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工作方案
❶ 对于老旧小区,是拆掉重建好,还是改造好
我来给大家具体分析一下拆迁或者改造这个问题!
我个人觉得的话老小区拆迁重建是比较好的一个方案,很多人估计也是这样想的,但是也和地方发展有比较大的关系,也不是绝对的。当然也不能说改造不好,无论是改造还是拆迁,都比保持原样好!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要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比如通过广告投放、充电设施、智能快递箱等收费性服务设施建设,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增值服务开发相结合,弥补老旧小区改造资金缺口。
有位县里的领导说,老旧小区的改造不能只是停留在硬件建设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小区治理水平。一方面要以此为契机,动员居民积极参与改造、积极承担义务,从而形成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以解决城市居民之间互不熟悉、互不往来的窘境。
另一方面要优化、提升物业服务水平,让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社区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从而大大减少物业纠纷,提升小区安全防范和文明建设水平。
这或许才是老旧小区改造的真正意义所在。不只是呈现一个外观漂亮的小区,更要有一个内涵丰富、安全文明的小区。
❷ 智慧社区和传统社区有什么区别
两者的区别到底在哪呢?接下来我会分为传统社区安防系统与智慧社区安防系统两部分来解析。
1.传统社区安防系统
具备呼叫、对讲、可视、监视、开锁以及联网等功能。
主要使用门禁卡进出,应用的范围普遍在传统社区以及城中村。
访客拜访,可通过进出口的门口机呼叫业主,业主确认后,通过室内机远程开启门锁,让访客进入小区。
总的来说,智慧安防对讲系统是建立在传统安防对讲系统之上,进行更新迭代,加入了先进的识别技术与大数据应用技术。
提高小区安全等级,让业主每天能够安安心心的回到温暖的家,同时减轻了物业的压力,节省了资源。
❸ 什么是网格化管理
网格化管理就是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管理,它是一种数字化管理模式。
1、城市网格化管理是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以街道、社区、网格为区域范围,以事件为管理内容,以处置单位为责任人,通过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区联动、资源共享的一种城市管理新模式。
2、每个网格配备网格长、网格管理员、民情信息员、网格警员、网格监督员,把矛盾调处、公共服务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事项,融入网格,落到人头。
(3)社区治理工作方案扩展阅读:
1、网格化核心是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以差异化职责为保障,以信息化平台为手段,促进条块融合,联动负责,形成社区(村)管理、服务和自治有效衔接,互为支撑的治理结构。
2、网格化解决现行管理制度弊端,强化政府职责落实的迫切需要,转变领导方式,深化“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的有效载体,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
3、网格化管理是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
4、每个网格配备网格长、网格管理员、民情信息员、网格警员、网格监督员,把矛盾调处、公共服务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事项,融入网格,落到人头。
❹ “安全隐患我排查,我发现,我整治”要求主动排查家庭、学校、社区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治方案,
学校安全隐患我发现:
1、学生之间由于故意或无意的碰撞,肢体冲突,造成身版体伤害。
2、有权的同学在课间时在教室里的过道内追跑打斗,紧凑摆放的桌子的棱角容易给同学们造成伤害,形成安全隐患。
3、食堂的食品安全。
4、体育运动中的意外伤害。
5、课间室外活动时行走、上下楼或违纪攀爬造成的伤害。
6、桌子和椅子的钉子常发生突起的现象,有的课桌的木板破裂或掉落。
家庭安全隐患我排查:
1、家里的楼梯比较窄,上下楼梯要小心,不要从楼梯上摔下来。
2、家用电器很多,有的插座比较低,要小心不要触电。
3、不要爬在阳台栏杆上玩,小心从楼上掉下去。
4、各种刀具要小心使用,不要割破手。
5、爸爸妈妈在烧饭时,不要去厨房,小心被火或油烫伤。
6、使用家里热水时要小心,先开冷水再开热水。
我的建议:
对校内的食堂严加管理,强调食菜的质量,浸泡等卫生细节,一定要保证学生食品卫生安全。
定期修理学校的电器、插座和桌椅,保证学生安全使用。
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告知会产生的后果,以便引起学生家长的警觉。
❺ 社区三线三边垃圾处理工作实施方案
