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京访
① 乃访以政事之孰当罢行,人才之孰当用舍与之力疾奏。怎么翻译
【原句】
乃访以政事之孰当罢行,人才之孰当用舍?与之力疾奏。
【译文】
皇帝就拿哪些政事应当停止施行,哪些人才应当重用的事来咨询他。崔与之都尽力快速回奏。
【注释】
1、访:咨询。
2、以:介词,把;拿。
3、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4、孰:疑问代词,哪些。
5、当:副词,应当;应该。
6、罢行:停止施行;废止不施行。
7、用舍:即“用舍”。指被任用或不被任用。这里有偏义,侧重指被任用。
(1)取舍。《晋书·范弘之传》:“比干处三仁之中,箕子为名贤之首,后人用舍,参差不同。”《旧唐书·颜真卿传》:“真卿请皇帝先谒王陵九庙而后还宫。宰相元载谓真卿曰:‘公所见虽美,其如不合事宜何?’真卿怒,前曰:‘用舍在相公耳,言者何罪?’”明张居正《谢召见疏》:“为祖宗谨守成宪,不敢以臆见纷更;为国家爱养人才,不敢以私意用舍。”
(2)指被任用或不被任用。宋苏轼《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词序:“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宋苏轼《沁园春·答曾舍人启》:“用舍皆天,孰知令尹之无喜。”
(3)“用行舍藏”的省称。
8、与之:即崔与之(1158-1239/1240)。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广东增城(今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人。南宋名臣、诗人。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进士,初授浔州司法参军。历任广西提点刑狱、金部员外郎、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秘书少监等职,廉洁奉公,练兵抗金,政声卓著。嘉定十四年(1219)出为知成都府兼成都路安抚使,两年后升任四川制置使。任内安边积财,举贤抚士,使蜀中宁谧。嘉定十七年(1224)辞官归乡,此后“八辞参知政事,十三辞右丞相”,除端平元年(1234)平摧锋军变而暂任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外,终不出仕。嘉熙三年(1239)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数月后逝世,享年82岁。累赠太师、南海郡公,谥号“清献”。被称为“岭南儒宗”,其所治儒学的“菊坡学派”被认为是岭南历史上的第一个学术流派。他颇有词章造诣,开岭南宋词之始,有“粤词之始”之称。今有《崔清献公集》传世。
9、力:极力;努力;尽力。
10、疾奏:迅速上奏(回奏、呈奏)。
附录:
《宋史·卷四百六·列传一百六十五·崔与之传》,
【原文】
崔与之,字正子,少卓荦有奇节,不远数千里游大学。绍熙四年举进士,广之士繇大学取科第自与之始。授浔州司法参军。常平仓久弗葺,虑雨坏米,撤居廨瓦覆之。郡守欲移兑常平之积,坚不可,守敬服,更荐之。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民有窘于豪民逋负,殴死其子诬之者,其长欲流之。与之曰:“小民计出仓猝,忍使一家转徙乎?况故杀子孙,罪止徒。”寻特授广西提点刑狱,遍历所部,至浮海巡朱崖,秋毫无扰州县,而停车裁决,奖廉劾贪,风采凛然。朱崖地产苦簦,民或取叶以代茗,州郡征之,岁五百缗,琼人以吉贝织为衣衾,工作皆妇人,役之有至期年者,弃稚违老,民尤苦之。与之皆为榜免。其他利病,罢行甚众。
