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境整治
Ⅰ 环境整治方案收费依据是什么
据悉,中国正在出台一项新的五年计划,用以消除污染,治理环境.这项刚刚由国务院获准通过的全国范围内的计划为控制污染制定出详细的目标,并且指明了对于治理工作评估的具体方案,推出了保证计划顺利执行的政策及措施.
到2005年,那些对于空气、水源和土壤产生污染的主要垃圾废物的总量都会比2000年的总数减少10%.这些对环境产生极大危害的污染废料主要包括:二氧化硫、工业粉尘还有固体垃圾等.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表示:“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把环境保护问题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环境问题是保证国家稳定富强、人民生活幸福的关键所在.”
该项环保计划将着重于提高空气质量,还有治理那些受到严重污染的河流、湖泊、海域.国家环保总局还会对长江三个主要堤坝流域进行特别的污染控制,并且对于从南到北的河流采取大规模、系统化的环境保护措施.
所有的环保计划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总共需要大约7000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可以说创造了一项新的记录,它几乎相当于从1996年到2000年期间所有治理污染计划开销的两倍.
解局长还表示,中央政府已经许诺拨款650亿元人民币用于制定主要的环保计划.而那些对于释放污染物有着主要责任的当地政府和企业要承担起投资计划的主要职责.环境治理投资的大部分要用于在各大城市建立保护环境的设施,在主要河流周围采取综合性的保护措施,同时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环境保护当局将会对那些制造出污染源的企业采取收费措施,用于建立治理污染的环保基金.
上周,国家环保总局的报告指出,中国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在去年呈现平稳的状态,而一些流域的污染也明显得到改善.
根据环保总局每年的调查报告,长江流域以及中国东北的松花江流域的水质在去年都得到了改善.而中国东北地区的辽河以及黄河的污染状况却不容乐观.如今,黄河和辽河已经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两大流域.
去年,在环保总局的指挥和部署下,全国340个主要城市的空气都得到了治理.其中117个城市的空气质量都达到了国家的二级(良好)标准,114个达到了三级(轻微污染)标准.由于空气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可以舒服地参加各种户外运动.即使是三级空气质量,也基本对人们的活动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只有超过三级的污染才会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并且影响到户外运动的舒适度
报告还显示出,在47个主要控制的城市,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大都超过了2000年的污染水平,仍然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控制.
国家环保总局发现,空气质量达到一级的所有城市都集中在南部,而那些污染严重的城市都处于北部.由此可见,对于北方城市的环境治理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重视。
(温馨提示:为了身体健康保护环境的同时出行也要做好防护京 东美国进口普卫欣可减少雾霾吸入)
Ⅱ 关于城市环境大整治的作文
如今,人类的生活水平正在大幅度提高,而城市环境污染却愈加严重,正是因此,人类光顾医院的次数愈加频繁,我对人们居住环境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查 :
一、空气质量污染严重。每天大街小巷都会有来来往往的车辆,人们可能不会重视,但又有谁会想到车辆的繁多不仅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更让地球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由于吸收了大量的废毒气,以导致人们小则咳嗽,大则肺癌。我家附近有个造纸厂,每天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我们常常看到造纸厂上空无烟滚滚,烟囱里冒出的云烟,大多是毒气,难闻之极,甚至导致我们患上不治之症。
二、白色污染严重。据统计,近几年来,人们为了图方便,大量使用一次性用品:一次性碗筷、一次性杯子、一次性塑料袋……更令人气愤的是,人们不仅大量使用,而且到处乱扔。街头巷尾,到处可以见到人们遗弃的塑料袋;菜市场内,人们散去后,到处可见“五彩缤纷”的塑料袋和菜农残留的烂菜叶;公共场所也随处可见大家随地乱丢的纸巾和脏兮兮的口痰。有的甚至将皮鞋向街上随意一扬,为此,我们小学生也常常摔得人仰马翻。
三、河流的污染。除了城市,乡镇里座座工厂拔地而起。可是,一些厂家只考虑到自己的个人利益,没有顾虑到大家的感受。将污水不经过处理,就用排水管排到河道里。学校旁边有口水塘,当地人都叫它上水塘,以前上水塘碧绿得像块宝石镜面,可是现在的上水塘由于附近的一个硫磺厂把污水排到上水塘里,现在去看,上水塘内到处是肮脏的水,还隐隐散发着一阵阵难闻的臭味。
总而言之,现在的生态环境已逐渐在被人们破坏,让我们共同倾听——地球在呻吟,河流在哭泣,保护环境,我们责无旁贷!让我们携起手来,建造更加美好的家园!
