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乡村治理率

乡村治理率

发布时间: 2021-02-13 21:25:10

A.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和农村环境治理有什么区别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手段。
农村环境保护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村的和谐稳定。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任务,更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宣传教育阵地,运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引导广大农民摒弃陈规陋习,培养他们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强化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是完善监管体系,强化落实目标责任。环保部门应不断深入农村,检查督促环保法规的落实情况以及环境监测、监察情况,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督,建立环境报告制度,促进有关部门真正把环境管理和生产管理有机结合;在乡、村、组三级建立乡(镇)长、村主任、组长负责的农村环保责任机制,细化任务,加强检查,确保责任落实;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严格落实问责制,促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走上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是加大综合治理,全面开展环境整治。重点抓好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固体废弃物治理、人畜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全面落实农村环保“以奖促治”政策措施,率先针对重点流域、区域和问题突出地区开展集中整治,着力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如:清理积存垃圾和其他有碍观瞻的杂物以及污水,重点治理农村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倒乱流、乱种乱养、乱贴乱画等“十乱”现象。
四是设立环治基金,建立环保长效机制。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并建议设立专项基金,重点解决所辖地区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条件的乡镇应该征收垃圾处理费,设专(兼)职乡村环卫人员,担负一定范围的保洁和环境卫生监督职责。同时,成立专门的农村基层环保管理机构,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处理好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保护饮用水水源。要积极探索农村保洁有偿收费制度,采取政府投、乡镇帮、村级为主的方式,确保农村环卫整治和保洁工作有经费保障。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区别
从环境管理角度看,二者关系如下: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基本是在几个行政村或者一个镇开展,具体开展范围要由有关部门提供的
资金支持为基础,按照有关整治规划要求确定,如果资金量小,1个行政村也可以算作连片整治。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要是典型示范作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进一步深化,是更大面积的典型示范,要探索出适合当地实际的农村环境治理之路。

B. 怎样理解“乡村振兴战略”

一是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化。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传统农业基本还是靠天吃饭。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走现代农业产业化之路。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还要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不断完善农业的基础科研、应用科研及推广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对增产的贡献率,从而提高农业产品产量、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技术科学化。
二是实现生产经营信息化。其一,现代农业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支持。科学技术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是,光有这一点还远远不行。现代农业产业除了要具有较高的产量以外,还要形成产业经济。这一切,都离不开信息资源支持。其二,现代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支撑。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互联网+”带动传统农业升级,对农业商品的销售方式带来了突破性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步伐。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方面的进一步运用,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将是农业现代化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其三,数字农业是未来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数字农业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自动监控等高新技术为基础,力求节约资源,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均衡,以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这是农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将有利于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三是实现乡村治理法治化。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乡村治理法治化上狠下功夫。一方面,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发挥社会各类人才、新乡贤等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法治思想建设,提高村民法治认识水平,特别要提高农民的法律保护意识,教育农民牢固树立学法、懂法、爱法、护法、用法的思想观念,增强个体法治意识,厚植法治文化,奠定坚实的农民法律保护基础。

四是实现乡风建设文明化。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和体现。必须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用文明之风滋养美丽乡村。需要注意的是,文明乡风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氛围,必须在营造文明乡风的浓厚氛围上下大力气。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向上的热情,凝聚起新时代亿万农民群众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强大力量,还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国农民吃苦耐劳、勤劳善良等优良传统,进而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此外,充分挖掘并发挥当地优秀乡土文化、创造新型的乡村文明风尚,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总之,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工作,要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农村工作之中,坚持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乡村自治组织和文明骨干分子的积极性,形成乡村文明建设合力。

C. 日本、韩国怎么样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日本——因地制宜型,造村运动

因地制宜型模式是指在乡村治理中,以挖掘本地资源、尊重地方特色为典型特点,通过因地制宜地利用乡村资源来发展和推动农村建设,最终实现乡村的可持续性繁荣,以日本的造村运动最为典型。

二战后,日本政府为了提升社会发展的速度,实行了一套城市偏向政策,注重发展城市工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以求快速推动整个国家的繁荣。在这种策略引导下,势必会导致城乡发展的不均衡,造成农村发展的落后。

自主协同型模式是在城乡差距十分大的国家或地区非常实用的一种乡村治理模式。一方面,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地位,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需要对农村进行整治和改造;另一方面,长期处于贫困处境的农民,也非常愿意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落后的现状,改善生活质量和增加经济收入。

D. 思考题140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40年来,我国乡村发生了哪些巨变

应该是这个啦
40年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是农业现代化建设跃上新水平。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粮食产量由6000多亿斤提高到1.2万亿斤,肉蛋菜果茶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依靠自己的力量,比较好地解决了历朝历代困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农业发展方式深刻转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8%,农民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正在成为历史。农业经营方式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各类新型农业主体超过300万,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500万人,带动广大小农户迈向农业现代化。
二是农民生活水平踏上新台阶。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由130多元增长到1.4万多元,实际增长17倍多。农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67.7%下降至31.2%,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增加近40平方米。脱贫攻坚成效举世瞩目。农村贫困人口由当年的7.7亿减少到目前不到3000万,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
三是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民社会保障从无到有,并与城市逐步并轨,农村基层党建和乡村治理不断加强。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化率比1978年提高40.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就业占比由70.5%下降到27%,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3∶1下降到2.7∶1。
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保证了国家大规模城镇化、快速工业化对农产品和劳动力的需要,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坚强保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E. 乡村振兴战略比新农村建设是质的提升吗

是的。

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乡村领域的具体落实,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将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与新农村建设相比较,内涵与外延都有很大的提升。

1、“产业兴旺”代替了“生产发展”,突出了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2、“生活富裕”代替了“生活宽裕”,标志着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有更大的提高;

