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治理
⑴ 康熙为何不一举击败沙俄,一劳永逸呢
康熙皇帝与沙俄之间的战争最重要的一战就是雅克萨之战,此次战役之后康熙皇帝大败沙俄,此时的沙俄可以说是欧洲的统治者,军事力量十分强大。而康熙在打败沙俄之后没有选择继续攻打,可以说给以后留下了祸患,不过此时不攻打沙俄也是有原因的。
第三,行军打仗水土不服的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三国里的曹操率军攻打刘备和孙权的时候就遇到过这种问题,结果影响非常的大,最近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也出现类似的问题,索性问题并不大。所以,康熙如果决定出兵继续攻打,士兵的损失非常的大。
最后在我个人看来,一个国家太过安逸不是什么好事,国家的内部容易出现问题,所以有必要通过外敌来稳定国家的内部。
⑵ 普京治理下的俄国经济不好,为什么还是很多人支持他
说到军事强国,脑海里一闪而过的自然就是美国,其次想到的,就是俄国。俄国的军事实力算得上数一数二,并且他们的武器都比较先进。但是再强大的军事实力还是挡不住俄国经济下滑的趋势。俄国的经济主要靠出口业,主要出口能源就是石油,2010年俄国的经济稍有恢复,但是结果显示这主要是由于石油价格的提高,所以俄国的财政收入才提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俄罗斯这个国家却很奇怪,经济一直不是非常景气,但是国家人民却一直都很支持普京。
最后,俄国经济不好并不能怪普京。俄国经济的不景气,还是归于被西方封杀,越是这种时候,战斗民族的人民反而更加团结,更加拥护自己人。所以,他们对普京并不会不满,反而更加拥戴他、支持他。
⑶ 普京治理下的俄罗斯经济越来越差,为什么没人抗议
一项民调显示,截止到2007年11月,普京的支持率高达84%,在各国领导人支持率中位列世界第一。他的支持率在1999年8月只有31%,但11月时已达80%,从那以后再没有跌过65%。分析人士认为,普京的高支持率主要来源于他任期内民生的显著提高和俄罗斯重获世界发言权的事实。普京获高支持 率的另一原因是大多数俄罗斯人经历了苏联解体后,对西方国家感到极大的失望,因此他们不再相信亲西方的民主派政治家,而这些人在普京任内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压。在俄国主要电视台内很少能看到普京反对者。然而,在独立媒体中还是会有反对意见和西方媒体的评论,大多数俄罗斯独立媒体在大城市内都有广泛读者。但是在偏僻地区,很多人无法收看独立媒体,因此他们只能看到官方口调。俄罗斯著名评论家格雷布·帕维洛夫斯基说,他的电台不会有批评普京的言论,因为他喜欢普京。
普京就克里米亚独立并加入俄罗斯演讲2014年3月,因成功举办索契冬奥会和处理乌克兰形势、克里米亚进行全民公投后加入俄罗斯等事,普京的支持率与2014年年初相比提高了15%,达到75.7%,创下五年内最高水平。
俄罗斯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评价普京:“真正的男子汉和一名强有力的领袖”。
传记作者克罗波克评价普京:“从许多方面来看,普京是俄罗斯民族意识的具体体现。在过去100年中,我们从来没有一个领导人能够像普京一样如此接近俄罗斯的魂!”
普京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总统。同梅德韦杰夫一样,他也很信仰中国文化,也是一名“老子信徒”,他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纠纷、冲突。这一点,跟中国领导人做的一样。中俄现已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重要因素。只要美国去攻打一个国家,中俄准会站出来,为被欺负的国家撑腰!
2014年8月5日,普京下令政府研究制定全面应对西方制裁的措施,在俄罗斯独立民意研究机构列瓦达中心8月7日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普京在俄罗斯国内的民意支持率升至87%,为近6年来最高。在这份8月初进行的调查中,将近10%调查对象说支持普京的政策。78%的人认为俄罗斯“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普京的民意支持率为87%。为近6年来最高。
而且,自从普京上台后,中俄关系向着友好的方向进展。俄罗斯境内有约100所国立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其中将汉语列为第一外语的大学就有40多所。学习汉语的大学生、研究生人数过万。目前学习汉语的俄罗斯人数很快要赶上在俄居住的华侨华人。可见俄罗斯对未来中俄友好趋势的信任、向往!中国人也十分喜欢普京的阳刚之气。中国人对普京的崇拜,远远超过了俄罗斯人。
⑷ 沙俄侵占我国的领土我们为什么不要
一、国际上关于领土争端通常遵循如下原则:
1、既成事实:一切版领土争端按照既成权事实予以承认,并不认可所谓“自古以来”;
2、有效治理:土地实际控制国是否在该地进行起长期有效的管理;
3、谈判协商:领土争端应进行和平谈判解决,不支持战争行为;
二、边界划分的依据:
1、相关国家间的领土条约;
2、实际控制;
三、改变边界的手段和方式:
1、边界战争;
2、划界谈判;
对于中俄边界问题:
1、中俄之间的边界都是根据两国间边界协议予以认定的,这些协议都是当时中国的合法政府签字认可的,是合法有效的,中国无法推翻或者否认;
2、部分历史遗留问题由于俄国及相关中亚国家已经在相关土地实施了长期的有效治理而成为既成事实,中国不便也无法收回;
3、领土的变更和相关国家综合国力有关,国家领土的增加通常是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背景下形成的,国土的减少也是在国家综合国力衰弱的情况下造成的;
4、领土划界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国人不必为一时的国土减少而恼火,也不必为一时的开疆拓土而欣喜。
⑸ 普京治理下的俄罗斯的下场可能是怎样的
经济崩盘,问题多多
先看一下俄罗斯的经济状况,普金的10年,实际上是俄罗斯去回工业化的十年答,如果你现在到俄罗斯去看看,你就可以发现,在俄罗斯除了伏特加,你买不到什么当地的产品
街头上跑的都是外国汽车,商店里的商品都是外国货
俄罗斯现在只是靠资源出口在过日子
这一切和昔日一战前的沙俄有什么本质区别?
