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机整改报告
⑴ 7·6韩亚航空坠机事故的事故原因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派出特别调查组,赶往旧金山调查事故原因。除联邦调查人员,韩国方面和波音方面也将参与调查。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主席赫斯曼表示,调查重点可能包括客机发动机故障、驾驶员操作失误以及其它机械故障等。 2013年7月8日,调查人员已经初步确认此次事故为飞行员疏忽,坠毁前的指示表速仅为110节,远低于FMC指示的进近表示137节。在波音777上仅有43小时飞行经验的副驾驶处理不当,导致失速。在1.5秒后加大油门复飞,但已经为时过晚。
韩国国土交通部认为,此次事故很可能由于韩亚航空公司内部的培训产生问题,而当时运行该机种仅有43小时的培训生,坐在了机长的位子上握着操纵杆。
美NTSB公布777黑匣子,直指韩亚飞行员可控撞地。28L目视进近(GS故障PAPI正常),襟翼30速度137节。无风切变。管制员先宣布的紧急。舱音记录:撞前7秒机组”速度”、撞前4秒”失速抖杆”、撞前1.5秒机组”复飞”。记录器显示油门一直在慢车,速度很明显的小于137节(F/W显示最小110)油门才开始加大。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当地时间2013年12月10日在华盛顿开始进行为期两天的听证会,对韩亚航空公司坠机事件进行调查时,调查人员应该可以毫不费力地确认坠机的直接起因,其中的一个起因是三名飞行员未能监控航速。
2013年12月11日,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说,2013年7月在旧金山国际机场发生的韩国亚洲航空公司波音777客机空难事故中,驾驶客机的飞行员因手动驾驶降落感到“非常紧张”,操作出现失误,最终飞机撞到跑道尽头的防波堤,造成空难惨剧。听证会上公布的调查报告说,客机飞行员李江国尽管总飞行时间接近1万小时,但驾驶波音777的累计时长只有35小时,这也是他第一次驾驶波音777在旧金山国际机场降落。当地面人员告诉他,帮助飞机降落的机场下滑坡度指示灯由于机场扩建而暂时无法使用,需目视降落时,他感到非常紧张。
根据这份调查报告,李江国表示他在手动操作大型客机着陆时总是感到“压力很大、非常困难”,因此当调查人员询问他是否对目视降落感到担忧时,他的回答是“是的,非常担忧”。此外,李江国还对调查人员说,他对操作波音777的自动驾驶系统其实“也没有太大信心”。
2013年12月11日,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主席赫斯曼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事故中遇难的中国女生叶梦圆被甩出机舱外时,可能没有系安全带。赫斯曼表示,对于叶梦圆是否系安全带的问题,NTSB已经询问了当时乘坐在她周围的乘客,一切仍在调查之中,不过她承认有证据显示叶梦圆在事发当时可能没有系安全带。
⑵ 飞机坠毁的原因和它有何关系
一、自然因素
1、恶劣天气
与天气原因密切相关的空难数不胜数,如2010年发生的伊春空难、巴基斯坦空难以及波兰总统坠机事件,均伴随浓雾天气。而雷击造成的空难则在夏季时有发生,2010年8月的哥伦比亚空难,就是由于飞机在着陆时被雷电击中后断成三截,造成1 人死亡,5人重伤。据统计,全球每年平均发生两起由雷击导致的空难。但由于用作飞机外壳的铝合金是一种良好导体,当飞机遭遇雷击,电流会经由铝合金外壳扩散,一般不会对飞机构成严重影响。此外,由于天冷导致的机翼结冰、以及飞机起飞、降落时遭遇风切变,也就是俗称的“怪风”导致飞机失事的例子也很多见。
2、电磁波干扰
