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气治理
① 孔子治理鲁国的故事
公元前501年,五十一岁的孔子当了鲁国的中都宰。孔子做 了一年,很有成绩。被提升为管理建设工程的司空;不久,转而为司 寇,管司法工作。这样,孔子参与政治的抱负终于实现了。 孔子五十六岁那年,又由大司寇,代理相国职务。他参与国政仅 仅三个月,鲁国的风俗就大大变了样。 孔子的成就使齐景公感到害怕,他特地挑了八十个美貌的女 子,让她们穿上华丽的衣服,教她们学会舞蹈,加上一百二十匹骏 马。一起送给贪图享乐的鲁定公,以腐蚀他的意志;这一计果然奏 效,鲁定公沉湎于歌舞淫乐之中,不再过问政事了。
孔子的学生子路见到这种情况,便对孔子说。 “老师,我们可以离开这里了吧!” 孔子回答说: “鲁国现在就要在郊外祭祀,如果能按照礼法把典礼后的烤肉 分给大夫们.那我还可以留下不走。” 结果,鲁定公违背常礼,没有把烤肉分给大夫们。于是,孔子离 开鲁国,来到了卫国。卫灵公问孔子,他在鲁国得到的俸禄是多少。 孔子回答说是俸米六万斗。于是,卫灵公也给他这个数的俸米。 跟随孔子的学生们见有了安身之处,都很高兴。子路尤其高兴, 问孔子道: “卫国的君主等待你去治理国政,你首先干些什么?” 孔子略为思索了一下,说:“我以为首先要纠正名分。” 子路不客气他说: “老师未免太迂腐了,这有什么纠正的必要呢?” 孔子反驳说:“您真粗暴!君子对他所不知道的只有疑在心中。
名分不正,道理也就讲不通;道理不通,事情也就办不成;事情办不 成,国家的礼乐教化也就兴办不起来;礼乐教化兴办不起来,刑罚就 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老百姓就会不知如何是好,连手脚都不晓得 往何处摆了。所以君子用的名分,一定要有道理可以说得出来,讲出 来的道理也一定要行得通。” 不久,有人向卫灵公说了孔子不少坏话,卫灵公就派人监视孔 子的出入。孔子怕继续留在这里出事,在卫国只居住了十个月,就离开了。
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 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 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 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 三十九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开始认为 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 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 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 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他说:“我只凭言辞判断 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 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② 想问,有没有什么药或者方法能更好的预防呢
苦瓜针蜂,即为苦瓜瓜实蝇成虫…
1.搞好田园清洁及时摘除及收集落地烂瓜,把虫瓜和落地瓜集中倒入装有药液的塑料大桶、大缸或水泥池中,密封盖严沤杀,以减少虫源。同时做好土壤深翻,并喷施灭杀毙,以杀死落瓜中的幼虫和土壤中的蛹
2.粘纸法:设置“粘蝇纸”,把它固定于竹筒& #40;长约20cm、直径7cm& #41;上,然后挂在离地面1.2m高的瓜架上。每14-20m2挂1张,每10天换纸1次,连续3次,防效显著。也可用绿色或黄色的粘纸,包在矿泉水瓶外,挂在瓜棚内的真瓜附近。由于水瓶的形状与真瓜相似,可迷惑瓜实蝇飞上去。
3.套袋护花,防成虫产卵:这是目前防止瓜果免受瓜实蝇危害的一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但要注意:要等到花完全凋谢后,在幼瓜生长到长2cm时套袋,否则,瓜袋会影响雌花受粉。果实套袋前必须喷一次农药,防治其它的病虫,确保瓜果套袋后的质量。套瓜后要尽量把瓜拉到瓜棚阴凉处,使瓜避免阳光直射。瓜袋可循环利用。
