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整改
Ⅰ 群众路线上下联动整改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阶段,昌吉市围绕各族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整改需要上下联动解决的问题,将区、将各族群众要求的上下联动整改的问题及时有效化解在基层。
完善联动机制。制定下发《昌吉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上下联动共同整改工作方案》,建立了上下联动共同整改台帐挂号销号、巡视、定期分析督查通报、情况定期报告、激励、基层反映问题转办、整改评估等七项工作运行制度,为巩固联动整改成果,做好上下联动、左右互动提供了制度保障。各相关单位采取“每月一对照一汇报一督办”办法全面推进整改,同时将整改落实纳入问责范围,健全完善了司法廉政保障机制、创新调节工作机制、审判质量监督机制、巡回审判工作机制、全方位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零上访”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信息化的建设机制、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机制等八项机制,推动上下联动整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Ⅱ 群众反映的问题何时能整改
联系群众,目的在于服务群众;查摆问题,关键在于解决问题。群众意愿是推进作风建设的方向标,群众痛恨的不正之风是整改的突破口。对待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必须像总书记强调的那样,“逐项研究,一个一个加以整改”,只有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我们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才能有一个明显的改变,教育实践活动也才能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至今,各单位都查摆出很多具体问题,剖析了问题存在的根源,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下一步必须真正整改落实。如果谈起问题长篇大论,说起整改却一笔带过;如果自我剖析红脸出汗,动起真来却纹丝不动;如果自我批评毫不留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却视而不见,这本身就说明没有触及灵魂、没有实质改进。有些干部分析问题,根子不是在别人就是在环境,原封不动上交矛盾;还有些干部把次要问题排在前面,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却被排在后面。在群众看来,这些做法就是一板一眼走过场,不仅不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反而会伤害群众对党的信任。
找不到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说明联系群众还不够;看不到解决问题的行动,说明活动开展不彻底。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相互帮,这是查摆问题的几个方面。“群众提”本就居于首位,如果只是做给上级看,对群众呼声充耳不闻,不仅问题找不准,整改更是谈不上。为办一本护照,往返多次来回几千公里;奔波20多趟,孩子快生了准生证却办不下来;到机关办事,工作人员说“等我打完这一局”……一些地方和部门不以为然的“小问题”,其实是影响群众生老病死的大问题,某些党员干部见怪不怪的“小毛病”,其实是损害党和人民血肉联系的大毛病。
俗话说,只说不练假把式。笼统地下指示、发文件,即使强调再多、要求再多,短时间内也无法推动问题解决。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一把手要亲自抓整改落实,对查摆出的每个问题都盯住不放,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制定任务书、时间表,一个一个加以整改,并请群众予以监督。对于活动期间暴露的问题,更要刻不容缓地行动起来,盯住几件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好专项治理,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身边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提到我们的议事日程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领导干部永远都要围绕满足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来开展工作,坚决清除“四风”之弊。这样才能打掉党和人民之间的隔离墙,不断从群众中汲取推动我们事业前进的力量。
Ⅲ 党员群众个人五查五看及整改措施发言提纲怎么写
二、评议的主要内容
1.理想信念方面。是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党组织保持一致;
2、坚持学习方面。能否在创办学习型学校活动中争做学习型个人,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教育教学及教育科研理论、积极学习摘抄和撰写读书笔记;注重知识更新和交流,使能力素质进一步增强,服务学校发展的本领进一步提高。
2.牢记宗旨方面。是否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小团体利益与大团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
3.本职工作方面。能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教育教学成绩在同头课教师中位居前列;能否积极参加教育科研、积极参加课题实验(实验了什么课题,有无研究成果)、并成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承担者;能否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多次在备课组、教研组做主发言人(发言次数、提纲、记录);能否学习杜朗口经验投身第二轮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参加研究课、观摩课、优质课活动;是否能根据岗位工作需要,立足本职、认真主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关心学校发展,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深化改革,维护稳定等工作中,积极发挥带头和骨干作用,做到愿干事、能干事、干实事、干好事,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4.遵纪守法方面。是否坚持遵守党的纪律,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党员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执行党的决议,严守党纪、政纪、国法,执行教育法规和办学行为“十不准”,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维护学校和谐稳定。