召为秘书少监,军民遮道垂涕,与之力辞召命,竟还。将度岭,趣召不已,行次池口,闻金人至边,乃造朝奏:“今边声可虑者非一,惟山东忠义区处要不容缓。”前后累疏数千言,每叹养虎将 自遗患。升秘书监兼太子侍讲,权工部侍郎。未几,成都帅董居谊以黩货为叛卒所逐,总领杨九鼎遇害,蜀大扰。与之以选为焕章阁待制、知成都府、本路安抚使,至即帖然。先是,军政不立,戎帅多不协和。与之戒以同心体国之大义,于是戎帅协和,而军政始立。
召为礼部尚书,不拜,便道还广。蜀人思之,肖其像于成都仙游阁,以配张咏、赵抃,名三贤祠。理宗即位,累迁,皆力辞:乃访以政事之孰当罢行,人才之孰当用舍?与之力疾奏。帝览奏嘉叹,趣召愈力,控辞至十有三疏。嘉熙三年,乃得致仕,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自领乡郡,不受廪禄之入,凡秦余皆以均亲党。薨时年八十有二,遗戒不得作佛事。累封至南海郡公, 谥清献。
【参考译文】
崔与之,子正子,年纪轻轻就卓越出众有特别的气节,不远数千里到太学游学。绍熙四年考中进士,广东学子由太学参加科考中第就是从崔与之开始的被授予司法参军。常平的粮仓很久没有整修了,漏雨泡坏了米,崔与之就拆掉自己住的屋子的瓦去盖粮仓的屋顶。郡守想要将常平的积粮卖掉,崔与之坚持不让,郡守很敬佩他,改变了主意并向朝廷推荐他:于是他调任淮西提刑司检法官当地有个百姓被富豪拖欠债务为难,斗殴中失手打死了诬陷他的富豪儿子,当地长官想将那个百姓流放:崔与之说:“这个百姓也是仓粹之间做出的事,怎么忍心让他家都跟若他流放呢?这种事出有因的情形之下杀死他人子孙的,处罚止于剥夺他的自由就可以了。”不久之后被特别授予广西提点刑狱一职,全都巡视了他所管辖之地,到浮海巡视朱崖,丝毫不扰州县,而停 留某地裁决事务.奖励淸廉及惩罚贪污,风度神采令人敬畏。朱崖产一种苦橙,当地百姓有人摘取它的叶子来代替茶,州郡就向百姓征收税,每年五百缗。琼州的百姓用吉贝纺织做衣服,做这个活的都是女人,服这项劳役需要满一整年,女人们只能抛弃小孩离开老人,百姓尤其苦不堪言。崔与之全都张榜免除了(这些苛捐杂税)其他类似的弊政,崔与之停止实施了很多。
朝廷召他为秘书少监,当地军民夹路垂泪挽留。崔与之极力推辞了召命,最后回来了。快过岭州了,催他赴京的诏书仍不停息,走到池口驻扎时,听说金人打到边境,他就写了奏书说:“现在边关战事不是唯一值得担心的事,只有山东忠义区的问题急需处理,刻不容缓。”前后多次上疏达数千字,常常感叹朝廷(不重视忠义区)在养虎为患。升为秘书监兼太子侍讲,掌管工部任侍郎。没多久,成都统帅董居谊因为贪污纳贿被叛兵所驱赶,总领杨九鼎遇害,蜀地大乱。崔与之在这时被选为焕章阁待制、知成都府、本路安抚使,一到任就使这些人都顺服了。这之前,军政不立,将帅之间多有不合。崔与之用同心协力为国家着想的大义来告诫他们,于是将帅们团结协作,军政才建立起来。
朝廷召他为礼部尚书,不接受官职,取道回了广东。蜀地的百姓感念他,就铸了他的像放到成都游仙阁里,和张咏、赵忭的塑像放在一起,命名为三贤祠。宋理宗即位后,多次提拔他,他都极力推辞了。皇帝就拿哪些政事应当停止,哪些人才应当重用的事来询问他。崔与之都尽力快速问奏。皇帝每次看完他的奏折都赞叹不已,催他应召就催得更勤了,崔与之请求辞免的奏疏多达十三封:嘉熙三年时,才得以退休,凭观文殿大学士的身份管理洞筲宫。自己治理乡郡,却不接受官府的俸禄,所有多出的俸禄的都分给了亲属和亲信。死的时候是八十二岁,留下遗书告诫家人不得做法事后多次追封至南海郡公,赐谥号清献。
② 到先进社区参访学习社区治理经验的心得分享怎么写
写心得体会的格式
、什么是“心得体会"
在参与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中,人们往往会产生有关某项工作的许多感受和体会,这些感受和体会不一定经过严密的分析和思考,可能只是对这项工作的感性认识和简单的理论分析.用文字的形式把这些心得表达出来,就是“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一种日常应用文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一般篇幅可长可短,结构比较简单.