4.性引诱荆诱杀成虫:每亩挂4-10个诱杀瓶,诱杀瓶的制作方法:用1.25L装的可乐瓶改制,在瓶身中部剪两个直径约3cm的小口,将铁丝从瓶口穿人,在瓶中悬挂一团长3cm、直径1厘米的棉团作诱芯,在诱芯上滴2ml性诱剂和数滴敌敌畏。每个月滴1次性诱剂,每隔5-10天滴1次敌敌畏。
5.香蕉皮诱杀成虫:用香蕉皮或菠萝皮、南瓜或甘薯等物& #40;南瓜、甘薯需煮熟发酵& #41;与90%敌百虫晶体、香精按40:0.5:1比例调成糊状毒饵,直接涂于瓜棚竹篱上或盛挂容器内。每亩放20个点,每点约放半两& #40;25g& #41;。可诱杀成虫。
6.喷施药剂保护幼瓜:在成虫盛发期,于中午或傍晚喷施90%敌百虫8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21%灭杀毙乳油6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因成虫出现期长,需3-4天喷1次,连续2-3次。同时要严格遵守苦瓜收获的安全用药间隔期。
不客气
单一施用,每次换一种药
③ 《论语》五则
《论语》五则:
第一则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第二则
原文: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 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
第三则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为政》)
翻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第四则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光是思考但不学习,就是有害的。”
第五则
原文: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翻译: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3)客气治理扩展阅读:
论语十则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译注》。《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则见于《里仁》篇,第七则见于《述而》篇,第八则见于《泰伯》,第九则见于《子罕》,第十则为《卫灵公》。
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其中一共有20卷。
④ 老师忝菜这是怎么了,用什么药防治
根据图片看是根忝菜曲顶病毒病。
你可选抗病品种,再就是种子消毒,用10%磷酸三纳溶液浸泡20分钟内后催芽播种容。
另外发病初期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病毒克星400倍液,或抗毒剂1号200-300倍液喷酒即可。
客气了,请多提问评价。
⑤ 怎么治疗呢非常谢谢!
您稍等哦
在吗?卷叶有没有蚜虫?
病菌浸染了块茎
块茎的周边出现不规则的黑色斑点,此斑点向四周迅速扩展,3~4天后,众多的病菌斑点连在一起,继续向块茎内部侵染,此时,半夏根系开始萎缩,地上部的叶片逐渐由绿变黄、枯萎。一周后,半夏块茎呈圆水泡状,好似熟透了的葡萄,块茎内全是黑水,全株死亡,最后只剩下薄薄的外皮
是不是这种情况
防治方法1、选择品种种植半夏,要选择抗病强、长势旺盛的半夏品种,如“狭三叶”、“柳叶形”等叶形的优良品种,选取无病害块茎或珠芽作种茎。2、种茎处理播种前,把所选择的种茎必须进行处理和消毒,如晒种和药剂拌种等,防止种茎本身带病菌。3、土地选择必须选择壤土或砂壤土、PH值在6.5~7之间的地块种植半夏,并且以前此地块没有发生过根腐病或腐烂病。秋季多雨的地区,所选的地块要有20%的坡度,平原地区和较平整的地块,在栽培半夏前期的规划时,要每隔一个套种畦,留一宽30厘米、深30厘米的排水沟,确保遇到连阴雨天气时,半夏田中的土壤中的水分能彻底渗透到排水沟内,并且能及时排出地块。4、补救措施遇到连阴雨天气和土壤较湿润时,要进行多种形式、多次的中耕松土,以打破土壤的板结层,使土壤中的有害气体排除,空气中的新鲜氧气进入,增加土壤和空气中的气体交换,这一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轻腐烂病的发生。