为什么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很危险呢?原来,飞机上的导航设备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方向的,它接收到地面导航站不断发射出的电磁波后,就能测出飞机的准确位置。当手机工作时,也会辐射出电磁波,干扰飞机上的导航设备和操纵系统,会使飞机自动操纵设备接收到错误的信息,从而进行错误的操作,引发险情,甚至使飞机坠毁。除手机外,使用笔记本电脑、游戏机时也会辐射电磁波,因此这些设备也不能在飞机上使用。此外,太阳黑子和北极光等天文现象产生的电磁波也会干扰飞机的正常航行。
二、人为原因
1、飞行员操纵失误
这种事故屡见不鲜,毕竟飞行员也是人,即使是受过专业训练,也不能保证绝不犯错。比如1982年的日本航空350号班机空难,就是因为患有精神病的机长故意将飞机发动机的推力反向器打开,意图撞毁飞机,最终导致飞机坠落水中,24名乘客遇难;1985年华航006次航班因为飞行员失去方向感差点坠入太平洋里;1995年的罗马尼亚空难是因为机长在飞机落地前突然丧失行动能力;2001 年美航587次航班则是飞行员过度使用方向舵把好好一个垂尾弄折;更离奇的则是1994年发生的俄航593次航班空难,据调查原因可能是机长为让15岁的儿子一试飞行体验而酿成的惨剧。
2、地勤人员检修错误
包括地勤人员的装卸不当、违规维修等,这等于在飞机上放了一个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事故。比如1979年美航191次航班因为引擎野蛮装卸导致在其在起飞时掉落,最后使飞机坠毁;2000年阿拉斯加航空公司261次航班则因为尾部舵机没有定期更换所以在飞行中失去控制,让客机坠入冰冷的大西洋里。这实在是由于地勤人员工作懈怠、不负责任导致的,让本不应该发生的灾难成为现实。
3、飞行员/地勤人员通信错误
航空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1977年特内里费空难,583条生命因为飞行员和地勤人员之间的语言不通而无辜丧生。由于当天机场大雾弥漫,两架在滑道上候命起飞的波音747客机无法看到对方,由于其中一架飞机的飞行员与空中交通管制员语言不通,错听指令发动飞机,导致两机同时起飞,在滑道惨烈相撞。1997年的印尼空难是由于空中交通管制中心将飞机引致错误的方向,导致飞机撞山而毁。此外,由于空中交通管制员没有清晰地向飞行员报告高度、表达模糊、违反程序等等,导致的空难层出不穷。
4、飞机相撞
您也许会想,天上那么大的地儿,两架飞机怎么偏偏就撞在一起,其实,这种事故还是有可能发生的。天上的空间虽然大,但人们还是划出了“空中走廊”,就是为了防止撞击,一架客机只能在自己的走廊内飞行以免发生碰撞。而机场附近有很多客机在盘旋等待降落,这是碰撞的高发地带。一旦飞机飞偏了,后果就不堪设想。1986年墨西哥航空公司498次航班,在美国加州上空被一家私人飞机撞掉尾翼坠入住宅区,两架飞机上无人生还;1996年一架波音747和一架伊尔76在德里上空迎面相撞死亡349人;2002年一架图154在德国上空被一架波音 757的尾翼切成两半……空中撞击非同小可,死亡率可以说是百分之百。
三、硬件故障
1、引擎故障
发动机是飞机提供推力的装置,没有的话飞机就无法飞行。不过实际上引擎故障远没那么可怕,如今的客机都有两个以上的发动机,一个坏掉的话一般不至于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波音747备有四个发动机,坏掉两个发动机都可以正常降落。当然,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2009年英国米德兰航空092航班空难的飞行员误把好的发动机关掉引发悲剧,或者两个以上发动机同时坏掉等几率极小的事情发生,都只能说回天乏力了。
2、液压失灵