参照下面这个,结合自己的实际改一下吧: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升社区环境品质,改善人居环境,根据区文明委“三线三边”环境整治要求,结合社区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广泛动员社区上下积极行动起来,深入开展以“三线三边”(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湖河渠塘沿线以及城市周边、市际周边、景区周边)为重点的全域环境整治,为建设“五彩经开、幸福经开”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氛围。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社区委作为社区范围内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各相关单位、居委会按照职责分工作为本辖区内环境整治的具体责任主体。
2.坚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以“三线三边”为重点,全面推进辖区全域环境整治工作,连点成线、扩线成面,做到无盲区、全方位、全覆盖。
3.坚持有机结合、长效管理的原则。把环境整治活动与文明创建活动等结合起来,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同步推进,健全工作机制,推动整治工作持久开展。
三、总体目标
用1年左右的时间,依托“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实现辖区内“道路两侧无垃圾、河道无漂浮、河岸无污染源”的工作目标,为把经开区建设成为生态宜居之区作贡献。
四、组织机构
成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团兼任,成员由建设管理科和执法中队相关人员组成。
五、整治步骤和内容
(一)整治步骤
1.启动准备阶段(2013年年底)。社区委负责制订具体的“三线三边”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统一思想,动员各方力量全力投入专项整治工作。
2.正式实施阶段(2014年全年)。全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深入开展排查自纠阶段(2013年12月中旬),各相关单位和居委会深入查找本辖
区范围内的“三线三边”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开展整治工作;第二阶段是集中整治阶段(2013年12月下旬至2014年元月中旬),各相关单位和居委会组织
开展“三线三边”重难点环境整治工作,在2014年春节之前掀起环境整治高潮;第三阶段是定期巡查整治阶段,建设管理科和执法中队建立长效整治机制,常态
化开展“三线三边”整治工作,力争到2014年底全面完成整治任务。
3.提升完善阶段(2015年以后)。总结“三线三边”环境整治经验,不断巩固成果,提升治理水平,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实现环境治理在社区全覆盖、全方位的目标。
(二)整治内容
1.公路沿线环境治理。各相关单位和居委会根据属地原则开展本辖区内高速公路沿线隔离栅栏外的环境治理工作。
习友、福禄园、康利居委会要按照区域划分,做好高速公路沿线的垃圾、漂浮物等巡查与清理工作,确保每周巡查清理不少于1次。
2.十五里河沿线环境治理。推行“河长制”,全面清洁十五里河沿线环境。执法中队、居委会要加强对河岸沿线的巡查,及时清理河渠岸坡乱搭乱建、乱倒
垃圾、开垦种菜等现象,确保河渠岸坡整洁,确保每3天巡查不少于1次。执法中队要与公服公司做好对接,及时清除水面漂浮垃圾,清除飘散的杂物和白色垃圾
等,同时要督促其加强湖河沿线绿化工作,整体提升绿化档次和水平。
3.社区周边环境治理。执法中队、各居委会要全面清理“十乱”,即乱搭建、乱堆放、乱停放、乱占道、乱倒垃圾、乱排污水、乱拉杆线、乱设摊点、乱涂
写张贴、乱设广告招牌;执法中队要加大立面整治工作力度,全面整治骑路经营,规范摊点管理,乱设广告招牌、占道灯箱、“牛皮癣”和吊挂堆放杂物等现象,规
范广告设置,取缔非法广告;建设管理科要协调相关单位全面清理残墙断壁,修缮和出新道路沿线的围墙和建筑;养护企业要完善环卫基础设施。
4.广场周边环境治理。养护企业要全面清理景区周边道路及两侧存在的垃圾带、卫生死角以及乱堆乱放;完善广场环卫基础设施,全面解决污水乱排、垃圾
乱丢等问题,保持景区周边环境清爽整洁;执法中队要加强对广场周边和沿途的广告招牌乱设置、占道灯箱、“牛皮癣”和吊挂堆放杂物等巡查,并督促清理;加大
广场周边流动摊点管理力度;规范广场周边各类车辆停放。
在重点抓好“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的同时,要紧密结合实际,全面推进辖区内的环境整治工作,真正做到无盲区、全覆盖。要全面治理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小街小巷、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等环境,着力抓好老旧小区等薄弱地段的环境整治。
各居委会要围绕主题,在“三线三边”地区广泛开展环保宣传、绿色承诺、捡拾白色垃圾、清除污染物等环保志愿服务活动。要动员更多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行动,用志愿者热情服务的力量助推“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加快改善社区环境。
六、几点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相关单位和居委会要加强对“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并明确具体责任人和联络员。
2.强化宣传发动。各相关单位和居委会要切实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广大群众深入了解、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