3、“生态宜居”替代了“村容整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乡村建设极其重要的位置;

4、“治理有效”替代了“管理民主”,强调治理体制与结构的改革与完善,强调治理效率和基层农民群众的主动参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点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产业兴旺的基础,发展现代农业是产业兴旺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乡村治理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5)乡村治理率扩展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乡村领域的具体落实,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将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与新农村建设相比较,内涵与外延都有很大的提升。

“产业兴旺”代替了“生产发展”,突出了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生活富裕”代替了“生活宽裕”,标志着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有更大的提高;“生态宜居”替代了“村容整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乡村建设极其重要的位置;“治理有效”替代了“管理民主”,强调治理体制与结构的改革与完善,强调治理效率和基层农民群众的主动参与。

F. 如何提升村级治理水平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层基础,是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治理水平关系党和国家的政策能否得到有效落实,也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在推进乡村治理的具体实践中,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更大视野拓展工作思路,在实行村“两委”负责人“一肩挑”的基础上,推行村医村教进班子、法律顾问进乡村、农民办事不出村等举措,有效提高了乡村治理水平。

村医村教进班子,促干部来源多元化。农村工作头绪繁多,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关键在人、在干部。然而,长期以来,农村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年轻的、有能力的大都“孔雀东南飞”,导致有的村干部不得不长期留任,缺乏新鲜血液补充。近年来,恩施州拓宽选用村干部视野,实行“村医村教进班子”。按照个人自愿与群众认同、岗位需要与业务对接、组织引导与依法进入原则和双向选择、组织考察、选举任命程序,将政治素质较高、群众基础较好、服务能力较强的村医村教及农村兽医、电工、致富带头人等选进村“两委”班子。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村医村教文化素质较高、联系群众广泛等优势,优化班子结构,增强队伍活力,有效解决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年龄老化、能力弱化等问题。

法律顾问进乡村,促治理秩序法治化。治理的核心在于协调各方利益。法治体现公平正义理念,具有权威性、规范性,是协调各方利益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法治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乡村既是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薄弱环节,也是重要突破口。长期以来,一些农村群众法律知识欠缺、法治意识淡薄,在表达利益诉求时方式常常不够科学合理,有的甚至采用违法方式,对社会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对此,恩施州大力推行“法律顾问进乡村”,由政府主导组建法律顾问团、“法律诊所”,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定期开展法律宣讲和法律援助;法律顾问按照政府“点菜”、自己“下厨”的方式,着力解决涉法涉诉案和信访积案;按照群众“动嘴”、自己“跑腿”的服务模式,以“法律诊所”为载体,定期“坐诊”或主动“预约”,为群众开展全方位法律援助服务。

农民办事不出村,促治理方式现代化。治理方式现代化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抓手。这不仅是手段方式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体现以人为本、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理念。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思想观念落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推进治理方式现代化存在“先天不足”。加上一些部门存在不良工作作风,群众办事成本高、效率低、周期长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恩施州以转变行政观念为前提,树立“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的理念,努力实现农民办事不出村。以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建立以县市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县市直相关部门服务窗口和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为主体、村级便民服务室为基础的“一网式”服务体系;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把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20多个部门7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授权给村便民服务室直接受理;以完善服务内容为抓手,积极整合部门资源,为群众提供惠农补贴领取、电费收缴、话费充值、汇款转账、网上购物、产品供求信息等综合服务。

G. 什么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

区域范围内进行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占总行政村的比率。

H. 中国82年92年城市和农村的粪尿还田率,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

截至2001年底,我国个城市建有各类生活垃圾处理厂(场)740座,年垃圾处理量为7835万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已由20世纪八十年代初的2%提高到现在的58.2%。“十五”计划提出,要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强化城市垃圾污染的综合治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65%。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目前以每年5%至8%的速度增长,近一半的垃圾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面对这一严峻的局面,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已迫在眉睫。
本报讯(记者闫雪静)目前,本市城区90%的污水均可通过地下排污管道流入污水厂,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去年,市区9座污水厂共处理污水7.8亿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90%,比上年提高20%。此外,郊区新城污水处理率也由40%提高到70%。
去年,本市加大水环境建设和治污力度。日处理能力60万吨的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新建污水管线400余公里。市区污水处理率首次达到90%,提前完成了2008年污水处理规划。郊区新城14座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处理污水1.7亿立方米,污水处理率提高到70%。农村地区新建216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乡村污水处理率达到21%。
作为切断污水的重要环节,去年,河道治理、水体还清成效显著。多年黑臭的凉水河水质开始还清,清河下段河道治理开工建设,北护城河、坝河、清河导流渠、仰山大沟等河道完成治理,奥运主场馆周边水系环境改善,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生态治理效果明显。全市达到饮用水源标准的二类、三类水质河道达到56%。
为截住山区污染源,去年建设清洁小流域10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100个村庄污水、垃圾集中处理,80个村实现雨水、中水综合利用。
经处理后的再生水可用于工业、城市绿化、道路喷洒、洗车等。去年,本市再生水利用量达到3.6亿立方米,比2005年增加1亿立方米。建成大兴20万亩再生水灌区,六厂中水西送工程,向西郊工业区供给中水3000万立方米。清河等中水厂采用膜处理技术,水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RJ185 我县农村人口达35.85万人,产生人粪尿总量294326吨,粪尿使用总量120997吨,使用率为41.11%;还田总量为90243吨,还田率30.66%;粪尿处理总量121471吨,处理率41.27%。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为91417吨,生活垃圾综合利用量22536吨,利用率24.65%。目前,我县的生活垃圾主要是集中到南方复合肥厂统一处理。生活污水产生总量7886934吨,处理量1071100吨,污水处理率为13.58%,处理率很低。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