在客机上液压管道连接着飞行员的踏板和手柄,到飞机的所有控制面,副翼,升力面等等。可以说飞机完全是靠它的液压系统来控制的。液压就像针管一样,从一头推进去,再从另一头出来。在一般情况下液压系统非常可靠,不过有个缺点,一旦液压管道上有任何裂缝的话里面的液体就会很快漏光,整个一套液压系统也就没用了。一架液压失灵的飞机就像一辆没有方向盘的汽车,所以液压失灵是非常可怕的事故。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故,大型客机上一般装有三套独立的液压系统,以避免一套失灵后无法控制。不过话虽是这样说,全部液压失灵的事件也是时有发生的。 1985年日航123次航班因为后舱门掉落损坏尾翼,三套液压同时失灵,飞机失控坠入山区,524人只有4人生还。如今已经有两种可以避免这类事件发生的技术。第一种是电子控制系统,利用电力代替液压控制飞机的控制面;另一种是引擎推力控制系统,利用变换飞机两边的引擎推力来实现升降和转弯。但不靠谱的是这两种系统至今还都未在客机上得到普及。
3、邮箱失灵
航空燃油在汽化状态非常易爆。听起来很可怕,但事实上,直接由油箱爆炸造成的事故非常少。因为燃油在没有外部因素作用下一般是不会在飞行中起火的,起火主要是在飞机坠落之后。当然,如果飞机真的在飞行中发生爆炸的话,那将是致命的危险。1990 年以来,美国共发生3起飞机油箱爆炸事故,其中最严重的是1996年7月环球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47客机在纽约长岛上空爆炸的事故,共造成230人丧生。据分析,事故主要是由于静电火花点燃油箱内燃料蒸气引起的。由此,联邦航空局最近将要求国内各航空公司在飞机上安装一种油箱安全装置,防止油箱起火爆炸事故。新的安全装置将用泵向油箱内灌注不易燃烧的氮气,以减少油箱燃料蒸气中的氧气含量,这种装置几乎可以完全消除油箱起火爆炸的概率。
4、金属疲劳
一架飞机是一整套系统的结合,任何一套系统失灵都可能造成事故。最常见的故障原因是金属疲劳,举个例子,就好像你反复弯曲别针的后果一样。飞机飞行的时候会产生各种频率的震动,再加上每次起降的增压/减压循环,如果哪个部位没有检查到而发生了疲劳断裂的话就会引发事故。1992年的阿姆斯特丹空难,就是因为发动机架的销钉发生疲劳断裂,两个引擎同时掉落并且栽入住宅区,死亡47人; 1989年美国联合航空232次航班,尾部发动机叶片发生疲劳断裂导致发动机解体,液压系统失灵,飞机坠毁在跑道上,导致296人中111人死亡。
⑶ 2011年海豹突击队有一次坠机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据美国媒体8月11日报道,美国国防部日正式公布了8月6日在阿富汗坠毁的直升机上的30名美军人员名单。美军丧生人员名单包含坠机死亡的美军人员的姓名、军衔、年龄、机关以及生前单位。这是美国在发布伤亡人员信息时的标准形式。
美国国防部的报告中包含了海军海豹突击队六队死者的数量,报告显示,原先媒体所称阿富汗坠机事故中,共有22名海豹突击队六队的队员丧生,五角大楼现在调整为17名海豹突击队队员丧生。其他阵亡者包括5名海军人员、3名空军特种兵以及5名直升机机组人员。这次丧生的海豹突击队员的年龄在24岁到44岁之间。但是国防部的报告中,并没有显示这次丧生的海豹突击队队员就是当时击毙本·拉登的队员。
此前,美国特战司令部曾经反对确认坠机上的士兵身份,因为这可能会给剩下的美军以及丧生军人的家庭成员带来危险。但是,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最后拒绝了这个计划,要求公布死者名字,因为根据美国法律,除了中央情报局的工作人员,美国海豹突击队的队员名字不是保密的。帕内塔防长从来没有想要隐瞒这些英雄的名字。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拉潘10日表示,死亡人员的家属已经被告知这一噩耗。由于此次事故发生的独特环境,也包括多名特种作战人员遇害,令帕内塔不得不决定接受高级指挥官的要求,允许给予足够额外的时间,来审视发布受害者名单对于受害者家属的安全所产生的影响。
在媒体曝光美国特种海豹突击队在8月6日的阿富汗坠机事故中丧生22人之后,据美国国防部两名官员透露,五角大楼将会逐一核实并更改这一数据,最终确定将海豹队员的死亡人数下调为17人。
