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如何治理雾霾
⑴ 世界各国治理雾霾时间表 我国需要多少年 痛的领悟
世界各国治理雾霾时间表 我国需要多少年 痛的领悟
雾霾天气的逐日增多,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雾霾不但危害身体健康,而且为我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现在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恐怕就是中国治理雾霾,到底需要多少年了。
在这个问题上,经常有人拿出发达国家的案例进行参照和对比,其中最典型莫过于英国伦敦长达28年的治霾经验。
1952年12月,灾难真的降临在了伦敦。伦敦交通为之瘫痪。许多人呼吸困难,眼睛刺痛,不停流泪,总计约有10万患上哮喘等呼吸道疾病。4天时间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去世。
几经努力后,至1975年,伦敦每年的雾日已下降到15天;1980年更下降到5天,摘掉了“雾都”的帽子。为治理空气污染,伦敦付出了30年的时间。
日本治理空气污染,花了30年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发展,由于在二战中战败,工业发展一度停滞,空气情况转好。但在经济重新起步后,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在日本现今的能源结构中,核能、天然气,以及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占有重要地位,日本治理空气污染,前后也花掉了30年左右时间。
洛杉矶空气达到洁净标准,用了超过60年
美国联邦政府在1963年、1967年先后颁布《清洁空气法》和《空气质量法》,着力控制空气污染。至1999年,洛杉矶首次实现全年没有一级空气污染警报;2007年,洛杉矶地区的空气终于达到了清洁标准,此时距1943年雾霾大爆发已过去了64年
德国治霾用了30年
德国从意识到雾霾问题,到解决雾霾问题,至少花了三十年的时间;如果要从出现雾霾算起,恐怕要至少有百年的历史。德国首都柏林也一度是雾霾的重灾区,80年代西柏林的雾霾警报数度响起:1980年两次1级警报;1981年1次一级警报;1987年1次二级警报。两德统一后,柏林最后一次响起雾霾警报是在1991年,只达到了预警级别,从此以后,德国再也没有响起雾霾警报。
⑵ 各国关注中国雾霾说明什么哲学道理
上升到哲学角度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雾霾是灾害性天气现象,是回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雾霾对答人的危害很大,至于什么危害可自行网络。
雾霾威胁到人的健康生活,我们应当了解其危害。雾霾产生的原因究其根本还是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当我们还沉迷在不节制的对自然的索取时,大自然生病了。雾霾是一个警示,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急切的搞好环境。
我们能做的是推崇低碳生活,少开车,随手关灯,节约水,做个有素质的人~~~
⑶ 从国家 企业和个人的角度各提两条行动倡议治理雾霾
整改防护林、彻底治雾霾
统计学家、数学家王见定教授, 最近就“ 雾霾问题”向国家献策
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时起步的“三北防护林工程”,至今已走过35个年头。此绿化防沙工程被称为:“中国绿色长城”,“生态工程之最”,西起新疆,东至黑龙江,路经13省、市、自治区的559个县,全长近4500公里,死死把境内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一片黄土高原包围或挡在其以外。虽然工程尚未全部完成,但已初见成效,由西北刮向内地的大风沙基本被挡住,甚至多区域出现了旅游、避暑、休闲的胜地,基本达到了原来防风治沙的目的。但新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由于经济持续的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的相应的政策和配套措施没有跟上,造成了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危及到人的生存空间。其中雾霾问题是当前重中之重。全民都在谈论雾霾怎么解决。国家在谈,环保学者在谈,老百姓在谈,就是拿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其中环保、气候专家(院士、研究员、博士...)一致指出欧美、日本用了20-50年时间,才理顺了本国的大气,中国即使在欧美、日本之后有成功经验可借用,依照目前的经济、科技实力用10年时间治理好那只能是人间奇迹。在他们看来中国在一、二十年内治理好雾霾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中国百姓只能在长期雾霾中煎熬?本人倒有一个良方,不同以上专家、学者的说法,可供政府使用。那就是我们在严格执行减排情况下,同时要借老天之力,不借老天之力是万万不行的。北京的雾霾几乎与刮风高度相关。今天刮大风,雾霾很快消散;大风一停,雾霾接踵而来。如果不靠风,只有大范围的停工、停产、停车...雾霾才会消散,这已成为老百姓的共识。可是长期停工、停产、停车...老百姓吃什么,喝什么,住什么...怎么生存?下面就只能在风上下功夫。王见定教授是一个具有复杂阅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贯通的学者和实践者,他对我们的国家具有深厚的情感,对于这种现状他不能不闻不问不管。他在仔细考查了相关的资料以后,确认我国现仍属季风国家(尽管大气专家说全球大气变暖)。冬季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夏季是来自海洋的东南风。哪为什么西伯利亚的寒风,冬天很少见了?仔细考查以后发现,问题只能出现在这又长又宽的防护林上。三北防护林工程,窄的地方有几十公里宽,宽的地方有几百公里。防护林乔灌混杂种植,灌草混杂种植,其中高大的乔木均在二、三十米以上,对地表风有一定的减速作用(成语“树大招风”就是这个道理)。经过这样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的乔木的减速,再强劲的西伯利亚风也成了微风,所以近些年来,北京的大风沙天很少见了,华北地区也是这样。现在的方法有了,王见定教授指出:我们只需要把防护林的乔木改种矮小的灌木,强劲的西伯利亚的地表风的减速会变得缓慢,经过防护林的西北风还能达到3-4级的水平。有了常态下的3-4级风,在我们严格遵守减排政策的配合下,就可以使北京、华北地区的空气保持在优良或轻度污染的水平。再有夏季的东南风,由于处在西北、华北、东北部的防护林的改造,也能顺利通过防护林,使北京、华北、东北的雾霾得到相当的扩散。也就是说通过防护林的整改,使得长年的西北风、东南风运行通畅,北京、华北、以至全国严重的雾霾必然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这样就为生活在北京、华北、以至全国的老百姓争取到可以持久的生活空间,并在不超过二十年的时间最后彻底战胜雾霾。实施方法及说明:
(1)马上开始1000公里的“乔改灌”工作,增加10万工人(工人以当地农民为主)每月工资不低于5000元。(2
)此项工作建议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牵头,国家环保局和国家林业局具体操办。(
3)在“乔改灌”的过程中,适当扩大灌草混种的面积,使得原有的防沙作用还有所加强。(4)在1000公里的“乔改灌”的工作基础上,逐渐将此工作推广到4500公里。(5)大部分乔木已到了过、成熟期(枯死期),现改种为灌木真是天赐良机,改种灌木比乔木成本低的多。改种的灌木、草木以选用当地灌草木为好,它们具有天然的适应性,且成本低。(6)改造的资金由国家财政支出。(鼓励有财力的公司参与捐赠) 参考文献:(1)王见定:《国民经济行业排列的有序化与经济矢量》,第51届国际统计大会论文集,土耳其,1997.
( 2)王见定、李颖伯:《经济矢量的合成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国际社会和经济发展大会论文集,墨西哥,1998.
(
3)王见定:《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前沿科学,2008年第2期、北京,2008
⑷ 从国家、企业和个人角度就治理雾霾各提两条行动倡议
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必须要为保护玍态环境岀谋献策,同时要付诸于行动。为减排降噪、整治生态环境作出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生态环境靠大家,共同岀力你我他。
⑸ 治理雾霾,各国花了多少年
像英国雾霾至少花了40年,到现在还在治理,英国NSEN空气器净化器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