进行监督,严格审查报验和竣工资料,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责成有关单位限期整改。
6、检查项目各方主体是否履行质量安全生产责任。
7、检查检测机构出据虚假报告等行为。
牵头负责人:吴世开 副局长
牵头单位:质安站
协办单位:建管科、城建科、造价站、招标站、建设监察队
(四)治理拆迁中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1、排查拆迁项目。是否存在违法违规拆迁行为,拆迁行政管理是否违规,是否存在政府机构充当拆迁人情况。
2、排查拆迁遗留问题。是否存在房屋拆迁烂尾楼项目导致补偿安置不到位问题。
3、化解信访积案。上级有关要求是否落实,信访积案是否得到有效化解。
4、加强拆迁监管,妥善处理拆迁纠纷,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牵头负责人:肖健 市重点办主任
牵头单位:拆迁办
协办单位:法规办、建管科、房管科
(五)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治理违规招投标行为
1、治理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等突出问题。
2、检查招标投标从业机构和人员资格,规范招标代理行为。
3、建立健全举报投诉处理机制、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制度。
4、监督招投标活动各方主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加强招投标活动的现场行政监督。
牵头负责人:周东波 副局长
牵头单位:招标站
协办单位:局纪委、建管科
(六)治理工程建设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不诚信的问题
1、治理工程建设信息公开不规范不透明行为。检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否贯彻落实;项目主管部门是否公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和监管信息;建设单位是否公开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信息、招标过程、施工现场管理、合同履约情况、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结果等情况。
2、拓宽信息公开渠道,以建设系统门户网站为主要平台,及时公布工程建设项目相关信息,逐步形成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的共建共享。
3、健全市场准入和清退机制。
4、治理工程建设领域信用缺失行为。完善工程建设领域信誉评价、项目考核、合同履约、黑名单等市场信用记录,整合相关部门信息资源,形成统一的企业和个人诚信、信用系统。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和守信激励制度。
5、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对专项治理工作的宣传报道,强化对工程建设领域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牵头负责人:谭信龙 党委委员
牵头单位:建管科
协办单位:造价站、建设监察队、招标办、质安站。
三、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动员准备阶段(2009年7月—10月中旬)
1、成立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市规划和建设局成立以党委书记、局长向尊权同志为组长,分管局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科室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纪委。各单位要成立相应机构,落实人员负责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并明确一名联络员。
2、各单位要根据各自的职责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单位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具体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进度和时间要求。
(二)排查问题阶段(2009年11月初—2010年2月中旬)
1、开展自查。各单位按照统一部署,重点对2008年以来政府投资项目和使用国有资金项目特别是灾后重建扩大内需项目进行自查,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治理对策和整改建议。有关情况于2010年2月28日前书面报局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跟踪督查。各单位要选择有代表性的重点项目、重点环节进行跟踪督查。局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适时组织抽查。
(三)整改落实阶段(2010年3月初—2010年10月中旬)
1、及时纠正问题。针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和完善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及时进行纠正,确保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项目特别是灾后重建扩大内需项目优质、高效、安全、廉洁。
2、落实监管责任。各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职责分工,落实对工程建设项目各环节的监管责任。建立综合监管平台,完善工程项目监管台帐,健全各部门有效联运、密切监控的监督机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查处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违法行为。
3、完善法规制度。全面清理我市关于工程建设领域的制度、办法,分类作出处理,对不适应的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予以废止的建议,不够完善的及时修订,需要新出台的抓紧研究制定。加强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制度建设,坚持实体性制度与程序性制度并重,注重制度之间的配套衔接,增强制度的针对性、系统性和有效性。
四、要求
(一)各责任单位要对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落实责任分工。牵头单位要切实担负起牵头责任,协办单位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治理合力。局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适时对专项治理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局目标办负责落实,对搞形式、走过场、打折扣,达不到目标要求的,要对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
(二)各单位要及时把专项治理工作中的有效措施和经验转化为管理制度、预防办法等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出需要完善的制度规定和加强日常监管的工作措施。各单位要形成专项治理集中整治的总结报告,于2010年年底报局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② 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是哪个会议
全面部署中国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在北京闭幕,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提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专家表示,会议通过的《决定》是新时期指导中国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中共中央全会周二在北京通过的这份纲领性文件,是中国共产党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就任一周年之际,就全面深入推进中国改革交出的答卷,被外媒称作执政党为人民“端上的牛肉”。会议通过的决定囊括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重点以及系统部署等多方面内容。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决定实质上是一个总体设计,对2020年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提出了时间表、路线图和改革的六大任务。最重要的是,在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治理转型的历史转型时期,对全面改革的一个重要战略性部署。”
值得关注的是,公报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专家表示,这一表述是新提法,鲜明地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迟福林说,“把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重点,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在过去的文件中没有看到和听说过的,这就更加坚定了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也更加明确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教授燕继荣认为,之前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太强,削弱了市场机制的作用。本次全会文件透露出的新动向表明中国政府将调整自身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他说,“总的原则是进一步推动市场化的进程,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政府慢慢地要转变职能,改变管理方式,这是基本思想。”
此外,本次会议公报还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燕继荣教授表示,原来政府更多强调管理,现在更强调治理这个新概念,是在中央文件里正式强调治理的核心价值。“原来强调加强管理的能力,是讲加强政府的管理能力,往往一说加强政府的管理能力,就是加强政府的监管、管控,但现在强调是加强国家的治理能力。按照学术界的讨论,治理的概念实际上包含共管、共治的含义。就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共同来管理社会,是共管共治的概念,实际上是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合作,共管共治。”
对于外界普遍关注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有所涉及。公报说,中国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法治中国,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查权。燕继荣教授说表示,“现在等于重新确认这样一个原则,特别是提到要保障基本人权,依法行政、依法施政,这些都很重要。这些总的目的是强调法治的权威性,它来自于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威,也来自司法机构独立判案的这种权威性。
除了上述内容,全会通过的决定还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全面规划了未来中国改革的重点内容。
③ 2010年6月22日,公安部召开全国治安系统电视电话会议,对全国系统深入开展重点打击整治行动进行具体部署
⑴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公安部部署全国治安系统深入开展严打整治行动,打击、整治人名群众最痛恨、社会反映最强烈的治安 突出问题和治安乱点,有利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8分)
⑵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围绕人民群众最痛恨、社会反映最强烈的治安突出问题和治安乱点,深入开展打整治行动,体现了国家尊严和保障人权,有利于促进我国人权事业发展 。(6分) ⑶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坚持国家的治安突出问题和治安点,才能保证人民民主,为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提供良好的社会治安问题。(6分) ④ 在六个严禁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上怎样讲话
在充分肯定成绩、分析存在问题后,要求各主责单位和责任单位必须充分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市委、县委的安排部署上来,针对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立查立改、立改立行,将专项整治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⑤ 环境卫生整治会议是什么内容 环境卫生整治:以治理“浮尘、渣土、小广告、牌匾、有色垃圾、市容市貌、残垣断壁”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城区、城中村(城郊村)、主干公路、主干河道及两侧环境卫生整治。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