在此次更改死亡人数的消息传出之前,多名美国军事官员声称,美国直升机阿富汗坠毁导致22名海豹突击队成员死亡,所有死亡人员均隶属与击毙本拉登的单位。五角大楼官员称,最新的进一步信息显示,事实并非他们之前了解的那样,并不是所有的海豹突击队队员都隶属于最高机密海军单位。
在坠毁的直升机上,共有22名美国海军军事人员。而在其中,15名海豹突击队队员隶属于曾经在巴基斯坦执行击毙“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的美国特种最高机密单位。另外还有2名是海豹突击队部署到一个常规海军特种作战单位的成员。另外还有5名丧生的美国海军人员隶属定期配合海豹突击队行动的专业常规部队,其中包括数名通讯专家。同机遇难的另外8名美军人员,有3名是空军管控员,5名直升机机组成员。另外,还有一只警犬。美军直升机坠毁一共导致38人死亡,其中包括8名阿富汗人员,分别是7名阿富汗军事人员和1名平民翻译。
⑷ 科比空难最新调查报告公布,具体咋回事
你好,非常高兴能够回答题主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作为NBA传奇巨星科比布莱恩特遭遇的空难成为了所有NBA球迷中心中的痛。而科比空难最新的调查报告也已经公布,造成空难的原因是因为飞行员遭遇了空间定向障碍。
作为80后,90后甚至00后心目中的偶像,他的逝去给我们也带来了很多伤痛。虽然他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曼巴精神一定会指引着我们继续前行,让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都不断成长,成为一个具有竞争精神曼巴精神的男子汉。
⑸ 科比事故最新报告,由于飞行员操作不当造成事故,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外媒透露,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公布科比·布莱恩特坠机事故调查结果,称飞行员阿拉·佐巴扬按照目视飞行规则执飞,却在坠机前做了飞入云层的错误决定,造成“空间定向障碍”,在迷雾中迷失方向。据悉,科比和女儿吉安娜乘坐的直升机发生空难,机上9人全部遇难。事隔一年,科比空难的调查结果终于有了。在长达一年的调查之后,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周二就科比坠机事故发布了13项调查结果,得出结论称,飞行员佐巴杨本应按照目视飞行规则飞行,这意味着他需要判明直升机的飞行状态并目视判定方位,但他在操作过程中违反了这一规定,最终导致事故。佐巴扬的选择可能受到了他要求完成此次飞行的“自我压力”的影响,该委员会还指责他的包机公司--Island Express直升机公司缺乏审查和监督。
委员会副主席认为飞行员佐巴杨应负主要责任,认为其本应意识到不良天气下飞行存在危险性,并应及时返航,在据事故发生地不远的范奈斯机场迫降。官员们相信,飞行员在经历空间定向力障碍之前,飞行员有机会将飞机平稳降落,并且即便在最后几分钟中,他也可以运用他平时训练中的方法来避免这场悲剧。
⑹ 为啥飞机一旦坠机,飞机上的乘客尸体都是肢体残缺
飞机坠落气流冲击,落地撞击,其他的也许只能问遇事故的了
⑺ 关于科比坠机事故最新调查报告是怎么说的
6月18日,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公布长达1700页的科比坠机事故调查报告,报告称飞行员Ara Zobayan在低能见度的天气情况下迷失方向,是造成坠机事故的重要原因。
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Island Express公司因天气原因取消航班总计150次,2020年共有13次,全部发生在坠机事故发生前2天。不过,就在事故发生前一天,飞行员Ara Zobayan把包括科比在内的8名乘客送到了同一目的地。
