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
个人觉得考核是考核 综合治理是综合治理了 不能混淆
考核是对整个城市环境的一个定量评价
综合治理是根据城市环境的好坏 采用不同的方法 改变城市环境脏乱差的情况
⑵ 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拓展范围
城乡结合部环境治理全国启动:
本市把66个外来人中聚居的城乡结合部作为重点整治地区,在更大范围内对城乡结合部的环境进行整治。朝阳、海淀、丰台三区拆除城乡结合部100多万平方米违法建设。京山线、望和铁路等铁路沿线改变了过去的脏乱面貌。开展清理整顿出租房屋的专项战役。截至10月份,全市共处罚违出租房主1214人,取缔各类违法窝点225个,收容三无人员76431人,动员离京外来人口15.6万人。同进,对城乡结合部现有管理体制进行调查,提出《城乡结合部体制改革方案》,天6月初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在朝阳区大屯等5个乡(地区办事处)进行试点。
⑶ 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职责
我国城市政府的环境保护局对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它的职责是内:
(1)执行国家容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标准,拟订本市的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
(2)编制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参与制订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3)确定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的区域和指标,组织落实各级环境目标责任制,协调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定量考核工作;
(4)直接监督管理重大的建设项目,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组织实施环境挂你的各项制度;
(5)组织环保的科技攻关,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6)管理城市的环境监测网络,发布环境状况公报,协调环境污染纠纷;
(7)管理与国内外的环保交流;
(8)组织环保宣传,培训专门人才等。
⑷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综合考虑一个城市的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的 相互影响而制订的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目标和措施。 城市环境规划的对象主要是大气、水、噪声、固体废 弃物和绿化等5个方面。
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 城市环境质量的目标,通常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 物、总悬浮颗粒物等大气环境质量指标;饮用水源水 质达标率、城市地表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氨氮、 溶解氧等水环境质量指标;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干线 噪声等声环境质量指标。可以根据城市的特点,增 减环境质量指标。②城市环境污染控制的目标和措 施,目的是保障环境质量目标得以实现。通常包括 烟尘控制区覆盖率、工艺尾气达标率、汽车尾气达标 率、工业废水处理率、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工业固 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率等工 业污染控制指标的目标和措施,以及城市污水处理 率、城市噪声控制区覆盖率、城市固体废物无害化处 理处置率等城市生活污染控制指标的目标和措施。
③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指标和措施,通常包括 城市气化率、民用型煤普及率、生活垃圾清运率、人 均绿地面积等指标的目标和措施。上述内容应纳入 到一个整体系统进行多目标的分析、评价和决策中, 从而提出耦合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环境 综合整治规划方案。
⑸ 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就是将坚持科学发展观具体贯彻到城市建设管理中,将城乡环境视为一个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做到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城乡管理、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打造特色鲜明,景观优美、生态良好、管理有序、文明和谐、适宜创业居住的城乡环境,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目的是为了净化、美化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质量,振奋精神面貌,保护身心健康。它对于提升对外形象,促进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⑹ 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工程建设