2、心得体会怎么写?心得体会的写法
心得体会的基本格式大致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I、标题
心得体会的标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在XX活动(或XX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关于XX活动(或XX工作)心得体会(或心得)
心得体会
如果文章的内容比较丰富,篇幅较长,也可以采用双行标题的形式,大标题用一句精练的语言总结自己的主要心得,小标题是“在XX活动(或X X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例如:
从小处着眼,推陈出新
——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的心得
II、正文 这是心得体会的中心部分
(1)开头 简述所参加的工作(或活动)的基本情况,包括参加活动的原因、时间、地点、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过程及结果.
(2)主体 由于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而人的认识往往有一个逐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因此,在心得体会的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上,常常以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发展、情感变化为中心线索,组织材料,安排层次.具体的安排方法主要有两种:并列式结构和递进式结构.
A.从不同角度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总结成几个不同的方面,分别加以介绍,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即:
体会(一)
体会(二)
体会(三)
•••••••••
在每一部分内部,理论上总述,再列举事实加以证明的方法,使文章有理有据,不流于空(华考范文网
B.递进式结构比较适合于表现前后思想的变化过程,尤其是针对以前曾有错误认识,经过活动(或工作)有所改变的情况.
在层次安排上,递进式结构应先简述以前的错误认识,再叙述参加活动的原因、时间、地点、简单经过,然后集中笔墨介绍经过活动所产生的新的认识和感受,重点放在过去的错误与今天的认识之间的反差,以此证明活动的重要意义.
(3)结尾 心得体会的结尾一般可以再次总结并深化主题,也可以提出未来继续努力的方向,也可以自然结尾,不专门作结.
(4)署名 心得体会一般应在文章结尾的右下方写上姓名,也可以在文章标题下署名,写作日期放在文章最后.
3、写作心得体会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混同心得体会和总结的界限.一般来说,总结是单位或个人在一项工作、一个题结束以后对该工作、该问题所做的全面回顾、分析和研究,力求在一项工作结束后找出有关该工作的经验教训,引出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它注重认识的客观性、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刻性.在表现手法上,在简单叙述事实的基础上较多的采用分析、推理、议论的方式,注重语言的严谨和简洁.
心得体会相对来说比较注重在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主观认识和感受,往往紧抓一两点,充分调动和运用叙述、描写、议论和说明甚至抒情的表达方式,在叙述工作经历的同时,着重介绍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和感受.它追求感受的生动性和独特性,而不追求其是否全面和严谨,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只论一点,不计其余’’.
(2)实事求是,不虚夸,不作假,不无病呻吟.心得体会应是在实际工作和活动中真实感受的反映,不能扭捏作态,故作高深,更不能虚假浮夸,造成内容的失实.
③ 采访社区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的内容怎么回答
关于社区民生改善,要存小事,说起多说一些实际的改善,比如说消防通道的改善,绿化的改善,安全卫生的改善
④ 《区域治理》这个刊物是国家级的吗
这本刊抄属于省级刊物,如果想发表论文可以联系论文一点通小编(度娘:论文一点通)
区域治理
Regional Governance
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
出版周期:周刊
ISSN:2096-4595
CN:14-1394/D
出版地:山西省太原市
语种:中文
开本:16开
邮发代号:22-670
创刊时间:2017
出版信息
专辑名称: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题名称: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出版文献量:2818 篇
总下载次数:85726 次
总被引次数:36 次
⑤ 如何落实集中解决疑难信访积案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
多举措狠抓信访积案化解工作,确保实现“遏总量、减存量、不出事、防反弹”的工作目标,取得显著成效。
——领导包案,强化责任。逐案落实包案领导,明确具体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化解时限、信访人意见;重点排查梳理一批时间跨度大、超期未办结,办结后群众继续信访的疑难复杂信访积案,严格落实“一案一策”,建立积案化解台账,逐案研究制定符合实际情况、能够解决问题、务实管用的化解方案。
