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抗性治理

抗性治理

发布时间: 2020-12-04 04:27:24

『壹』 害虫抗药性治理有什么策略

(1)适度治理。限制药剂的使用,降低总的选择压力,在不用药阶段,充分利用种群中抗性个体适合度低的有利条件,促使敏感个体的繁殖快于抗性个体,以降低整个种群的抗性基因频率,阻止或延缓抗性的发展。采用方法是限制用药次数、用药时间及用药量,采用局部用药,选择持效期短的药剂等。

(2)饱和治理。当抗性基因为隐性时,通过选择足以能杀死抗性杂合子的高剂量进行使用,并有敏感种群迁入起稀释作用,使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保持在低的水平,以降低抗性的发展速率。

(3)多种攻击治理。当采用不同化学类型的杀虫剂交替使用或混用时,如果它们作用于一个以上作用部位,无交互抗性,而且其中任何一个药剂的选择压力低于抗性发展所需的选择压力时,那就可以通过多种部位的攻击来达到延缓抗性的目的。

上述三个基本策略中,应用最普遍的是适度治理和多种攻击治理两个策略,而采用饱和治理即高剂量(高杀死)策略要特别慎重。因为通常使用高剂量就是增加药剂的选择压力,选择压力愈大,害虫愈容易产生抗药性。如果采用饱和治理策略,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抗性基因为隐性,二是确保有敏感种群迁入饱和治理区,与存活的抗性纯合子个体杂交,其杂交后代又可用高剂量策略杀死,达到抗药性治理的目的。

『贰』 抗药性治理的短期策略有哪几点

(1)建立重要防治对象对常用药剂的敏感性基线,建立有关技术资料数据库。专

(2)测量或检测重要病害对常用属药剂抗药性发生的现状和发生趋势。

(3)监测主要病菌对骨干药剂抗性发生动态,建立抗药性病原群体流行测报系统。

(4)研究还未发现抗药性的病原物—药剂组合产生抗药性的潜在危险,及早采取合理用药措施。但应防止试验中获得的抗性突变体释放到自然界中去。

(5)合理用药,防止抗药性发生或延缓抗性群体的形成。病原微生物在自然界存在的数量大、繁殖快,尽管发生抗药性变异的频率很低,但在药剂选择压力下,通过侵染致病和繁殖会很快形成足以引起病害流行的抗性群体。合理的用药措施包括①使用最低有效剂量;②在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关键时期用药,尽量减少用药次数,以化学保护代替化学治疗,避免以土壤或种子处理的方法防治叶面病害,降低选择压力;③避免在较大范围内使用同种或同类药剂(防止产生交互抗性);④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混用或交替使用,但应避免两种高度危险性的药剂混用或轮用,防止多重抗药性发生;⑤在抗性发生严重的地区回收药剂,停止用药。

(6)加强对杀菌剂生产、混配、销售的管理,防止盲目生产、乱混乱配、乱售乱用。

『叁』 害虫抗药性治理的基本原则有哪几点

①尽可能将目标害虫种群的抗性基因频率控制在最低水平,以利于防止或延缓抗药性的形成内和发展。②选择最容佳的药剂配套使用方案,包括各类(种)药剂、混剂及增效剂之间的搭配使用,避免长期连续单一使用某一种药剂。特别注意选择无交互抗性的药剂间进行交替轮换使用和混用。③选择每种药剂的最佳使用时间和方法,严格控制药剂的使用次数,尽可能获得对目标害虫最好的防治效果和最低的选择压力。④实行综合防治,即综合应用农业的、物理的、生物的、遗传的及化学的各项措施,尽可能降低种群中抗性纯合子和杂合子个体的比率及其适合度(即繁殖率和生存率等)。⑤尽可能减少对非目标生物(包括天敌和次要害虫)的影响,避免破坏生态平衡而造成害虫(包括次要害虫)的再猖獗。

