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村容
㈠ 如何治理农村环境,改善村容村貌提出建议
古人云:衣食足而知荣辱。
想改变农村环境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如果无法短期改变农民的经济收入。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农村垃圾定点投放,生产中产生的垃圾及时处理。
2、尽量使用清洁能源,推荐天然气(这个要国家补助,否则农民不接受,因为使用天然气还是比烧柴要贵),无法达到的可以使用沼气(沼气受环境影响较大,北方地区无法推广)
3、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道路房屋的统一规划,农村绿化。
4、就是在文化等软措施的布设,加强村民文化素养。
5、可以使用土地流转政策,是土地能够统一规模化生产。(这个就要通过招商等措施使得土地能够集约型利用。)
㈡ 西关村的村容村貌整治
今年来西关村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各组动用铲车,挖土机等大型机械,对辖区垃圾积存点进行彻底清理。重新栽种绿化树木,安装垃圾箱。对道路进行整修大补,村内统一粉刷墙壁。其中沟沿王庄开挖下水道及水泥路铺设,解决了沟沿王庄多年污水满地流,道路坑洼的居住条件。改善了群众的生活面貌,美化了环境。下一步准备在沟沿王庄景观大道入口处,利用有利条件,在青年路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为村民建造一个健身场所,配备多种健身器材及篮球场,丰富群众日常生活。
㈢ 新建村的整治村容村貌,美化人居环境
通过层层召开会议,广泛动员,发动群众拆除占用巷道的各种圈舍400间,拉运土方、垃圾6000方,填埋水窖30眼,改造住宅墙体76户。大力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全村自来水入户达96%以上;完成“一池三改”180户,卫生改厕100户,安装垃圾清洁箱20个、修建垃圾清洁池10座,安装路灯20盏,在巷道墙体张贴了新农村建设宣传喷绘,配套建设了道路及巷道绿化带9000多米,栽植了松树、侧柏、云杉等常青树和花卉,在下高白塬头开发整理土地250亩,治沟保塬1000亩,并栽植红柳8万株,绿化美化了人居环境。
㈣ 村庄整治的内容和要求
村庄整治工作要因地制宜,可采取新社区建设,空心村整理,城中村改造,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性整治等有效形式;以村容村貌整治,废旧坑(水)塘和露天粪坑整理,村内闲置宅基地和私搭乱建清理,打通乡村连通道路和硬化村内主要道路,配套建设供水设施、排水沟渠及垃圾集中堆放点、集中场院、农村基层组织与村民活动场所、公共消防通道及设施等为主要内容进行整村整治;使整治后的村庄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硬化路面符合规划、饮用水质达到标准,厕所卫生符合要求,排水沟渠和新旧水塘明暗有序,垃圾收集和转运场所无害化处理,农村住宅安全经济美观、富有地方特色,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医疗文化教育等基本得到保障,农民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农村风尚得到有效改善。
㈤ 村容村貌整治后如何加强管理
各村、各镇直单位: 由于历史原因,我镇各村的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都比较落后,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根据县领导指示,各村要加大力度整治村容村貌,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不断改善镇村生产、生活环境,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这对于我镇建设新农村,推进城市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现我镇就加强镇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镇村道路及省道、县道两旁的建设和管理。任何建筑物、构建物都不得侵占规划红线,并同时有合乎标准的建筑退让;沿街破残的建筑物要及时整修符合街景要求,危险房屋和构筑物要及时拆除或整修;沿街不要凉晒有碍观瞻的衣物;沿街单位、住户要经常保持环境整洁,不乱堆乱放,占道作业;不要随意在道路,人行道上随意停放车辆;不得在道路上晒扬谷物。 二、加强市场的管理。在不影响村容村貌和交通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早市、夜市,做到定点经营,同时要保持摊位整洁,各种流动售货车,售货摊要随时收集废弃物,保持经营场地整治。 三、加强绿化管理,要发动群众义务种草植树,条件许可的话,还在街道、道路等主要地段开辟绿化带,建设小公园,同时,要指定专人进行养护管理。 四、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有条件的村庄要配备足够的环卫工人,要合理配备和设置垃圾集点,每天定时清扫、清运街道、公共场所的垃圾,垃圾应运往指定地点及时填埋;对沿街单位、店铺要实施门前三包管理;公共厕所要有专人管理,做好清扫、消毒;要实行畜禽圈养,定时消圈除粪,喷药灭蝇。 建议各村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充分调动村干部、党员的积极性,建立完善各项工作责任制,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在一个较短时间内让村容村貌有一个质的改观。
㈥ 如何写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细则
1项目背景;2、村庄基本情况3、整治内容,4、拟选方案5、整治时间
㈦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治包括哪些内容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手段。
农村环境保护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村的和谐稳定。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任务,更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宣传教育阵地,运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引导广大农民摒弃陈规陋习,培养他们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强化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是完善监管体系,强化落实目标责任。环保部门应不断深入农村,检查督促环保法规的落实情况以及环境监测、监察情况,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督,建立环境报告制度,促进有关部门真正把环境管理和生产管理有机结合;在乡、村、组三级建立乡(镇)长、村主任、组长负责的农村环保责任机制,细化任务,加强检查,确保责任落实;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严格落实问责制,促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走上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是加大综合治理,全面开展环境整治。重点抓好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固体废弃物治理、人畜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全面落实农村环保“以奖促治”政策措施,率先针对重点流域、区域和问题突出地区开展集中整治,着力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如:清理积存垃圾和其他有碍观瞻的杂物以及污水,重点治理农村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倒乱流、乱种乱养、乱贴乱画等“十乱”现象。
四是设立环治基金,建立环保长效机制。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并建议设立专项基金,重点解决所辖地区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条件的乡镇应该征收垃圾处理费,设专(兼)职乡村环卫人员,担负一定范围的保洁和环境卫生监督职责。同时,成立专门的农村基层环保管理机构,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处理好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保护饮用水水源。要积极探索农村保洁有偿收费制度,采取政府投、乡镇帮、村级为主的方式,确保农村环卫整治和保洁工作有经费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