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青蛙
『壹』 保护青蛙的方法
1、加大青蛙是庄稼的卫士的宣传力度,增强保护青蛙、爱护青蛙的全民意识。
2、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做青蛙的保护者。
3、制定有关制度,对捕捉、买卖青蛙的人进行严肃处理。
4、号召农民少用或不用副作用大,不利于青蛙生活的农药、化肥。
(1)治理青蛙扩展阅读:
青蛙的生活习性:
1、温度:青蛙是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改变。在自然条件下,青蛙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28℃。当冬季温度降至10℃以下时,摄食与活动逐步减弱;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洞穴或池底淤泥中冬眠。次年早春温度回升时结束冬眠。水温超过32℃以上时,活动明显减弱;温度超过35℃会导致青蛙陆续死亡。
2、湿度:湿度是青蛙生存、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蛙类的皮肤没有保护体内水蒸发的组织结构,只靠皮肤腺体分泌的粘液来包吃体表的湿度显然是不够的。因此,蛙的栖息环境既要有水的池塘,还要有杂草丛生、温暖潮湿的环境。湿度和温度还有密切的关系,温度越高要求湿度越高,否则温度高环境干燥,水分蒸发快对蛙生长、生存都不利。
3、光照:青蛙昼伏夜出,怕阳光直射,但趋弱光,平时喜欢在向阳、有阴的草丛中栖息。光照对蛙体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均有促进作用,如长期在黑暗处生活,其生殖腺难以发育成熟,甚至停止产卵和排精。
4、水质:青蛙的卵在水中孵化,蝌蚪在水中生活,用腮呼吸,因此要求蛙池水域有较高的溶氧量,一般要求达到渔业水质标准,始终溶氧不得低于3毫克/升。成蛙、幼蛙虽然用肺呼吸,直接从空气得到氧气,但其皮肤仍有辅助呼吸辅助呼吸作用。
『贰』 有否治理池塘青蛙叫扰民办法青蛙不分白天黑夜它都叫个不停,实在无法忍受!请大家支招!
可以在池塘里投放一些肉食性水产动物。如黑鱼、鳡鱼、鲈鱼、鳜鱼、龙虾、乌龟、甲鱼等,它们会吃掉蛙卵,减少蛙的数量,同时也会攻击成年青蛙。
『叁』 如何治理水池子里青蛙的鸣叫
养鸭子
『肆』 怎样预防青蛙的疾病
危害蛙体健康的主要有创伤、中毒、敌害、病害。防治方法应视具体情况不同而定,以做到对症下药。 (一)创伤各种外力作用于蛙体而使皮肤或轮膜出现伤口的叫创伤。常见的有蛙互相咬伤、天敌咬伤、撞伤等。创伤的好发部位多见于蛙鼻孔附近。治疗可用2%的硼酸水冲洗,涂红药水、紫药水等。 (二)中毒蛙吃了被农药污染的饲料,或池水被农药污染超过了蛙所能耐受的权限,均会引起青蛙中毒。由于农药毒性大小不同和青蛙吃的多少不一样,所以发生的症状也不同,一般是活动迟钝,四肢跳跃无力,眼无神,瞳孔缩小,对意外刺激反应不灵。如未及时采取措施抢救,往往造成蛙的死亡。治疗方法;按每千克蛙体重0.2毫克的份量注射解磷定或硫酸阿托品,以促使毒物的排除。 (三)敌害幼蛙阶段的主要改害有蛇、鼠,它们窜入池内,吞吃幼蛙,防治方法:经常巡视捕杀;有条件的可在池面铺上铁丝网;或在蛙池外壁涂上水泥,使池外壁光滑,蛇、鼠即难沿外壁爬入池内。 (四)病害 1.红腿病该病由病毒引起。病蛙腹部及腿部肌肉呈现点状充血,肌肉呈红色,蛙体瘫软无力,活动迟钝、拒食,几天后死亡。防治方法:一是将病蛙捞起,放在10%~15%的盐水中浸泡15分钟,2天后可治愈;二是把蛙移入另一池中,再用万分之一的硫酸铜溶液全池喷洒。 2.肿腿病该病因腿部受伤后被细菌感染而引起。病蛙腿部水肿呈瘤状,影响摄食,致使蛙营养不良而死亡。防治方法:把病蛙腿部放入3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5分钟;同时喂服四环素,l天2次,每次半片,连服3天即愈。 3.胃肠炎本病主要是蛙摄食了腐败变质的饲料而引起。病蛙瘫软,拒食,捕捉时,缩头弓背,腿伸眼闭,剖开腹部可见胃肠有充血发炎现象。防治方法;每天清除残饵,池水每隔2天换I次;病蛙每天可喂服胃散片或酵母片2次,每次半片,3天后可见效。 4.水霉病蛙体受损伤的伤口受棉花状水霉菌感染而引起本病。受感染的部位发霉。防治方法;可用1%的紫药水涂擦。 5.气泡病此病由不洁池水有机质大量发酵所产生的气泡被蛙吞食而致。病蛙腹部膨大如气球,不能游泳,腹部朝上,漂浮于水面上,最后死亡。防治方法:池水每隔3天换1次,同时洗刷地中沉淀的残料;把病蛙移入装有深20厘米左右的水的池或胶水桶中,让其腹部的气体慢慢排掉。 6.脱皮病此病因缺乏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而引起。病蛙背部局部或大部脱皮充血。防治方法:在饲料中适当加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