科比的私人助理透露,飞机的起飞时间原本是早上9点45分,科比将时间改为9点,因为他想在女儿比赛前观看另一场比赛。早上9点06分,飞机正式起飞,而在起飞前45分钟,飞行员Ara Zobayan给监督飞行状况的工作人员发消息,称天气看起来“不错”。
事故发生前夕,飞行员Ara Zobayan通过无线电告诉空中交通管制员,他正爬升至4000英尺的高空,以进入云层上方。实际情况是,这架直升机当时正在向山坡俯冲,随后在洛杉矶西北部坠毁,机上9人全部遇难。
(7)坠机整改报告扩展阅读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对于事件的推测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报告称,Ara Zobayan可能“误解”了下降和倾斜的角度,当飞行员在低能见度天气情况下迷失方向时,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航空安全顾问考克斯分析称,从这架直升机不稳定的飞行路线看,飞机减速、爬升、倾斜至一侧、迅速下降,种种迹象表明,飞行员在难以看清地形或地平线的情况下迷失方向。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表示,这架直升机的引擎并没有出现故障的迹象,在直升机以296公里的时速撞向地面前,发动机仍在运转。不过,这份多达1700页的报告只是汇编了各种事实,并没有就坠机原因给出最终结论,有关事故原因的最终报告会在不久后公布。
⑻ 乌克兰坠机事故报告公布,事故原因是怎样的
此次伊朗方面公布了关于乌克兰坠机事故的报告,事故的原因是由于伊朗将这两名飞机认为了是入侵的东西,然后在没有经过授权的情况之下,有人自己就发送了这两名捣蛋,结果导致飞机发生了坠机。而这一次所公布的内容就是伊朗在获得客机的黑匣子之后进行调查所知道的结果表明了,这两名导弹发射的时间间隔了25秒,在第1枚导弹发射之后,机上的机组人员以及乘客还活着,第2枚导弹发射之后,之后的事件就不清楚了。
解析出来的内容就是此次导弹发射的间隔时间为25秒,而录音仅仅只录到第1枚导弹发射之后的19秒之后的录音系统就被出现了破坏,在第1枚导弹之后,还能够听到那些机组人员进行指挥的声音可以看出这些人员当时还处于存活状态,而第2枚导弹射来之后,那么多半这些人就没有存活了,这场客机在坠毁之后,上面的全部人员都遇难了,总共有176人在事故现场看到的全部都是飞机的碎片。
⑼ 8·24黑龙江伊春坠机事故的事故原因
夜航条件复杂
夜航条件复杂,没有仪表着陆系统(俗称盲降设备,ILS),仅有双向420米简易进近灯光,无跑道中线灯。南航黑龙江分公司运行安全技术部2009年8月27日印发的“关于伊春/林都机场运行安全措施”文件第三部分“伊春机场飞行安全措施”中,第一条就是“9月1日以后伊春机场原则上不飞夜航”,其它还有“昼间不在中雨、夜间不在有降水情况下着陆”,“不允许顺风起降”等。
违反进近程序
伊春林都机场因未安装仪表着陆系统,所以没有精密仪表进近程序,只有非精密仪表进近程序。具体为:30号跑道有VOR/DME程序,12/30号跑道各有一套NDB/DME程序。机场运行细则规定,30号跑道按VOR/DME程序进近,最低能见度要求为2800米。机组在操纵飞机进近,违反了CCAR121.667 条关于着陆最低标准的相关规定:“当能见度低于所用仪表进近程序规定的最低能见度时,飞机不得飞越最后进近定位点继续进近。”一直到21点56分,河南航空公司签派员还利用系统发送报文屡次催回这架飞机。
进近最后阶段由非精密仪表进近程序向目视飞行过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在最后进近定位点之后。二是必须建立了足够的目视参考。最晚时机是复飞点;而最佳时机则是在高度1000英尺完成着陆检查单。能见并确认跑道无误的情况下,逐步转入目视飞行。按照中国民用航空局《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91.157条规定,最后进近阶段必须在能见度大于1600米的情况下方可进行目视飞行。“即使这个信息(指天气不达标)没有传给飞行员,但飞行员看不清跑道仍然降落,这就是违章。这次河南航空公司从初步掌握的情况来看,飞行、机务和签派都出现薄弱环节。”民航局局长李家祥表示。