『肆』 如何利用抗性树种防治病虫害

植物抗病虫性是指同种植物在某种害虫为害较严重的情况下,某些品种或植株能避免受害、耐害,或虽受害而有补偿能力的特性。在林间与其他种植物或品种植物相比,受害轻或损失小的植物或品种称为抗性植物或抗性品种。针对某种害虫选育和种植抗性品种,是农林业害虫综合防治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1)培育植物抗病虫性的方案
A.寻找抗病虫性的来源
有抗病虫性的植物常存在于病虫害比较严重的地区,所以可进行野外检查,由此寻找抗病虫性,如能发现在相同的条件下某些植株或品系受害较轻或不受病虫为害,便可选定他们作为抗病虫性的来源。另一个途径是对一种植物的不同品系或所收集的种质进行系统检查,由此寻找抗病虫性。有抗病虫性的植物品系虽常出现在有病虫害的地区,但从不发生病虫害或外地引进的品系也可发现抗病虫性。此外还可以从植物原产地近缘植物来寻找抗病虫性,并在育种工作中加以利用。
B.对抗病虫性的测定
一般是通过将植株或植株的一部分暴露于病虫为害的条件下进行。如抗虫性测定,首先准备好一定数量的害虫,使要测定的作物品系受到同等程度的为害。测定时可用植物受损害的程度或害虫的生命表作为标准。前者包括茎叶被食害的程度、苗木减少百分率、减产百分率等。茎叶被食害的程度可进行目测,按照自行规定的标准分为五级,或精确地比较叶片的面积或茎叶的重量等。在野外进行测定实际是一个取样问题,可应用调查种群数量时的同样原理,包括害虫对不同品系的反应,如聚集的程度、嗜食差异、生长发育的时间、死亡率、产卵数量和寿命等。对于生活史较短的种类如叶螨、粉虱、蚜虫等以其产卵量或产仔数作为标准。
C.抗虫品系的培育
有了抗虫性的来源和测定方法之后,便可进行植物抗虫品系的培育。抗虫性常发现于许多不合乎人们要求的作物品系中,例如某些对墨西哥豆瓢虫有抗性的大豆品系的茎是藤状的,而非一般品系那样直立,因此要进行植物育种,把抗虫性基因转移到改良后品系的种质中去。其过程包括:把有抗虫性的品系进行杂交以提高其抗虫性,或把有抗虫性的近缘植物与栽培的作物品系杂交,使抗虫性基因转移到栽培品系中去;研究抗虫性的遗传规律,查明基因作用的特点以及与其他性状的连锁作用;综合遗传抗虫性与其他优良的农艺特性而成为可栽培推广的新品系。
D.对培育成的抗虫品系进行评估
培育出果树、林木的抗虫品系后便可在害虫的综合治理中加以利用,这时应研究它与其他治理措施配合时的特点,例如对害虫的寄生性或捕食性天敌昆虫是否有影响,如需施用杀虫剂,应查明可把杀虫剂的施用减少到何种程度。
(2)利用生物技术培育抗性品种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培育抗病虫害的植物提供了新的手段,从而开辟了植物抗病虫害育种的新时代。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病虫害植物品种可克服常规育种的不足:①它不仅利用存在于植物中的抗病虫基因,还可以利用某些动物、微生物中的抗性基因,将其重组到植物染色体上,并使之在植物体内特定地遗传及表达,从而产生抗病虫害性状,因此基因资源非常丰富。②该性状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即可控制任何时期内、在植物任何部位(如叶下表面、根等农药难以到达起作用的部位)发生的病虫害。③育种周期短、成本低。④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病虫植物还具有不污染环境及抗病虫物质不易被环境因素所破坏的优点。因此,植物抗病虫害基因工程在国内外受到了普遍关注,也成为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抗植物虫害的基因有多种,目前经常使用的主要有3种。a.从微生物苏云金杆菌分离出的苏云金杆菌杀虫结晶蛋白基因,简称Bt基因;b.从植物中分离出的昆虫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c.植物凝集素基因(lectin gene)。