5.保持作风方面。是否能苛守师德,敬业爱生,扎实工作、有强烈的奉献精神,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是否能严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和育人技能培养人、感染人,班主任工作或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工作中成绩突出;是否坚持结合“八荣八耻”的要求,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努力奋斗、无私奉献,在工作、学习中永保先进性。
三、评议时间和方法、步骤
民主评议党员在学校党总支的领导下,以党支部为单位分步骤进行。整个评议活动在5月份完成。党员参评率要达到本单位党员总数的95%以上,具体方法、步骤:
1.学习动员。结合“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对党员进行理论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和政策的宣传学习,学习了解民主评议党员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每个党支部吸收本支部5名群众代表参加,本支部群众不足5名的要全部参加。
2.谈心交流。在本支部范围内广泛开展一对一谈心交流活动,每名党员应积极主动地与支部党员和群众代表进行谈心。每个党员谈心不少于5人,处级党员领导干部谈心原则上不少于10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普遍谈心一次。要真诚虚心地征求党员和群众代表的意见,保证谈心质量,以达到沟通思想、交换意见、查找问题、相互帮助、增进了解、增强团结的目的。
3.党性分析。党员个人认真总结一年来的学习、思想和工作情况,对照党员标准和评议内容,写出党性分析材料, 对自己作出基本评价,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思想根源,积极制定整改措施。
4.民主评议。召开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每名党员都要作严肃认真的党性分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接受党员和群众代表的民主评议。在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采取无记名的方式,对全体党员进行一次民主测评。党员领导干部要参加班子民主生活会和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会,过双重组织生活。
5.组织考核。召开党支部委员会,对照党员民主评议的内容,对党员的党性分析、党内外评议意见和测评结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综合,形成组织意见,确定评议结果。评议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各单位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确定比率。评议结果应及时反馈给被评议党员。
6.表彰处理。对评议为优秀的党员,由党组织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表扬。对模范作用突出的党员,可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报上级党组织进行表彰。七一表彰先进必须从评议为“优秀”的党员中产生;对存在问题的党员,由支部书记进行谈话,进行帮助教育和整改;对违反党纪受到纪律处分的党员,必须与本人见面,帮助改正错误;对评议为不合格的党员,按照有关规定和组织程序,慎重处理。
预备党员评议的内容、要求和方法步骤均同于正式党员。但预备党员不评优秀党员;对评议为不合格的预备党员不能作劝其退党处理,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作出帮其在预备期内改正错误、延长预备期和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处置。
Ⅳ 对群众办事及合理诉求决不态度生冷,消极应对,推诿扯皮应该怎么整改
这种情况
可以向上级部门
直接提出批评建议
Ⅳ 群众路线 对整改落实有哪些意见建议
整改落实,主要针对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制定和落实整改方案,对一些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环,整改落实是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对确保活动善始善终、取信于民至关重要。
发现问题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问题找出了很多,措施也列出了一二三四,若不付诸行动,等于空谈。群众最盼的就是解决问题,最怕的是整改走过场。群众的期待越热切,领导干部越不能松口气,越需要花更大功夫、下更大力气,把措施落实好,把承诺兑现足,让群众看到真改的行动和实效。
整改落实的扎实推进,离不开前段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的成效和经验。应坚持时间服从质量,对照学习教育是否扎实,查摆问题是否到位,自我剖析是否深刻,开展批评是否认真等,及时组织“回头看”,不足的要“补课”,不够的要“加把火”。把问题查找准、剖析透,整改才会有的放矢。
整改落实贵在实,也难在实。实就是真整实改,首先体现在目标实。一方面,将聚焦“四风”贯穿始终,抓住那些群众最反感的“四风”问题和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抓住重点,哪个突出就着重抓哪个,一项一项地査、一项一项地改。另一方面,结合各部门单位的职责和工作实际,紧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确定各自的专项整治重点,逐项研究解决,抓一项成一项。整改过程中,要坚持准、狠、韧,不可光拣“软柿子”捏,不敢啃“硬骨头”。面对群众深恶痛绝的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等“四风”顽疾,以及“庸懒散”、“中梗阻”等老大难问题,必须拿出真招硬招,不见成效决不收兵。实还体现在整改方案具体细实,不泛泛而谈。各单位职能不同,存在的问题各异,需要开出对症下药的“处方”。对查摆剖析出来的问题进行再梳理、再归类,逐项列出问题清单,使之在整改环节全覆盖,这样的整改方案才具体全面而有针对性。在制定整改方案和专项整治方案时,还需进一步细化整改要求,拿出任务书,明确时间表,落实责任人,做到件件有着落,项项有安排。唯有要求细实明确,不留模糊空间,整改方案才具更强的可操作性,监督问责才会有章可循。
整改究竟实不实,得由群众说了算。应敞开大门,将整改的全过程置于群众监督之下。
谁来整改、整改什么、怎么整改,通过多种方式向群众公开,请群众参与,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整改效果交由群众评判。要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整改风向标,群众满意的才能“销号”,不满意的继续整改,决不能自说自话。只有让群众真正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并从中得到实惠,整改才算落到实处。