3.工作落到实处。各相关单位和居委会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加大日常巡查、清理力度,积极主动抓好“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
4.严格督查考评。“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已纳入全区精神文明创建和绩效办考核,区相关部门、社区委将加大督查考核,严格责任追究。
❻ 智慧社区是什么做的比较好的是哪家
所谓网格,就是将城区行政性地划分为一个个的“网格”,使这些网格成为政府管理基层社会的单元。社区也利用网格化管理的方法,实现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金鹏信息针对社区的特性结合网格化的特点,详细讲述一下师惠社区网格化的管理理念。
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有一个很著名的“二、三、四”,即“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模式”。“两级政府”的提法是确立区级机关的主管政府地位,强调两级政府,也就是强调区级政府在管理区域内公共事务的独立地位,意味着具体的管理事务、管理权限,以及财政资源由市级政府向区级政府流动。“三级管理”强调街道党政机关在管理本地区事务的重要地位。虽然街道办事处在法律上不具备一级政府的地位,但是强调街道机关的管理职能和地位,意味着街道承担更加明确的协调和管理的职能,包括通过“会签”权,提升街道政府引向行政管理在区内派出机构的影响能力。“四级网络”强调居民区层次在社会管理中基础性单位的地位,通过居民区各类组织,建立起维系社会管理和稳定的网络体系。“二、三、四”模式的实质体现了上海模式的精髓,即强调政府自上而下的行政调控,区、街道和居民区三个层次上的组织体系成为确保社会管理的组织架构。在总的发展方向上,强调社会管理的重心下移。
在快速变化的城市社会面前,“二、三、四”模式,沿用了传统的行政控制策略,即试图用行政力量来整合和调控城市社会。随着市场化变革越来越深化,这种行政主导和控制模式面临越来越多的难题。这些问题表现在一些最直观的现象之上。例如,在“二、三、四”体制下,街道是三级管理中的重心,通过行政化整合的机制,对辖区进行社会管理。这种行政强化的逻辑在理论上可以成立,但是实际运作中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街道所能够掌握的治理资源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一方面,街道对各类条线部门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虽然街道在名义上是这个层次的协调和领导机构,但实际上却无法真正主导条线部门的行政行为。在工作评估方面,反而是区行政主管部门来考核街道。因此,很多具体工作的落实,难缠的事务最后都落到了街道身上。例如街道的综合治理工作,由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承接,涉及多个上级部门。任何一个区级部门,都可以随时向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安排工作任务。各种任务不断下达,但是人员、经费和政策都没有相应配套。另外,街道行政部门沿用的行政化控制手段,无法将辖区内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例如各种社会组织、单位和企业的资源整合起来,为其所用。街道有事无权无资源,单打独斗,不堪重负,影响了街道管理的实际绩效。
由于街道负担过重,资源匮乏,自然将相当多的行政工作往下转移到居委会的身上。居民区层次承担过多的行政负担,从反恐到计划生育,从统战到公共安全,一切事务进社区。居委会和居民区党支部的人员素质、机构设置和工作机制,都无法适应来之上面千条线的工作。其次,居民区内辖区事务相对单一,治理范围受限,无法履行城市社会管理的重任。最后,由于居委会在法律上属于群众自治性组织,承担如此多的行政职能,必然遭人诟病。居委会过多承担国家控制的成本,又影响了居民对居委会的认同感,甚至有的地方业主不欢迎居委会设在本社区。
“二、三、四”模式下的城市社会管理存在着很大的难题。街道一级行政资源有限,无法在街道的范围内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而居民区层次上又过多地承接了上面流下来的行政职能,群众自治组织地位的异化造成了居委会的运转不良和认同危机。在此情况下,社区管理的“网格”化试图寻找一个街居之间的新单元。最为常见的作法就是在街道和居民区之间,人为地划出若干个网格,在这些小单元中注入被条线分割的行政资源。另外,改革的设计者希望在管理网格中,通过各种手段,整合行政体制外的各种治理资源,例如单位、企业和个人的社会与市场的资源。在这一改革的逻辑中,网格中的行政体制内资源得到合理整合(解决条块矛盾),体制外的社会与市场资源也得到有效利用,各种管理信息互通,这些都有助于解决目前街居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当然,逻辑上虽然如此,但是一旦付诸操作,就会碰到许许多多实际性的问题。
金鹏信息智慧社区解决方案
❼ 请问“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方案”怎么写呀应该包括哪几个部分
为进一步巩固“春风行动”、“夏季攻势”两个百日整治成果, 推动环境秩序水平持续改善,按照区要求和街道的实际部署,于10月20日起至 12月31日开展第三个百日整治“秋风行动”。根据社区自身情况,具体方案如下:
1、组织领导
2、职责分工
3、活动时间
4、活动主题
5、整治内容
6、工作步骤
7、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