『伍』 怎样评估抗性治理的实际效果

通过监测害虫抗性水平的变化,对整个治理方案或不同阶段抗性治理的效果提供评估,也为抗性治理方案的修订提供补充依据。

澳大利亚棉铃虫抗性治理方案的改变就是根据抗性监测的结果做出的。如澳大利亚于1983-1984年生长季实施的抗性治理方案中,原先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仅限于在第二阶段的42d内使用。但在1983-1984年生长季至1989-1990年生长季期间,抗性治理尽管减缓了抗性发展的速度,但抗性水平仍在继续上升。因此自1990-1991年生长季起,将第二阶段缩短为35d,约相当于棉铃虫发生一个世代的时间,也就是将拟除虫菊酯使用的选择压力全年仅限制在棉铃虫的一个世代期间,以进一步减慢抗性上升的速度表8-2。又如自1993-1994年生长季开始重新修订设计的抗性治理策略,是建立在棉铃虫的抗性已达到不能依靠单独使用拟除虫菊酯和硫丹防治棉铃虫优势种群的基础上。因此,采用实夜蛾属害虫种的鉴定新技术,当发现以斑实夜蛾为优势种群时,可用拟除虫菊酯和硫丹进行防治;当发现以棉铃虫为优势种群时,避免单独使用上述两类药剂。

1990-1991年生长季澳大利亚棉铃虫抗性治理方案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一次用药——1月9日1月9日至2月13日(35d)2月13日至最后一次用药硫丹硫丹灭多威拉维因拉维因拉维因灭多威灭多威对硫磷久效磷久效磷久效磷硫丙磷丙硫磷丙硫磷丙溴磷丙溴磷丙溴磷毒死蜱毒死蜱毒死蜱对硫磷氟啶脲拟除虫菊酯牋拟除虫菊酯加增效醚(Pb)与杀卵剂灭多威混用与杀卵剂灭多威混用与杀卵剂灭多威混用不用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拟除虫菊酯不超过3次不用拟除虫菊酯、不用硫丹第二次喷拟除虫菊酯+增效醚(Pb)。

『陆』 杂草抗药性的综合治理有哪几点

1.交替轮换使用

除草剂合理的交替轮换使用,是杂草抗药性综合治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基本原理是在一个地区使用某一种或某一类除草剂时,由于除草剂的选择作用,该地杂草群体中抗药性杂草生物型的比例会逐渐上升,当交替轮换使用另一种(类)除草剂时,利用抗药性杂草生物型的适合度通常低于敏感杂草生物型的不利因素,可使群体中稍有上升的抗性杂草生物型恢复到用药以前的水平。要避免长期单一使用某种除草剂,特别是当发现在推荐用量情况下,某种除草剂防效下降,并证实是因抗性杂草生物型频率上升所引起时,通常不要采用增加用量的方法来提高其效果,而应采用另一类(种)除草剂进行交替轮换使用。选择何种交替使用药剂取决于杂草种群中已经上升的抗性杂草生物型能否恢复到用药以前的水平,因此,交替轮换的除草剂间不应存在交互抗性。即使不同类别的除草剂间,如有交互抗性,也不能交替轮换使用。如在澳大利亚南部,抗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禾草灵的瑞士黑麦草对供试的22种除草剂中的15种具有交互抗性。这15种除草剂包括醚类除草剂吡氟禾草灵、氟吡甲草灵,取代脲类的绿麦隆,磺酰脲类的氯磺隆、二硝基苯胺类的氟乐灵等7类除草剂和5个不同作用位点,这是一种杂草对化学结构不相似、作用位点不同的除草剂所表现出的广泛交互抗性,这些药剂就不能交替轮换使用防治该种杂草。

2.混用

除草剂的科学合理混用,也是杂草抗药性综合治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因为使用按一定比例混配的除草剂混剂,可明显降低抗药性杂草生物型的发生频率,以延缓或阻止抗性的发展,同时,可扩大杂草范围、增强药效、提高作物的安全性及降低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杂草抗性综合治理中科学合理混用除草剂的关键:首先要避免使用具有交互抗性的除草剂进行混用,尤其是作用位点相同的除草剂间有交互性应避免混用。其次除草剂混用具有产生多抗性风险。一些杂草种群由于使用了不同作用方式,不同残留活性的除草剂混剂,若干年后会对两种除草剂产生多抗性。例如,小白酒草(Epilobiumciliatum)和早熟禾(Poaannua)对均三氮苯类除草剂和百草枯都产生抗药性。在杂草抗药性中,多抗性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现象,随着广泛使用除草剂及其混剂,杂草多抗性的问题会愈来愈突出。只有加强杂草抗性基本规律研究才有利延缓或阻止多抗性的产生。