——因案施策,分类化解。按照“三到位,一处理”的工作要求,对超期未办结、办结后群众继续信访的信访案件实行分类化解。一是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专题研究分析,找准问题症结、责任主体,交办到有权处理的责任单位处理。二是积极推动按照法定途径解决问题,按照法定程序优先的原则,引导信访群众通过法律渠道解决。三是对“三跨三分离”信访案件,事发地有权处理部门是处理和化解的主办责任主体,要主动协商有关地方和部门推动积案化解;信访人户籍地和常住地党委政府承担协办责任,要积极配合、协助化解和稳控;主办和协办双方要加强沟通配合,不推不拖、合力解决。积案分类化解情况实行挂账动态管理和销号制度,化解一件销号一件。
——强化宣传,规范秩序。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对群众的合理诉求,依法按政策予以解决,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
⑥ 中国治理雾霾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1,控制重点行业污染和扬尘治理。强化各类烟粉尘污染物治理,推进未淘汰设备除尘设施升级改造,确保颗粒物排放达到新标准的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加快重点企业脱硫、脱硝设施建设。
2,发展绿色交通,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大力发展城市公交系统和城际间轨道交通系统,鼓励绿色出行,积极推广电动公交车和出租车,大力发展电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汽车,鼓励燃油车辆加装压缩天然气,促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作为汽车动力燃料,为汽车安装净化装置,实现汽车尾气催化净化。
3,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坚决淘汰国家确定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严控“两高”行业产能,大力淘汰钢铁、建材和纺织等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的落后产品、技术和工艺设备。
4,是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协调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节能环保产业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大节能环保产业技术研发扶持力度,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支持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新兴支柱产业。
5、加强公共交通建设,降低汽车尾气排放。
进一步加强公交系统建设,公交车和出租车试用混合动力,且优化路线设计、延长通行时间,以此减少私家车出行。同时,还要控制私车的大量出售,积极制造推广并出售电器环保车辆,加强车辆尾气环保检测,提高车辆尾气检测合格率。
6、健全考核监管体系。
建立空气污染治理考核体系,健全监督监管体系,确认责任主体,制定责任目标;建立主管部门、监督机构、新闻媒体、百姓多方参与的监督监管体系,形成全社会参与空气污染治理的局面。
⑦ 如何建设创新型公安驻京信访维稳办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更新工作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转变个别民警的错误观念,提高思想认识,重视群众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的宗旨,人民警察来自人民,警民关系血脉相连,背离、淡化了为民服务的宗旨,群众就会有怨气。因此,基层公安机关要做好群众工作,就要强化民警宗旨意识教育,从思想上弄清“为什么”的问题,要始终把群众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切实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当作“第一追求”,把群众批评当作“第一红线”,把群众满意当做“第一目标”,急人民群众所急,想人民群众所想;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把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和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与群众意见不一致时,要多从自身找原因:措施是否正确、方法是否得当,真心实意地接受群众监督。
(二)加强理论研究,建立规范而切实有效的群众工作评价体系绩效考核是任何一项工作所必须的,有了考核,才能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效进行奖惩,才能提高能力强、负责任、业绩好的人员的积极性,对那些消极怠工,没有责任心的人员起到警示和督促的作用。不解决群众工作的绩效评价问题,而要求公安机关民警全力以赴做好群众工作是不切实际的。由于群众工作内容复杂,公安机关应组织人员对各地群众工作实际情况进行系统调研,深入研究群众工作相关理论,结合群众工作的特点、内容、目标、任务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公安群众工作绩效考核的规范化、制度化。最终实现公安群众工作在绩效考核这根“指挥棒”的指挥下持续深入推进。