、烂茎抢收半夏生长的中后期,如遇到连阴雨天气和土壤湿度较大时,要勤检查半夏生长情况,如发现有部分半夏植株发生腐烂病,遇此情况,不管是否到刨收季节,均应及时抢收,不可拖延时日,否则,块茎腐烂很快,先烂大的,后烂小的,造成减产甚至绝产。紧急抢收的同时,把从湿泥中刨收的半夏块茎,应马上脱皮加工,因此时鲜块茎内部仍在腐烂,如不加工,大部分块茎会在1~2天后烂掉
我帮你问问别的老师
别着急
别客气
这是别的老师的看法
您参考一下
别客气,应该的
⑥ 怎么整治挑衅的下属
1、上策边缘化
为什么上策是边缘化呢,因为凡是能够成为刺头的,并不是一天两天了,而且自己刚上位,权力不集中,成绩没出来,关系不稳定,就贸然的对这类刺头开展斗争,这时候其实就选错了自己的战略方向,刚上位,首要人物是稳定自己的地位。对这些刺头,只要不是特别过分,直接无视即可。总有人上来投靠自己,先提拔失意派,或是投诚派,先让自己做起来再说,这是固权的根本。
2、中策挑矛盾
但是如果总有些刺头,非得跳出来找事,这时候,我们就不能够再忍着了。必须出手。但是做领导最忌讳自己下场做运动员,最佳的状态就是做裁判。只有挑动刺头员工和别人的矛盾,下属间有矛盾了,领导的作用就出来了。
这叫做借刀杀人,给刺头树敌。比如安排工作的时候,让另一个人监督管理这个不听话下属。这个不听话的下属,自然也不会听这个人的监督,他们之间必然产生矛盾。
3、下策抓把柄
如果在职场这样的刺头,谁都不敢惹,能量大的很,怎么办?可以说诸葛亮就遇见了这样的难题。诸葛亮刚做军师,就遇见了强势且不听话的关羽,于是利用关羽人性的弱点,设计了华容道这个计谋,事前让关羽主动立下军令状不会放过曹操,从而接下来关羽违背了承诺,诸葛亮抓住了他的把柄,让他老实听话。任何人都有把柄,这个需要耐心的找,或是挖坑引诱他跳,总能抓住。
4、了解下属
有些下属平时是工作表现不错的,突然情绪爆发一定是有原因的,例如最近你给他的压力实在太大了,他情绪有些崩溃。这种情况下,你要做的不是直接互怼,而是想办法让对方的情绪冷静下来,让他感受到你的善意,再帮他一起分析原因解决问题,之后你可以再指出他那些地方做的不对,以后加以改正。
5、杀鸡儆猴
有一些下属的个性就是欺软怕硬,也就是说你越强硬,他越不敢闹事,你妥协,他反而得寸进尺。
那么对这种下属,你不需要客气,反而要威严一点让他知道“痛”,拿他“杀鸡儆猴”也很不错,至少把红线和规矩给立下了。
⑦ 古代贪污腐败严重,朱元璋是用什么办法治理的
从古至今,贪污腐败一直都存在,为了治理贪腐现象,历朝历代的皇帝也都是绞尽脑汁。即使是这样,贪污腐败之风从未断绝,甚至成为各朝代非常大的隐患。但有几位皇帝,治理贪污腐败手段值得现代人反思,下面盘点一下那些在治理贪腐方面比较牛的皇帝。
第一名:雍正皇帝
康熙和乾隆统治下的清朝,被赞誉为“康乾盛世”,这对雍正皇帝极为不公平。在雍正刚即位的时候,国家税收短缺,国库空虚,贪污腐败成风。在这种情况下,雍正非常勤奋,把很多精力都放在了惩治官员贪污腐败上。积极制定切实有效的治理和预防腐败的大政方针,不断推进反腐倡廉事业,极大地消除了康熙一朝的诸多弊政。不仅如此,他他积极推进高薪养廉,为了保证监督部门能落实其职责,并实施了连带责任制。仅用了五年时间,贪腐之风就得到很大的改善,国库由康熙末年的八百万两增至五千万两五千万两白银。可以说,如果没有雍正的治理,就不会有乾隆时期的繁荣。
⑧ 工作场所抑郁症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身体的某个部抄位疼痛,或是疲劳、睡不着、吃不下、体重下降……进一步发展成没有心情进行日常活动,无法集中精神做事。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脾气暴躁、坐立不安,甚至还可能产生自杀的念头。易患人群为孕妇和为人妻、为人母、为人下属的职业女性。科技进步所形成的资讯饱和、全球化的速度、机能失调的办公室、工作过量和工作不稳定,都是导致抑郁的主要因素。这是继心脏病之后,第二种最有可能使员工失去工作能力的疾病。如果不采取行动,专家预测,这种疾病蔓延的速度之快,将足以在2020年之前超越公路意外、艾滋病和暴力,成为员工早夭和失去工作能力的主要因素。轻微的抑郁症,可通过各种放松活动、运动来释放,也可参加讲座,学习自己控制生活中的压力。病症如果较深,则要尽早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