3.限制使用

限制使用主要是对用药量采取限制,即在阈值水平上最佳使用除草剂。这不仅经济有效,而且还能降低除草剂用量,有意识地保留一些田间杂草和田边杂草,可以使敏感杂草和抗性杂草产生竞争,通过生态适应、种子繁殖、传粉等方式形成基因流动,以降低抗药性杂草种群的比例。但这方法需要严格的试验,经验证后实施。

4.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及其他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主要包括作物轮作、耕翻、放牧、焚烧及休闲等。作物轮作能避免栽培系统中使用单一除草剂,从而延缓其抗性产生。合理的轮作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有许多恶性杂草与特定的作物有着密切联系,这是由于种子萌发的要求和生长模式等因素决定的。作物轮作会减弱这些杂草对环境的适应性,同时,选用其他除草剂可以明显地提高控制效果。如果选择竞争性强的作物品种进行轮作,也不利抗性生物型杂草的生长发育。轮作的年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土壤种子库中抗药性和敏感性杂草种子的量、寿命、相互间流量及与栽培方式之间的关系。

耕翻可以增加埋入土层杂草种子数量,有利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量,减少除草剂的选择压力,有利降低杂草种群中抗性生物型的比例。

控制抗药性杂草种子的传播,如加强灌溉水源中杂草种子的清除,加强牲畜粪便的管理等,这样可以减少抗药性杂草种子的扩散。

(2)生物防治。杂草的生物防治就是利用杂草的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病毒和线虫等来防除杂草。如1926年澳大利亚利用一种螟蛾(Cactoblostiseactorum)控制危害牧场的仙人掌,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开发的鲁保1号制剂(Glocosporiumspp.)防治大豆田菟丝子效果显著。

『柒』 设计抗药性治理策略时应考虑哪些要点

1.基本原则

①使用易发生抗药性的农药时,应考虑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尽可能降低药剂对病原物的选择压力;②考虑所有与抗药性发生的相关因子;③在田间出现实际抗药性导致防效下降以前,及早采用抗药性治理策略。

2.技术要点

①了解农药的作用机制和病原物产生抗药性机制;②药剂推广应用之前,早期评估目标生物产生抗药性的潜在危险;③建立每一防治对象的敏感性基线和监测方法;④建立药剂、寄主和寄生物间相互作用的参数;⑤实施药剂应用期间的抗药性监测。

3.管理要点

①完善农药推荐使用方法,包括使用剂量、使用次数、适期、喷施面积比例、与其他药剂混用或轮用原则;②符合综合防治策略;③达到生产上可行,包括药剂品种资源,生产和需求平衡;④为生产、销售部门和用户所接受;⑤相同杀菌剂生产厂家和推销部门之间相互协调;⑥治理策略在实践中进行自身完善和补充。

技术要点的各个因子可通过有关试验进行研究。首先建立敏感性基线的技术要点最为重要。因为这是抗药性鉴别和监测的基础。其次是农药抗性的早期风险评估。在新农药推广之前,在室内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诱导病原物产生抗药性突变。根据抗性突变频率、抗性突变体对不同药剂的交互抗性类型和适合度,初步评估某种病原物—药剂组合发生抗药性的风险,如果抗性突变频率较低和突变体适合度下降,则可以说明抗药性发生的风险较低。当然,若很容易在室内发生抗药性的药剂,也未必没有开发应用价值。因为抗性发生的情况比较复杂,抗性群体在自然界的形成受气候条件和农业栽培措施,以及病原物自身的扩散流行特点的影响。例如,在室内易导致目标病菌产生抗性的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在生产上表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杀菌剂抗性风险评估,不但必不可少,而且需要在室内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

『捌』 抗药性治理的长期策略有哪些

(1)在确保传统的保护性杀菌剂有一定量的生产和应用的同时,根据植物与病原物之间的生理生化差异开发和生产不同类型的安全、高效、专化性杀菌剂,储备较多的有效药剂品种。已知几丁质是许多真菌细胞的主要结构成分,而不存在植物组织中,真菌与植物体内组装纺锤体的微管蛋白结构、蛋白质合成机制及RNA合成酶系等也不同。此外,真菌与植物体生物膜结构组分的差异,也已成为人们开发研究新杀菌剂的热点。如真菌细胞膜中以麦角甾醇为主,而动物和植物细胞膜中则分别以胆固醇和豆甾醇为主。随着杀菌剂药理学等方面科学研究的深入,还可能发现病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更多的生化差异可用来开发新农药,尤其是对植物有化学免疫功能的新型农药。