市开展了亮丽工程建设。包括神州第一街长安街在内的一批大街亮丽起来,绿地代替了低矮的平房,残破的广告牌被拆除,路灯焕然一新,便道铺上了广场砖。王府井大街经过经心规划和改造,成为京城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于9月26日重新开街,成为京城最亮点之一。
撤销214个占路市场
本市继续开展整顿集贸市场、撤销占路市场工作,撤销占路市场214个,摊位2万个,拆除市场违法建设17万平方米。城八区有42个街、乡实现辖区内无占路市场,远郊已有大兴、延庆、顺义、怀柔、密云、平谷等6个区县实现城区无占路市场。市工商局在开展了让首都市场干净文明起来活动,734个室内市场有724个达标,并出现一批设施水平较高,管理工作到位的规范化市场。
开展取缔露天烧烤及煎炸食品活动
年初,首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委员会办公室、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市环卫局、市环保局联合发布(关于取消露天烧烤及煎炸食品的通告),城八区城管监察队伍对在主要大街、繁华地区、街巷胡同非法从事露天烧烤摊点进行了集中清理,共取缔、查禁露天烧烤摊点进行了集中清理,共取缔、查禁露在烧烤摊点3000余处,三环路以内主要大街的露天烧烤得到明显遏制。
开展创建文明旅游景区活动
根据首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开展评比文明旅游景区活动的工作方案》,年内,本市继续开展创建文明旅游景区活动,本市评出52个景区为首都文明旅游晚区。
大中小学周边环境得到治理
城八区政府组织力量拆除大中小学周边的违法建设17.6万平方米,撤销集贸高层和拆转停商业网点1443个,治理交通拥堵及机动车乱停乱放537处,整顿校园周边治安乱点235处,绿化美化环境3.7万平方米,本市大中小学校周边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治理白色污染取得进展
3月31日,市政府发布第25号令,即《北京市限制销售、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管理办法》。规定自5月1日起,本市农贸市场和商业网点禁止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提倡市民使用布置购物袋;限制一次性塑制餐具生产、使用,逐步提高回收比例,减少白色污染,保护城市环境。4月17日,本市开展了大规模提倡使用布制购物袋活动,号召居民拿起菜篮子、布袋子,不再使用塑料袋。有关部门向市民发放了数十万个小布袋。国庆节前夕,又向市民发放了10万个布制购物袋。目前一次性塑制餐具回收率已达到60%,治理白色污染进一步取得成效。
京郊区县开展大规模环境治理
年内,远郊区县屐群众观点对干线公路沿线和县城村镇环境进行了大规模整治,撤销占路市场50个,整改市场156个,拆除违法建设45万平方米;拓宽改造乡级以上公路100多条、近1200公里,郊区干线公路基本达到无路边垃圾、无占路市场、无有碍观瞻的广告牌、无违法建设的四无标准;10个远郊区县还新建垃圾池300多个、垃圾填埋场18个,配备专用保洁车400多辆、垃圾桶8000多个;完成绿化美化工程3000亩。郊区环境面貌得到很大改善。
⑺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内容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内容
一、 城镇:
治理垃圾乱堆、乱扔:建立健全“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院内四自”(自搞环境卫生、自建环卫设施、自育花草树木、自管单位秩序)责任制.
治理摊位乱摆:强化市场管理。坚持“堵疏结合、便民利民”的原则,下大力规范市场管理。 治理车辆乱停乱放:规范车辆停放管理,消除乱停乱放现象。
治理工地乱象: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标准化工地活动,施工场地必须围栏作业、封闭施工、限时施工,推广运用散装水泥,逐步取缔现场搅拌混泥土,解决施工现场噪音扰民、扬尘污染问题。
二、农村:
“四清一除”:
一是清垃圾,设置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二清污水,开展家禽、牲畜粪便和污水的治理及综合利用工作,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污水治理,减少水体污染。
三是清污泥,认真清理河道、沟渠污泥,保护河道生态环境,提高防洪排涝和自洁能力。
四是清杂物,开展庭院环境整治,全面推行“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清理房前屋后杂物,治理乱搭乱建、乱摆乱放,做到村庄风貌整洁、协调美观。
⑻ 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实践行动
开展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活动
年初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动员本市广泛开展了群众性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本年共治理街巷3000多条、居民小区1000多个、城乡结合部地区60多处,拆除违法建设455万平方米,撤销主要大街占路市场214个、摊位2万个,取缔无照商贩22万人次,同时建成包括建国门公共绿地等10项示范工程、阜成门外大街等50条示范大街在内的199项示范工程,本市环境面貌得到极大改观。
拆除455万来平方米违法建设
1月29日,市政府召开拆除违法建设专项工作会议,市领导同城八区、市农办签定了拆违责任书。各区县积极行动,一些长期严重影响城市景观、影响群众正常生活的违法建设被拆除。本市共拆除种类违法建设455万平方米,比计划多拆除195万平方米,是历年来拆除违法建设最多的一年。其中朝阳、海淀、丰台三区共拆除违法建设100多万平方米。11月2目,市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市政府43号令,即(北京市禁止违法建设苦干规定)。