Ⅲ 杭州的环境治理
如果让你用一首诗来描绘杭州,估计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把西湖作为主角。回望“十五”岁月,杭州实现了“打通西湖”、“还湖于民”、“一湖两塔三岛三堤”三大目标,“东热南旺西幽北雅中靓”新格局基本形成,杭州的主角已经不仅仅是西湖,还有西溪、运河等等。
把时光拉回到2001年,杭州有了一次有着深刻意义的决策,从此,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有序推进:2002年国庆节前夕,建成开放西湖南线、雷峰塔、万松书院“一带两点”景区,崭新的西湖第一次推出;2003年国庆节前夕,建成开放杨公堤、新湖滨和梅家坞茶文化村“三大景区”,崭新的西湖第二次推出;2004年国庆前夕,建成开放“一街二馆三园四墓五景点”,崭新的西湖第三次推出。2005年国庆节,两堤三岛、西湖博物馆、韩美林艺术馆、龙井寺、龙井村、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部分景点、灵隐头山门牌坊、西湖学研究院等8大项目揭开面纱,崭新的西湖第四次推出。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总计新建、复建和整治、修缮景区景点80处,美丽的西湖更具神韵。
经过了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一个更加美丽的西湖已经展现在眼前:湖西,杨公堤、梅家坞茶文化村茶客满盈;西湖水面由原先的5.6平方公里扩大为6.5平方公里,基本恢复了300年前西湖的面貌;整修一新的西湖三大经典公园———花港观鱼、曲院风荷、杭州花圃更清丽宜人;重新耸立的雷峰塔让游人领略了雷峰夕照的精彩;整合后连成一体的柳浪闻莺、老年公园、长桥公园等曲径通幽,浓荫绵延;城湖交融的新湖滨成了休闲购物的最佳处……随着西湖周边的大贯通,环湖公园园园相连。
如果说,西湖是杭州的“眉目”,那么,秀水就是西湖的“命脉”。“十五”期间,杭州重在“水”字上下功夫。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不是简单地就西湖而西湖,而是立足于西湖、运河、钱塘江三水共导,通过水环境综合保护工程,“引水入湖”解决西湖水源和水质问题,并结合京杭运河与钱塘江的沟通,使名湖名河名江三水贯通,这不仅使西湖水实现一月一换,还使市区河道水质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还采取了疏浚、截污纳管、种植水生植物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等一系列措施,西湖水体质量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经过五年时间,杭州的江南水乡生态城市风貌得以重现。在城西,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不少杭州人和外地人第一次踏进这块湿地,就被它扑面而来的江南特有的娟秀气息迷倒。经过努力,杭州的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不断深入,“环境立市”深得人心。“十五”期间,“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令人自豪不已的桂冠先后落到杭州头上,西湖圆梦,把美景如画的杭州变成了杭州人生活的幸福天堂。
Ⅳ 政府和大公司参与治理环境的好处
政府的参与能够运用足够的资源和能力以实现对环境的治理。
Ⅳ 家乡环境大整治作文一千字以内
家乡环境变化
家乡是花园,有着鲜花的芬芳;家乡是森林,有着绿树的清凉;家乡是田野,有着收获的希望;家乡是雪景,有着冰晶的闪亮.
回忆过去,家家户户都为了不愁吃,小院里满是瓜果蔬菜.一年四季,只要能种点什么,小院里就会满满的,瞧去,各种颜色掺杂交错,杂乱无章.好拥挤、好杂乱的小院.现在,各家都不怎么种蔬菜了,而是种花.一年四季,鲜花不断.春天,月季、玫瑰等竞相开放.夏天花儿更加繁盛,五颜六色.秋天,本该百花凋零,菊花却傲骨怒放.冬天,瑞雪纷飞,梅花却在枝头绽放.一年四季,芬芳不断.香啊,花园般美丽的家乡.
