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重点污染治理

重点污染治理

发布时间: 2020-12-05 20:23:19

㈠ 哪些地区成为污染防治重点区域

《三年行动计划》总体思路是,突出四个重点、优化四大结构、强化四项支撑、实现四个明显。在工作领域上,突出四个重点。以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地区作为重点区域,其中,北京是重中之重;以人民群众最为关注、超标最为严重的PM2.5作为重点指标;以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最高的秋冬季作为重点时段;以工业、散煤、柴油货车、扬尘等大气污染源治理作为重点领域。

当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西北部是我国PM2.5浓度较高的区域。5年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浓度显著改善,但仍为全国平均浓度最高的区域。汾渭平原11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平均为65微克/立方米,仅次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同时也是全国二氧化硫浓度最高的区域,煤炭在能源消费中占比近90%,产业结构偏重、规模偏小、装备水平低,多数钢铁、焦化企业尚未实现稳定达标排放。长三角区域虽然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但优良天数比例为71.6%,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污染程度不平衡,西北部多个城市浓度水平接近京津冀部分城市。

㈡ 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的污染防治是如何要求的

一、《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中有关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是这样要求的:

第十一条:重点单位应当建立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对重点区域、重点设施开展隐患排查。发现污染隐患的,应当制定整改方案,及时采取技术、管理措施消除隐患。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建立档案。

第十二条: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定期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监测,重点监测存在污染隐患的区域和设施周边的土壤、地下水,并按照规定公开相关信息。

第十三条:重点单位在隐患排查、监测等活动中发现工矿用地土壤和地下水存在污染迹象的,应当排查污染源,查明污染原因,采取措施防止新增污染,并参照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有关规定及时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根据调查与风险评估结果采取风险管控或者治理与修复等措施。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要求:

第二十一条 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并按年度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排放情况;
(二)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保证持续有效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
(三)制定、实施自行监测方案,并将监测数据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前款规定的义务应当在排污许可证中载明。

三、《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做到:

(十八)……各地要根据工矿企业分布和污染排放情况,确定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实行动态更新,并向社会公布。列入名单的企业每年要自行对其用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开。

㈢ 水污染综合防治的水利部重点工作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解决与饮水安全有关的问题,水利部正在重点做好版4项工作。首先是权进一步摸清饮水安全现状,搞好饮水安全建设规划。为此,水利部正在组织编制《全国城乡饮水安全建设规划》,在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饮水安全问题普查。其次是加大对饮水安全工程的投入力度。水利部专家指出,对贫困地区的饮水工程建设,应以政府补助为主,群众自筹为辅;对经济发达地区的饮水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由政府、受益群众、市场等多种途径筹集;对饮水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用地、用电、税费等应实行优惠政策。 第三是统筹兼顾,抓好饮水安全建设工作。为此,有关部门要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制定有关办法,防止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根据各地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类型、规模及标准;加强水质检验和监测,完善饮水安全监测体系。第四,深化改革,不断完善饮水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保障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㈣ 环境污染控制应该将重点放在末端治理上,对吗

不对,末端治理是成本较高的,控制重点必须包括源头减量。

㈤ 哪些污染物是VOC设备治理重点

VOC废气治理设备方案指出要加强活性强的VOCs排放控制,主要为芳香烃、专烯烃、炔烃、醛类等。各地属应紧密围绕本地环境空气质量改善需求,基于O3 和PM2.5来源解析,确定VOCs 控制重点。
对于控制O3而言,重点控制污染物主要为间/对-二甲苯、乙烯、丙烯、甲醛、甲苯、乙醛、1,3-丁二烯、1,2,4-三甲基苯、邻-二甲苯、苯乙烯等;
对于控制PM2.5 而言,重点控制污染物主要为甲苯、正十二烷、间/对-二甲苯、苯乙烯、正十一烷、正癸烷、乙苯、邻-二甲苯、1,3-丁二烯、甲基环己烷、正壬烷等。
同时,要强化苯乙烯、甲硫醇、甲硫醚等恶臭类VOCs 的排放控制。

㈥ 我国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是

重点是监管、资金和技术。宣传教育的重点是告诉社会群众什么是有害的,这个我们国家的宣传还很不够。很多好坏都不是很客观的,大多以讹传讹。

㈦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监管的重点污染物有哪些

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

㈧ 环境污染的原因有哪些,有哪些改进的措施或建议

分析如下:

1、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2、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3、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改进措施及建议:

1、提倡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污染零排放等。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3、边控制污染边治理:控制污染就是设排放标准,同时对排放物进行收集处理,包括污水处理,尾气治理,固废垃圾处置等。

拓展资料: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或由于人为的因素,环境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使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有害影响。)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条件的现象。

针对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办理中的取证难、鉴定难、认定难等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司法解释《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有关环境污染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以从严惩治和防范环境污染。根据《解释》,致使一人以上重伤或者三人以上轻伤即构成“严重污染环境”,将被以污染环境罪追究刑事责任。

(资料来源:网络:环境污染)

㈨ 中国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是什么

与国际接轨,无论是从检测还是治理。标准的提高非常重要。像上海斓大,北京捷康隆,广州友田这些治理公司的治理虽然有效,但是污染源控制不好,是造成严重后果的重要原因。所以,从源头遏止非常重要,非常期望国家出台这方面的政策,维护人民健康/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