拆违还绿美化首都
年内,市拆违还绿131万平方米,城八区建成11块1万平方米以上的绿地。东城区建国站西北角建成1.5万平方米的绿色广场,成为十里长街的绿色龙头;西城区西单文化广场占地2.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崇文区前门箭楼2.1万平方米绿地、宣武区莲花河东岸1万平方米经销走廊、朝阳区安贞里1万平方米风之广场、海淀区北京大学西侧7.4万平方米万泉公园、丰台区莲花池1万平方米绿地、石景山东省鲁谷小区4.3万平方米的伴月园等大片绿地都在国庆节前建成。10个远郊区县也分别建成百亩以上的公园绿地。
⑼ 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内容
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首先体现在领导体制的综合性。其次体现在运用手段的综合性。再次体现在依靠力量的综合性。最后体现在防止内容的综合性。
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由国家环境保护法及其他有关的专门法律、行政法规等予以规定,有下列内容:
1、排污管理制度
(1)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2)超标排污收费制度。(3)现场检查排污制度。(4)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度。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3、“三同时”制度
1972年,国务院在批转的《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关于官厅水库污染情况和解决意见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三同时”的要求。它指一切新建、改建或扩建的项目,其中的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4、限期治理污染源制度
它主要针对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要求限期治理。
5、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其主要形式是把污染比较严重的同类企业或不同类企业,建设或迁移在同一地区,便于集中防止污染,缩小危害的范围。
6、污染赔偿制度
7、环境监测制度
以监测的目的为标准,环境监测有四种形式:(1)经常性监测。又称抽样监测。(2)污染源监测。又称为监视性监测。(3)事故性监测。(4)研究性监测。
8、环境质量标准制度
9、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10、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⑽ 如何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城市管理
一要把人的文明放在首位。要以知促行、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抓好价值观念的固化,让长沙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要推动“美丽长沙、美德先行”等活动常态化,把雷锋的故乡打造成为充满爱心、充满温暖、充满诚信的首善之区。要严管重罚,严督重奖,抓好文明习惯的养成。
二要把严的管理变为常态。要严格整治,对问题的整改要对账、要限时、公开通报,彻底解决基层社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的脏乱差问题。要严格执法,对车窗抛物、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翻越栏杆等现象,发现一个、处理一个。要严格追责,对连续三次排名靠后的单位要通过媒体公开曝光,对长期不在状态、不作为的,要启动问责机制。
三要把高的品质充分展示。市区两级要加大投入,完成设施补缺,全面提升绿化、美化、亮化的水平,坚定不移地开展“三年造绿大行动”,严格按照“五无五净”的标准和清洗保洁的要求抓好市容维护,拿出实打实的措施,推进“清霾”、“碧水”、“静音”三大行动,取得让群众信服、让群众满意的效果。
易炼红强调,建设更高水准的文明城市,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各部门和区县(市)一把手要敢于担当责任,既要抓部署、抓调度,也要深入抓督查、抓落实、抓难题的破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从制度上、机制上破解难题,实实在在地发挥网格化管理、数字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的效应。要善于凝聚合力,形成大创建的大格局,研究制定管长远的机制,调动全体市民的积极性,把文明创建和城市管理这篇文章做实、做到位。
胡衡华强调,要进一步增强深化文明创建和城管工作的紧迫感,从现在抓起、从每一个细节改起。要切实找准深化文明创建和城管工作的着力点,对照整改突出问题,一条一条抓整改,一项一项抓落实;突出基层基础工作,着力解决老旧社区、背街小巷、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棚户区以及社区文明创建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把治理“脏乱差堵缺低”问题向城市“毛细血管”和“末梢神经”延伸。要强化落实常态管理,严格执行新的城市管理工作标准,落实网格化管理机制。要认真落实深化文明创建和城管工作的各项举措,建立更加严密的责任机制、共建机制、督查机制、考核机制,坚定目标不动摇,狠抓各项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