整改能否取得实效,一把手是关键。这就要求一把手切实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既身体力行,带头整改,树立标杆,又“严”字当头,一抓到底,发扬钉钉子的精神,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整改落实,从而改出风清气正的新气象,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Ⅵ 宗旨意识强不强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存在的问题:
1. 理想信念动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
2. 对群众缺乏感情,不关心群众疾苦,不真诚为群众服务;
3. 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不愿做、不会做、不敢做群众工作;
4. 严重背离了党的宗旨,违法乱纪,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等。
整改措施:
1.增强宗旨意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2.增强宗旨意识,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3.增强宗旨意识,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章明确要求,每个党员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6)群众整改扩展阅读:
增强宗旨意识,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人民共同奋斗的力量之源。执政首在民心向背,顺民心则政兴,逆民心则政废。
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必须牢记:我们让人民群众满意,人民群众才会对我们满意。
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要用行动体现我们对群众的感情,体现到具体工作中,对来访群众有热心,对群众反映的困难有同情心,帮群众解决困难有诚心,遇到阻力和困难有攻坚克难的决心,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有长期作战的恒心,这样才能和群众心贴心。
Ⅶ 如何建立群众意见建议整改和回应的长效机制
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一是建立党员干部下基层工作制度。围绕党员干部走进农村基层,建立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联系点制度;围绕走进街道社区,建立完善社区建设工作联系点制度;围绕走进工厂企业,建立完善企业党建联系点制度;围绕走进基层群众,建立完善走访群众制度;围绕走进社会各界,建立完善党员干部联系党外人士制度。建立市级领导联系乡镇和贫困村制度、市级部门联系乡镇和部门领导联系村制度、乡镇领导和机关干部联系村制度、普通党员联系群众制度,为党员干部了解社情民意、提高服务群众能力提出制度要求。二是建立党员干部走访群众制度。统一印制《党员干部走访群众记载卡》,记载走访群众的家庭状况、生产情况、收入情况以及提出的意见建议,以便有针对性帮扶;推行党员领导干部“民情日记”制度,把“民情日记”纳入党员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中;实行定期走访调研制度,并对调研时间进行具体规定。
激励评价机制是提高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积极性的“助推器”。一是完善群众评议机制,扩大群众评议对象的范围,从评议普通党员到评议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把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效果交给广大人民群众评判;推行党员干部“连心卡”制度,对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情况进行跟踪考察,由群众签字认可。二是完善党员干部考核办法,在年终考核上,重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加大干部考核时群众公认程度的组织认可力度,将群众的认可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在党员干部提拔上,扩大群众参与度,关注干部的群众口碑;推行群众满意评选活动,让联系群众实效明显的党员干部得到组织的认可。三是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对联系群众好、群众评价高的干部,在提拔使用上优先考虑,真正使那些密切联系群众、群众公认能力强的干部得到重用。
监督约束机制是确保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各项制度落到实处的有效举措。切实加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确保联系群众各项工作的有效进行。全面实行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办事公开制度,建立党员干部定期向党代会、人代会、职代会汇报工作的制度。在一些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公开有关办事政策、办事规程和办事结果。政法、纪检、监察和人事部门要设立群众举报信箱、监督电话,设立网上监督的新形式,把知情权、评判权、监督权交给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目的是更好地服务群众。构建服务群众长效机制要在具体制度、实施载体的建立完善上下功夫。一是以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为重点,以广泛开展群众性服务工作为切入点,建立健全党员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在农村进一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加大创新党群共同致富和党员联户活动力度;在窗口单位推广党员挂牌服务;在城市社区建立党员服务群众点,形成覆盖全社会的系统化的服务群众网络。二是建立健全亲民便民的服务机制。坚持推广行政服务(办事)中心,使各类行政审批做到“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设立便民综合服务窗口,在乡镇实行为民办事全程代理等,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三是建立和完善结对帮扶制度,尽心尽力解民困排民忧,千方百计促民富安民心。
Ⅷ 服务群众不深入不精准整改措施怎样写
服务群众不深入,不精准,整改措施怎么写?这就应该实事求是的写了解一下到底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