再想以前,村里村外都光秃秃的,几乎没有树.到了夏天,在外边聊天的大人都顺着墙边坐,小孩们大都躲在屋里扇扇子.屋里像蒸笼,屋外像热锅.而现在,房前屋后,街道两旁,村里村外,都种上了绿化树,虽说不像森林那样茂密,但也绿树成荫.夏天,大人们在树下乘凉,小孩们在树下嬉戏.茂密的树叶,送来了阵阵清凉.爽啊,森林般清凉的家乡.
回首以往,田野里种满了庄稼,密密麻麻的,有玉米、水稻、花生等.那时人们的种植技术还不是很高,虽然辛勤努力了,但收获的却不十分理想.那用一滴滴汗水浇灌出的庄稼,好像有意跟人们作对似的.现在呢,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遍地都是绿色无公害作物,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省时又省力,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业余生活也丰富了.春天,水稻如碧绿的海洋,泛起阵阵波浪;秋天水稻垂下了头,大地一片金黄,真可谓是“春种满野皆碧绿,秋收遍地是黄金”.乐啊,田野般满是收获的家乡.
回首往事,垃圾拥有一片乐土——街道,任意呆在每个角落,有时还迎着风翩翩起舞,甚至在水里游泳,让人看了就想躲,真脏啊.现在呢,垃圾都有了自己的归宿——垃圾场,街道整洁了,铺上了水泥路,成为了一个耀眼的亮点.净啊,冰晶般闪耀的家乡.
家乡在不断的变化.在我心中,家乡如妙龄少女,越变越好看,我从心眼里热爱我的家乡。
Ⅵ 如何治理环境
治理城市环境污染的建议\x0d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 城市化进程加快.1978 年到2004 年, 城市数量由193 个增加到661 个, 建制镇由2173 个增加到20312 个, 市镇总人口由1.7 亿人增加到5.4 亿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7.9%提高到41.8%.如此迅速的城市化, 必将对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构成更大的冲击.巨大的人口压力、日益紧缺的资源和环境质量的恶化, 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城市化模式在全球范围的迅速发展, 城市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 在显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不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x0d一、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x0d一是城市水污染仍十分突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生活污水排放量迅速增长,1998 年首次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2001年, 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00.7 亿吨,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27.7 亿吨, 其中生活污水COD 排放量比上年增长8%, 而同期工业废水COD 排放量则减少13.8%.目前, 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只有34.3%.城市河道成了纳污沟.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使城市水环境恶化, 七大流域城市河段都形成明显污染带,还有一些城市的饮用水源也受到污染.\x0d二是以北方城市颗粒物和南方城市酸雨为特征的城市大气污染依然比较严重.全国城市居民燃气普及率只有60.2%, 相当多的城市仍以煤炭为主要民用燃料, 大量燃煤造成煤烟型污染, 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占21%.许多城市受到酸雨侵害, 城市裸露地面多、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渣土垃圾粗放收运使得城市空气中颗粒物常年居高不下.在全国重点监测的338 个城市中,63.5%的城市达不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x0d三是生活垃圾未得到妥善处置, 严重影响地表水、地下水的环境质量.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清运量约1.18 亿吨, 仅有60%得到不同程度的处理处置, 每年有7900 万吨生活垃圾简易填埋或露天堆放在城市郊区、江河沿岸, 破坏城市( 特别是城乡结合部) 的自然景观.另外, 各城市第三产业、居民生活产生的各类废物都是混合收集的,医疗垃圾等特殊废物多没有专门的集中处理设施, 普通生活垃圾的处理或堆放, 成为传播疾病和污染环境的隐患.\x0d四是大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越来越突出.我国已成为世界汽车第四大生产国和第三大消费国, 2004 年汽车保有量达到2742 万辆.近几年, 虽然采取了淘汰含铅汽油、限制汽油中其他有害物质含量、新车采用电喷加三元催化、出台新的排放标准等措施, 单车污染物排放量有所减少.但由于机动车数量上涨很快, 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在增加.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郑州、沈阳等城市氮氧化物污染较重, 交通干线两侧一氧化碳严重超标, 部分城市的大气污染类型已经由煤烟型转变为复合型.此外,道路增长与车辆增长不匹配, 现代化交通管理手段不足, 机动车行驶常处怠速状况,也是造成机动车污染加剧的重要原因.\x0d五是噪声污染已成为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环境问题.交通、社会生活、建筑施工是主要的噪声污染源, 目前, 交通对城市噪声污染占70- 80%.在开展交通噪声监测的214 个城市中, 31.3%的城市处于中度或较重污染水平.在开展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的176 个城市中, 55.6%的城市处于中度或较重污染水平.一些城市在建设高架路桥改善交通状况时, 却往往未能很好解决高架路两侧的降噪隔声问题, 交通干线两侧居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x0d除此之外, 城市绿化、城市人口等方面因素也是城市环境面临的重大问题, 城市生态失衡问题不断严重, “城市热岛”、“城市荒漠”等问题突出.