(三)增强公安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应当按照公安部提出的“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的“三懂四会”要求,把提高做群众工作能力作为一项基本功。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培训,培养民警同群众沟通联系的能力,切实改变“说不上话、话不达理、理不通情、情不接法”的现象,使民警会做群众工作、愿做群众工作、善做群众工作。学习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公安局,健全“三访三评”“三解三促”等走访群众长效机制,大力推进“清晨相约警务室,百姓冷暖我先知”“登千户船头,送万句暖语”等爱民实践活动,引导民警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做老百姓的贴心人。
⑧ 京津工程的主要治理措施有哪些
京津工程自2000年试点启动以来,始终贯彻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保护优先、综专合治理的原属则,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采取了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的综合措施,主要包括农业、林业、水利及生态移民等方面的措施。林业措施主要包括退耕还林、荒山(沙)造林、封育和飞播。农牧业措施主要包括人工种草、飞播种草、围栏封育、禁牧舍饲、暖棚建设等。水利措施主要包括小流域综合治理、水源和节水灌溉工程等。
⑨ 秉公执法形容哪些古人,他做了什么
中国古代十大秉公执法的好清官
西门豹,春秋战国时期魏国人。当时邺地是魏都的重要门户,且是战略要地,但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魏王特派西门豹担任邺县令,治理邺地。西门豹到邺地后,微服私访,询查百姓疾苦,利用“河伯娶媳妇”事件,智惩三老、廷椽和巫婆,用事实教育百姓,破除迷信。同时,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发展农业生产,使邺地百姓逐步富庶起来。
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时期涿郡蠡吾县人。曾任守京兆尹、颍川郡太守、京兆尹。在颍川郡任太守期间,是赵广汉前期治理的最佳阶段,他不畏强权,精明强干,刚到任的几个月时间,就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打击豪门大族的势力,缓和社会矛盾;二是加强地方管理,转变当地的不良风气。在其治理期间,京兆地区政治清明,官属和百姓无不交口称赞。
黄霸(?-公元前51),字次公,西汉时期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史学家班固评论说:“自从汉朝建立以来,要讲治理百姓的官吏还是数黄霸第一。”此前,颍川郡是一个豪强地主称霸一方,百姓流离失所的地方,他到任后,大刀阔斧,布施恩德,安置流民,重视农桑,施行教化,经过几年的精心治理,颍川出现了太平安定。
包拯(公元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开始立志要为国家出力,“竭忠死义”。当过外交使节出使辽邦;最有名的是做过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不持一砚归”;他一生铁面无私,不避权贵,执法如山。对皇亲国戚、宦官权贵的不法行为,一律极力主张绳之以法。
陈希亮,字公弼,北宋时期眉州青神(今属四川)人,原籍京兆(今陕西西安市)。后因辛劳过度而逝世,享年64岁。著名文学家苏轼,自称平生不为人作行状墓碑,但他十分敬佩陈希亮的为人,担心陈希亮的事迹失传于后世,而破例写下了《陈公弼传》。
狄仁杰(公元607-700),字怀英,唐朝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应试明经科(唐代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从而步入仕途。从政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职。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便处理了前任遗留下来的17000多件案子,后人据此编出了许多精采的传奇故事。
海瑞(公元1514-1587),字汝贤,海南琼山县人。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及衰的转折时期。在户部供职时,以六品小官身份抱着必死决心毅然上疏。将徐家仗势多占的40万亩良田退还原主,将欺压良民的徐阶的两个儿子及20多个家人依律问罪。纵观海瑞为官,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多次冒死进谏,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得到了百姓的广泛拥护,其行为具有不可否认的历史进步。
况钟(公元1383-1442),字伯律,号如愚,明朝江西靖安县龙冈州人现在,只要一提起况钟,人们立即就会想到《十五贯》故事里那位甘冒风险、敢于伸张正义、为民伸冤的清官。除此之外,他还做了兴修水利、举办学校、推荐贤才等造福一方的好事。况钟任职十三年间,三次离任三次留任,替苏州百姓办了不少实事,最后积劳成疾,病逝于苏州任上。当地百姓为纪念况钟,在他死后,苏州和七个县都建立了祠堂。
汤斌(公元1627-1687),字孔伯,别号荆岘,晚又号潜庵,祖籍保南睢州(今睢县)。主要政绩在康熙朝,官至内阁学士、江宁巡抚、礼部尚书等。汤斌为官一生,始终躬身实践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民本”思想,为变“满目榛荒,人丁稀少”为“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做出了一定贡献,其为官清廉,至死仅遗俸银八两,连买棺材的钱都不够,真正可谓是一代清官。
⑩ 效访是什么意思
你说的是效仿吗?
①以某件事情为榜样,模仿来做或作为借鉴以便发扬。 ②以人物为中心,以人物所作的事情或典故来作一番作为。