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货整改报告
⑴ 药店过GSP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一、GSP认证相关条例文件
包括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GSP认证的有关法律法规。
二、国家1-5批非处方药目录
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1-5批非处方药目录给药品分类管理。
三、GSP认证文件
1、认证资料总索引目录
2、GSP认证申报资料(详细见申报资料目录)
3、考试题库(包括:GSP实战测试题、保管员、养护员、采购员、验收员、营业员、专职质量管理员、综合试题等,以这些题作为平时的培训学习资料,收集到个人的个人培训档案里)。
4、企业档案(详细见企业档案目录)
5、生化药品申请资料(如变更经营范围,增加生化药品时用)
6、相关报告 包括:A、自查报告
B、工作汇报(现场检查时企业负责人的汇报资料)
C、不合格项目报告(现场检查通过后由专职质量管理员协同企业负责人写的整改报告)。
7、相关标签 包括:A、文件夹的封面标签(打印成小条贴在文件夹、袋上)
B、服务公约(打印装镜框挂在墙壁上)
C、近效期药品警示牌(挂在药店醒目的位置)
D、工作人员一览表(打印装镜框挂在墙壁上)
E、标签:生石灰、易串味药品专柜、处方药、非处方药、非药品专柜、儿科用药、神经系统用药、骨伤科用药、五官科用药、消化系统用药、内科用药、皮肤科用药、维生素与矿物质用药、呼吸系统用药、妇科用药、外科用药、外用药专柜(1)皮肤科外用药(2)五官科外用药(3)妇科外用药(4)外科外用药(刻字或打印贴到相应的柜台上)
8、库房的标签包括:
A、三色四区(待验区黄色、合格区绿色、退货区黄色、不合格区红色,用地标线划分。)
B、生石灰、易串味药品专柜、非药品专柜、儿科用药、神经系统用药、骨伤科用药、五官科用药、消化系统用药、内科用药、皮肤科用药、维生素与矿物质用药、呼吸系统用药、妇科用药、外科用药、外用药专柜(1)皮肤科外用药(2)五官科外用药(3)妇科外用药(4)外科外用药(打印或做小牌子贴到相应的位置)
9、库房硬件:配置澄明度灯检箱、待验台、干湿温度计、冰箱、空调、货柜、鼠夹、生石灰桶、灭火器、换气扇。
库房软件资料:验收记录、退货记录、出入库记录、保管养护记录、干湿温度记录、近效期药品警示牌、澄明度验收标准、西药验收标准、夏、秋防计划。
10、门店硬件:干湿温度计、冰箱、空调、货柜(全封闭推拉玻璃)、鼠夹、生石灰桶、咨询台、饮水机、灭火器、换气扇、条椅。
门店软件资料:近效期药品警示牌、服务公约、工作人员一览表、相关记录、
夏、秋防计划。
四、相关表格(包括GSP认证的60多套表格)
五、相关医药信息(自己从报纸等媒体收集的医药信息)
六、GSP认证的制度程序(包括带中药、西药、中西药的制度程序)
⑵ 质检单,质量整改单,退货单的英文怎么说
质检单,质量整改单,退货单
Quality check list, the quality be whole to change list, back invoice
⑶ IATF16949外审,查公司的应对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缺少内容,如对使用现场退货.如何回复整改措施
整改措施
原因分析:
质量手册中6.1.2.1风险分析要求:公司在风险分析中包含从产品召回、内产品审核容、使用现场的退货和投诉、修理、返工及报废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公司保留了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风险分析结果的证据。
在程序文件《风险管理程序》中未识别出使用现场的退货。
改善方案:
修改程序文件及风险和预防措施清单(过程风险分析),增加使用现场退货的风险评估。培训相关人员了解程序文件的应用。
⑷ 微拍堂商家整改退货怎么办
这个因为可以联系软件客服吧 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联系商家 好一点的可能会退 不好说话的可能不得退吧
⑸ 要怎么写纠正预防措施
写纠正预防措施应该包括内容:
目的
对不合格和潜在不合格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对不合格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控制,实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范围
适用于产品形成全过程出现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原因制定、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进行验证。职责
3.1办公室是纠正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
3.2各部门负责检查本部门不合格原因及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保证其有效性。
3.3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协调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工作程序
4.1纠正措施
对于存在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
4.1.1识别不合格
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输出的信息进行识别:
a.过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时;
b.管理评审发现不合格时;
c.顾客对产品质量投诉时;
d.内审发现不合格时;
e.出现重大环境污染或环境事故;
f.供方产品或服务出现严重不合格;
g.其他不符合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4.1.2发现不合格原因
责任部门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确定产生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4.1.3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a.对某个部门的质量问题,由办公室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经管理者代表批准,交责任部门负责改进。
b.对涉及多个部门的质量问题,由办公室请示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公司有关部门召开质量问题专题分析会,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落实责任部门,由办公室根据专题会议的决定,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至责任部门处理、改进。
4.2预防措施
公司应识别潜在的不合格,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2.1识别潜在不合格
办公室要及时分析如下记录:
a.供方供货、服务质量情况;公司对顾客满意程度调查情况;
b.以往的内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
c.纠正措施执行情况记录等;
d.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
通过以上记录分析,及时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过程、服务质量趋势及顾客的要求和期望,负责组织研究确定消除不合格原因应采取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应有效处理顾客报怨和产品不合格。
4.2.2发现有潜在的不合格事实时,由办公室、生产技术部会同相关部门讨论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和确定责任部门,明确责任人和实施进度,予以实施并作好记录。
4.3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控制
4.3.1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中,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措施实施的过程。
4.3.2办公室负责对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检查、实施控制,保证有效,并作好记录,由管理者代表负责验证。
4.6对有效果的纠正/预防措施若涉及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更改,应经审批后纳入
质量体系文件。
4.7对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办公室应对此进行调查,查明未能完成的原因,向管理者代表报告,责任部门无正当理由,应追究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4.8对重要纠正、预防措施的相关记录及有关信息应提交下次管理评审输入资料之一。相关文件
5.1《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5.2《内部审核程序》记录
6.1《不合格原因分析报告》
6.2《纠正和预防措施整改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