当晚气象条件
1.当晚9点伊春林都机场的航空气象定期观测报告(METAR)报文如下:
METAR ZYLD 241300Z 15001MPS 8000 NSC 13/13 Q1014 =
也就是说伊春林都机场在2010年10月24日世界协调时13时(北京时间21时)气象条件为:风向150度,风速1m/s,能见度8000米,无重要云,气温13摄氏度,露点13摄氏度,修正海压1014百帕。
2.当晚10点伊春林都机场的航空气象定期观测报告(METAR)报文如下:
METAR ZYLD 241400Z 15001MPS 1000 BR NSC 12/12 Q1014 =
也就是说伊春林都机场在2010年10月24日世界协调时14时(北京时间22时)气象条件为:风向150度,风速1m/s,能见度1000米,薄雾,无重要云,气温12摄氏度,露点12摄氏度,修正海压1014百帕。
3.当晚11点伊春林都机场的航空气象定期观测报告(METAR)报文如下:
METAR ZYLD 241500Z 00000MPS 0600 FG NSC 13/13 Q1015 =
也就是说伊春林都机场在2010年10月24日世界协调时15时(北京时间23时)气象条件为:无风,能见度600米,雾,无重要云,气温13摄氏度,露点13摄氏度,修正海压1015百帕。
航线经验不足
发生空难的河南航空哈尔滨至伊春往返航线从2010年的8月10日起才正式由河南航空开通,每周二、四、六各一班,由ERJ-190支线客机执飞,此次也是该机第七次由哈尔滨飞伊春。
民航中南局曾经向河南航空下发飞伊春的机场要对机长进行带飞。失事飞机机长齐全军是第一次飞伊春,无人带飞,严重违反了中南局对其提出的监管要求,初步查到中南局对河南航空下发过这个文件,有文字记录。 伊春机场的数据没有在通用数据库里,每次飞行之前需要根据经纬度、航线距离等因素手工输入一次。
塔台航管责任
有专家分析,假如这次伊春的能见度确实不够,航管就应该建议不要着陆,“如果没有提示,航管就有很大的责任”。曾在河南新郑机场服务的空管系统工作人员则告诉本刊记者,“航管只是给予各种标准的建议,但最终决定权在驾驶飞机的机长手里。” 伊春机场航班量不大,当日就只有这架飞机,塔台全部的关注点都应该集中在这架飞机上。“这次事故中初步查明空管没有大的问题,但是飞机在距跑道1200米处降落,2000多米处发生擦树梢,空管人员要是及时提醒,目引目送,按工作要求,塔台工作人员如果观察细致是能看出来的。”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家祥表示。
机长资历不深
从2009年4月7日飞行EMB190到出事前,齐全军飞EMB190也就一年多点儿,机长“经验不足、素质不过硬”是民航总局高层认为可能造成飞机失事的原因之一。
失事飞机机长齐全军,40岁,总飞行时间4250小时,为军转民飞行员,持有的是航线运输驾驶执照,1990年8月入空军航校,1992年10月开始飞行,大学本科学历,所飞的机型有歼6、K44,运7-100,737-300,737-900,ERJ-190,2009年3月16日,进行ER-J190飞机改装,2009年3月23日在本场训练,2009年4月7日进行ERJ-190机长航线检查,EMB-190总飞行时间1413.13小时。
民航总局的一位领导在事发后从深航了解到,齐全军原来在部队开小飞机,33岁转业,然后进入了民航飞机的改装人员队伍,曾经被认为达到了波音737机长的标准,但是深航没有给他波音737机长的资质,最后给了ERJ190机长的资质。 《河南航空有限公司黑龙江伊春“8·24”特别重大飞机坠毁事故调查报告》已经国务院批复结案,2012年6月28日予以发布。报告指出了此次事故的直接与间接原因。
