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结构和管理结构
Ⅰ 组织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区别
企业法人产权的本质—对他人资产的支配权。企业法人产权具有独立性。企业法人产权实质上是一种受所有者委托的对他人资产的支配权。在这种委托代理制度下,关于资产权利的职能便发生了分解,权利诸方面的主体相应出现了多元化,出现了所有者、支配者、管理者之间目标、动因、利益、权利、责任的差异,相应的产生了所有权、法人产权、管理权的矛盾因而也就要求相应的治理结构来衔接并规范诸方面的利益关系。
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由高层经理人员组成的执行机构四部分组成。其中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组成董事会,并将自己的资产交给董事会托管;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结构,拥有对高层经理人员的聘用、奖惩及解雇权;股东大会同时选举监事组成监事会,负责监督检查股市的财务状况和业务执行状况;高层经理人员组成的执行机构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
(1)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信任托管关系。在法人治理结构中,董事是股东的受托人,承担受托责任,受股东大会的信任委托,托管公司的法人财产和负责公司的经营,这是一种信任托管关系。其特点在于:①一旦董事受托经营公司,就成为公司的法定代表。股东既然将公司交由董事会托管,则不再去干预公司的管理事务。股东可以“用手投票"或“用脚投票"来表达自己的意愿。②受托经营的董事不同于受雇经理人员,不兼任执行人员的董事一般不领取报酬,只领取一定的津贴。③在法人股东占主要地位的情况下,大法人股往往派出自己的代表充当被持股公司的董事。
(2)董事会与公司经理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在一个信息不完备的经济环境中,代理人并不总是以追求委托人最大利益作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会产生所有者(委托人)和经营者(代理人)之间的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和责任不对等等问题。由于信息的不完备、不对称又会产生经营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受托人有必要设计恰当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以获取更大的利益和经济效率。下面我们将分析现代企业是如何实现对经理人员(代理人)的监督与激励的。
Ⅱ 什么是治理结构、内部机构两者有什么区别
治理结构抄和内部机袭构区别:
1、公司治理结构,指为实现公司最佳经营业绩,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基于信托责任而形成相互制衡关系的结构性制度安排。依照拟人化原则,一个企业如同一个人,全体股东投资成立有限公司形式的企业法人,董事会是企业的“大脑”,总经理是企业的“心脏”,总经理辖制的各部门是企业的“五脏六腑及肢体器官”,监事会是企业的“免疫力系统”,公司治理结构则是企业的“神经系统”。
2、组织内部结构:指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是组织各部门、各层次所建立的一种人与人、人与事的相互关系,是组织根据其目标和规章而采用的各种组织管理形式的统称,一般包括纵向层次结构、横向部门结构和整体组织体制。
Ⅲ 组织结构图与治理结构图有什么区别
治理结构是属于公司体制层面,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权协调模式,包括股东会结构、董事会结构和监事会结构,侧重于公司的重大决策;
组织机构是属于公司机制层面,是经营和管理的具体模式,属于公司的运作方式,侧重于业务的开展和各部门职责的分配。
Ⅳ 公司治理结构是什么
公司复治理结构:是一种联系并规范股制东(财产所有者)、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权利和义务分配,以及与此有关的聘选、监督等问题的制度框架。简单的说,就是如何在公司内部划分权力。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解决公司各方利益分配问题,对公司能否高效运转、是否具有竞争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是采用“三权分立”制度,即决策权、经营管理权、监督权分属于股东会、董事会或执行董事、监事会。通过权力的制衡,使三大机关各司其职,又相互制约,保证公司顺利运行。
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governance,又译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它不仅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者,例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害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而且明确了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降低代理成本,使所有者不干预公司的日常经营,同时又保证经理层能以股东的利益和公司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Ⅳ 什么叫公司治理结构包括什么
一、定义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为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所有者(股东)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绩改进行监督、激励、控制和协调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它反映了决定公司发展方向和业绩的各参与方之间的关系。
典型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由所有者、董事会和执行经理层等形成的一定的相互关系框架。根据国际惯例,规模较大的公司,其内部治理结构通常由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组成,它们依据法律赋予的权利、责任、利益相互分工,并相互制衡。
二、包括内容
包括对经理人的选择、聘用、激励、监督、解退、与整个管理层的充分融合。选择经理人,是与内部晋升为主,还是外部空降为主。
公司治理结构的重点是内部和外部的问题。内部问题重点是解决人的问题:定战略,搭班子,带队伍;而外部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公司的战略路线,渠道的拓展,包括品牌资产的管理。其次是主导产品的价值管理、如何细分市场,供销链。第三是在扩展上如何做好产融系统。
(5)治理结构和管理结构扩展阅读
公司治理结构类型
由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和历史等因素的不同,公司治理模式分为四类:
1、英美股东主导型:股东分散,管理者当权。
2、德日债务主导型:交叉持股,共同决策。
3、亚洲的家族式治理模式:家族控制,企业决策家长化,经营激励约束化,员工管理家庭化。
4、中国公司治理模式:混合制约束机制: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CEO层级。
Ⅵ 公司治理和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意思吗
公司治理又名公司管治、企业管治和企业管理,就是企业管理人对企业的决策、计划与控制。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联系并规范股东(财产所有者)、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权利和义务分配,以及与此有关的聘选、监督等问题的制度框架。简单的说,就是如何在公司内部划分权力。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解决公司各方利益分配问题,对公司能否高效运转、是否具有竞争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是采用“三权分立”制度,即决策权、经营管理权、监督权分属于股东会、董事会或执行董事、监事会。通过权力的制衡,使三大机关各司其职,又相互制约,保证公司顺利运行。
Ⅶ 组织结构与管理结构各表示什么
1、根据不抄同的管理幅度和管理层袭次,组织结构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即扁平结构与高型结构。扁平结构又称横向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较少的管理层次,但管理幅度较宽。扁平结构宜于实行分权化管理。高型结构又称纵向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较多的管理层次,但管理幅度较窄。一般高型结构适宜实行集权化管理。
2\管理结构包括与法律结构相关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与经营管理模式相关的组织结构。管理结构实质是资源配置的权力结构。管理结构设计不科学将导致决策风险的加大、组织运行效率低下、市场响应缓慢,管理结构咨询包括法人治理结构设计、组织模式选择、职能及职权配置、关键管理流程设计等模块。
Ⅷ 什么是治理结构图
治理结构图
治理结构意为公司权力机关的设置、运行及权力机关之间的法权关系。
Ⅸ 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什么区别
二者没有区别,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一般指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从广义角度理解,是研究企业权力安排的一门科学。从狭义角度上理解,是居于企业所有权层次,研究如何授权给职业经理人并针对职业经理人履行职务行为行使监管职能的科学。
作用
一是如何保证投资者(股东)的投资回报,即协调股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
二是企业内各利益集团的关系协调。这包括对经理层与其他员工的激励,以及对高层管理者的制约。
三是提高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能有效的缓解各利益关系的冲突,增强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9)治理结构和管理结构扩展阅读
组成:
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由四个部分组成:
(1)、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由公司股东组成,所体现的是所有者对公司的最终所有权,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2)、董事会,由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和重大经营活动作出决策,维护出资人的权益,是公司的决策机构。
(3)、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公司的财务和董事、经营者的行为发挥监督作用。
(4)、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是经营者、执行者,是公司的执行机构。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四个组成部分,都是依法设置的,它们的产生和组成、行使的职权、行事的规则等,在公司法中作了具体规定,所以说,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以法制为基础,按照公司本质属性的要求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