(2)开发具有负交互抗药性的杀菌剂是治理抗药性的一种有效途径。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有负交互抗性的苯-N-氨基甲酸酯类的乙霉威已在我国生产、应用。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多菌灵抗性病菌都对乙霉威敏感。目前,无论在法国、日本,还是在我国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与乙霉威的混合使用,还仅局限于灰霉病的防治,对其他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药性病害还缺乏可以防治的有效试验。同时,应该注意到,对多菌灵表现抗性的灰霉病菌也容易对乙霉威产生抗药性,在乙霉威和多菌灵的选择压力下,可以形成既抗多菌灵又抗乙霉威的病原群体,如在法国葡萄园,使用混剂3年后,灰霉菌便形成了既抗多菌灵又抗乙霉威的抗性群体。

(3)在了解杀菌剂的生物活性、毒理和抗药性发生状况及其机理的基础上,研制混配药剂,选用科学的混剂配方。例如三唑醇和十三吗啉都是抑制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防治白粉病的特效药剂。但前者作用是14α-C的去甲基化,后者是阻止Δ8→Δ7异构反应,两药混用既可防止抗药性发生,又可增加防效;柑橘青霉对氯苯嘧啶醇的抗药性是因菌体利用能量通过跨膜蛋白排泄药剂,使药剂不能在菌体内积累,因此,该药与呼吸作用抑制剂及蛋白生物合成抑制剂混用,能克服抗药性,提高防效。

(4)据抗性病原物的生物学、遗传学和流行学理论,采用综合防治措施防治病害。

综合防治中的抗药性治理策略要素

作物管理目的*选育抗病品种降低病害水平*轮作降低选择压力*合理施肥降低病害水平*环境卫生减少侵染源杀菌剂使用*允许损失阈值下的发病水平降低选择压力。

综合防治中的抗药性治理策略要素(续)-1

作物管理目的*保护性防治杀灭较小的病原群体*混用或轮换使用降低选择压力生物防治*选用能对付抗性病原物的微生物生防和化防同时进行。

(5)在抗药性治理策略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评估,对策略不断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建立有实用价值的病原物抗药性治理策略模型。

『玖』 设计抗性治理方案的依据是什么

通过监测可及时、正确测出抗性水平及其分布,尤其是早期抗性监测,对及时专实施抗性治理可争属得时间上主动。一般来说,抗性恢复所需时间比抗性产生所需的时间要长得多。抗性水平愈高,治理的难度也愈大。

通过监测,还可以明确重点应治理保护的药剂类别及品种。抗性治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保护性治理,即对具有产生抗性风险的药剂,在害虫产生抗性以前就实施抗性治理,如津巴布韦于1978-1979年当菊酯类杀虫剂注册使用时起就实施抗性治理;另一类为治疗性治理,即在监测到害虫已产生抗药性或大田防治效果下降,为了保护这类药剂不被淘汰所采用的抗性治理。如澳大利亚棉铃虫抗性治理的重点保护对象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及硫丹。我国棉铃虫抗性治理的重点保护药剂是拟除虫菊酯。

『拾』 抗药性治理策略的实施有哪些要点

植物病原物抗药性是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科学技术进步中出现的新问题。随着科技进步版,一些无毒、无公害的专化权性强、防治效果好的新农药将不断涌现,由此而带来的抗药性问题也将长期存在下去。杀菌剂抗性的发生和对生产造成的危害不像杀虫剂那样显而易见,容易被人们忽视。因此,加强对杀菌剂抗性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宣传教育,提高各级农业行政管理、农业生产、科研和推广人员及用户等对杀菌剂抗性的认识,是实施抗药性治理的首要任务。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明确各自任务和职责表8-8是实施抗药性治理的关键。

各部门在病原物抗药性治理中的任务和职责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