三点直接原因
一是机长违反河南航空《飞行运行总手册》的有关规定,在低于公司最低运行标准(根据河南航空有关规定,机长首次执行伊春机场飞行任务时能见度最低标准为3600米,事发前伊春机场管制员向飞行机组通报的能见度为2800米)的情况下,仍然实施进近。
二是飞行机组违反民航局《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的有关规定,在飞机进入辐射雾,未看见机场跑道、没有建立着陆所必须的目视参考的情况下,仍然穿越最低下降高度实施着陆。
三是飞行机组在飞机撞地前出现无线电高度语音提示,且未看见机场跑道的情况下,仍未采取复飞措施,继续盲目实施着陆,导致飞机撞地。
四点间接原因
一是河南航空安全管理薄弱
(1)飞行技术管理问题突出。河南航空部分飞行员存在飞行中随意性大、执行公司运行手册不严格等突出问题。根据河南航空飞行技术管理记录,机长齐全军飞行超限事件数量大、种类多、时间跨度大,特别是与进近着陆相关的进近坡度大、偏离或低于下滑道、下降率大、着陆目测偏差较大等超限事件频繁出现。河南航空对机长齐全军长期存在的操纵技术粗糙、进近着陆不稳定等问题失察。
(2)飞行机组调配不合理,成员之间协调配合不好。飞行机组为首次执行伊春机场飞行任务,增加了安全风险;成员之间交流不畅,没有起到相互提醒验证、减少人为差错的作用。
(3)对乘务员的应急培训不符合民航局的相关规定和河南航空训练大纲的要求。负责河南航空乘务员应急培训的深圳航空乘务员培训中心没有E-190机型舱门训练器和翼上出口舱门训练器,乘务员实际操作训练在E190机型飞机上进行,且部分乘务员没有进行开启舱门的实际操作训练。河南航空采用替代方式进行乘务员应急培训,没有修改训练大纲并向民航河南监管局申报,违反了民航局《客舱训练设备和设施标准》和《关于合格证持有人使用非所属训练机构乘务员训练有关问题》等相关规定,影响了乘务员应急训练质量,难以保障乘务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是深圳航空对河南航空投入不足、管理不力
(1)2006年7月至2010年4月,汇润投资控股深圳航空期间,深圳航空对河南航空安全运行所需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不够,注册资本一直未到位,且频繁调动河南航空经营班子,影响了员工队伍稳定和安全、质量管理。
(2)2010年5月国航股份控股深圳航空后,深圳航空新的领导班子虽意识到河南航空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严重性,专门进行了安全督导,但未能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河南航空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三是有关民航管理机构监管不到位
(1)民航河南监管局违反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相关规定,在河南航空未取得哈尔滨至伊春航线经营许可的情况下,审定同意该航线的运行许可,不了解、不掌握该航线的具体运行情况;对河南航空安全管理薄弱、安全投入不足、飞行技术管理薄弱等问题督促解决不到位。
(2)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对河南航空主运行基地变更补充运行合格审定把关不严,未发现客舱机组配备不符合《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相关规定,缺少1名乘务员的问题;
(3)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在审批河南航空哈尔滨至伊春航线经营许可时,批复电报落款日期在前、领导签发日期在后,且未按规定告知民航黑龙江监管局等相关民航管理机构,向河南航空颁发哈尔滨至伊春《国内航线经营许可登记证》程序不规范。