俄罗斯过去的繁荣实际上是油价高涨带来的,叶律钦时代,国际油价只有20多美元,,普金赶上了好时候,一度冲到120
所以俄罗斯看上去一度很繁荣,但实际上问题多多
现在油价一跌,马上问题都出来了
而且普金缺乏长远的规划,很多行为都是应急性反应
现在问题开始集中暴露,他错过了最好的时机,现在俄罗斯的工业没有了,前苏联的老本也差不多了
下面将是不断的下坡路,民族问题、人口问题日益突出
以后就是王小二过年
⑹ 请问1900年沙俄占据东北全部的历史
俄国与清政府签订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
1902年4月8日,沙俄政府代表雷萨尔与清政府代表王文韶在北京签订了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
该条约共4条:
一、东三省各地“一如俄军未经占据以前,仍归中国版图及中国官治理”。
二、“如果再无变乱,并他国之举动亦无牵制”,俄国军队在一年半内分三期全部从东北撤走。
三、俄军撤退前,东三省中国军队的数目、驻地,必须与俄国军官商定;俄军撤退后,中国在东三省的兵力应添应减,应随时知照俄国。
四、俄国交还山海关、营口、新民屯沿线铁路,清政府应给予赔偿。
该条约的最后签订,经历了漫长的讨价还价的过程。1900年,沙俄出兵参加八国联军,趁机侵占了东三省。1901年1月24日,沙俄在各列强国的干预以及清政府的拒绝下,宣布废止《奉天交地暂且章程》。之后,沙俄又提出了旨在独占东三省,攫取东北的兵权、利权和官吏任免权,以及将势力范围从东北扩大到外蒙古和北方各省的约稿,要求清政府正式签订,清廷未许。继而沙俄又要求清政府与道胜银行订立合同,条件是清廷向道胜银行担保,东三省的任何铁路或工业租借权未经银行同意,不让与其他各国,俄国就从东北撤军。这一方案可以直接垄断东三省金融和一切租借权,因此英、日、美等国坚决反对。
1902年1月3日,英、日两国结成同盟,共同反对俄国。美国则于2月3日照会俄国,反对道胜银行垄断东三省的经济权益。
德国、法国也都直接间接表示反对。2月12日,俄国接到清政府拒绝签订银行合同的通知。沙俄被迫让步。
⑺ 明朝末年,沙俄经常南下入侵,为什么难以成功
明朝末年时期,沙俄也在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占领西伯利亚等土地,开始把内魔爪伸向黑龙江等容地,可是一直没有成功。究其原因,是沙俄的力量对于当时中国的明朝和满清的力量而言还是太弱了。
再者,这沙俄想从北到南征战的难度实在太大,我国北方有蒙古国,而蒙古国就以好战闻名,即便当时成吉思汗已经不在了。但是蒙古在草原上仍然是一只非常强大的力量,而且当时已经和后金同盟了,这沙俄要想突破这一防线实在太过困难。
⑻ 为什么处在全盛的乾隆不去收复西伯利亚,出兵俄国呢
之所以乾隆不去收复西伯利亚出兵俄国,是因为他们那个时候历史的局限性,他们的眼光看到西伯利亚只是冷,而且只有贫瘠的土地没有必要去占这些地方,顾及开战恐怕又要损耗不少东西,所以就没去。
西伯利亚这个地方特别冷,在当时因为科技所限制,所以很多资源大家都没有看出来,就连沙俄对这方面的控制也不是太严谨,只不过沙俄也明白,中原政权必定会威胁到他们,乾隆北方用兵的时候,他们在他们版图的男方也提高了警惕,甚至派出了很多探子,就是害怕乾隆出兵西伯利亚,然后进攻沙俄腹地,最终乾隆还是没这样做,对这些地方提不起兴趣,所以拍拍屁股走了。
⑼ 西北各族与沙俄进行的战争叫什么名字
伊黎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