同时, 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 加剧了资源环境供给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这些城市环境问题不解决, 将严重制约城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x0d二、解决城市污染的主要建议\x0d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要从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整体功能出发, 运用综合的对策、措施来整治、保护和塑造城市环境, 以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措施, 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生态平衡, 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 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 以协调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x0d1、合理规划, 完善城市功能.遵循生态规律, 从城市环境容量和资源保证能力出发, 制定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 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 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逐步解决城市功能区混杂问题,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x0d2、治理城市水污染.所有城市都要制定改善水质的计划, 重点保护城市饮用水源.20 万人口以上城市要建立水源地水质旬报制度, 环保重点城市要实施生活饮用水源水环境质量报告制度.采用截污、治污、清淤、保证城市河湖用水、加快水体交换、维护城市湿地等措施, 使城市地表水按功能达标.综合运用价格、行政、科技和工程措施, 推行城市节水、污水处理及其资源化, 创建节水型城市.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 严禁超采地下水.\x0d3、治理城市大气污染.提高城市清洁能源比例, 改善能源结构, 大中城市要建设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在人口稠密的市区逐步取消直接燃用原煤.促进西气东输沿线城市积极利用天然气.加快城市供热、供气能力建设.禁止在城市的近郊区内新建燃煤电厂和其它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企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鼓励开发和使用清洁燃料车辆, 逐步提高并严格执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大中城市以及城市群地区要综合控制城市大气污染物的相互影响.按照生态要求进行绿化、美化、硬化, 加强建筑施工及道路运输环境管理, 有效控制城市扬尘.建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制度.\x0d4、治理城市垃圾污染.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 在优先进行垃圾、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基础上, 推行垃圾无害化与危险废弃物集中安全处置.建立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体系.2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医疗废物必须全部实现安全处置,鼓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x0d5、治理城市噪声污染.加强对建筑施工、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限制机动车、火车市区鸣笛, 对造成敏感建筑物声环境超标的交通重负荷路段, 采取降噪措施, 控制交通噪声污染.\x0d6、做好重点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综合考虑城市规模、性质、区域分布和环境状况等因素, 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扩大到113 个, 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继续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 提升模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完善公众、社区和媒体参与城市环境管理的机制, 建立城市环境污染应急响应系统.
Ⅶ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大环境治理,实行什么制度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1)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2)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
(3)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
(4)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5)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6)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Ⅷ 农村为什么要进行大规模的环境整治
现阶段农村在大范围内进行环境整治。对路道、河道、村庄、等进行全域整治管护。对村民原有的草垛、砖瓦堆、杂物、乱植种的作物蔓藤、枯藤、私拉乱拉的线路、各商家到处张贴的广告等等进行全面整理或清理。甚至有些村民不理解,不予支持和配合,亦或引起了矛盾。如此大规模的环境整治管护为哪般?
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今天,环境整治及长效管护是其后续发展进步的基石。只有今天夯实好社会发展的基础,其后续发展才能更稳、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