四是民航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2009年7月27日,民航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以下简称中南空管局)气象数据库系统管理员误将伊春机场特殊天气报告的地址码ZYLD设置为ZYID,致使机场特殊天气报告无法进入中南空管局航空气象数据库。虽然事发前伊春机场管制员已向飞行机组通报了当时机场的天气实况,但是河南航空不能通过中南空管局航空气象内部网站获取伊春机场特殊天气报告,导致河南航空运行控制中心无法按照职责对飞行机组进行必要的提醒和建议。
⑽ 如何从坠机事件中活下来
飞机上哪儿的座椅最安全?如果你问官方机构,标准答案应该是座椅的位置与安全关联不是很大,因为没有哪两次坠机事故是完全一样的。《大众机械》作过一些研究,认为飞机后部的座椅最为安全。他们研究了过去36年美国所有民航客机事故数据,发现乘坐在后部的乘客比乘坐在头几排的乘客生存几率高出40%。FAA的说法是,飞机上不存在最为安全的座椅。2005年FAA就公布了一份报告称,没有证据表明某些座位是“最安全”的。
如果真的发生坠机,那么有些事儿还是需要注意,这没准儿能提高你的生存概率。下面的几点你应该记住。
★登机后,前后观察一下,找到离你最近的逃生舱门,然后数数他们距离你有多少牌。这样在黑暗或浓烟环境下,即使不用双眼,你也能凭借双手触摸椅子找到它们。
★做好防冲击准备。FAA公布的冲击姿势是伸直胳膊,交叉双手,置于前方的椅背处,把头低下抵在手背部位。双腿尽量向自己的座位下伸。如果你的前方没有座椅,那么就把上身俯低,将头低下,双臂抱住双膝。
★如果有随身背包,把它放在前方座椅下面,危险中它能起到缓冲作用。
★穿长裤、长袖和前端封闭的鞋子。它们能保护你免受玻璃、金属和其他外物的伤害。
★如果你是与家人一起坐飞机,最好告诉孩子们紧急时刻应该怎样做。你应该事先和你的妻子或丈夫分工,紧急时分别照顾不同的孩子。
★有时飞机因为某种原因可能导致失压,也就是飞机结构出现了破损,机舱里的空气迅速逃到外面。此时你头顶上的氧气面罩会掉落下来,千万别想着先
人后己,一定要先给自己戴上面罩,因为在高空缺氧情况下,普通人的意识只能维持30秒到1分钟,如果你失去了意识,谁还来照顾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调查显示,许多在坠机中罹难的人其实原本可能幸存下来,他们犯了致命的错误。紧急状况下最大的敌人是恐惧——当然人人都会恐惧,但不能让恐惧干扰你的生存决策。只有冷静才可能帮助你躲过厄运。在巨大的恐惧之下,一些乘客甚至连诸如解开安全带这样最简单的动作都无法完成。许多人经常会在车里接触安全带,那需要按压解索钮才能释放,而飞机安全带是掀开式解索机构,与汽车并不相同。紧张状态下,不少人会下意识地用汽车方式试图打开飞机安全带!有些事故中,本应逃生的人却因为没能及时解开安全带而遭遇不幸。
★如果着火,千万记着俯下身子快速行动。因为飘在空中的浓烟毒性很大,它们能比火焰更快地夺去你的性命。
★紧急状态发生后的90秒是逃生黄金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保持清醒并行动正确,你生存的机会绝对不小。如果你能囫囵个逃离飞机,千万尽快躲到尽可能远的地方,找个掩蔽物,万一飞机发生爆炸,你即使在百米开外也未必安全。
★如果想在飞机上饮酒,最好先掂量掂量——酒精会降低你的反应速度,如果真的发生紧急状况,那……
★别试图拿你的行李或随身物品。别以为你的物品中有什么是“不可替代的”,如果真的有什么东西不可替代的,那应该是你的性命。
★如果险情发生在水上,你离开逃生舱门前一定穿上了救生衣——救生衣在哪里?看你座椅前面的小册子!但记着一点,离开舱门前切莫拉动充气开关,因为这东西一旦充满气,会制约你双臂的行动。你不想因为行动不便跳不出舱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